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发展格局的演进历程主要包括立足内需的经济发展阶段、基于外需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立足内需的双循环新格局开启阶段。在总结新发展格局演进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立足于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互动的新发展格局内在要求。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精神,提出了加强突破性科技创新的开展、推进产业价值网的有序重构、新兴消费需求的有效供给、市场主体能力的持续增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的新发展格局实现路径。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 国内国际双循环
時值两个一百年交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之际,党和政府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产生的新的发展变化,明确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导向,强调今后一段时间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更加准确贯彻党和政府的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从理论上对新发展格局的演进历程、内在要求与实现路径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以期为贯彻落实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实践上的指导。
一、新发展格局的演进历程
(一)立足内需的经济发展阶段
建国初期的工业内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在苏联经济模式影响下,我国开启了建国初期的工业内循环之路。实施了早期的3个五年计划,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建设,并在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布局了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通过“工业内循环模式”的实施,建立起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体系,国营经济比重上升,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比重逐年下降。但是由于没有融入国际外经济循环体系中,此时的产业结构单一,区域投资很不平衡。重工业、国防工业、交通运输占比占总投资74%,农业占14%,轻工业仅占44%。内陆地区建设投资占全部基本投资总额的668%,沿海地区投资仅占309%,居民的消费需求难以满足,消费驱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没有体现应有作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不均衡现象。
改革初期的农业内循环。除了工业上的内循环外,我国还探索了改革初期的农业内循环。伴随土地的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施行和一系列农村组织机构的改革,适合农村生产的组织形式、生产技术的相继出现,农业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开始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丰富的工业物资,同时初级加工和深加工行业、纺织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开始兴起,涌现一大批生产和经营专业户。农村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生产方式方向转变。同时,在支持城镇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发展的方针下,开启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改革,城乡收入差距开始缩小,形成了城乡互动的内循环格局。另外,少数企业开始通过跨国公司融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从所取得的效果看,改革初期的农业内循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产和消费的比例,也在一定范围内对轻工业与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有明显调节效果。但是,这种内循环经济模式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培育出自主品牌,在面对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也没有主动权,并影响内循环的畅通。
(二)立足外需的经济发展阶段
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经济外循环为主、内循环为辅的发展阶段。此时间段后,我们抓住一切有利机会,迅速发展壮大外贸易,并于2013年我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这一时期,国内企业抱团式嵌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极大缓解了国内资本要素不足和技术落后的困境。提高了工业化的技术水平,“两头在外、大进大出”成为经济发展主要方式。企业开始融入国际产业链的中端环节,2010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220多种工业产品生产能力跃居世界第一,中等收入群体开始扩大,消费结构开始迈向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方向,服务消费的增长较快。但是,在这种不平衡的双循环模式下,企业在国际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缺乏控制力,居民的高质量消费需求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循环动能不足,中间产品出口比重高,外商投资企业占出口比重高,加工贸易占出口比重高,劳动力过剩,资金和技术短缺,需求不能有效牵引供给,供给也不能合理创造需求。
(三)立足内需的双循环新格局开启阶段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尤其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失稳的情况下,为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的环境和条件,我国开启了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建设阶段。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全方位构建新发展格局。具体来讲,就是加强自主科技创新,尤其是关键技术的突破创新,以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建立强大的内需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畅通生产环节的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化分配制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畅通金融与实体经济循环。健全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扩大居民消费和推动消费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建设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
二、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一)立足于国内循环为主
从我国经济发展演进过程,立足国内经济发展是基础和前提。工业内循环和农业内循环为我国外循环提供了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促进了国内强大市场需求体系的形成,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局部领域增强了国外产业依赖我国供应链和产品链的依存度,更加依赖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问题。同时,形成了一系列适应我国国情改革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改革成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因此,立足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创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有效供给消费需求,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是新发展格局演进的内在要求。
(二)国内国际双循环互动
从我国不同时期经济循环的变动看,单纯的内循环或单纯的外循环都不能有效解决新时期、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建议》指出,以立足国内大循环为主,在发挥超大国内市场吸引力和优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推动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产品与技术的进口和出口、引资与投资的协调发展,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新开放局面,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实现内外经济循环的联动发展和相互促进,是新发展格局演进的内在基本新要求。同时,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促进国际关系新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合理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内外经济循环相互促进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格局演进的内在要求。
三、新发展格局的实现路径
(一)加强突破性科技创新的开展
在新发展格局下,突破性新知识、新技术是稳定和调整产业供应链的基础。从科技创新表现形态看,突破性科技创新将建立一整套不同于原有科学技术原理并改变原有技术轨迹的主导范式技术,是导致新产品的涌现,新兴市场的出现,新兴经济形态诞生的原发动力。从根源看,突破性科技创新是源于新知识的积累和现实需要的驱动而诞生,尤其是世界科技新知识的积累,以及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等的驱动。同时,突破性科技创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重试过程,需要集中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进行创新活动的开展。
由此,根据《建议》要求,在新发展格局下,加强突破性科技创新,首先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新型举国科技创新体制。从具体上看,要在科技创新资源上形成新合力,尤其是在国家级平台资源上要统筹考虑,例如通过组建和重建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要研究资源,共享重要科研院所、双一流高等院校和国有大型企业科研力量等,整合优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同时,要注意科技平台资源的运营管理,积极采用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利用好科技平台资源。然后是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有计划组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例如通过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对原创性引领性科技进行攻关研究,不断积累新兴科技知识,并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其次是依托重大基础学科研究平台的建设,对突破性科技的基础知识要素与结构体系进行研究,并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评价和激励,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再次是努力提高突破性科技创新数据的共享水平和使用效率,例如通过构建国家科学大数据中心、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等。另外,要加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培养,构建新型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主动融入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二)推进产业价值网的有序重构
新发展格局是基于创新驱动下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状态系统,表现出全新的产业市场、产业渠道、产业供应链和产业运营模式的经济形态。从形成过程看,新的经济形态是基于新的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体系下的产业价值网络的有序重构实现。因为在新的模块价值网络中,模块价值企业主要按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体系“接口”的要求,开展针对性的价值链承接活动。新的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体系实质性规定了模块价值网络中主导企业、供应商、制造商以及其他关联实体等的边界与范围,而基于新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体系下的模块价值网络主体的重构将直接导致新的“破坏性”产业结构和新经济形态的出现。所以,从新经济形态的变化看,新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体系下的主导企业、供应商、制造商以及其他关联实体等价值模块网络的重构,推动了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的畅通。加强产业价值网络的有序重构,可有效促成新发展格局演进的形成。
根据《建议》要求,加强产业价值网络的有序重构,要积极探索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路径,发挥产业主导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构建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的共性技术创新模式,让不同产业模块参与者恰如其分的嵌入到新的产业价值链体系,有效承接新经济形态下的价值活动。要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企业共建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并注重打造新型共性技术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扩散不充分问题。要加快新兴产业工程化产业化突破,加速补齐产业共性技术标准扩散的瓶颈短板。要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实现产业价值网络的深度链接。要积极构建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运用数字技术完善主导产业技术、产品工艺等基础数据共享,鼓励技术创新和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体系“接口”的共享可控。积极建设战略性先导产业和支柱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发展工程,打造产业价值网络重构新引擎。
(三)新兴消费需求的有效供给
消费是释放内需潜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基点。通过消费升级,培育新兴消费是促进经济循环的重要抓手。因为新兴消费需求可带动新的投资,带动新的产业重构和升级。基于新兴消费的产品供给将导致产品性能主要指标发生巨大跃迁,实现利基市场的占领,引导产业竞争规则的改变,驱使产业新结构的重塑。就新兴消费需求满足的过程看,在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新兴消费需求的满足是从边缘市场或低端市场的侵入,到新市场的构建,再到主流市场的占有来逐渐实现。在这个不断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过程中,新兴产品的创新会经历初次的“试用結构”到最后稳定结构的不断优化过程。以此,相伴的新兴产业结构也会从游离的松散形态过渡到稳定有序的链接形态。进而,制约新发展格局的市场循环堵点、产业循环堵点将被逐渐通畅,并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因此,加强新兴消费需求的有效供给,可实质性刺激和引领新发展格局最终形态的形成。
根据《建议》要求,增强新发展格局下居民新兴消费需求的有效供给,要有效促进居民新兴耐用品消费与重置,大力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模式,推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推动文体旅游消费提质扩容,提升城乡消费梯次升级。构建多层次消费激励制度体系,保障低收入群体消费,释放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合理调节高收入群体消费。完善消费权益保障制度,提高消费质量。同时,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再分配机制,更加积极有为的促进共同富裕,为居民消费提供收入保证。另外,要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健全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提升残疾人关爱服务水平,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最大范围保障居民基本消费需求的满足,为稳定居民消费提供保障。
(四)市场主体能力的持续增强
在新发展格局的演进中,市场主体往往会侵入模块化组织和网络联盟组织,以此赢得共生式新产品构架价值网络,并通过建立一个独立自治的组织,将自生知识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资产资源等显性核心能力的优势与市场需求、产业需求联系起来,在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资源分配方式、企业家精神等隐性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来解决成长过程中需要突破的新兴关键技术创新困境、新兴资源约束困境、新兴生产方式转变困境,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控制能力,助力国民经济循环的畅通,推动“内循环”的高质量发展,获得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主動权,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协同发展注入强劲新动力。因此,增强市场主体的显性和隐性能力,是推动新发展格局演进的重要路径。
根据《建议》要求,在新发展格局下,增强市场主体竞争能力,首先要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基础上,培育更有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其次是要分类指导培养。对于国有企业来讲,要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国有经济优化布局、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现代治理相统一,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能力,提高攻克产品制造中“卡脖子”的能力,提高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和水平。对于民营企业来讲,要引导民营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培养产品研发能力,培养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能力,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有计划培养新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健康成长,针对性培养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结构体系中的承接能力。
(五)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
新格局高质量发展是依靠国内循环与国外循环相互联动实现的。从联动过程看,是在国内经济循环畅通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国际需求供给,引领国外产业的中国化发展,推动国际经济稳定有序、健康发展。在有效的国际需求供给的同时,加强国内所需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的引进,助力内循环高质量畅通发展,实现内外循环、相互联动的新发展格局。
从新发展格局的演进历程看,结合《建议》要求,要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联动,首先要立足国内大循环。国内大循环的畅通,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的基础,是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基础。其次是从制度上下功夫,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贸易制度体系,以推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然后是注重国际新兴市场的开拓,为外贸产业链畅通运转提供新空间。同时,要积极搭建国际贸易新平台,根据区域优势合理布局自由贸易区功能,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内外贸易一体化落地。要健全国际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加强重大灾害事故下的国际供应链保障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要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国内国际双循环联动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摘编[N].人民日报,2021—03—06(009).
[2]王一鸣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J].管理世界,2020,36(12):1—13
[3]郭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与实现路径[J].求索,2020,(06):100—107
[4]董志勇,李成明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历史溯源、逻辑阐释与政策导向[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24(05):47—55
[5]黄群慧“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刻内涵、时代背景与形成建议[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1):9—16
[6]江小涓,孟丽君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管理世界,2021,37(01):1—19
(邓龙安,成都师范学院,成都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