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欣怡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在政府的一系列创新政策下逐渐萌芽并向前推动的,政府政策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新兴产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制度化过程是怎样建立和完善的,目前的研究尚没有系统化地从新兴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分析政策的作用机制,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对能动性的关注过于狭隘,缺少对不同情境下的制度创新的系统对比。谢青博士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制度化过程研究》一书对于这一系列问题作了完整深入的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研究,从而为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全书共有七章,第一、二章为绪论和文献综述,主要为研究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书中第三、四、五、六章是作者的论述重点,在第三章里作者提出政府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导者与推动者,将技术创新政策分为供给面、环境面、需求面三个方面。第四章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即产学研研发期、产品导入期、公共领域推广期和私人领域推广期,分析四个阶段里中央政府发布的关键文件、地方政府的跟随活动以及企业对产业的推广情况,梳理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以及各类行动者在产业各阶段的主导响应关系。第五章分析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推动制度建设过程中能动性分散的现状及其原因,指出同类行动者的能动性分散的原因是能力的差异,能动性的分散决定了集体性制度创新中的竞争合作关系。第六章将组织场域分为欠制度化的分裂场域、高制度化的分裂场域、欠制度化的统一场域、高制度化的同一场域,系统总结了不同试点城市在不同阶段不同的组织场域的实践特征以及不同商业模式的推广运用。
总的来说,本书的创新之处体现在对创新政策研究的贡献,具体有以下五个大的创新点:一是借用价值链的分析思路,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看作是技术研发、产业化、公共领域推广、私人领域推广四个环节价值链不断实现价值的过程,探索了创新政策对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二是发展了对转型经济下的制度创新研究,丰富了转型经济情境下的制度创新研究。三是采用分散性视角,将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视为一个集体性制度创新过程,推动该过程的能动性分散在不同类型的众多行动者之间,扩大了现有制度创新研究对能动性的关注范围,帮助开拓了制度创新研究。四是从行动者分散的能动性解释了集体性制度创新,进而分析了制度从何而来这一问题。五是对不同组织场域特征下的制度创新研究进行了系统对比,总结不同类型的制度创新对于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本书虽然在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可圈可点,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完善空间。一是新能源汽车仅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结论具有特殊性,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新兴产业,因此,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多案例分析来深入挖掘结论的有效性。二是不同组织场域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作用,同类行动者可能在多个场域中重叠存在,行动者的多层嵌入性也会对该行动者的制度创新动机和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在场域、行动者之间进行细分研究。三是针对制度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交叉地带可以进行进一步研究,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设立不同的商业模式构想,也需要对应的打破一些旧制度、建立一些新制度。四是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建立过程可能存在差异,可对比分析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建立过程,得出更普遍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