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0年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的文献综述

2021-01-26 04:03张晓洲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创新教育学院
灌篮 2020年5期
关键词:社团背景论文

张晓洲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创新教育学院

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发展迅猛。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自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提出后,我国“互联网+教育”的学术研究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广大学者以互联网的视角对我国体育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基于此,本文在学者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对2011-2020年我国高校互联网体育相关的文献进行高度总结,提出问题,并对我国高校学校体育进行反思。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互联网高校体育”为关键词检索2011-2020年科研论文418篇,学术期刊346篇、论文56篇、会议论文15篇。根据研究需要,排除与课题不相关的文献12篇,确定以406篇期刊、论文和会议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图书馆查阅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方面相关的论文、期刊、书籍等,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了解本课题研究的前沿,为撰写本课题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软件对搜索的377篇互联网高校体育的文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以便进行分类处理,为撰写本课题提高数据支撑。

3.逻辑分析法

采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互联网高校体育研究现状及焦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揭示其发展规律。

二、结果与分析

(一)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论文研究现状

1.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的研究的论文数量情况

文献数量的多少能够大概反映出我国学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通过对2011-2020年我国高校体育相关论文数量查询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及社会人士在高校互联网体育相关领域的发文量总数为406篇,说明总体数量偏少,也能够反映出对互联网高校体育的关注度很低。从纵向看,2011-2015年,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发展基本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只有少数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2016-2020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有很多学者对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体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到2019年达到了峰值,共132篇,占总数百分比为32.5%。见表1。

2.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的研究的核心论文数量情况

中文核心期刊的多少,能够反映出该领域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和文章质量。通过对346篇学术期刊查询可以得知,只有8篇中文核心期刊,占总数百分比为2.3%。分别是武汉体育学院1篇、教育与职业1篇、材料保护1篇、中国科技论文1篇、教育理论与实践1篇、林产工业1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在互联网背景下对高校体育的研究论文质量偏低,大多以普通期刊为主,因此,论文质量还有待高(见表2)。

表1 2011-2020年我国互联网高校体育研究论文数量统计表

表2 2011-2020年我国互联网高校体育研究的核心论文数量统计表(N=346)

(二)2011-2020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研究的焦点问题

通过对406篇互联网高校体育学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大概可分为四个研究领域: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模式、体育社团(俱乐部)和体育网络平台。

1.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文献有60篇。曾旭升从信息化角度分析认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应该运用互联网技术,以提升体育教学的水平,同时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趋向于信息化,应用信息化技术构建新的教学形式”[1]。熊俊认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该依托互联网构建网络化、信息化体育教学课堂”[2]。龚欣雨等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使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应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推动信息化教学实践改革”[3]。蔡晓菲等认为“高校应加强信息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思想认识,建立信息化资源,重视师生信息化能力培养,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4]。基于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信息化教学技术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化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不断优化和改进体育教学。

2.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文献有76篇。陈琳认为“互联网推动下,高校都在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但是在实施线上教学模式时需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健全相应的机制,建立完善的融合体制”[5]。武青那认为“互联网背景下,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应用混合模式是有必要的,应该积极推进混合模式的应用,为互联网+教育奠定基础”[6]。王丛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魏利安等认为“运用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能有效的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更加自主的进行学习,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8]。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许多学者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动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但是理论层面研究偏多,实证研究偏少,研究的深度不够,重复现象严重,应该因地制宜的推动体育教学改革。

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社团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社团的研究文献有67篇。姜衫认为“高校体育社团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促进课外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然而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起步较晚,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的新形势下,应该将互联网和体育社团有机融合,推动课外体育运动持续健康发展”[9]。王莹莹等认为“高校体育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在网络信息时代下,需要改变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网络构建体育社团,有效开展体育工作,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推动课外体育健康发展,进而营造起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10]。王惠认为“高校体育社团要与时俱进,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功能,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对自身价值功能进行重构,在移动互联网线上运动干预、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展第二课堂体育活动,为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11]。笔者认为校园体育社团是学校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应以互联网思维加大对校园体育社团的建设力度,提升体育社团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力,营造丰富的体育环境。

4.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网络平台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网络学习平台构建的研究文献有54篇。王珊珊提出“高校应该建立体育网络学习平台,扩宽大学生获取体育知识的渠道,不断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的需要”[12]。张少琼提出“高校应该建立体育场馆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收集、推送、分享、动态监控和意见反馈五大功能,该平台能有效提升高校体育场馆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和价值”[13]。李志刚认为“为了适应当前大学体育新形势和要求,通过对大学生公共体育互联网综合教学平台的发展、应用及构建等进行研究,提出构建大学生公共体育综合教学平台,从而推动高校体育的发展”。笔者认为随着当今时代互联网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正在慢慢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网络平台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但当前体育教学环境相对落后,难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而体育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体育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我国有许多学者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论文数量不足,核心期刊偏少,整体关注度不够;研究不够深入,重复现象偏多,理论层面研究偏多,实证研究偏少;理论脱离现实,可行性不强。

(二)建议

随着互联网与教育的高度融合,各级各类高校应高度关注,积极开展“互联网 +体育”教育教学活动;高校应重视体育教师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和提高,以便获取科学的教学资源、方法和手段;拓宽“互联网+体育”研究视角,减少定性研究,加强实证研究;转变思想观念,重视高校体育教育,加大高校“互联网+体育教育”的平台建设力度,完善“互联网+”课外体育锻炼(第二课堂)的认证,提升“互联网+”体育教学管理能力,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切实让互联网更好的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服务,推动高校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社团背景论文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社团少年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