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近现代二胡史略

2021-01-26 05:34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刘天华演奏家二胡

●施 咏

江苏近现代二胡史略

●施 咏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97)

江苏二胡之“民间二胡”以周少梅、华彦钧、孙文明为代表;学院派二胡以刘天华为宗师,下及出生在江苏,或工作在江苏的二胡演奏家第二代传人:储师竹、吴伯超、徐炳麟、沈仲章、张季让、蒋风之、陆修棠、刘北茂,第三代传人丁珰、甘涛、瞿安华、王乙、张锐、黎松寿、闵季骞、蒋咏荷、项祖英、张韶、马友德;第四代传人:倪志培、沈正陆、闵惠芬等构建其传承之体系脉络。江苏二胡学派传承的总体历史体征为:立足苏南文化土壤,以多专多能、博学众采为长。学院派以民间二胡为学习源头,并成就其现代二胡体系,再以苏南本土为起点而后南胡北传辐射全国,而奠定江苏二胡学派在全国二胡界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江苏二胡;周少梅;刘天华;阿炳;苏南;环太湖;吴文化圈;南胡北传

现当代二胡音乐风格流派丰富多样。若以地域音乐风格来划分,北方地区以陕北秦腔、眉户等戏曲音乐为特色的“秦派”,山东、河南一带借鉴坠胡、唢呐等器乐所形成的鲁豫二胡等流派为代表。南方地区则以江南丝竹和苏南民间音乐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江苏二胡(江南二胡)最具代表。毫无疑问,以苏南为中心的江苏二胡业已成为中国南派二胡的代名词,在全国的二胡音乐流派中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江苏作为公认的“二胡之乡”,主要源于近百年来苏南二胡深远厚重的历史背景。以20世纪两位江苏籍的民族音乐宗师刘天华与阿炳为代表的开创下,构建了良好的传承态势。而将原先主要用于戏曲伴奏的民间二胡,登上大雅之堂,走进高等学府,走向世界。

本文将江苏二胡分为以华彦钧为代表的“民间二胡”和以刘天华为中心的“学院派二胡”这两个群体。对其中二胡演奏家个体选取的标准,秉以此体系中的江苏籍二胡演奏家为主,以及虽外省籍贯,但在江苏地区工作、活动,为江苏二胡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演奏家群体(如孙文明、张季让、马友德、张锐等)。在对演奏家个体进行历史梳理的前提下,厘清其间的师承关系。进而总结江苏二胡传承的脉络及历史特征。

一、民间二胡

江苏历来人文渊薮,有着非常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就二胡而言,大量二胡艺人活跃民间。其中不乏诸多技艺高超、才华横溢的演奏高手。所谓“民间二胡”,是以江南丝竹名家周少梅为开端,天才的二胡演奏家华彦钧(瞎子阿炳)为代表,以及虽非江苏籍,但将江苏作为其主要音乐活动区域的民间艺人孙文明等存活于江苏民间的二胡艺人群体。其共性为扎根于江苏民间音乐之沃土,积极从中吸取养料。以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方式,产生了以《二泉映月》《虞舜薰风曲》为代表的一批乐曲。

(一)周少梅

周少梅(1885-1938),字守逢,一作守凤。1885 年出生于江阴县顾山镇。近现代卓越的民族器乐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周少梅出身于“丝竹世家”,其父周静梅擅长演奏二胡、京胡、琵琶等多种丝竹乐器,承有“顾山丝竹社”社务,周少梅少时即随父习乐,尤擅二胡、琵琶等乐器。曾四处寻师访友,拜无锡港下的民间艺人陆瞎子学习江南丝竹,从民间艺人虞显庆学习单弦拉戏。成为远近闻名的“丝竹能手”,还有“少梅三把头”等美誉。1905年起,周少梅被无锡实业家华铎之聘为无锡荡口镇“华氏鸿模高等小学校”的国乐指导老师。其后,周少梅先后任教于省立无锡第三师范学校(现无锡师范)、省立五中等多所学校。

周少梅一生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与研究,是一位公认的“多才多艺的民族音乐教育家”,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把民乐课程纳入学校教育的先行者之一。且其与刘天华之间有着师生传承关系,而成为刘氏二胡技艺重要的源头之一。

(二)华彦钧

华彦钧(1893-1950),无锡东亭人,民间音乐家,又称“瞎子阿炳”。

其父华清和精于道教音乐,擅长演奏各种民间乐器。阿炳自幼随父习奏笛子、琵琶、二胡、鼓等乐器,15岁已成为无锡道教界出色的乐师,后阿炳生活日渐窘迫,离开道观,流浪街头,以卖艺为生。

1950年夏,杨荫浏、曹安和、祝世匡①等人为阿炳的演奏录音,抢救了《二泉映月》为代表的六首传世之作,1950年12月,阿炳病故。

(三)孙文明

孙文明(1928-1962),民间二胡演奏家,浙江上虞人。4岁时因病双目失明,自12岁开始在浙北与苏南一带以算命为生。他奔走于江苏高淳、苏州、无锡、常州、溧阳、昆山及松江等地,随民间艺人学习二胡、京胡等乐器演奏,广泛接触并学习了锡滩、评弹、丝竹乐等多种苏南地区的民间音乐。他的作品曾被选送参加“江苏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56年)以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57年),广受好评, 1959年-1961年受聘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二胡。1962年12月因病去世,年仅34岁。

孙文明的二胡演奏功底深厚,技艺高超。其演奏中大量运用到低把位与高把位之间的大跳把,大胆借鉴模仿四胡、琵琶、三弦、洞箫等其他乐器的演奏技法与音色效果,还新创了“虚弓”“碰弦”“定把滑指”“带顿弓”“透波音”“顿挫波弓”等演奏技巧,打破二胡传统的五度定弦,拓展了乐器的表现力。

在其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十余首二胡作品。其中以《弹乐》一曲影响最大。孙文明虽为浙江人氏,但其艺术成就主要是长期在江苏从事艺术活动时所取得。

二、刘天华体系的学院派二胡

与“民间二胡”并行的“学院派二胡”,则是以近现代二胡学派奠基人江阴刘天华为宗师,兼采中西,国乐改进,构建其近现代中国二胡音乐创作、演奏与教学的体系。主要包括第一代刘天华、宗震名;第二代传人中的储师竹、吴伯超、徐炳麟、沈仲章、萧伯青、金式斌、李光涛、程朱溪、张季让、蒋风之、陆修棠、刘北茂;第三代传人中张韶、闵季骞、黎松寿、丁珰、张锐、马友德、瞿安华、甘涛、王乙、蒋咏荷、项祖英;第四代传人中则以闵惠芬、倪志培、沈正陆等为代表。

(一)刘天华、宗震名

1.刘天华

刘天华(1895-1932),原名寿椿。“国乐改进”倡导者,作曲家、民族乐器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江阴人。为文学家、“五四”新文化干将刘半农之弟,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北茂之兄,三人亦并称为近现代音乐史中之“刘氏三杰”。

刘天华出身于书香门第,1909年刘天华入常州中学读书,参加了学校的军乐队,吹奏军笛、军号等西洋管乐。1914年-1917年期间,刘天华先后在华墅小学和其母校常州中学任教。1916年与在无锡三师任教的周少梅相识并向其学习二胡、琵琶,从1917年-1922年的五年间,刘天华持续地向周少梅学习了二胡、琵琶等乐器。1922年起刘天华先后在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1927年发起成立“国乐改进社”,并创办了十期《音乐杂志》。1932年去世,年仅37岁。

在国乐改进的思想指导下,刘天华他一方面学习大擂拉戏、三弦弹戏、丝竹乐、锣鼓乐、古琴、京剧、昆曲等中国民间音乐;另一方面还学习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以及西方的作曲理论。在二胡创作、演奏、教学、乐器改良以及音乐社会活动等方面,全面实践其“国乐改进”的主张。

刘天华先后培养出吴伯超、储师竹、陈振铎、蒋风之、陆修棠等一批优秀的学生,这批刘氏的亲传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构建了中国现代二胡的教学体系。也为二胡,乃至中国的民族器乐在近现代的专业音乐教育中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宗震名

宗震名(1909-1990),江苏宜兴人,民间文艺家、民族音乐家,周少梅嫡系弟子。

宗震名出生书香门庭,其父爱好昆曲、丝竹。在家庭氛围影响下,宗震名7岁习竹笛,十几岁时便能演奏二胡、笙、箫、管、锣鼓等多种乐器。1920年前后在无锡中学师从周少梅学习二胡。新中国成立后,执教于镇江戏曲专科学校,1989年任镇江梦溪琴社社长。

因1920年左右宗震名在无锡师从正在无锡三师任教的周少梅学习二胡时,此期间(1917-1922)也是正在常州中学任教的刘天华向周少梅相对集中学习的时期。故而,作为周少梅的弟子、刘天华的同窗,宗震名可以被视为与刘天华同属一代的二胡演奏家。

宗震名博学多才、勤学好问,在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其中尤以在二胡演奏及理论研究方面的成就较为突出,他所撰写的《二胡经》中涉及到二胡的历史、创作、演奏、制作等内容。历史部分由他根据师从周少梅学习以及同刘天华、阿炳交往的经历写成,涉及对这三人生平和艺术的介绍。此外,还论及了二胡形制相关的内容。较为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江南地区民间二胡制作、演奏和教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也为周少梅、刘天华、阿炳的研究提供了具有一定价值的的线索与材料。

(二)第二代传人:储师竹、吴伯超、徐炳麟、沈仲章、张季让、蒋风之、陆修棠、刘北茂

本目中将储师竹、吴伯超、徐炳麟、金式斌、程朱溪、李光涛、萧伯青、沈仲章、张季让、蒋风之、陆修棠、刘北茂等列为刘天华二胡传承体系的第二代传人。

尚有几点需要说明:

首先,严格意义上来说,可列入刘天华体系第二代传人的还有陈振铎(山东临淄)等人,但鉴于他不是江苏人且只有在南京国立音乐院较为短暂的工作经历,故不列入江苏二胡史的主体部分。

其次,本节之师承辈分并非是绝对的泾渭分明,有时也具有一定交叉重合性。如同为第二代传人的蒋风之在考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师从刘天华学习之前,也先后随同代的储师竹、吴伯超(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二胡。此外,张季让1927年任教于苏州中学期间也教授过陆修棠……虽然在上述的同代传人之间也有着相互的学习,但从其师承的主体来看,还是属于第二代传人。

再次,该第二代传人中大多数为刘天华嫡传,如储师竹、吴伯超、刘北茂都是刘天华在常州省立第五中学任教时的亲传弟子。而储师竹、吴伯超、蒋风之、徐炳麟、沈仲章、萧伯青、金士斌、程朱溪等则是刘天华1922年后在北大音乐传习所以及北平大学任教期间的亲传学生;而张季让、陆修棠虽非其亲传,但为间接学习,并受其较大影响者。而以此共同构建了刘天华二胡专业教育体系的源头。

1.储师竹

储师竹(1901-1955),原名储振华,宜兴人,刘天华二胡学派第二代亲传弟子。

储师竹自幼受江南丝竹的熏陶,1916年考入常州省立第五中学,师从刘天华学习二胡与琵琶演奏。1922年储师竹考入北大附设音乐传习所继续师从刘天华学习,协助刘天华辅导业余音乐社团。还从师萧友梅、嘉祉等修习了钢琴、作曲等其它课程。1941年在青木关国立音乐院任教并兼国乐组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及管弦系民乐组主任,培养了大批二胡演奏人才。1955年11月30日逝于天津。

1950年,储师竹受邀参与了阿炳二胡曲的指法拟定工作,由他撰写的《阿炳胡琴指法符号说明》《阿炳胡琴弓法的几个特点》两篇文章也收入杨荫浏编订的《阿炳曲集》中,并成为对阿炳二胡曲诠释的权威版本。

作为刘天华的嫡系传人,储师竹在二胡教学传承上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他培养了以蒋风之、余鹏、方炳云、张韶、闵季骞、毛中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的二胡演奏人才,遍及全国各地。

作为刘天华二胡艺术学派的重要的继承者,储师竹秉承刘天华的国乐思想,传承其二胡技艺。其对先师的师生之情,始于常州市省立第五中学,续于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师生情深。先生驾鹤西去,他还创作男女二重唱《刘天华先生纪念歌》(1932)、二胡独奏《楚些吟》(1933)以缅怀先师。

2.吴伯超

吴伯超(1903-1949),原名吴畴大,江苏武进人,二胡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刘天华二胡亲传弟子。

吴伯超早年就读武进县立师范学校,逢刘天华在常州江苏省立五中任教,吴伯超师从刘天华学习二胡和琵琶。1922年10月他考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甲种师范科,继续师从刘天华。1926年他在毕业音乐会上的二胡独奏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毕业后他任教于北京师范学校。1943年代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院务并于同年8月正式被聘为院长。1949年1月27日奉教育部之命赴台选新校址,因乘坐的太平轮被撞沉而不幸遇难,终年46岁。

作为一位作曲家,吴伯超也涉足了二胡曲的创作,以其作于1931年发表在《乐艺》第五期的二胡曲《秋感》最具代表性。作为刘天华的学生,在深谙老师的创作风格,也尊重老师的创作理念的前提下。吴伯超并未完全拘于其师,也体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刘天华至此(1931年)已产生的7首二胡曲以及其后创作于1931-1932年的最后3首二胡曲《光明行》《烛影摇红》《独弦操》,作为崇尚秉承古风的新文人二胡作曲家,其二胡曲一律不加伴奏。而吴伯超所作《秋感》则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首附加钢琴伴奏的二胡独奏曲,虽然在器乐化、二胡化的语言韵味的探索上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并不影响这首乐曲在二胡与钢琴的合作开其先河之独特的历史意义。

3.徐炳麟

徐炳麟,生卒年不详。字季吾,徐州人,刘天华北大传习所时期二胡弟子。

徐炳麟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为刘天华在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任教期间的二胡选修生,也是刘天华在此期间二胡学生中的佼佼者之一,其演奏音色纯朴优美。1923年冬,他在北大音乐传习所于北河沿北大三院大礼堂的师生音乐演奏会上首次演奏了刘天华的《病中吟》。1926年6月8日,在音乐传习所师范科的毕业音乐会上,作为选科的徐炳麟与师范科的储师竹还分别演奏了刘天华的《月夜》和《病中吟》,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萧伯青②在《忆刘天华先生补》一文中也如是记载:“刘先生在北大音乐传习所教琵琶、二胡时,学二胡的学生中成绩最好的是徐炳麟(季吾)……他拉的二胡出音纯朴优美,十分悦耳。所以刘先生创作的二胡独奏曲中的首三曲:《病中吟》《空山鸟语》《月夜》,都是由徐炳麟在北大三院大礼堂音乐传习所师生演奏会上首次演奏的,时间在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六年之间。”[1](P110)

徐炳麟作为刘天华早期非以二胡为专业的学生中之佼佼者,对刘天华创作二胡曲传播与推广,以及二胡进入高等学府都做出了较为重要的贡献。

4.沈仲章

沈仲章(1904-1987),祖籍浙江吴兴,出生于苏州,刘天华北大传习所时期二胡弟子。

沈仲章自幼爱好音乐,自学二胡等民族乐器。1923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26年因卷入学生运动,离开唐山报考北大,先入物理系(后转入哲学系、经济系)。次年,经萧伯青引荐与刘天华相识,学习二胡与小提琴。1927年北大音乐传习所被军阀政府责令停办,1930年沈仲章协同萧伯青组织成立了北大音乐学会,实际承担了前北大音乐传习所之音乐教育的职能和任务,并聘请刘天华、杨仲子等名师继续任教。1931年萧伯青毕业离开北大后,由沈仲章承担该协会的主要组织工作。刘天华去世后。他积极参与了《刘天华先生纪念册》的编辑工作,以他与陈振铎用力最多。在纪念册中,还收入了由他记录的《悲歌》演奏谱。1935年6月,他在纪念恩师逝世三周年的音乐会上演奏他最有心得的刘天华的二胡曲,以忆恩师。1932年,他考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改行声乐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刘半农北大的语言音律研究室任助教,协助刘半农采集民歌与音乐考古,进行方言、语言学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沈仲章还在上海、江苏一带采访记录了吴梦飞、樊少云、林石城等各大琵琶流派的传统曲目,采录苏南吹打。并在全国采录琴曲,担任今虞琴社的副社长,致力于古琴音乐的传承与传播工作。

此外,和刘天华学习二胡的北大选科学生中,还有数学系的金式斌③、李光涛,以及北大的旁听生程朱溪④等。

5.张季让

张季让(1904-1970),江苏吴江人,二胡演奏家,二胡教育家。

张季让自幼热爱音乐。1920年-1925年在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与二胡。1926年在江苏省第三女子师范学校任教。1927年任教于苏州中学,教授陆修棠、项祖英、王沛纶等二胡。1945年抗战胜利,他在苏州“吴平国乐团”任乐队指挥兼艺术指导。1957年在东北音专任二胡教师,1958年任哈尔滨艺术学院民乐系主任。

张季让的二胡艺术道路中,鲜明地践行着刘天华的中西融合的模式,并进行了诸多中西交融下的探索。他借鉴小提琴的原理,对二胡进行了改良。在1961年上海举办的全国二胡、琵琶教材会议上,张季让还携自行设计改革的新型二胡在上海音乐厅独奏其自创代表作《溜冰舞曲》,展现其左手“小跳弓”“击跳弓”等新技法,以及右手“变格移把”(即一音一把),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并将新技法同步运用于教学之中。

张季让一方面悉心学习中国民间音乐,并研究学习刘天华的二胡曲。虽现未见有资料记载张季让曾有与刘天华直接学习的经历,但毫无疑问,他在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观念与行为上很大程度上受到刘天华的影响,而可视为刘天华二胡学派及国乐改进之路的继承者。

6.蒋风之

蒋风之(1908-1986),曾用名蒋春根,江苏宜兴人。刘天华二胡学派第二代传人。因其演奏古朴老道自成一派而称“蒋派二胡”,且因其在中国二胡界的重要地位而与陆修棠并称“南陆北蒋”。

1924年,蒋风之随储师竹学习二胡。1927年蒋风之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成为该校第一届学生,师从平湖派朱荇青主修琵琶,副修钢琴,并向吴伯超学习二胡。1929年蒋风之考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刘天华,主修小提琴,兼修二胡、琵琶。1931年,在刘天华的举荐下,蒋风之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兼任国乐导师教授二胡,1933年毕业后正式在该校任教。新中国建立后,蒋风之先后在河北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任教。1980年中国音乐学院复校,蒋风之任副院长,致力于学院的教学建设。

承刘天华之风,蒋风之的二胡演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借鉴小提琴、古琴、琵琶等其他乐器的演奏技法,大胆创新。其演奏功底深厚,形成了古朴典雅、深刻细腻的“蒋派”艺术风格。运弓细腻多变、虚实顿挫,尤以《汉宫秋月》最为见长。

蒋风之从教六十载,先后培养了丁珰、刘北茂、蓝玉崧、项祖英、张韶、唐毓斌、王国潼、萧白镛、周耀锟、安如砺、蒋才如等一批优秀的二胡演奏家。值得一提的是,蒋风之的教学成果还体现在他的家族传承、家庭教育方面,他的五个子女蒋小风、蒋巽风、蒋青、蒋静风、蒋伟风,也都在蒋风之的音乐启蒙与直接引导下,子承父业,走向专业的音乐生涯,并都成为优秀的演奏家(作曲家),构建了其二胡(音乐)世家的传承模式。

7.陆修棠

陆修棠(1911-1966),曾用名陆伯平,江苏昆山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因其演奏风格以委婉细腻偏长,且自成一家而被业界称为“陆派二胡”,也被认为是“南派二胡”的杰出代表,而与蒋风之并称为“南陆北蒋”。

陆修棠先后在昆山中学、苏州中学高中师范科、上海国立音专等学校学习。1930年,陆修棠在昆山西墩中心小学任教期间,他还自学、苦练了由丁善德从上海音专寄来的刘天华创作的二胡作品,提高二胡演奏技艺。1949年初,在上海法文协会(今科学会堂)举行了“陆修棠南胡独奏音乐会”,成功地演奏了刘天华、陈振铎以及他自己的二胡作品,获得了较高的评价。1958年调入上海音乐学院任教。

陆修棠先后培养了王乙、项祖英、马友德、吴之珉、王永德等一批二胡演奏家。编写出版了多部二胡曲集与教材,为二胡的演奏与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8.刘北茂

刘北茂(1903-1981),江阴人。刘半农、刘天华的胞弟,二胡演奏家、教育家。

刘北茂自幼受其兄刘天华的影响,开始学习二胡、琵琶、笛子等乐器演奏。1918年刘北茂在江苏省立第五中学读书期间参加刘天华指导的军乐队、丝竹乐队。1923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英语系,并于1924年春插班考进燕京大学英语系。1942年任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国乐教授,195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民族管弦系任教。1958年借调至安徽任教。1955年-1957年间借调至中国盲人训练班任教,1971年回北京。

刘北茂的音乐生涯始于1932年刘天华逝世后,在长兄刘半农的劝导下以继承二哥天华未竟事业。在1935年5月在北京协和礼堂举办的“刘天华先生遗作音乐会”活动中,他成功演奏了刘天华的《病中吟》等作品。

刘北茂还创作、改编了数百首二胡曲、歌曲。其中,创作于1943年的《小花鼓》流传最广。若是着眼于刘氏两兄弟之间在二胡创作上的承袭与发展关系来看,刘天华在其生前创作的10首二胡曲中只运用了小工调(1=D,1-5定弦)与正宫调(1=G,5-2定弦)这两种调性、弦种⑤,因其英年早逝而还未及涉足其他调进行创作。而刘北茂在《小花鼓》中运用六字调(1=F,6-3定弦),以及其后还运用了(2-6)(3-7)(4-1)等定弦方式,亦都可以看作是其对刘天华二胡创作的继承与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刘北茂还培养了以颜少璋、甘柏林等为代表的盲人二胡演奏家,为推动我国特殊音乐教育的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第三代传人:丁珰、甘涛、瞿安华、王乙、张锐、黎松寿、闵季骞、蒋咏荷、项祖英、张韶、马友德

本目所列的刘天华第三代传人中,大多数是前文中所提及的第二代诸传人所亲传。如黎松寿、闵季骞为储师竹亲传弟子;瞿安华、张锐为陈振铎亲传弟子;王乙师从陆修棠;丁珰师从蒋风之;而项祖英则先后师从陆修棠与蒋风之;张韶先后师从储师竹、蒋风之。

至于甘涛、马友德虽非第二代传人亲传,但在国乐的观念、演奏、传承上都深受刘天华体系的影响,而亦可视为刘氏第三代传人。

尚需一提的是,第三代传人中,大多数都是出生于江苏并从小接受江南民间音乐的熏陶,在江苏接受早期的音乐教育。其中,虽然张锐出生于云南、马友德出生于山东,但两人都将一生中绝大多数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江苏的二胡事业。

1.丁珰

丁珰(1911-1959),原名丁致中,江苏宜兴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蒋风之亲传弟子。

20世纪30年代,丁珰入清华大学学习,并在校与同学组建乐队,在此期间师从蒋风之学习二胡。1933年与蒋风之一起赴日本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并学习小提琴。1953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任教,先后培养了赵砚臣、薄占武、舒昭、王国潼、宋国生、刘长福等一批优秀的二胡演奏、教学人才。

丁珰在教学上富有开创性,为了弥补建国初期二胡教材的不足,还把板胡曲《灯节》《赶会》,四胡曲《影调》,刘明源的中胡曲《草原上》等其他乐器的曲目都移植为二胡所用,对二胡其后的移植创编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2.甘涛

甘涛(1912-1995),字汉波,南京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奠基人之一。

甘涛出身于南京一书香世家,其父甘贡三为清代金陵名儒甘熙之后,喜好京昆,且擅丝竹民乐。甘涛尤擅胡琴,琴艺精湛,少年时就有“南胡圣手”之称。1931年甘涛考入上海国立音专随比利时音乐家法利国学习小提琴。20世纪30年代,甘涛与陈济略、黄锦培等人组建了中央广播乐团,奠定了我国当代民族管弦乐队的雏形。1934年起在中央广播电台先后担任音乐组长、国乐队二胡首席、指挥等。甘涛十分重视对江南丝竹的研究,被称为“当代江南丝竹大师和活字典”[2](P24),著有《江南丝竹音乐》。

新中国成立后,甘涛先后于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南京分校、南京大学艺术系、金陵大学音乐系、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任教。1954年甘涛与夏一峰共同创建了“南京乐社”并担任社长。1958年甘涛调入南京艺术学院任教。先后培养了曾寻、陈耀星、朱昌耀、周维、欧景星等一批优秀的二胡演奏人才。

3.瞿安华

瞿安华(1915-2015),江苏武进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陈振铎亲传弟子。

1935年,瞿安华由安庆圣保罗教会中学考入上海新华艺专教育系,随潘伯英教授、“工部局”乐队的俄籍琴师里可耶夫学习小提琴,并师从陈振铎学习二胡。1958年瞿安华随华东艺专从无锡迁往南京,在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教授二胡。

瞿安华继承并发扬了近世以来以周少梅、刘天华为代表的民族器乐传统,以优美细腻、幽雅隽逸的南派二胡风格见长。

在南京艺术学院任教期间,瞿安华与甘涛、马友德组成的教学组曾被称作南艺二胡教学的“三驾马车”,共同培养了陈耀星、朱昌耀、钱志和、欧景星、邓建栋、周维等一批优秀的二胡演奏人才。

4.王乙

王乙(1919-2002),原名王寿南,江苏吴县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陆修棠亲传弟子。

1932年,王乙考入吴县乡村师范学校,随陆修棠学习二胡。1956年,上海音乐学院筹建民族音乐系,经贺绿汀介绍调入任教,直至1978年退休。

王乙熟悉各个年龄阶段及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心理状态、智力反映、创造能力,先后在普通中小学以及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和大学部任职教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二胡演奏人才。闵惠芬、严洁敏、王莉莉、马晓晖、周维等都分别在附小、附中以及大学阶段受教于他。

5.张锐

张锐(1920-2016),云南昆明人。二胡演奏家、作曲家,陈振铎亲传弟子。

1938年,张锐考入昆明艺术师范学校,后在重庆音乐教导员训练班学习作曲、指挥。1941年入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师从于陈振铎学习二胡。1943年于上海国立音专随奥地利阿德勒教授学习小提琴,并随德国作曲家弗朗科学习作曲。新中国成立后,张锐曾任南京军区前线歌剧团团长,2016年6月病逝于南京,享年96岁。

张锐二胡演奏风格自然、本真。揉弦别具一格,运弓饱满,发音刚健嘹亮。他擅长演奏刘天华作品,由他演奏灌制的刘天华10首二胡曲的唱片专辑,已成为刘天华作品诠释的经典版本。

张锐在音乐创作上也卓有成就,主要集中在歌剧创作上。共创作了《红霞》《海娘》《碧海红旗》《大江东去》等8部大型歌剧。

作为一位虽出生他乡云南的音乐家,张锐一生中最为宝贵的大段人生时光也都在南京工作,为江苏乃至全国的音乐事业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陈耀星、朱昌耀、周维、邓建栋、欧景星、钱志和等人都曾师从张锐先生。

6.黎松寿

黎松寿(1921-2010),无锡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储师竹亲传弟子。《二泉映月》的发掘、抢救与传播者之一。

1949年,经杨荫浏推荐,黎松寿在南京国立音乐院师从储师竹学习二胡。1950年起,黎松寿先后在苏南文教学院艺术系等院校执教,从1956年起在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任教。

作为同乡,黎松寿少时就结识了阿炳,并与阿炳保持多年亦师亦友的关系。作为一生致力于阿炳及其音乐的发掘、传播者,由其最早向杨荫浏与储师竹推荐了《二泉映月》,并参与了阿炳音乐的抢救采录工作,共同编定了《阿炳曲集》,他还与储师竹一同为《二泉映月》拟订弓指法,并以亲历者的身份撰写了《我所认识的民间艺人阿炳》《阿炳的绝唱》等文章,都成为阿炳研究中较为珍贵的资料文献。

7.闵季骞

闵季骞(1923-2020),江苏宜兴人,民乐(二胡、琵琶)演奏家、民族音乐教育家。师从储师竹学习二胡。

闵季骞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学深厚,其父闵南藩是晚清秀才,喜爱吹笛;大哥闵伯骞、二哥闵叔骞擅长绘画(后为著名画家),也通晓乐器。1947年闵季骞考入南京国立音乐院,师从储师竹主修二胡。又先后随杨荫浏、曹正、程午加学习了三弦、古筝、十番锣鼓等乐器。1949年闵季骞又跟随曹安和学习琵琶,1956年起,闵季骞在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任教至退休,其间还曾担任“南京乐社”社长。

闵季骞的二胡演奏功底深厚,风格质朴典雅、清新婉约,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闵季骞在其七十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主要致力于高等音乐师范教育,先后培养了沈正陆、倪志培、李远峨、任宏、柯明、庄红等一大批优秀的民乐演奏与教学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闵季骞的教学成果还体现在家族传承方面:他的三个子女都从事音乐工作,为当代中国乐坛颇具影响力的“闵氏音乐家族”。其中长女闵惠芬为著名二胡演奏家。

8.蒋咏荷

蒋咏荷(1924-1996),常州武进人,民族音乐理论家,二胡、笛子演奏家。储师竹、刘北茂二胡弟子。

1947年,蒋咏荷考入南京国立音乐院民乐系,师从储师竹、刘北茂学习二胡。195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天津)民乐系深造,主修笛子、二胡、琵琶。在储师竹的带领下,他与张韶一起在常州恺乐中学礼堂举办国乐演奏会。1952年留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继续研究生学业,并先后兼任民乐系教师、研究所实习研究员。1980年调往西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工作。

蒋咏荷毕生致力于民族音乐教学及理论研究,相继编写、出版了《二胡创作独奏曲集》等著述。此外,在扩大中国民族音乐海外传播方面,蒋咏荷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9.项祖英

项祖英(1926-1999),苏州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

项祖英出生音乐之家,其父项印石是“吴平音乐团”创办人之一。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项祖英自幼喜爱民间音乐。他先后随张季让、陆修棠、蒋风之等学习二胡,1944年曾任“吴平音乐团”乐队队长兼二胡首席。1950年任上海民族乐团首席二胡演奏员。1956年起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上海戏曲学校等院校任教。

项祖英的二胡演奏苍劲古朴,精于演奏阿炳、孙文明、刘天华的二胡作品,他还首演过朴东生的《在草原上》、曾加庆《山村变了样》、曾寻《拉骆驼》、钟义良《春诗》等新创曲目。

此外,项祖英还编著有《孙文明二胡曲集》《吴平国乐曲集》等多部曲集、教材,培养了瞿春泉、肖白镛、刘公诚、周耀锟、姜建华、王国伟、项蓓星等二胡演奏人才。

10.张韶

张韶(1927-2015),江苏武进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乐器改革家,师从储师竹、蒋风之学习二胡。

张韶自幼学习二胡、琵琶、笛子等乐器。1946年考入南京国立音乐院师从高步云学习三弦和昆曲,次年随曹安和、曹正学习琵琶、古筝。1950年南京国立音乐院因合并迁至天津,张韶在该校随储师竹学习二胡,毕业后,随蒋风之继续学习二胡。1953年起在中央广播民族乐团担任乐团首席,1975年在北京广播学院任教,1981年调入中央音乐学院。曾历任北京二胡研究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长等职务。

张韶先后培养了蒋才如、张连生、刘长福、姜建华、于红梅等一批优秀的二胡专业演奏人才。并积极进行二胡艺术的社会普及教育,1956年他受邀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以广播教学的方式来推广二胡艺术,收听率屡创新高。而且,他为“二胡广播教学讲座”编写的同名书籍累计销量达200万册,社会反响强烈。

张韶在二胡的乐器改革方面也有着突出的贡献。他与张子锐共同研究,尝试用小提琴和扬琴的金属弦替换传统二胡的丝弦,1950年又与北京民族乐器厂的制弦师共同研制出二胡专用的金属弦。

11.马友德

马友德(1930-),山东齐河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因间接师从陈振铎,而亦被视为刘天华二胡学派第三代传人。

马友德中学时曾师从陈振铎弟子陈朝儒学习二胡,1950年考入华东大学文艺系音乐科并开始教授二胡,翌年进入山东大学艺术系音乐科师从德国大提琴家曼哲克教授学习大提琴,后前往上海音乐学院跟随大提琴家陈鼎臣继续研修大提琴。1952年调入华东艺专教授二胡,1959年随校迁往南京,任南京艺术学院二胡教师,直至1997年退休。

马友德在二胡的教学上独成体系,别出心裁。他借鉴了苏联小提琴家米强斯基“中心位置论”学说,并融合大提琴等西洋乐器演奏法,创造性地提出将二胡的持弓、运弓、指法等操作和原理进行层次性分解的“三点论”,体现了他对以刘天华为代表的“西学中用”国乐思想的继承。

马友德先后培养了陈耀星、朱昌耀、欧景星、邓建栋、周维、许可、卞留念等众多当代一流的二胡演奏家,这一演奏家群体亦因其高超的技巧与艺术品格而被誉为二胡界的“马家军”⑥。

(五)第四代传人:倪志培、沈正陆、闵惠芬

刘天华二胡体系的第四代传人众多,但出生于江苏、或在江苏从事二胡相关工作的则以倪志培、沈正陆、闵惠芬三人最具代表性。

1.倪志培

倪志培(1935-2015),江苏武进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师从闵季骞学习二胡。

20世纪50年代初,倪志培在丹阳艺术师范师从闵季骞学习二胡。1958年,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3年在“上海之春”二胡比赛中获四等奖,1981年赴上海音乐学院求教于王乙继续学习二胡。

倪志培长期关注周少梅及其二胡曲研究,1998年由阎黎雯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二胡名曲荟萃(上)》中刊录了倪志培整理的《虞舜熏风曲》《欢乐歌》《絮花落》《凤求凰》等11首曲目。此外,他还发表了《谈<熏风曲>及其演奏》《周少梅传谱<国乐讲义>调查报告》《由周少梅传谱<熏风曲>所想到的》等周少梅研究的系列论文,尤其对《熏风曲》的源流传承、本体变体、版本留存等方面加以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在人才培养方面,倪志培在山东工作期间,致力于山东师范大学二胡专业的教学体系的构建,编订了多部二胡教材,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二胡演奏人才。

2.沈正陆

沈正陆(1936-),江苏滨海人,二胡演奏家、教育家。闵季骞亲传弟子。

沈正陆自幼学习二胡,1952年入丹阳艺术师范学校,师从于闵季骞学习二胡。1954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音乐系随甘涛学习二胡,毕业后留校任教。1961年,沈正陆继续求教于张锐进修二胡演奏。1963年他参加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比赛,演奏自己改编的《阳关三叠》获三等奖。

沈正陆的二胡演奏揉弦轻柔舒展,运弓苍劲有力。沈正陆在教学中较为强调传统音乐的人文内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师范性,坚持“双台”理念(上的了讲台,上的了舞台)。他先后培养了王晓南、冯智皓、章佳红、王晓京等一批优秀的二胡演奏人才。

3.闵惠芬

闵惠芬(1945-2014),江苏宜兴人,二胡演奏家,闵季骞之女。

闵惠芬自幼在浓厚的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下,并受当地民歌、苏南吹打、弹词、滩簧等民间音乐的滋养。195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随王乙学习二胡,1963年她以附中高二学生的身份在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首届二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1964年她直升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本科,师从陆修棠继续学习二胡。1968年本科毕业后留校工作。1974年,闵惠芬从上海音乐学院调入中国艺术团⑦担任二胡独奏演员。1979年,闵惠芬调入上海民族乐团工作直至退休。1999年当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2005年当选为刘天华研究会会长。

闵惠芬首演了《江河水》《新婚别》《长城随想》等乐曲,并积极思考将二胡的歌唱性与戏曲声腔有机融合,创作、移植、改编了一批具有“声腔化”特点的二胡作品。

闵惠芬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事业,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者,刘天华道路的卓越践行者,她在创作、演奏中秉“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宗旨,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高尚的艺德体现了一个为民族、为人民、为时代讴歌的艺术大师的奉献精神,而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二胡演奏家中最为杰出的艺术大家。

三、江苏二胡学派传承的历史特征

通过前文对江苏二胡传承体系的梳理,我们可以关注到从音乐地理学视域来看,江苏二胡学派立足于苏南文化土壤,以多专多能、博学众采为长。学院派以民间二胡为师学源头,并成就其现代二胡体系,再以苏南本土为起点而后南胡北传辐射全国。而奠定江苏二胡学派在全国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一)苏南太湖吴文化圈

首先,无论是民间二胡的阿炳、周少梅,还是刘天华的学院派体系众生,从音乐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两者的共性在于其发端与兴盛主要都集中在苏、锡、常为中心的苏南环太湖地区之吴文化圈。

如无锡街头卖艺的阿炳及其无锡同乡黎松寿,江阴的周少梅、刘天华、刘北茂;苏州沈仲章、项祖英、陆修棠(昆山)、王乙(吴县)、张季让(吴江);常州武进吴伯超、张韶、倪志培、瞿安华;而在历史上先后在行政上归属于常州、苏州、无锡的宜兴,也是二胡人才荟萃之地,先后出现了宗震名、储师竹、蒋风之、丁珰、闵季骞(闵惠芬)父女等二胡演奏家,亦无不都是苏南之地所生发、滋养并成就之⑧。

这一批以苏南为中心的二胡演奏家群体及其在创作、演奏,乃至二胡改良制作上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卓越成就,而业已形成了所谓的近现代二胡史上的环太湖“苏南现象”。以较为相似或相近的音乐美学主张、创作(演奏)方法,以及吴文化之灵动、细腻、委婉的艺术表现风格而著称于世,代代相传。

(二)多专多能博学众采

通过前文对近现代江苏二胡历史人物的梳理,可以看出无论是民间的二胡艺人,还是近现代的专业学院派二胡演奏家,大多都在精于二胡的同时,还都涉足其他相关民族乐器的研习。首先,在周少梅、华彦钧、孙文明等民间二胡中都是以二胡、琵琶为主并兼及在笙、笛、箫、管、锣鼓等其他民间器乐实现了兼修兼学,体现了“多专多能、博学众采”的特点。

而在以刘天华为开端的学院派二胡的传承中,不但较好地继承了民间二胡传承中的多能兼修的传统。还在刘天华国乐改进、中西调和的思想下,又将这一传统得以拓展。具体表现为不但勤于学习二胡等多种中国的民族乐器,还积极学习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乃至西洋作曲法。

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从刘天华本人开始,以至其弟子沈仲章、张季让、蒋风之、丁珰、甘涛、瞿安华、张锐等学院派的二胡演奏家都无一例外地在学习二胡的同时,还选修了小提琴。从而提供了其后二胡曲的创作与演奏向小提琴借鉴学习的可能性,成为近代中国音乐中西融合大背景下对二胡技术的革新的先声。也为其后当代二胡在大量借鉴、移植小提琴曲目、技术而得以技巧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成为近代江苏二胡史中民间二胡与学院二胡学派之间的分化与分野之一。

(三)学院民间交融依存

生发于共同文化圈下的江苏民间二胡与学院二胡,两者以不同的行为方式,不同的音乐语言风格和创作手法为中国的二胡艺术高高树起了两面大旗,在相同的历史时空中,走出了两条既相异又相互交融依存的国乐之路。

首先,以刘天华为中心的学院派二胡传承体系,其发展、传播的土壤与源泉是深深植根于民间二胡以及苏南的民间音乐沃土之中。如刘天华的二胡演奏、创作的重要来源之一即是来自向民间乐师周少梅的学习;宗震名的技艺也离不开在无锡街头向阿炳请教其满手花音的民间二胡技巧,并在他所撰写的《二胡经》中有着较为详尽的记载与研究。黎松寿更是一生致力于阿炳及其音乐的发掘、传播,作为阿炳与学院派二胡之间的最早联络人,由其最早向杨荫浏与储师竹推荐了《二泉映月》,从而搭建、推动了对阿炳音乐的采录。倪志培则是长期关注周少梅及其二胡曲的理论研究,相关著述蔚为可观。

可见,所谓的学院派二胡,其根基、源头仍是依存民间一派。

(四)南胡北传辐射全国

从传播学来看,生发源起于苏南地区的江苏二胡,其传播路径首先是以苏南为起点再近及南京、上海等周边地区。早期以陈振铎、储师竹等立足南京国立音乐院,新中国建立后以甘涛、瞿安华、马友德、闵季骞为代表的一批演奏家主要立足于以南京的高校为传播的中心。以陆修棠、王乙、项祖英为代表等以上海音乐学院为基地的二胡传承,并以此构建同心圆,再面向全国辐射、传播。

江苏二胡面向全国辐射传播的路径首先体现为1922年刘天华率其诸弟子(如常州江苏省立第五中学的两位老学生储师竹、吴伯超当年即尾随恩师北上报考北大附设音乐传习所)挥师北上(北平)的“南胡北传”。刘天华来北大后,又有已先入北大江苏的同乡徐炳麟(徐州人)、沈仲章(苏州人)等一批学生拥戴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天华之北上也可视作是以刘天华为核心的师生团,“吹响了‘苏南现象’向北方进军的号角”[3](P80-85),是苏南二胡学派的北上迁徙移师的一次集体行为。

再其后,刘天华弟子吴伯超、蒋风之先后在北平诸高校教授二胡。再至20世纪50年代初,刘师的第二代“四大弟子”储师竹、蒋风之、陈振铎、刘北茂,以及第三代如蒋风之的弟子丁珰,储师竹、刘北茂的弟子蒋咏荷也都齐聚中央音乐学院任二胡教授,以此为中心,进一步夯实了刘天华现代二胡教育体系以及江苏二胡学派在全国的地位与影响。

注释:

①祝世匡(1914-2004),无锡人,民族器乐演奏家。早年曾随杨荫浏学习古琴,先后就读于辅仁中学、苏州美专、东吴大学。1945年后曾参与组织华光国乐会、友联丝竹社、无锡市业余音乐会等民间音乐团体。1950年与杨荫浏、曹安和、黎松寿等人共同参与阿炳二胡、琵琶演奏的采录工作。1956年祝世匡在东北音专(即沈阳音乐学院前身)任琵琶教师。祝世匡曾抄录并保存天韵社琴家蒋汉槎所作的琴歌《陋室铭》,留下珍贵的研究资料。

②萧伯青(1902-1986),原名萧从方,字伯青。山东清平人。在北京大学就读期间作为选科学生,于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师从刘天华学习二胡。并担任“国乐改进社”社刊《音乐杂志》执行委员、调查部职员,北大音乐学会主要创办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出版社工作。曾撰写《忆刘天华先生》(《人民音乐》1982年第8期)、《忆刘天华先生补》(《音乐研究》1984年第4期)等追忆刘天华生平的文章。

③金式斌,北京大学数学系学生,刘天华弟子,国乐改进社社员,担任社刊《音乐杂志》执行委员、调查部职员。曾撰写《一个愉快的晚上——记刘天华先生二胡独奏谱<除夜小唱>的产生》,作为亲历者记录了刘天华创作二胡曲《良宵》的过程,载于《音乐杂志》第2期。

④程朱溪(1906-1951),安徽绩溪人,作家。因未能录取北京大学而常在北大文学院旁听课程。同时,在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师从刘天华学习二胡,并参加刘天华组织的“国乐改进社”,为《音乐杂志》的主要编辑,《音乐杂志》第四期刊登有《胡君瓠庐与程君朱溪函》的文章,即是由他回答读者对国乐方面的问题。后还是由刘天华代笔写了《代程君朱溪答胡君瓠庐函》。程朱溪与刘半农、老舍、沈从文交厚。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多部。曾任安徽省第九行政公署专员、南京社会部总务司司长等职务。

⑤刘天华二胡练习曲之45、46、47三首中运用了1=F,6-3定弦。

⑥马家军原为中国田径教练马俊仁领导的一支由王军霞、曲云霞等组成的长跑运动员团体,曾多次打破世界纪录并斩获世界级比赛金牌。

⑦中国艺术团1974年7月于北京成立,1977年解体。

⑧仍值强调的是,非苏南地区的还有南京的甘涛、徐州的徐炳麟。而来自外省的陈振铎、孙文明、张锐、马友德则因其将人生中大段的时光都奉献给江苏的二胡事业,也成为江苏二胡史中闪亮群谱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成员。

[1]萧伯青.忆刘天华先生补[J].音乐研究,1984(4).

[2]汪小丹.友恭堂——甘贡三及其子女的艺术生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3]李坚雄“苏南现象”与中国二胡艺术发展的四次超越——纪念刘天华先生诞辰110周年断想[J].黄钟,2006(1).

J632.21

A

1003-1499-(2020)04-0030-11

施咏(1971~),男,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导。

江苏省“文脉工程”、江苏省2017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音乐史”(编号:17WMB024)阶段性成果。

2020-12-01

责任编辑 春 晓

猜你喜欢
刘天华演奏家二胡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演奏家
刘天华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思考
练琴那些事·三伏天烤火练琵琶的刘天华
一把二胡
国乐改进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另类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