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让音乐课堂绽放活力

2021-01-24 00:43魏灵
幸福家庭 2021年19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创设

魏灵

体态律动教学法是瑞士教育家达尔克罗兹在二十世纪初提出的一种音乐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三部分,即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其中,体态律动是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中心内容,是幼儿进行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的载体。在达尔克罗兹看来,音乐是唤醒幼儿天性和音乐本能的工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教师用适宜的方法引导幼儿体验音乐,使幼儿建立音乐感知,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指南》要求教师立足于幼儿的身心特点,创设合适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动起来”。体态律动教学法强调让幼儿倾听音乐,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自我的音乐感受,这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幼儿自主学习、自主创造。

体态律动活动是增强音乐课堂活力的重要方式。笔者在实施中班幼儿音乐课堂活动时,不断学习,增强了自身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认知,为幼儿建构了适宜的音乐环境,通过系统地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调动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幼儿有效体验、感知、创造音乐,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果。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增强认知、创设环境和系统应用这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将体态律动应用于中班幼儿音乐课堂的方法。

教师要增强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认知,逐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将体态律动教学法和音乐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自主研学等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幼儿音乐教学的效果。

笔者依托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搜集、阅读了与体态律动教学法有关的资料,通过自主阅读、自主研学等方式,加深了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认知,为后续实施音乐教学活动做好准备。此外,笔者还积极参加了关于幼儿音乐教学的教师培训活动,与专家进行积极互动,积累了一定的体态律动教学经验。

在自主研学过程中,笔者还深入探寻了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价值,发现体态律动教学法是一种具有游戏性的教学方法。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建立认知、进行想象创造的重要方式。在参与体态律动活动时,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结合心理的感应运动身体。这有利于促使幼儿自主发现、自由联想,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提升幼儿的音乐创造能力。

环境是影响幼儿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笔者发现,沉闷、枯燥的音乐教学环境会降低幼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由于幼儿的形象思维水平较高,他们主要通过与直观事物进行互动建立自我认知。因此,教师在实施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前,要为幼儿营造轻松、适宜的课堂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以《袋鼠、大象和兔子》为例,此次活动目标是引导中班幼儿熟悉袋鼠、大象和兔子所代表的节奏型,让幼儿对音乐节奏产生兴趣。在教学活动开始前,笔者组织幼儿进行了角色扮演活动。笔者剪切了袋鼠、大象和兔子造型的帽子,从网上搜寻了动物园的图片并将其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当幼儿进入教室时,他们会对墙壁上的动物园图片和动物造型的帽子产生强烈的兴趣。

笔者把握好教育时机,利用教室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生动形象的音乐情境,引导幼儿走进动物园与袋鼠、大象和兔子进行互动,鼓励幼儿模仿这些小动物走路、说话。在幼儿模仿各种动物时,笔者开始弹奏四分音符节奏,让幼儿跟着节奏走路。这种活动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为幼儿创设了适宜的音乐课堂环境,还推动了体态律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让幼儿进行律动是实施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进行律动。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体态律动活动,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师有效实施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指南》要求教师基于幼儿特点,实施幼儿教育活动。教师要以幼儿为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有依据、有规律地设计体态律动活动,从而有效地实施音乐课堂教学活动。

以中班幼儿为例,他们的动作愈加完善、体力逐渐增强,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具体想象、独立表达等活动,具有一定的生活认知。因此,笔者在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时,应深入挖掘幼儿生活中的教育素材,选择一些节奏鲜明且易于中班幼儿理解的乐曲,引导幼儿利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的强弱变化,鼓励幼儿根据乐曲的强弱规律进行身体动作。这种方式可以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契合了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有利于推动幼儿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二)灵活应用多样方法创设体态律动活动,亲身体验

亲身体验是幼儿感知周围事物、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师要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体态律动活动的内容,为幼儿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引导幼儿随乐律动、自主创造、联结情感、积极体验。

1.调动肢体语言,自主创造。体态律动教学法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将音乐学习与身体运动紧密结合。身体运动是幼儿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的重要方式。在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时,笔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鼓励幼儿利用各种肢体语言进行自主创造。以《最初的活动》为例,这是一节动听结合的训练课,旨在锻炼中班幼儿的反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展活动时,笔者引导幼儿根据指令想象动作并做出动作。比如,笔者说出“眼睛”“鼻子”等部位时,幼儿要摸向与口令对应的身体部位。

在幼儿熟悉了身体部位后,笔者提醒幼儿集中注意力,引导幼儿自主建立动作联系。比如,当笔者将手放在腿上时,幼儿要迅速地敲击地板;当笔者将手放在肩膀上时,幼儿要停止敲击地板;当笔者将手放在头上时,幼儿需要拍手。当幼儿建立动作联系后,笔者开始在教学活动中加入了音强音弱等内容,通过用手轻轻拍击幼儿不同身体部位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力度和声音强弱变化的关系。

在活动的最后,笔者鼓励幼儿毛遂自荐,通过扮演“小老师”的方式,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让其他幼儿猜测。通过循序渐进的体验活动,幼儿学会了不同的肢体动作。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让幼儿切实感受到了音的强弱变化,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提高了音乐课堂的学习效果。

2.创设音乐情境,联结情感。感知音乐情感是幼儿参与音乐学习活动的目的之一。音乐场景具有直观性,契合幼儿的发展特点,有助于幼儿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促使幼儿深入理解音乐内容,从而让幼儿感知音乐的情感变化。因此,在实施体态律动教学时,笔者为幼儿创设了各种音乐情境,引导幼儿自主观察、自主感知、自主体验。

以《种子和大树》为例,该节课旨在引导幼儿通过听辨音高做出相应的身体反应。首先,笔者引导幼儿回忆了他们的种植经历,迁移了幼兒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描述植物从种子到结果的过程,为幼儿创设了生动的生活情境。其次,笔者鼓励幼儿将自己想象成视频中的植物,表现出自己从种子到结果的动作变化,让幼儿积极想象,创编各种生长动作、开花动作、结果动作。最后,笔者展示了钢琴低音区和高音区的不同音色,引导幼儿判断哪种声音适合种子、哪种声音适合大树。当笔者用钢琴弹出低音时,幼儿要双手抱头、蹲下身子,做出种子的样子;当笔者弹出高音时,幼儿要站直身体、伸出双臂,做出发芽的样子。这不仅让幼儿伴随音乐做出了各种动作,还让幼儿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增强了幼儿听辨音乐的能力。

3.运用游戏方式,积极体验。游戏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是增强幼儿体验效果的重要手段。在体态律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将游戏作为音乐课堂的教学辅助,增强音乐活动的趣味性。

以《击鼓传花》为例,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笔者敲击手鼓,让幼儿随着鼓声传递花束。当鼓声加快时,幼儿要加快传花的速度;反之,幼儿则要减慢传花的速度。当笔者敲击手鼓边缘时,幼儿要停止传花的动作。笔者会根据幼儿的游戏表现,适时调整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按照“前进三次后退一次”的顺序进行传递,以此提高游戏的难度,激发幼儿的好胜心,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教师要有效地应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提高幼儿音乐教学的效果。在实施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增强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认知,为幼儿建构适宜的学习环境,通过创设多样的律动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身体律动,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掌握音乐内容、感受音乐情感,在提高幼儿音乐素养的同时,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幼儿音乐教学的整体效果。

(作者单位:兰州市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创设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三个经济”律动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