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易祥,王文己
胫骨髁间棘骨折(tibial eminence fracture,TEF)由Poncet 在1875年首次进行报道,指膝关节内交叉韧带的牵拉所致的韧带附着点的撕脱骨折,是特殊的胫骨近端关节内骨折,由于其独特的损伤特点,又被认为是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1]。本病多见于8~14 岁青少年[2],发生率约为3/100 000[3],多由运动伤或交通事故引起,近年来随着交通发展及基础建设的加快,本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因其易导致膝关节稳定性降低,下肢功能受损,为恢复关节功能,应早期进行治疗。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主要进行下肢屈伸活动。当膝关节屈曲时遭受暴力,胫骨过度移位,导致韧带紧张,牵拉附着点产生撕脱骨折。因发育阶段的不同,成人与儿童常有不同的损伤类型。Utukuri 等[4]研究发现,成年人通过韧带与软骨下骨质紧密连接,而儿童及青少年因骨骺未完全骨化,韧带附着处不能产生足够的力量对抗牵引力,因此在遭受暴力时,成年人易发生韧带损伤,而青少年发生骨质撕脱者多而韧带损伤较少。在胫骨髁间棘骨折中,大多由前交叉韧带撕脱导致前棘骨折,而后棘骨折发生罕见,根据Roberts 等的研究发现,前后棘骨折的发生比例约为10∶1[5]。
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常于运动时受伤或遭遇交通事故等,导致膝关节持续疼痛及活动受限。体格检查可见前抽屉试验、Lachman 试验以及轴移试验等呈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6],但不一定存在骨质撕脱。X 线检查可呈现移位骨折块,CT 可进一步对骨折线及骨质结构进行评价[7],但两者对软组织损伤诊断价值有限。MRI 可充分显示骨质和软组织异常,并判断是否存在半月板或韧带损伤[8]。Yamauchi[2]所报道的一例10 岁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伴有前交叉韧带撕裂,提示术前完善MRI 检查可进一步发现软组织损伤,避免漏诊。
胫骨髁间棘骨折现常用的分型方法为Meyers-McKeever-Zaricznyj分型法,是由Meyers和McKeever等[9]于1959年基于平片下对骨折块的移位情况评估首次提出,后经同作者改进,又于1977年由Zaricznyj等[10]进行补充而成。近年来,随着检查技术的的提高,Green 等[11]通过对20 例患者的研究比较,认为MRI 可显示骨折移位和软组织卡压,为分型提供具体、定量的标准,而提出基于MRI 检查结果对胫骨髁间棘骨折进行新的分型,以评价在平片上无法显示的软组织损伤,并证实与传统分型法同样可靠,但仍需更多样本进一步证明。两种分型方式如下表1。
表1 胫骨髁间棘骨折分型
胫骨髁间棘骨折在病因上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相同,治疗需要恢复关节正常解剖结构,保持膝关节稳定性,从而使膝关节获得正常的功能[12]。
针对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治疗基于对骨折类型的区分[13],Ⅰ型无明显移位,通常可保守治疗;Ⅲ型及Ⅳ型骨折因韧带牵拉使骨折明显移位,关节内组织如半月板等嵌入,应尽早手术治疗;Ⅱ型骨折的治疗尚无明显标准,但有学者表示[14],手术可使骨折完整复位,保持关节稳定性,因此建议手术作为首选方法。但无论保守或是手术治疗,均有并发症发生可能,如关节粘连、关节不稳定、股四头肌萎缩等[15]。
保守治疗将膝处于伸直位后进行固定,等待骨折愈合后逐渐恢复功能锻炼,但因骨块受牵拉,膝内软组织易嵌入骨折间隙中,导致无法复位。Kocher[12]研究表示嵌入率较大(43/80 例),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而Gans 等[16]通过荟萃分析统计了580 例髁间棘骨折患者,有10 例出现骨不连,其中60%出现在非手术治疗的Ⅲ型患者,表明非手术治疗有移位的胫骨髁间棘骨折存在高骨不连发生风险。
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及关节镜下手术。传统方法是内侧切开关节囊,探查内外侧半月板,去除凝血块及小骨片后固定。Louis 等[18]使用开放手术内固定治疗Ⅱ型骨折,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而Gans 等[16]表示无法明确证实两种手术方式效果存在差异。但多种研究表示,开放手术治疗创伤大,破坏了髌上囊、支持带等,术后恢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影响膝关节功能[18-20]。
关节镜下复位技术自1982年由McLennan[21]应用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以来,逐步替代开放手术,关节镜技术侵袭性小,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同时也可探查并治疗关节内其他软组织损伤。胫骨髁间棘骨折多合并软骨、半月板、韧带等损伤,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进行修复能更全面评估与治疗,从而逐渐成为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金标准[22]。但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即关节僵硬的发生。Watts 回顾性分析表明,镜下复位内固定有较高的关节纤维化发生率(6/18),进一步分析显示,手术等待时间>7 d 与手术时间>120 min是伤后出现关节纤维化的危险因素,而关节镜下复位固定术有明显的手术延迟与手术时间延长,因此推荐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避免发生术后关节僵硬。
骨折固定材料的选择应当保证能提供足够的强度,使其固定牢靠,便于早期进行康复运动,在此基础上应尽量能够避免二次手术取出。在手术过程中应当根据骨折块情况选择不同的固定材料,常用的材料有克氏针、钢丝、螺钉及缝线。克氏针固定操作简便,创伤小,华国军[23]、Furlan 等[5]研究通过镜下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骨折,效果良好,恢复快,但此固定方式欠牢靠,易拔出,且针道易感染,为保证关节恢复常需较长时间固定,关节僵硬可能性大;钢丝固定治疗属于稳定骨折,李恒[24]以此法治疗21 例儿童骨折,效果良好,对骨骺损伤较小,但顺应性差,容易对骨面产生切割,同时易断裂,而且常需二次去除,因此这两种方法均已较少应用。
螺钉及缝线固定现应用较多。螺钉由于直径较大,常用于固定较大骨折块,不适于粉碎性骨折。Najdi[3]应 用ASNIS 螺 钉 治 疗24 例 青 少年 患者,效果良好,提供了较好的稳定性,早期负重,保留了膝关节功能,是一种较好选择。Wiegand[25]使用中空Herbert 螺钉固定与保守方法对比治疗儿童骨折,未见骨骺发育问题,关节稳定性尚可。为避免二次手术取出植入物,可吸收螺钉也被应用,Gigante 等[26]使用可吸收镁螺钉镜下进行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无相关并发症,恢复良好,半年后完全吸收,一年后被新生骨替代,展现出了良好的固定性能。但螺钉固定依旧存在问题,关节镜下有限的空间使其无法获得满意的角度进行固定,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同时对于骨骺未发育完全的患者,有损伤骨骺可能,影响肢体发育。最后,可吸收螺钉在未完全吸收时,残留物将形成关节内异物,其常造成二次损伤[27]。
缝线柔软、易操作,组织损伤小,生物反应轻,是一种良好的固定材料,其优点是适于粉碎性骨折及小骨块,且不需要取出,避免二次损伤。现有的Ethibond 缝线强度接近钢丝,柔韧性更好,缝线与骨折移位方向做反向牵拉进行固定。通过镜下缝线固定方式现得到很大发展,已有研究证实[28]缝线固定有更优良的生物力学强度,治疗手段的进步主要依赖于关节镜技术的提升。拔出缝合技术被认为效果明显[29],在镜下通过前交叉韧带缝合两条缝线,在胫骨平台前部的内外侧骨隧道拔出,最后固定于胫骨前方的螺钉,提供了良好的固定强度。缝线固定方式有8 字固定法及平行四点固定法等,Chen 等[30]研究显示,通过镜下8 字缝合固定,可更好的恢复前交叉韧带松弛现象,四点固定法需要通过钢丝导引,操作繁琐,且需要较大的胫骨隧道,造成骨质缺损。刘金标[27]通过镜下辅助缝线拴结法多点固定,操作简单,创伤小,稳定性强,每个固定点只需导入1 次缝线,简化了操作方式,固定过程中可根据骨折情况采取点固定或线固定,固定更牢靠。缝合桥固定主要用于修复肩袖和大结节骨折,后被扩展应用于肩袖修复以外,也逐渐应用于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Sawyer 等[31]研究表明缝合桥固定治疗髁间棘骨折有良好效果。Ochiai 等[1]镜下半月板修复系统改进了传统的缝合固定技术,提高了精度,是治疗髁间棘骨折的有效方法。
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依赖于术后积极的康复锻炼,在坚强固定的前提下,应当尽早进行活动。有利于消除肢体肿胀,避免关节粘连。早期关节活动有利于本体感觉恢复,增强骨代谢,刺激间质细胞分化,加速愈合[24]。虽研究表明早期康复有明显优势,但若手术治疗固定不牢靠时将出现骨折再次移位,导致手术失败,应确定坚强内固定后方可进行锻炼。同时,儿童及青少年易不配合康复治疗,需同时给与特别的效果。
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特殊性要求临床医师能够准确进行判断,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以减少关节功能缺失。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关节镜下治疗已逐渐成为主流方式,但也不应忽视出现的并发症,应综合分析各术式的利弊,对已有方法进行改进,以及改进固定材料,探求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恢复快的治疗方式,使之能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