勤奋耕耘 不懈探索

2021-01-28 13:42陈金清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2期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期刊

陈金清

荣先生1931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市清水江乡,1949年前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刘氏冠群完小校长、袁木岭公立完小校长、白兔潭完小校长并兼任学区主任、县文教科代科长。1956年考入武汉大学法律系,1958年法律系并入湖北大学,改入政治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1964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武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江汉学报》 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研究所被撤销,调入应城化工区指挥部担任宣传组组长、宣传部部长。1978年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成立后回院工作,先后担任《江汉论坛》编辑、编辑组长、编辑部副主任、主任、主编,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院学术委员会、院务委员会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生导师。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会理事、省社科联执行委员、省期刊协会、省社科期刊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省委讲师团、武汉市社科院、中国地质大学兼职教授、研究员、顾问等。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期刊编辑学。主持完成国家、省市社科基金课题13项,独著及与人合作出版著作40 多部;在《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 《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研究》等130 多家报刊发表680 多篇文章,先后获得省、市社科优秀成果奖5 项(其中一等奖1 项、二等奖2 项、三等奖2 项),省委宣传部专题优秀论文奖27 项。此外还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奖励长期从事出版工作”的“荣誉证书”,湖北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湖北期刊编辑成就奖”,湖北省委宣传部首届“神农杯”优秀宣传报告一等奖等。

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探索中,荣先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领域:

第一,关于哲学领域重要问题的探索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荣先生对于哲学问题的研究是紧密结合时代实际进行的。“文革”结束后,如何正确认识真理和错误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少犯错误、避免错误?如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主动纠正错误?这是人们普遍思考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时代提出的需要解答的重大问题。荣先生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立场出发,撰写了一系列研究论文,深刻分析了认识客体的复杂性、认识主体的局限性以及认识过程的曲折性,指出了错误的难免性和可免性,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要想完全避免犯错是做不到的,正确的态度的是尽量避免犯错,并且要善于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主动纠正错误,使失败成为成功的先导。这一系列论文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有两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同时荣先生根据这一领域的研究撰写的著作《人怎样少犯错误》 于1983年出版后连续印刷两次,发行11 万多册,该书还获得湖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关于矛盾转化问题的研究。改革开放之初,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内容、实质是什么?如何看待矛盾转化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基础性问题,也是改革开放实践中迫切需要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如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社会出现新的阶层及其利益主体,不同的阶层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矛盾。如何看待这种差异,又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如何防止矛盾向不利的方面转化?这都是在哲学理论和方法上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为了及时回答现实中提出的这一系列重大问题,荣先生与赖传祥教授合作就矛盾及其转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哲学研究》 《光明日报》《中州学刊》 《人文杂志》等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文章,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独到见解,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1987年这些论文结集以《论矛盾转化》为名出书。著名哲学家陶德麟教授评价说:“本书以矛盾转化为轴心,展开了历史的现实的深入论证,对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了一套系统的见解,不少章节新意迭出,发人深省。”

关于思维方式现代化的研究。上世纪80年初,理论界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首要前提和智力动因则是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要实现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就必须破除陈旧落后的思维框架,创造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思维方式,实现思维方式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从单维型向多维型、从静态型向动态型、从再现型向创造型的转变。正是基于这一考虑,荣先生组织多位学者合作,撰写了《现代思维方式探略》一书,该书深入分析了文化心理深层变革和思维方式现代化的关系,揭示了思维方式的本质内容、基本特征、构成要素、主要功能、内在机制和运行规律,阐明了由传统思维转向现代思维的内在机理。该书荣获武汉市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此外,关于改革中出现的重大哲学问题,如关于作为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关于“度”和“关节点”不能等同的问题,关于改革与观念更新的问题,关于改革与哲学自身的改革问题,关于改革与人的自由问题,关于改革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问题等等,荣先生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上,打通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有的成果还获得了湖北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第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荣先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取得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所以越走越宽广,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新阶段,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荣先生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不间断地研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关于毛泽东思想研究。在这方面,荣先生主要研究了毛泽东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贡献。他认为,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命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富含义;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基本途径和方法;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总思路。荣先生的研究对于廓清人们在毛泽东思想认识上的错误,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在邓小平理论研究方面,荣先生认为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探讨,应当从世界历史的总背景下去考察。他认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准备和孕育阶段、产生阶段、展开阶段、成熟阶段。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体系结构,荣先生认为邓小平理论是关于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规律的科学,其基本内容和体系结构主要体现在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上。基本理论属于最基础的部分,基本路线则是在基本理论指导下确立的,基本纲领则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对于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创新问题,荣先生认为,邓小平理论的创新是带有全局性阶段性的创新。从纵向上看,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创新突出地表现在理论重心的转移、体制目标的转换、理论观念的整体推进和更新、理论体系的新构想等;从横向上看,邓小平理论的创新突出表现为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方法论创新等方面。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方面,荣先生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关于执政党建设的一系列新观点。二是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强调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树立正确态度,运用正确方法。三是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根本任务、党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做法。

在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方面,荣先生撰写和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论文。他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包含“三个要素”: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尾一贯的基本观点、源于实践的科学真理。科学发展观具有丰富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荣先生还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主要依据、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等进行了深入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实践要求和时代特点,以全新的视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以其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剖析,对未来社会的深入思考,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荣先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紧扣时代跳动的脉搏,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这一思想的内涵、实质、突出特色、重大原始创新、伟大飞跃、“四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如何奠定制度根基、如何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如何继承弘扬中国精神等问题,先后发表了70 多篇高水平论文,有多篇论文被二次文献刊物转载,在学术理论界产生了较大反响。

第三,关于期刊编辑学的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很少有人研究期刊编辑学,甚至认为期刊编辑“无学”可言,荣先生不赞成这种观点。他认为,期刊编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学科内容和研究方法。期刊编辑工作也是一项创造性工作,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造参与性,如编辑向作者组稿时为其提供背景知识,讨论写作角度,提出写作重点等;二是对稿件的创造性加工,即在编辑过程中对稿件进行修改加工的再创造。

荣先生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要做好编辑工作,应当处理好编辑和研究的关系,要编研结合,以编为主。编研结合,有助于编辑人员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写作能力,便于及时了解学术研究的最新动向,便于与作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编辑人员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也要防止重研轻编的倾向,要坚持以编为主,以研为辅,研究为编辑服务。

荣先生通过对编辑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编辑工作是一个不断循环的系统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十个环节。三个阶段是规划设计阶段,具体编辑阶段,编后反馈阶段。十个环节是确定期刊的性质和编辑方针,制订整体设计和计划,组稿,审稿,改稿,发排,印刷,校对,出版发行,编后反馈。荣先生关于期刊编辑研究的这些重要成果主要体现在他主编的《社会科学期刊编辑学》 《期刊编辑的理论与实践》 《期刊编辑论丛》《期刊工作手册》等著作及论文中。荣先生关于期刊编辑学研究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期刊编辑学这门年轻学科的发展和不断走向成熟,同时也为他所工作的《江汉论坛》培养了编辑人才,为刊物薪火相传、稳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祝愿荣先生身体更加健康,也祝愿荣先生的学术研究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猜你喜欢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期刊问答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邓小平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