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观视域下五四运动、五四精神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2021-01-27 23:38万军杰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1期
关键词:五四运动精神时代

万军杰 乐 三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高擎“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呼喊“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响亮口号,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具有特别意义的分水岭。中国革命随后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无产阶级已经成长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领导者,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研究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这就为深刻理解和把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历史角度看,广大青年既要充分认识五四运动的革命性、广泛性、进步性和奠基性等特征,又要深刻体会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核的五四精神;从现实角度看,广大青年要从牢记五四历史、加强五四研究、传承五四精神的学习实践中,获得思想启发和方向指引,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担当中锤炼本领、在尽责中积极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一、大历史观视域下五四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 一) 革命性:五四运动高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旗帜

自清末开始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来,一部分先进中国人长期以“学生”身份虔诚地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出路。而西方施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变本加厉的入侵和掠夺。残酷现实使得急于寻求救国出路的先进知识分子陷入了困惑、怀疑和迷茫的思想困境。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彻底打破了中国人民对美国总统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幻想,也使得他们认清了帝国主义的强盗本质和封建主义的腐朽无能。五四运动爆发之时,中国正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将不国的危局促成中国人民自觉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从对西方列强与北洋政府的绝望中喊出了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口号。这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的成功,既凸显了诸多志士仁人为民族尊严、国家利益奋力抗争的爱国情怀,又展现出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致向前的磅礴力量。

( 二) 广泛性:五四运动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全民族的全面觉醒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在其开始,是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是当时运动中的右翼)三部分人的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它的弱点,就在只限于知识分子,没有工人农民参加。但发展到六三运动时,就不但是知识分子,而且有广大的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成了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①习近平也强调,“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②五四运动的爆发,使少数先进知识分子不再是孤军作战,因为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他们得到了学生、工人及商人等各个群体的支持和响应。全民族都得到了思想的洗礼,广大民众也终于认清现实全面觉醒,五四运动促成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第一次全民族的全面觉醒。

( 三) 进步性:五四运动促进了一个“ 转折”和三个“ 结合”

首先,五四运动是促成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的转折点。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辛亥革命以来,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也曾为救亡图存做出过贡献,诸如维新派的启迪民智、革命派的推翻帝制等,然而资产阶级难以担当领导革命胜利的重任。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从此,无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领导者,中国革命也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其次,五四运动促进了新的社会力量与新的先进理论相结合。五四运动以前,以奕讠斤、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高举“师夷长技以自强”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效法日本明治维新,展开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思想,主张武力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辛亥革命。但是,三种政治力量的救亡方案都没有使中国幸免于被帝国主义列强肆意宰割的局面,也都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如此情况之下,急需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来指导中国走上一条正确的救亡图存道路。于是,作为先进社会力量的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得以崭露头角,并受倡导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影响,不断接触新思想,为新思想新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大门。此后,新的社会力量与新的先进理论不断结合,中国革命的前途由此一片光明。

再次,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早在20世纪初就已被部分先进分子所了解,但五四时期才大量系统地引入中国,并成为一代先进知识分子苦苦追求的救国救民真理。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不断认识、了解、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逐步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主动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立场和方法运用到指导工人运动的实践当中去,使得工人阶级逐渐由一个自在阶级转变成一个自为阶级。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与中国工人运动实践深入结合,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最后,五四运动促进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传统知识分子自古便有一种很强的依附性,他们不事生产、脱离社会和群众,依靠科举考试和皇恩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直到“鸦片战争后,发挥作用的知识分子都把精力集中在对少数精英分子的依赖上,将人民群众撇在一边,因而势单力薄,无法造成社会的深刻变动”。③五四运动使得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到工厂、农村去,与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成为知识分子前进的方向。

( 四) 奠基性: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1921年7 月23 日,中国共产党顺势而生,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而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与五四运动的启蒙和奠基是密切相关的。五四运动中,那些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潮、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开始到工人中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如,创办专供工人阅读的马克思主义启蒙刊物、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创办工人学校、成立工会、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等等,这些知识分子发挥了某种先锋和桥梁的作用,在工人阶级和青年群众中形成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更重要的是,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一年后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这些早期组织成员借助《新青年》和《共产党》 (月刊)等报刊,展开了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流派的三次斗争:李大钊与胡适“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与张东荪、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辩;与黄凌霜、区声白等无政府主义者的论战。三次思想交锋帮助许多倾向社会主义的进步分子厘清认识、明确界限,从而放弃其他思想流派的政治主张,坚定地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五四运动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干部基础、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建党19年后,毛泽东说正是这场伟大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④

二、五四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价值契合

五四运动的伟大不仅在于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也不仅在于它是一场伟大的全民族的全面觉醒,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涵的五四精神,并对后世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如今再观五四精神,不难发现,五四精神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着高度的价值契合。

( 一) 五四精神与民族精神的价值契合——爱国主义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强调,“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⑤显然,五四精神与民族精神最大的价值契合在于爱国主义。五四运动之前,也有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进行奋斗和抗争,但是五四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反帝反封建的自觉性和彻底性,是以前历次爱国运动所不具备的。帝国主义无视我国主权,腐朽的北洋政府又软弱无能任人欺辱,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中国人民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⑥“彻底”和“不妥协”表明了中国人民对于民族尊严的爱惜和国家利益的珍视,在国家利益面前能够放下小我、成就大我,表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汹涌澎湃的爱国情怀,这一点正是和民族精神高度契合之处。

( 二) 五四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价值契合——求进步、尚科学

五四精神包含着“进步”和“科学”两个要义,这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相契合的。五四运动以新文化运动为滋养,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及旧文化,在“破”的前提下,五四运动的先驱还强调要“立”新文化、新道德和新思想。这正是对社会进步的一种努力追求,与我们当今追求改革创新所包涵的进步因素别无二致,都是在求“进”求“新”。此外,时代精神还包涵着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及求真务实等精神内涵。其中,“解放思想”与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科学发展”与五四运动的崇尚科学、“与时俱进”与五四运动的破旧立新都有着相同的价值追求。由是观之,五四运动所诞育的以民主和科学为内核的具有进步性的时代精神,即便是历经百年沧桑传于今世,也依然不会过时,反而更加熠熠生辉。

三、历史继承与时代超越:新时代青年的时代担当与实践作为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处,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⑦从历史中走来,五四时期的风云激荡已是百余年前的历史事实了,但是,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依旧不容忽视、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依然泽被后世。新时代青年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唯如此才能更好地担当历史使命、实现社会价值、成就理想人生。

( 一) 从五四到新时代:青年的社会价值更加彰显

从五四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成长与发展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紧系在一起,青年的社会价值和实际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毛泽东充分肯定革命运动中青年的作用,“‘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⑧正如美国哲学家杜威给女儿的信中写道:“想想我们国内14 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一个清除式的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且使得商人和各界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⑨青年学生在民族危难的重压之下,爆发出空前的爱国热忱,自觉担起拯救天下兴亡之责,不畏强权努力抗争,值得新时代青年学习和敬仰。如今身处强国时代的青年们,又将担当怎样的社会责任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⑩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都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希望青年要“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 “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1⑪。新时代呼唤青年保持朝气和斗志,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在刚健勇毅的探索和挑战中积极作为,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 二) 历史继承:新时代青年从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中汲取前行动力

1.五四运动的历史真实激发新时代青年的民族忧患意识

随着“四史”学习教育的加强和加深,尤其是高等教育中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把“四史”讲实、将细、讲透,新时代青年对于历史真实的认知、历史规律的总结、历史进程的把握进一步强化。新时代青年通过对五四运动历史的全面、准确、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后,不难总结出隐藏在历史事件背后的错综复杂的历史因素。帝国主义的强盗本质和肆意欺凌、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和屈辱外交、各种救亡方案的努力探索又渐次退场,让近代中国陷入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最终导致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强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全力追逐中国梦、砥砺奋进新时代的繁荣兴盛时期,但是强盛的背后依然有许多忧患因素在暗流涌动。新时代青年在学习研究五四运动历史、分析研判国内国际发展大势的前提下,更加深刻地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⑫。历史和现实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合力,不断促进新时代青年的民族忧患意识的激发和培育,让新时代青年更加理性地看到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伪善面具下隐藏的私心和计谋;更加客观地了解到中国走向复兴的征途中所面对的波谲云诡的国际局势;更加全面的认识到向上向好的发展历程中不全是升平景象,还有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亟待克服和解决;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中国的强大和振兴不能靠施舍靠幻想,只能靠党领导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来实现。

2.五四青年的爱国壮举激发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风云激荡、国将不国的危急时期,中国青年以五四运动先锋的身份在中国近代历史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斗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五四运动中,先进的中国青年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国民的存亡紧紧系在一起,首先站在了同封建统治势力、帝国主义势力誓死抗争的最前线。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中,已经没有小我、个体和私利,唯有大我、集体和公利。在北洋政府的禁令、镇压、逮捕和杀害的威胁下,五四青年不仅不胆怯、不退缩、不示弱,并且依然高声疾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宁肯玉碎,勿为瓦全” “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的气壮山河的铮铮誓言。青年学生的爱国壮举得到了工商界、文化教育界的支持,并开始由北京席卷全国,最终赢得了斗争的胜利。五四运动中的先进青年和学生,以强大的爱国精神为支撑,不惧困难不畏挑战坚持为救国强国的真理和正义而战,即使受到强暴势力和黑暗政治的双重压迫也要为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誓死一搏,这种精神和气节为新时代青年精神品格的塑造和培育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从五四青年的爱国行动中,新时代青年鉴古知今,充分意识到青年可以争当时代发展的先锋、青年应该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潮、青年应当凝聚自强不息的伟力、青年必须承担民族振兴的重任,这为其不断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服务人民的接力跑中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五四精神的思想启蒙指引新时代青年的奋斗发展方向

五四精神是从整个五四运动时期不同主体的全部实践活动中所凝聚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既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人们开展斗争、启迪民智、振衰起弊的精神指引,又为新时代青年的奋斗和发展指引前进方向、提供思想启蒙。首先,五四精神指引新时代青年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践强国之行。五四精神的核心即爱国主义,五四青年的奔走、拼搏和奋斗全都是为了国家、民族和民众的利益,这种高尚的爱国情怀深深感染着当代青年,也为当代青年的奋斗征程埋下爱国主义的种子。其次,五四精神指引新时代青年谋时代发展、助国家富强、促民族复兴。“进步”是五四精神的重要内核,五四青年谋求的是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全面进步,这种为摆脱愚昧、封建、落后现况而进行的正义斗争,激起了新时代青年为时代和国家的发展增添活力、提供助益的斗志。第三,五四精神指引新时代青年与人民同心、与人民同向、与人民同行。五四运动既是为全体中国人民而起的英勇抗争,又是依赖于不同社会群体共同参与从而夺取胜利的伟大斗争,这启示新时代青年必须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历程中实现青春理想。第四,五四精神指引新时代青年崇科学之智、寻科学之实、求科学之真。五四运动高擎“科学”的大旗,希图用科学文明改造封建思想、把社会引入追求理性精神的发展阶段,这种努力对于引导新时代青年培育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仍有重大现实价值。新时代青年在学深、弄懂、悟透五四精神的内容与价值的基础上,一方面能够自觉、自主、自愿地担当五四精神传承者、赓续五四精神,另一方面又以更加昂扬进取、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助力新时代,为自己找准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发展方向。

( 三) 时代超越:新时代青年在实践和奋斗中担当历史使命

1.新时代青年在爱党爱国中树立远大理想

习近平指出,“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建立在客观、全面、系统地知党、知国、知社会主义上。广大青年在学校教育的引导下不断加强对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研究和分析,逐步从整体视角了解和把握了党和国家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99年的斗争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1年的奋斗史、改革开放42年的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实践史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好”、改革开放为什么“必要”等重大理论问题。从对这些历史问题的梳理和理论问题的思索中,广大青年深刻体会到美好生活、强盛国家和幸福时代的来之不易,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从而不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不断激发奋进潜力,不断树立远大理想。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与志向始终是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为国家的强盛而奉献、为时代的进步而拼搏,他们“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⑭,努力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创业、创新、创造。

2.新时代青年在砥砺奋斗中创造社会价值

当今社会,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能看到中国青年砥砺奋进的身姿。在科学研究领域,新时代青年正在逐渐实现由“生力军”向“主力军”的升级转变。朝气蓬勃的“天眼”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0 多岁;以80 后和90 后为主力的“北斗”天团的平均年龄才31 岁;“金牌火箭”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师团队平均年龄32 岁;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的研制团队超八成是80 后……青年群体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成为了新时代实现大国重器的科研攻关的重要推手。在文化和教育领域,青年知识分子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成果丰硕、成就斐然,不断取得重要话语权并发挥重要影响力。在经济领域,一大批青年企业家乘着时代改革的东风,依托国家的优惠政策以及良好的发展形势,逐渐在“互联网+”的新浪潮中开拓前进、做大做强。在其他领域,青年人才也逐渐成为主力,他们凭借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在从事技术要求高、难度系数大、专业化程度高的复杂劳动中成为专家,是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中坚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在攻坚克难中奋力创造、在劈波斩浪中毅然前行、在披荆斩棘中开创新局,他们以一往无前、舍我其谁的精神和气魄,担当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以勇者之姿、强者之态不断传扬奋斗精神、不断创造社会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⑮

3.新时代青年在勇斗风险中担负时代使命

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之路并非都是光明坦途和康庄大道,艰难险阻有之,惊涛骇浪亦有之。但是,新时代青年勇于在荆棘丛生的锤炼中攻坚克难、敢于在充满坎坷的磨砺中不断奋起。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就像一次大考,全国人民在这次疫情大考中看到了中国青年的群像,尤其是看到90 后和00 后的刚健勇毅和积极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曾称赞道,“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看,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牺牲。抗疫一线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验人。”⑯在这次漫长的全民战“疫”中,青年们有一份光发一份热,或在一线或在后方、在各行各业全力支持抗疫斗争。他们或是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青年医护人员,或是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斗争的青年科研人员,或是进社区、下乡镇充当“战斗员” “宣传员” “保障员”的青年志愿者,或是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十余天拔地而起的青年基建工作者,或是其他在平凡岗位各自坚守、为社会正常有序运转发挥螺丝钉作用的普通青年。广大青年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扛起国之重任、汇聚拼搏力量、展现青春风采,把自己的青春绽放在每一个有价值的地方。同年七月,广大青年又开始闻“汛”而动。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奔赴抗洪前线,青年战士们昼夜奋战、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用奋斗筑就“青春堤坝”;消防官兵和武警战士中也多是年轻而坚毅的面孔,他们竭尽全力解救群众、协助妥善安置群众;各级团组织快速组建青年突击队、青年志愿服务队,迎难而上,逆水而行。时代的“后浪”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深刻意涵。新时代青年敢于直面风险和挑战、丝毫不畏惧风险和挑战的重压和威胁,当国家和人民陷入危难之际,他们一如百年之前的五四青年般迎难而上、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秉持“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勇毅和自信,在与风险和挑战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为国谋利、为民谋福。广大青年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是充满活力的一代、是充满后劲的一代、是充满希望的一代、是堪当大任的一代。

4.新时代青年在扎根基层中练就过硬本领

新时代青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具有多种可能性,时代赋予了他们更多提升素养、获取技能、展示能力的平台和机会,所以他们能够在更加广阔的天地中经受历练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近些年,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已经逐渐成为新时代青年进行职业选择时的重要选项。基层是青年知识分子练就本领、增长知识、施展才华、竞展风采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舞台,也是青年能够绽放最美的青春之花的奋斗舞台。有的青年学生毕业之后积极参与“三支一扶”计划。2020年是国家启动“三支一扶”计划的第十五年,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部署,今年又将有3.2 万名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工作,这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有的青年知识分子甘当“城归族”,放弃原本在城市里舒适和安稳的生活,选择返乡创业。结合当地实际,利用所学、所知、所长带动乡村产业创新发展,既在农民群众中产生带动示范作用,又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助力。他们用智慧和汗水,推动家乡经济发展,描绘出了乡村振兴新画卷。有的青年选择考取选调生到基层去经受锻炼,通过担任驻村干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助力脱贫。“最美奋斗者” “时代楷模”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就是众多投身基层工作的青年中的优秀代表,她坚守初心、一心为民、担当实干、倾力扶贫、克己奉公、舍身忘我,在基层工作中为农民造福祉、为脱贫注活力、为青年树榜样。参与“三支一扶”,助力乡村振兴,助推脱贫攻坚,在这一系列服务基层的实践活动中都能看到新时代青年的青春风采和青春力量。在基层锻炼中,新时代青年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充分结合、将个人的奋斗历程与农村的振兴发展相结合,通过不断向群众学习、向前辈学习、向实践学习,逐渐领会了“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我们的本领就会大起来,我们的认识就会产生飞跃,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⑰的深刻内涵。

5.新时代青年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品德修为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⑱。广大青年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牢牢谨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不断修身立德、提高思想境界、提升品德修为。回望过去半年多的抗疫斗争,新时代青年作为抗疫主力军,参与到了艰苦卓绝的全民战“疫”中。在勇克难关、勇斗风险的鏖战中,新时代青年不仅助推伟大抗疫精神的生成和出场,也不断促进自身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首先,抗疫斗争使青年的社会公德得以提高。疫情之下,面对隔离、“封禁”等规定,广大青年不抱怨、不抵触、不拒斥,而是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支持政策安排、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利益,为身在抗疫一线的管理人员减负、为国家的宏观管理减压。其次,抗疫斗争使青年的职业道德得以锤炼。全民战“疫”的伟大斗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尽职尽责、奉献社会的青年先锋模范。他们逆行出征,在危难之际依然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兢兢业业、干出实效,全心全意、无怨无悔地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展现出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再次,抗疫斗争使青年的家庭美德得以培育。全民战“疫”使每个家庭成为了最小的战斗堡垒,这为青年群体培育家庭美德、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提供契机。在与家人相处中,懂得孝老爱亲,亲近、陪伴和关爱家人;在生活物资调配紧张的时候,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勤俭节约;在与邻里相处中,懂得与他人互帮互助,构建和谐邻里关系,共同战“疫”。最后,抗疫斗争使青年的个人品德得以提升。新时代青年在抗疫实践中,面对国家的需要,能够舍生忘死、挺身而出,坚持“生命至上”的原则;面对人民的需要,能够明大德、严私德,在抵制利己主义中,坚持命运与共、风雨同舟的原则;面对谣言谣传和伪科学信息,能够不断提高甄别能力、明辨是非,坚持实事求是的理性原则;面对资本主义国家别有用心的攻讦,敢于为真理和正义发声。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新时代青年以一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压倒的魄力,进行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让全社会遍布清风正气。

四、结语

时代更迭,历史变迁。百余年后,中国早已远离了硝烟弥漫、战争频仍的动乱年代,也摆脱了屈辱外交、落后挨打的黑暗历史。五四运动后的一百多年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在五四运动的启蒙下、在五四精神的指引下,不断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人民群众同心同行、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经受磨砺、锤炼品德、提升修为,谱写了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百年奋斗画卷,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赞歌。历史的火炬仍将继续传递,爱国主义的火种也将从五四青年、新时代青年手中播撒到后继者心中,他们又将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奋斗、为时代献身,继续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注释:

①④⑥⑧《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0、700、699、565页。

②⑤⑩1⑪⑫⑬⑭⑮⑱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5 月1 日。

③齐卫平:《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辽宁日报》2019年4 月18 日。

⑦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 月1 日。

⑨转引自仲青平:《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中国》,《中国青年报》2019年4 月23 日。

⑯李琼、肖擎:《毫不放松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湖北日报》2020年3 月15 日。

⑰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534页。

猜你喜欢
五四运动精神时代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拿出精神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