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晓琳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其最朴素的表达就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否获得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民生成就成为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守初心、能否担使命的重要标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推进自我革命而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新时代到底该如何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形成,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形成,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在国内权威工具书《辞海》和《词源》中,分别将民生解释为“人民的生计”①和“平民的生计”②。现代意义上的民生则主要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探讨。首先,广义层面上的民生指的是与现代人生活直接相关或者间接相关的一切事物。这种内涵极广的民生概念,容易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忽略民生最初所具备的最根本的“人民的生计、生活”的意义。另外一种狭义的民生概念主要关注的是人民在社会生活层次上的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当前,我们谈论的民生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展开的。从这个层面而言,一言以蔽之,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果说“政治乃众人之事”,那么,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
遵循这一认识前提,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中形成了从政治高度观察和处理民生问题的多维视角。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就是从党的初心与使命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民生问题。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民生改善是最基本层次的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从其内涵与外延来看,最基本、最不可或缺、最底线的构成就是民生福祉的增进;从其外化形式来看,最直观、最易被个体主观体验的状态就是人民因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呈现出来的安居乐业、自然祥和的生存状态和从主观体验上感受到的切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可以说,关注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最朴素的表达。
从党的初心与使命的高度看待民生问题,既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根本政治立场的坚守,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价值追求。更为重要的是,关注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和不断拓展合法性资源、进而创设践行初心与使命的先决性前提的一项重要活动。毋庸置疑,从一般意义上讲,初心与使命是具有党性的。这种党性不仅是政治学意义上的,也是物理学意义上的。具体到中国共产党,从政治学意义上讲,其初心与使命必须是马克思主义的;从物理学意义上讲,其初心与使命不是“悬浮”的,而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和发展为物质载体的。而中国共产党的存在和发展是建立在合法性基础上的。所谓合法性,简言之,就是人民对政权的认同、支持和拥护。合法性是任何一个政权或执政党得以执政乃至存在的最具基础性的前提。对于任何一个政权或执政党而言,合法性资源的成功获得及其不断拓展,是其获得执政地位和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反之,合法性资源获取失败或不断流失,则会导致政治的不稳定、危及政治的整合和政权的生存,乃至政党的存在与发展。而从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来看,影响合法性资源成功获取与拓展与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民生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
中国共产党是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目标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共产党将世界政党政治的一般规律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自己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关注民生问题。早在1923年6 月,瞿秋白为党的三大起草的党纲草案中明确规定了党的任务,达十八项之多,尤其有两项特别规定了“农民利益的特别要求” “工人利益的特别要求”,涉及农民的土地、农村水利改良、种子改良、农产品保护价和工人的工作时长、休息、工厂卫生及劳动条件、劳动保险、失业救济等民生问题。③1934年,毛泽东指出:“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④正是由于我们党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关心人民生活,劳苦的人民大众才从“打土豪、分田地”等切身实际生活的改善中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使我们党得到了劳动人民的衷心拥护,才出现了“母亲送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局面,使党和军队不断壮大,最终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夺取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更是将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重要一招。在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前夕,毛泽东就这样告诫全党,如果不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并“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⑤。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检验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重要标准,他强调:“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⑥“时刻关心群众生活,及时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⑦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公开作出改善民生的政治承诺,一再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这样那样的困难……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时刻将民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民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切实把人民群众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⑨正因为我们党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党关于改革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认同,使党的执政地位得到巩固。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实践是始终围绕着如何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而展开的,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赢得人民群众支持并能长期执政的一条重要经验。
在现代社会,民生建设是一种执政行为。民生从产生之日起,就与有目的、有计划的生产实践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随着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以家庭成员为核心的小生产向以社会不确定成员为单位的大生产转变,社会成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单纯依靠个人力量无法抵御的民生风险,产生出越来越多的单纯依靠个人力量无法满足和实现的民生需要,客观地要求国家承担起更多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家运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力量进行的,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需要为目标的经济社会实践活动——民生建设应运而生。从一般意义而言,民生建设同任何实践活动一样,也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其中,民生建设主体包括执政党、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等,其主要任务是策划和决策民生建设,分析民生形势和特点,明确民生建设的目标、任务,制定民生建设的方案,优化民生建设的环境,选择民生建设的方式和手段,主导、组织和推动民生建设。主体在民生建设实践中处于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在既定的客体条件下,要取得良好的民生建设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主体状况的优化。概括地讲,主体状况是一个涵盖民生建设主体的态度、认知、能力、相互间关系、交往方式等内容的综合性范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自然是当代中国民生建设的领导核心,是致力于民生建设的多元主体中最具决定性、最有影响力的主体元素和活跃因子最高的因变量。其领导民生建设的本领是否高强、态度是否端正等直接影响民生建设的成效。正因为此,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通过全方位的自身建设来提升自己开展民生建设的能力。这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民生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当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不断进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种增长既包括需求层次的升级,也包括需求结构的拓展;既包括客观需求,也包括主观感受。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及时、准确捕捉到人民民生需求发生的新变化,直接决定着其能不能领导政府制定和执行有针对性的民生政策。正如胡锦涛指出:“我们要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使我们的政策措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更有力地体现群众的利益。”⑩而事实上,党的民生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与人民民生需求变化的实际出现错位的现象不时发生。同时,党内还存在一些或直接或间接影响人民民生福祉增进的问题,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依然存在,2019年全国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8.5 万件;又如,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以及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问题依然存在,2019年共查处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10.4 万起;一些党员干部对黄赌毒和黑恶势力听之任之甚至充当保护伞的问题依然存在,2019年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3.8 万件,等等。⑪这些问题的存在,从基本属性上说是党自身结构不协调的体现;从影响而言,不仅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的民生福利尤其是物质层面的民生福利,影响其“硬需求”的刚性保障和升级换代;而且破坏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等,降低人民群众对未来的预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人民群众对“软需求”的追求受到阻碍。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源上说都是思想上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迷失了自我,忘记了我们为什么而出发。
因此,党不失时机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并着力将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制度要求,推动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以制度的刚性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守初心、担使命,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中国共产党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尽管现代社会对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的认知早已实现了从个体归因论到社会归因论的飞跃,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也早已实现了从“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到以社会分配领域的制度变迁为核心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同作战的飞跃。但不变的是民生问题始终是广大人民自身面临的生计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人民群众不是被动的旁观者、受予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创造者。民生问题的解决始终离不开人民群众自身在伟大的社会革命中的创造。而且,中国共产党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领导核心,作为其细胞的党员本身就是人民的重要构成。正如毛泽东曾论及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区别时所言:“我们自己就是人民的一部分。”⑫况且,在现代社会的任何一个国家,执政党和政府从来都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而是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营造有序的社会环境和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主体。只有企业、公民个人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从理论上讲,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过程的真正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同时,科学社会主义将每个人的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物质关系形成他们的一切关系的基础。这种物质关系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罢了。”⑬可见,个体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的发展必将是现实的每个个体的发展。结合中国实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都是人民自己的事业;依靠革命、建设和改革推动中国社会的整体进步,归根结底是通过作为个体的每个中国人的发展而实现的,并以实现每个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价值旨归。因此,我们党只有依靠人民的力量、相信人民的觉悟、听取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情绪、代表人民的利益、汲取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创造、接受人民的监督,才能顺利地完成各项任务。对此,中国共产党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一直秉承“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⑭的历史观。早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总结抗战经验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⑮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初步总结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时还特别强调:“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⑯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明确告诫全党:“我们党现在已经是一个拥有三千九百万党员、领导着全国政权的大党。但在全国人民中,共产党员始终只占少数。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⑰江泽民强调:“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人民群众参加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只有相信和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获得成功。”⑱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明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⑲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在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时进一步强调:“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⑳“核心的问题是党要始终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㉑
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首先,以人民为中心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实基石。回顾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在中国革命最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各阶级、各党派尝试了各种救国救民的方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唯有中国共产党被历史和人民所选择,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即中国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㉒。其次,以人民为中心养育了中国共产党。正因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有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才有了抗日战争时期的“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才有了百万支前民工用小推车推出的淮海战役胜利,才有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党的各项事业的成功。可以说,是人民孕育了党的胜利。第三,以人民为中心引领了党的辉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长期执政,正因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赢得人民拥护,在百年的辉煌历程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由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造就了党、养育了党、引领了党的辉煌,因此,在每一次总结历史经验时,我们党都特别强调,一切成就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从现实运动来看,以人民为中心是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的方法指引。新中国成立70 余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创造了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但“发展起来后的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社会建设滞后、权力寻租和腐败问题尚未根治、传统发展动能衰减等。能否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仅能从意志和行动两个层面准确表达人民的利益诉求,而且能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一切有碍“发展起来后的问题”解决的消极腐败现象;就能深刻认识到人民不仅是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塔西佗陷阱、西化分化陷阱与金德尔伯格陷阱等;就能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就能自觉将人民作为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成效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人,在各项工作主动接受人民评议和社会监督中,提高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的水平,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总之,人民创造、人民共享、人民评判加之相应的制度环境,构成了解决“发展起来后的问题”的方法指引体系。
因此,推动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目的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明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们已经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读秒”阶段,民生领域尚存在不少短板;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巩固业已实现的全面小康成果还需要我们继续不懈努力;同时,时代作为出卷人,必将不断向我们提出新的民生挑战。基于此,习近平多次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因此,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必须明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前,尤其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形成学习制度。学习是中国共产党行稳致远的基础。要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级党组织必须建立健全并切实落实学习制度,实现学习的形式、内容、频次、保障条件等的制度化。特别是在学习的内容方面,要将政治理论学习与相关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一方面要狠抓政治理论的学习,包括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四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造福民生的奋斗史等,使党员干部持续树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自觉;另一方面还要注意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更新,以提高党员干部保障和改善的能力和水平。总之,要通过学习的长效机制,使广大党员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明白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是党的初心与使命的出发点、最朴素的表达和最基本的构成,要将守初心、担使命的自觉认识积极主动转化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且有效的行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的民生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是形成自检与他检相结合的政治体检制度。政治体检是党员干部自觉打扫思想政治灰尘、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的有效措施,也是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质量的有力保障。民生建设的成效如何,不仅取决于国内资源有多少可供使用,也取决于是否存在相应的政治意志把资源用来解决民生问题。在国内资源和相应的政治意志既定的条件下,这样的政治意志能否被切实贯彻落实对于民生问题的解决更具决定性。如何保证相应的政治意志不折不扣地被落实或是走样变形后能及时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呢?毫无疑问,常态化的政治体检是重要途径。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政治体检,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让广大党员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对照民生问题本身的要求,查找自身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政治行动中德、能、勤、绩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进而实时有的放矢地矫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态度、补齐自己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能力短板。
三是形成调查研究制度。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民生问题,作为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永恒的主题,而且从来都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和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阶段、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民生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制约因素各异,即民生问题在社会发展中呈现出历史性、时代性、递进性、发展性、相对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只有实时准确把握民生问题的特点,才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而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无疑是准确把握民生问题特点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因此,要切实有效解决民生问题,必须要对人民的民生诉求展开扎实且持续的调查研究,把调查研究贯穿民生工作谋划、决策和执行全过程;要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分析问题症结、提出政策措施,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民生问题、改进民生工作的实招硬招;并将其中的成功经验以规范的制度将其稳定下来,如,为了防止和克服民生决策中的随意性及其造成政策性浪费,提高民生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坚持和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调研论证制度,等等。
注释:
①《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7页。
②《词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21页。
③《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18—119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8页。
⑥⑰《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4页。
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文献室编:《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文献选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276页。
⑧⑩《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404—405页。
⑨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求是》2013年第1期。
⑪《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2020年3月4 日。
⑫《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7—58页。
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40页。
⑭㉒《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809页。
⑮《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
⑯《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581页。
⑱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26页。
⑲《胡锦涛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42页。
⑳《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554页。
㉑纪律监察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