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航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流通体系;交通运输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指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当前中央提出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重大意义,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与使命,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现代流通体系是构筑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现代流通体系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础骨架,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和完备的工业体系运转,会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只有通过高效的流通体系才能够在更大范围联系生产和消费,推动分工深化,提高循环效率。另一方面,现代流通体系是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抓手。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稳外贸”“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未来交通运输的重要任务,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都离不开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
现代流通体系是保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社会大生产中,流通体系一头连接生产、一头连接消费,被称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多年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流通业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顺畅的流通,才能更好实现稳投资、促消费和保外贸,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现代流通体系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引领。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协调要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区域间、城乡间融通补充、联动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格局。只有充分发挥流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才能解决区域间、城乡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促进人口、资本等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空间高效流动与合理配置,构建以城市群、经济带等为支撑的多中心、网络化区域发展格局。
现代流通体系是服务民生的重要保障。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我国消费市场将呈现长期稳定增长和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态势,消费市场提质扩容对流通时效性、安全性和配送方式要求日益提高,需要能力更充分、品质更优良、方式更灵活的流通体系作为保障。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流通体系,正在转变为以消费者和市场为中心的流通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通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但目前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仍然不高,还存在不少堵点亟待打通,“中梗阻”依然存在,尤其是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交通运输无疑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按照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求,针对流通体系中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要更好发挥交通先行官的作用,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建立协同高效、安全可靠的现代流通体系,更好支撑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提升。
优化综合交通网络,提升流通能力。一是优化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空间布局。规划建设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促进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加强区域交通网络与国家通道的衔接,适时启动跨区域重大工程。二是建设城市群快速交通网络。提升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等城市群辐射能力与范围,进一步提升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节点城市的战略定位,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发展形态。三是提升对外流通水平。完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通联系,加强中西部地区国际枢纽建设、提升中欧班列服务水平,增强陆上口岸通关便利性。
完善综合运输服務,提高流通效率。一是深化综合运输结构调整。特别是优化跨区域大通道的运输方式结构配置,构建“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宜空则空”综合运输格局。二是着力提升城市群等重点区域客货运输效率。基本形成“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三是加快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持续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交通网络,形成高效、稳定、经济的末端配送网络体系。
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永安镇安兰村新建的通屯公路。
加强交通创新引领,增强流通动能。一是积极利用技术,落实新基建赋能交通建设,推动快递扩容增效和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智能收投终端、无人机(车)物流递送、城市地下物流配送等。二是创新运输组织模式,推动多式联运发展,壮大供应链服务、冷链快递、即时直递等新业态新模式。三是加强融合创新,推动交通运输与制造、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主动适应制造业等对流通体系的新要求,与供销社、邮政等充分合作,拓展流通方式。
做好重点环节运输,保障流通安全。一是做好重点物资的运输。构建适应产业转型与生活需求的物流设施网络,鼓励建设重点物资常态化、规范化绿色通道机制,保障运输安全。二是保障全球产业链布局和战略通道、重点物资运输,培育壮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运输物流企业,积极对接全球流通网络,打造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三是健全综合交通应急体系,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和应急运力、物资储备,确保国民经济循环安全畅通,货物出得去进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