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史诗体系的构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梳理
——评《中国史诗》英译版《The Epics of China》

2021-01-23 06:08刘莹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史诗英译译者

书名:《The Epics of China》

作者:Rinchindorji, Lang Ying

译者:Liang Yanjun, Zheng Dan,Ma Huifang

出版社:American Academic Press

ISBN:9781631816604

出版时间:2020 年

定价:$129.99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著名学者仁钦道尔吉研究员和郎樱研究员于2017 年出版的《中国史诗》是一部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匠心之作。这部作品展现了中国史诗的整体面貌,对各少数民族的主要史诗进行了系统地梳理。笔者在对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文化外译战略视域下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研究”(J2020096)研究过程中,结合本书对中国少数民族史诗进行全面关照及比较研究,对中华民族史诗体系的构建及集体记忆进行梳理探讨。

《中国史诗》的英译版《The Epics of China》为2018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于2020 年由美国学术出版社在美国出版发行。《The Epics of China》一书由梁艳君教授为首的大连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外译研究所翻译团队完成。此译著在美国的出版发行象征着《中国史诗》作为中国史诗研究的最高水准、中国民族的文化精髓、中国民族文化研究前沿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

1 传播学视阈下本译著的价值

(1)聚焦民族史诗研究,传播中国学术声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史诗研究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仁钦道尔吉和郎樱两位作者花费数十年时间致力于中国两大史诗的研究。仁钦道尔吉研究员致力于蒙古史诗《江格尔》的研究,郎樱研究员长期从事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的研究。

(2)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提升中国文化自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活态史诗及其传统即便在本民族范围内也面临失传的境遇,在少数民族之外更是鲜为人知。每一部史诗都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丰碑。《中国史诗》英译版的出版是世界了解中国史诗的民间文化宝库和百科全书。在向西方展示东方民族文化的风貌的同时提升了中国文化自信,保护和传承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2 翻译学视阈下本译著的翻译策略

(1)文化翻译的异化策略。《中国史诗》作为民族文化的特定产物,像一幅展开的画卷,徐徐地向我们呈现出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和精神向度。《中国史诗》一书中提及了很多少数民族史诗的名称,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拉丁转写的方式,保留了民族语的发音,也极大地保存了这些活态民族语形态,例如译者将蒙古长篇史诗《江格尔》英译为《Jangar》,蒙古婚事加征战型史诗《喜热图莫尔根》英译为《ShireetMergen》,江格尔和喜热图是人物名字,莫尔根在蒙语中意思是英雄。这些史诗篇名采用拉丁转写的方式,保留了其蒙古语的发音和民族文化。

(2)深度翻译的策略。深度翻译就是在翻译中适当地运用注释、脚注等形式,使译文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语境。《中国史诗》是对我国各少数民族史诗的深入研究和整体关照,因此,这部作品作为少数民族史诗研究的里程碑式巨著,对理解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多样态的文化资源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权威资料。译者在译文的处理上,考虑到异质文化的表达需要,为了迎合目的语读者对异质文化的接受和理解,采取了深度翻译的策略。例如在原文中提及到“策伯克多尔挤诺谚”,“策伯克多尔挤”是人名,“诺谚”在蒙语中表示大人或有显赫地位的人,译文中对“诺谚”的处理为“noyan”(“lord” or "prominent person" in the Mongolian language),虽然原文中没有对“诺谚”的解释,但是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收,译者采用注释的形式对承载蒙古族文化特色的名词“诺谚”进行了详细而明了的解释,这样既保留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价值,又易于被目的语读者所理解和接收。

《中国史诗》以丰富的资料向我们呈现了蔚为壮观的中国史诗的版图,全面系统的对我国丰富的史诗资源进行梳理和观照。梁艳君及其团队在翻译这部两位学界泰斗的心血之作时,兼顾史诗研究著作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这源于他们对学术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奉献。《中国史诗》英译版《The Epics of China》在美国的出版发行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里程碑式的学术成果。

猜你喜欢
史诗英译译者
摘要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2013史诗之战
史诗表演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史诗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长征 伟大的壮举 永远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