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隋树杰,邰春玲,张玉环,逄冬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a.护理学院;b.眼科;c.神经内科,黑龙江 哈尔滨150086)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家庭、婚姻、同居、约会等不同亲密关系中所存在的暴力问题,界定为亲密关系暴力(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PV)[1]。 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草案)》规定,医疗机构人员尤其是社区医护人员除尽力救治暴力受伤人员外,应具备发现、辨别暴力的能力,主动留取证据;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法报案的人,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2],因此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亲密关系暴力相关知识, 以便在日常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约会暴力(dating violence,DV)是亲密关系暴力的一种类型,指当前或以前约会关系中约会伴侣之间的身体、性、心理或情感暴力,青少年时期发生率较高[3-4]。遭遇约会暴力的个体会发生多个不良后果[5]:低自信水平[6-7],恐恋恐婚[8],不良性行为[9],较高抑郁水平[10],吸烟、酗酒和滥用毒品等危险行为[11]。 高职大专护生是未来社区护理人员的重要来源,应早期具备识别、拒绝亲密关系暴力的能力, 目前未见调查高职大专护生遭遇约会暴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高职大专护生对约会暴力认知、 遭遇约会暴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高职院校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提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 年9—10 月抽取黑龙江省4 所高职院校在读大专护生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大专在读;当前或既往有过恋爱或约会经历(≥3 个月);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外出实习护生。
2.1 研究工具
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及内容,通过文献[12-15]回顾自行设计,包括高职大专护生人口社会学资料和遭遇约会暴力相关资料。具体项目包括:性别、年龄、年级、成长环境、家庭居住情况、是否吸烟、是否曾经饮酒、父母文化程度、成长时期(16 岁之前)是否遭受过父母的暴力或殴打、是否目睹过父母吵架时的暴力或殴打行为、 是否经历过校园欺凌(被≥1 名的学生进行语言或肢体攻击、伤害)。
2.1.2 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 (Wong and Law 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 WLEIS-C)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EI)是指个体适应性地知觉、理解、调节和利用自身及他人情绪的能力[16]。 本研究采用王叶飞[17]翻译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该量表主要包括自我情绪知觉(4 个条目)、他人情绪知觉(4 个条目)、情绪控制(4 个条目)、情绪运用(4 个条目)4个维度,共16 个条目。采用Likert 7 级评分法,0 代表“非常不赞同”,6 代表“非常赞同”,得分越高表明情绪智力越高。 该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91[18]。总分<64 为低情绪智力水平,总分≥64 为高情绪智力水平[17]。
2.1.3 大学生遭遇约会暴力问卷 采用李金芝等[19]编制的约会暴力问卷对高职大专护生进行调查。 该问卷共23 个条目,包含3 个维度为躯体暴力、精神暴力、 性暴力, 主要调查恋人是否对您做出此种行为。其中躯体暴力包括10 个条目:(1)将您推倒或用脚踢您;(2)用手或其他物体打您;(3)使您处于窒息状态;(4)用火柴、香烟或其他热源烫您;(5)用针或其他尖锐器物刺伤您;(6)用绳子或其他东西对您捆绑;(7)使用物品用力砸您;(8)用手掐、拧或捏您;(9)拽您的头发;(10)扇打您耳光。 精神暴力包括10个条目:(1)迫使您跪在地上; (2)限制您的日常交往,强迫您报告自己的行踪或跟踪您;(3)抢夺、索要或丢弃您的物品;(4)怒吼、辱骂或诅咒您;(5)漠视或不理睬您;(6)威胁声称要报复或杀害您;(7)限制您的衣食住行;(8)用水、饮料、酒水或其他液体泼您;(9)通过查看您的手机和个人网站等来确认您和谁交流;(10)通过自伤/自杀语言或行为威胁您。 性暴力包括3 个条目:(1)强迫您发生非意愿的性骚扰;(2)强迫您发生非意愿的性行为;(3)强迫您拍裸照。遭遇约会暴力阳性的界定:在上述各项暴力行为中,恋人实施过任何1 项暴力行为,即为遭遇约会暴力阳性。该问卷适用于调查大学生在过去1 年(即调查之日前1 年内)的恋爱过程,问卷总Cronbach α系数为0.931。 本研究为调查护生对约会暴力的认知情况,每个条目后会附加问题:您觉得这种行为是暴力吗? 答案包括:是、否和不确定3 个选项。
2.2 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为匿名调查,研究者将指导语、调查目的、意义、问卷填写方法发送给辅导员老师, 由年级辅导员老师在统一时间内将高职大专护生集中到教室,由高职大专护生独立填写。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共收集调查问卷688 份,有效问卷688 份,回收率100%。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 情绪智力各维度及总分采用X±S 进行描述,单因素分析高职大专护生遭遇约会暴力影响因素时采用卡方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 检验水准α=0.05。
3.1 高职大专护生遭遇约会暴力、对约会暴力认知情况 688 名被调查高职大专护生中,48.7%(335名)的高职大专护生遭遇过约会暴力,其中精神暴力发生率最高为39.4%(271 名)、躯体暴力次之为29.5%(203 名)、性暴力最低为5.8%(40 名);在对约会暴力认知中, 高职大专护生认为非暴力条目最多的3项分别是“通过查看您的手机和个人网站等来确认您和谁交流(37.4%)”、“用手掐、拧或捏您(31.3%)”和“用手或其他物体打您(29.9%)”。
3.2 高职大专护生情绪智力得分情况 688 名高职大专护生中,情绪智力总分≥64 分共计284 名(41.3%),情绪智力总分<64 分共计404 名(58.7%),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详见表1。
表1 高职大专护生情绪智力得分情况
3.3 高职大专护生遭遇约会暴力单因素分析 将高职大专护生按性别、年龄、年级、成长环境、家庭居住情况、是否吸烟、是否曾经饮酒、父母文化程度、成长时期(16 岁之前)是否遭受过父母的暴力或殴打、是否目睹过父母吵架时的暴力或殴打行为、 是否经历过校园欺凌及情绪智力高低水平进行分组, 比较其遭遇约会暴力情况。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级、是否吸烟、是否曾经饮酒、父母文化程度、成长时期(16 岁之前)是否遭受过父母的暴力或殴打、是否目睹过父母吵架时的暴力或殴打行为、 是否经历过校园暴力及情绪智力高低水平的高职大专护生的遭遇约会暴力情况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高职大专护生遭遇约会暴力的单因素分析(n=688,名)
3.4 高职大专护生遭遇约会暴力影响因素分析以高职大专护生是否遭遇约会暴力为因变量(是=0,否=1),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8 个变量(年级、是否吸烟、是否曾经饮酒、父母文化程度、成长时期是否遭受过父母的暴力或殴打、 是否目睹过父母吵架时的暴力或殴打行为、 是否经历过校园欺凌的高职大专护生及情绪智力水平)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情绪智力、曾经饮酒、 目睹父母吵架暴力或殴打行为是高职大专护生遭遇约会暴力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见表3。
表3 高职大专护生遭遇约会暴力影响因素分析
4.1 高职大专护生遭遇约会暴力发生率较高 本研究调查发现高职大专护生遭遇约会暴力发生率高达48.7%,远高于英国(31.5%)[20]、美国(14.8%)[21]、中国香港(21.3%)的青少年发生率[9]。 分析原因,可能与地区的经济水平有关,有研究证实,社会经济水平越低的地区,青少年遭遇约会暴力发生率越高[22];另外,不同地区的人群在文化方面有所差异,研究发现,人群文化越保守,遭遇约会暴力发生率越高[23]。在欧美或西方发达国家,人群崇尚个人主义,以个人价值为核心,反对权威并强调个体应互相尊重。 约会过程中同样会关注自身利益得失,在面对可能发生的约会暴力情况时能够勇敢拒绝,有效避免自身遭遇约会暴力;而我国人群受传统文化影响,观念保守,高职大专护生在约会过程中即使面临暴力行为,也可能由于害怕被父母、老师知道,甚至被社会排斥而选择忍受。 与国内医学生相比,高于国内凤尔翠等针对医科大学医学生报告的40.0%[24]。 可能的原因是与医科大学医学生相比,高职大专护生的知识文化水平不足,思想认识和经验欠佳。 遭遇约会暴力具体维度中,精神暴力发生率最高,性暴力发生率最低,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25-26],精神暴力包括侮辱、污蔑、威胁分手、使对方感觉有罪和自卑、说一些伤害对方的话等等,通常发生率较高,一般发生在躯体暴力的前一阶段,是躯体暴力的前兆。 性暴力发生率最低的原因可能是在传统文化和教育影响下,高职大专护生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勇敢拒绝恋人不合理的性要求并保护自己。
4.2 高职大专护生对约会暴力认知较差 国外研究提示, 对约会暴力的态度不仅导致暴力行为的产生并导致不良的心理健康,起到延续暴力的作用[19]。约会暴力不仅仅包含躯体暴力和性暴力, 同时包括冷暴力、通讯骚扰、网络造谣、自虐威胁等精神暴力[27]。 本研究发现高职大专护生对约会暴力的认知不够正确,甚至存在偏差。可能的原因为高职大专护生在成长过程中,来自家庭、学校甚至社会有关约会暴力的教育不足, 高职大专护生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 因此未能了解约会关系中亲密关系暴力具体包含哪些,导致认知较差。 本研究中,高职大专护生对约会暴力认知较低的3 项暴力分别是“通过查看您的手机和个人网站等来确认您和谁交流”“用手掐、拧或捏您”“用手或其他物体打您”,究其原因,高职大专护生可能认为恋人查看自己的手机、 个人网站等来确认自己和谁交流是恋人关心自己、 在乎自己的标志之一;而恋人用手掐、拧或用物品打自己,可能是展实亲密关系的一种行为而非自己认知中的暴力。这提示在高职大专护生教育过程中,需尽早通过家庭、 社区、 学校甚至媒体网络等多渠道科普和宣传,尤其高职院校可早期采取开设亲密关系暴力,尤其是约会暴力方面的选修课程、组织课外活动或讲座沙龙等方式的科普教育策略,帮助高职大专护生早期了解、认识约会暴力。
4.3 高职大专护生遭遇约会暴力的影响因素
4.3.1 饮酒 本研究结果显示,曾经饮酒或服用过含酒精饮料是高职大专护生遭遇约会暴力的危险因素(P<0.05),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28-29]。 分析原因,高职大专护生在未成年期间开始饮酒,过早养成成年人生活习惯,说明这类高职大专护生难以听从家长或老师的教导,有可能属于叛逆少年或问题少年,在恋爱或约会过程中,有可能与恋人均对彼此实施约会暴力[30]。 国内外研究均发现,饮酒不仅导致个体生理、心理出现上瘾现象,对个体的认知和神经功能具有较大影响[31-32]。 Reyes 等[8]进行青少年约会暴力与物质滥用关系的研究中同样发现,大量饮酒对青少年认知功能有负面影响,长期饮酒的个体其个人情感易发生改变,出现情绪敏感性、忧虑、幻想、退避,甚至出现情感虐待、躯体虐待等不量行为,导致个体在青少年时期遭遇约会暴力的风险增加;Shorey等[33]通过1 项针对男性大学生饮酒与约会暴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饮酒与所有类型的暴力均有关,个体在长期饮酒过程中,会更多关注消极事件和行为,大量饮酒增加了个体的攻击性和侵略性,也更容易遭受暴力的侵害。
4.3.2 目睹过父母吵架时暴力或殴打行为 本研究发现目睹过父母吵架时暴力或殴打行为的高职大专护生更容易遭遇约会暴力, 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23,34],根据社会控制理论,人们通过观察或模仿父母和周围其他人的行为来学习, 各种不同情境的交互作用影响个体的主导价值观念[35]。 高职大专护生目睹过父母吵架发生暴力或殴打行为后, 即认为在诸如夫妻或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中, 发生暴力或殴打行为是一种正常的、被认可或被接受的行为,高职大专护生逐渐对亲密关系暴力行为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导致其在约会过程中,不仅无法勇于拒绝恋人对自己实施的暴力行为, 甚至认为暴力行为是恋爱过程中的正常行为, 进而导致自身遭遇约会暴力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一方面,目睹父母吵架时发生暴力或殴打行为的高职大专护生中, 可能其家庭成员关系不够和谐,家庭氛围可能较差。根据社会联系理论, 个体与父母或家庭成员之间的依恋关系减弱时,其内心往往变得敏感,同理心降低,易发生破坏行为,增加暴力倾向[36]。 高职大专护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缺乏良好的情感联系。 更容易产生欺凌或被欺凌心理,导致其增加遭遇约会暴力的风险。
4.3.3 情绪智力 国外研究发现,高情绪智力水平可以有效地抑制和调节个体的冲动行为, 降低个体暴力倾向[37-3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低情绪智力水平(总分<64)高职大专护生相比,高情绪智力水平(总分≥64)遭遇约会暴力发生率更低(P<0.05),情绪智力是遭遇约会暴力的保护性因素。 分析原因, 可能为高水平情绪智力的高职大专护生在人际交往、 社会活动中能对自身及他人情绪进行合理的认知加工,具备积极的问题解决思维[39]。 在恋爱或约会等生活问题上,擅长准确评估、察觉、管理自身情绪, 同时也能够敏锐地感知和识别恋人情绪,从而降低冲突和争执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在发生冲突和争执时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或积极调节自身情绪,并引导恋人改善不良情绪,妥善处理和解决矛盾,避免自身遭遇约会暴力。 该研究结果提示当前护理教育者与护理管理者应加大高职大专护生情绪智力教育工作, 开展课堂内外的情绪体验活动,帮助高职大专护生提高情绪智力能力,提高其应对恋爱或约会等生活问题中正确解决矛盾的思维和能力。
本研究发现高职大专护生遭遇约会暴力发生率较高,高职大专护生对约会暴力认识度较差;高职大专护生遭遇约会暴力主要危险因素为曾经饮酒和目睹父母暴力, 高情绪智力水平是高职大专护生遭遇约会暴力的保护性因素。 研究结果提示加强护生对亲密关系暴力尤其是约会暴力的认识程度和建立保护性方法应是伴随高职大专护生成长过程, 联合家庭、学校甚至社会多方位、动态、持续地强化和保护。在高职专科学校层次上, 可采取多种手段策略对高职大专护生进行相关教育, 诸如通过教师或者学生分享关于约会暴力相关内容和如何避免遭遇约会暴力以及遭遇约会暴力后如何妥善解决已保护自己等经验,帮助高职大专护生早期建立正确恋爱观,降低遭遇约会暴力发生率,也为今后工作中发现、识别、正确处理亲密关系暴力提供支持。 本研究的局限在于仅抽取1 个省份的高职大专护生进行调查, 未来的调查研究建议扩大省市和地区, 弥补不同省市文化、经济对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