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畅
刘天华是优秀的民族音乐作曲家,是民族音乐的奠基人之一。刘天华的音乐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并在民族音乐中融入西方近代音乐,通过创作技巧与表达手法的结合,促进了现代民族音乐的发展。作为国乐改进的先驱者,刘天华的音乐美学思想值得深入探究。
刘天华所出生的家庭带有知识分子的特征,父亲刘宝山是清光绪年间的秀才,家中曾设有私塾,后来在江阴与杨武一同开办新学,刘天华与长兄均在此学习。在特定的时期下,私塾学习内容主要为《古文观止》《三苏策论》等,侧重于旧学,刘天华所学习内容是有限的。第二年,兄弟二人在常州府学堂学习,仍以旧学为学习内容,刘天华长兄要求学堂将修身课取消但未遂,后自动退学。辛亥革命阶段,刘天华第一次加入政治组织中,也就是反满青年团,辍学后制订了音乐学习计划,自此走入学习音乐的漫漫长路。20世纪20年代,刘天华开始教授音乐,主要在江阴一带,接触到民族乐器,师从音乐大师系统学习乐器,比如周少梅、沈肇州等,并虚心求教于民间艺人。刘天华在孔庙祭祀时会去观摩或参加艺人合奏,也会组织学生乐舞。新文化运动爆发后,刘天华参与到文学运动中,对国乐改良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新青年》杂志上刘天华曾发表过有关文艺改良的文章,比较知名的有《我之文艺改良观》。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新文化运动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比如新的思潮纷纷涌现,彼此之间相互渗透和较量。在这一时期下新思潮的交流与碰撞主要以当时的北京大学为中心。刘天华在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任教的时间为1923年,这一时期他对国乐展开了系统且深入的学习,并且不断汲取西方音乐的精华,基于此组织开展了丰富的音乐活动。在特定时期下,以俄国音乐家任洛夫为学习对象,刘天华对小提琴进行学习;以燕京大学外籍教授罗伯特为对象,刘天华向其学习西方钢琴及作曲等。在学习的同时,刘天华还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国乐改进社方面,所组织开展的音乐改良活动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刘天华所创办的《音乐杂志》是一股清流,在国内音乐领域内受到一致认同和广泛好评。20世纪30年代,刘天华对梅兰芳的京剧曲词一册进行听写,并灌制诸多民族乐曲,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空山鸟飞》《琵琶曲》等。透过国乐改进社的《音乐杂志》,得以了解到刘天华的音乐主张,在这一时期其音乐主张对当时社会的音乐状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在新文化运动中,诸多新思潮的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刘天华的思想,“美育代宗教”“平民文学”等新思潮开始为刘天华所接受。随着思想的变革,刘天华认为,音乐应当在一般民众中得到良好的普及,至此方可将国民唤醒。刘天华的这一思想观念是深刻的,在审美思想及创作实践上都有着充分体现。刘天华在音乐创作过程中强调尊重自然、返璞归真,对“为人生而艺术”这一理念加以推崇。在刘天华看来,在人类发展中音乐的作用至关重要,音乐应当服务于民众,这是音乐的功能之一,因此对音乐作品的创作,应当力争实现雅俗共赏。音乐原本就属于民众,因此应当将音乐归还给民众,促使民众在音乐中获得优良的审美体验,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化。从音乐形式这一角度出发,刘天华认为有关音乐雅俗之评判,应当是就演奏者的思想、技术及组织等进行深刻反思,将各项因素进行整合,即便是相同的乐器,不同演奏者的思想观念不同、演奏技艺存在差别、组织能力不一致等,所展现出的效果也存在明显不同。刘天华认为音乐能够带给人们以精神上的慰藉,能够将艺术思想展现出来,因此不限音乐的种类,只要能够实现这一目的,都是十分可贵的音乐。刘天华的一生始终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对西方音乐之精华加以吸收,据此开展音乐艺术创作和实践。
刘天华有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音乐美学思想为指导,其音乐教学活动得以开展,在民族危亡之际蕴藏着深刻的意义。透过刘天华的音乐论著,得以了解到其对当时的中国民族音乐生存状况感到忧虑,尽管中国传统音乐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但实际上经历了众多的战乱,社会环境复杂且专业人才缺乏,诸多因素的存在对民族音乐的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制约。在这一复杂的中国音乐发展形势下,刘天华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是以研究音乐为己任的中国人,在面对即将灭绝的国乐时,切不可袖手旁观,必须改变国乐音乐现状。基于音乐美学思想出发,刘天华致力于将音乐惠及平民,基于此开展了深入思考,进一步组织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立足实际制订国乐发展的具体计划,尽管刘天华先生英年早逝使得这些计划付诸东流,但透过刘天华先生的努力我们可以认识到刘天华为音乐美学教育的发展坚持不懈地付出了努力。在国乐改进方面,刘天华试图从二胡入手,他认为,尽管二胡不能算是完美的乐器,但其与民间教学需求保持高度相符,能够将国民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热情有效激发。刘天华在音乐美学思想的支持下,通过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对国乐进行拯救,促使音乐在平民中得以普及,令每一个个体都能够与音乐相接触,这些都与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
刘天华来到北京的时间是20世纪20年代,在那个时期,国乐并未受到高度重视,就北京大学的音乐研究会来看,其仅仅是音乐社团,业余性质,次年正式改组,成为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刘天华在其中主要承担琵琶课程教学,此外需要承担一些事务性工作,相对来说较为繁忙,刘天华擅长的二胡课程并未在这一时期开设。面对此种情况,刘天华在琵琶课程教学之余偷偷开展二胡教学,试图为国乐正名。与此同时,在二胡中融入民间三弦音调。在传习所改组后,诸多音乐活动得以系统化开展,这就为刘天华及其弟子提供了展示的载体,刘天华的演奏受到了一致好评,尤其是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更是赞不绝口。他最终在国乐主要课程体系中纳入了二胡。为深入追溯传统乐器的源流,刘天华亲自到开封去访问名家,对古琴进行学习,就其演变历史规律开展深入研究。刘天华在琵琶曲中创造性地融入古琴演奏的音色变化,比如泛、散等。此外他还将不同地区的民间艺人进行汇集,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通过此种方式对衰落的国乐进行拯救。透过刘天华的音乐创作得以感悟其音乐美学思想,《悲歌》创作于1927年,其中深刻阐述了大革命的失败,其中蕴藏着刘天华悲愤的情感。《光明行》创作于1931年,有着鲜明的音乐形式,将驱散黑暗、迎来光明的信心充分展现出来。感悟刘天华的音乐美学思想,得知其重要的历史作用与价值,在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方面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音乐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刘天华认为现实生活可以通过音乐加以反映,其所追求的是能够将民族灵魂唤醒的音乐,以显示为源泉,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挣扎与苦闷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表现出来,现实主义倾向鲜明。刘天华的音乐美学具有平民性与民族性特征,广泛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精华,致力于增强音乐的民族性,促进国乐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