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民俗画卷 激越家国情怀

2021-01-22 11:13陈婷黄筱红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表达方式语言特点

陈婷 黄筱红

【教材分析】

《灯笼》是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该单元课文内容体现的是民间习俗和风尚,展现的是一幅幅民俗风情画,是民间文化的个体再现。此文是著名散文作家吴伯箫先生的作品,他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对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文章既有日常生活的温情,也有历史的况味,更融入了家国情怀,体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灯笼》作为自读课文,承担着学法迁移、运用,由扶到放,由教到用的任务。注重指导学生自读,通过指导学生抓段落中心句把握段意;采用勾画重点词句圈点批注的方式,对关键语段做精细阅读;通过默读和品读相结合,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灯笼》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该单元要训练的语文要素是: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予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此文以“灯笼”为题,以情感为线索,回忆作者早年与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表明要做抗日的“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学习这篇散文要注意分析文中以小见大、形散神聚的写作特点,品味吴伯箫平实、质朴和典雅的语言特点,认识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1]基于以上要求以及该单元的教学目标,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思路,体会此文以“灯笼”为线索,串起记忆中的人和事。

2.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体会作者寄予灯笼的复杂情感。

3.感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平实、质朴、典雅的语言风格。

2.体会作者寄予灯笼的复杂情感,感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配乐朗读入“灯笼”境

师配乐讲述: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它承载着人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今天要认识的这位作家吴伯箫,就是一个对光亮情有独钟的人,在没有电灯的年代,灯笼在他的心里,不仅仅是生活的必需品,更承载着他内心的深情,值得他一生去回忆,去品味。他在文章开头这样写道……(教师朗读第1、2段。)

二、反复默读忆“灯笼”事

1.默读课文,屏幕出示默读要求。

师:请同学们接着往下默读课文,要求——

屏显:

①读的时候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查看注释或工具书,或老师随文解决。

②试着概括段落大意并旁批在空白处。

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大家概括了每段的内容,旁批在课本上,老师在初读的时候也做了概括,而且老师在概括的时候选用了两个四字短语,语言精炼简洁,同学们对照完善自己的旁批,在以后的概括中也尽可能精炼自己的语言。

屏显:

第3段:祖父夜行,灯笼照路。第4段、第5段:母亲嘱咐,接过纱灯。

第6段:乡俗还愿,村头挂灯。第7段:元宵张灯,随灯入梦。

第8段:族姊远嫁,满街看灯。第9段:纱灯描字,引发喜悦。

第10段:献帝灯笼,历史幽情。第11段:塞外点兵,挑灯看剑。

2.二次默读课文,根据阅读提示理出跟“灯笼”有关的场景。

师:同学们刚刚是根据自己的初读感受进行的概括,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有些词句与现在的表达有所差异,不容易读懂。大家可以利用阅读提示来补充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请根据阅读提示再读课文,理出跟“灯笼”有关的场景。

(教师巡视。)

师:在二次默读过程中很多同学勾画了阅读提示中的这段话,请大家齐读:

屏显:

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長的历史况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师小结:阅读提示中这段话的作用可不容忽视,它梳理了课文中跟“灯笼”有关的场景。在自读课文中,一定要学会充分利用阅读提示理解课文内容。作者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那些怎么都抹不去的记忆,以“灯笼”为线索细细道来,“形散而神不散”。文章看似写“灯笼”,其实传递的是“灯笼”背后沉甸甸的情味,这些深情,自然流淌在字里行间,意绪纷繁,弥散在记忆的场景里。

三、字字句句品“灯笼”情

1.教师示范品读挑着灯笼,迎回祖父的场景。

师:最打动老师的是那挑着灯笼,迎回祖父的场景。

老师给大家示范品读这个场景。

教师配乐示范品读第三段:

屏显:

记得,做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明确:①一把腰刀、一具灯笼。——简单的物件,简洁的语言,寥寥数语写出了“灯笼”与村民生活不可分离,透着浓浓的乡情。

②“——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长短句结合,引用《桃花源记》中“忘路之远近”的句子,语言隽永典雅,让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天真懵懂的孩童和一个历经世事的老者,数着星星讲着故事,一老一幼将淡淡的温情洒满回家路,透着浓浓的深情。

③整段叙述祖父外出半夜回家的情景,最后一句议论,“一辈子”“思慕”这两个词直接传达出温暖的亲情让“我”终生怀念。

我们就应该抓住这样一些词句来品读文章,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读出作者对祖父的怀念与崇敬,读出字里行间的长幼情笃。

2.请同学们任选角度品读最打动你的场景,品出其中蕴含的深情。

师:同学们,文中一定有最打动你的场景,接下来,请你们抓住关键词、语言特点、句式特点、表达方式……来品读其中蕴含的深情。

屏显:

选取最打动你的一个场景,品读其中蕴含的深情。

参考角度:语言特点、句式特点、表达方式……

预设一: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明确:“每每想起、深深怅惘”这些关键词让“我”记住了灯笼,更记住了灯笼照亮下的母亲。“亲手接过、特别预备”——每次接过母亲递过来的消夜食品就如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母爱,平静的叙述却透出深厚的感情,长长久久地温暖着“我”。

这一段融合记叙、抒情、描写多种表达方式,“灯笼”传递了亲情的温暖。

预设二:

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挂红灯,自然同盛伏舍茶,腊八施粥一样,有着行好的意思;松柏枝叶的点缀,用意却不甚了然。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明确:村头“灯笼”样式精致,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成为乡俗文化的符号。四字短语,构成了生动的画面,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这一段作者运用丰富的四字短语,帮助我们构想形象的画面,传递出“灯笼”带来的温馨。

预设三:

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恨无缘观赏;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享油坊出的灯谜。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

明确:“家来睡,不是还将一挂小灯悬在床头吗?梦都随了蜡火开花。”梦本身不会开花,此处把梦中欢乐的场景比作“蜡火开花”,让人回味无穷。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灯笼”装点了乡村的节日。

这一段开头用多个四字短语,结尾处又用口语,这样文白夹杂的语言特点写出灯笼装点了节日,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预设四:

想起来,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轿前轿后虽不像《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但辉煌景象已够华贵了。那时姊家仿佛还是什么京官,于今是破落户了。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明确:“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灯笼在这里就不仅仅是照明的工具了,唐明皇在东宫结彩绘灯楼是皇权的象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则是权势的衰落,“灯笼”记录着岁月的沧桑,“灯笼”也是岁月流逝的见证,言语之间的感伤之情油然而生。在这一段中,我们读懂典故,便能读出作者字里行间的感伤之情。

预设五:

用朱红在纱燈上描宋体字,从前很引起过自己的喜悦;现在想,当时该并不是传统思想,或慕什么富贵荣华,而是根本就爱那种玩意,如同黑漆大门上过年贴丹红春联一样。自然,若是纱灯上的字是“尚书府”或“某某县正堂”之类,懂得了意思,也会觉得不凡的;但普普通通一家纯德堂的家用灯笼,可也未始勾不起爱好来。

明确:“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喜悦”“就爱”“爱好”等词语传达出对乡俗氛围的迷恋。抓住这些关键词,我们就能读到文字里传递出来的对乡俗氛围的迷恋。

师: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人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又给予了灯笼新的外延,灯笼从平常百姓家来到了宫廷中,变成了宫灯,那样式各异、惟妙惟肖的灯笼给人以美的享受,具有美学价值。(生读第10段。)

师:“翠羽流苏、绿嘴鹦鹉、一脉幽悄”,这几个四字短语写出了宫灯是华丽的装潢,而“蜡泪就怕数不着长了”又让宫灯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师小结: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都是。这样的灯笼让作者走到哪里都忘不了。

四、走近作者悟“灯笼”意

1.资料助读:作者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

师:本来文章写到此处便可作结,可作者情绪陡然一转,继续写。(生读11、12段。)

老师初读的时候非常疑惑作者为何要引述历史上的这些名将。后来老师查阅了作者吴伯箫及此文创作时的一些资料,了解到:

屏显: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散文家和教育家。

出生并成长于山东的一个乡村;在曲阜读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192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开始文学创作,创作了许多散文; 1930年代末赴延安参加革命。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三省,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灯笼》就创作于这一时期。

师:作者吴伯箫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作家,也是一位抗日战士,有才华,又以天下为己任,积极投身正义事业。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炮火纷飞、水深火热时期,炮火不仅震碎了壮丽的祖国河山,也击破无数文士的美好幻想,所以他容易把內心最美好的东西与英雄人物联系在一起。在他的内心,灯笼岂止是灯笼,更是作者内心的明灯。

2.品读11、12自然段。

师配乐品读:“塞外点兵、吹角连营、挑灯看剑、雪夜入蔡”,引用诗词,含蓄典雅的语言传达出雄浑壮阔的征战气势。“名将霍嫖姚、汉将李广、唐朝裴公”,这几个名字一出,就能感受到他们驰骋战场的意气风发。而国难当头,“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这既是热血男儿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也是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我们带着对英雄的敬仰、民族自豪感,再来读读最后两段,读出这份悲壮激越,读出众志成城的豪情。(生再读11、12段。)

课堂总结:到此,作者笔下的灯笼何止是灯笼,它承载了温暖的亲情、厚重的文化、家国的担当,民俗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

五、作业布置:

推荐阅读:《记一辆纺车》《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吴伯箫先生的《灯笼》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对于这样一篇作品,如何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一、目标引教学之路

合宜的教学目标设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这篇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散文,烙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作者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熏陶,散文语言典雅而蕴藉,简净而不芜杂。但是,雅致的语言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难度。所以我采用自读与示范教读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课标要求、单元目标、阅读提示,制定了本课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此文以“灯笼”为线索,串起记忆中的人和事,梳理文章思路。2.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典雅”的语言风格。3.体会作者寄予灯笼的复杂情感。4.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吴伯箫是进步文人,面对当时中国的现状,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用文字尽一己之力。通过品味文章典雅的语言,理解小小的“灯笼”承载了作者亲情的温暖、民族文化的厚重、家国情怀的担当,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朗读营诗意之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2]诗意的情境导入,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营造了浓郁的语文学习情境,不仅能抓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进入求知的亢奋状态。“灯笼”就如“黄河”一样,是一个文化符号。课堂伊始,我通过展示各类灯笼的图片并配以深情的《思乡曲》讲述民俗,讲述作者和灯笼的情缘。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课堂情境,营造了深情的课堂氛围,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学生思维的闸门被打开,此时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恰到好处。情境的巧妙创设,不仅帮助笔者顺利地引入新课,而且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后面的品读环节我再次配乐朗读,示范品读,强化课堂的情境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到课堂的尾声,学生的配乐朗读将整堂课的氛围推向了高潮,以配乐讲述开始,以配乐示范品读贯穿,再以配乐朗读结尾,整个课堂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三、活动品灯笼之意

有效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开展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课堂教学的保障。为了营造教学对话的学习气氛,我以循序渐进的三个主问题为中心,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搭建了三个台阶,每个活动有教学“落点”,有“支架”,有方法。

活动一——

落点:感知课文内容。

支架:概括段落大意并理出跟“灯笼”有关的场景。

方法:默读、提取信息、概括,结合阅读提示梳理。

活动二——

落点: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深情。

支架:选择最打动你的场景,品读其中蕴含的深情。

方法:朗读、品味、批注、分享。

活动三——

落点:读懂“灯笼”,感悟文意。

支架:作者的情绪为何在文章结尾处陡然一转?

方法:教师补充资料,启发学生思考“灯笼”背后的家国担当。

在上述台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学环节以主问题的方式呈现,以学生“学的活动”为基点展开,使整个教学活动有层次有梯度。在三个课中活动中,通过默读概括、细品语言,引导学生一步步感受“灯笼”承载的深情,同时融入语文要素的学习,落实抓住关键词、语言特点、句式特点、表达方式等角度来品读文本。通过感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

课堂中多媒体的恰当运用,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将静态的画面转化为动态的画面,带给学生无限遐想,激发了学生丰富想象力。遗憾的是,课堂活动环节之间的有些过渡语还是不够清晰;课堂上老师的语言不够精准,对学生的点评不能切中要害;还没有将作者的深情内化为教师的深情,所以对学生的感染力还不够。这些都值得笔者深深地反思与不懈改进。

课堂设计以简驭繁,把握自读课文的特点,大胆驾驭教学内容,创设浓厚的学习情境,让人耳目一新又有美美的享受之感。一节课就三个教学环节,十分简洁,但却时时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语文情趣,弥漫着纯朴的语文气息。

设计《灯笼》一课的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和行动,这将点亮笔者未来的教学之路。在不断的思考与学习中,笔者将继续努力做到让语文课堂点燃孩子们的情感火花,滋润孩子们的求知心田,带领孩子们去领略祖国的恢弘文化。

注释: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2页,第19页。

[作者单位:(陈婷)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学校;(黄筱红)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教师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表达方式语言特点
初中艺术欣赏类文本语言在写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基于师生语言特点研究谈数学助学课堂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浅析俄语科学语体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将感悟能力培养植根于有效的阅读活动中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
柳州都乐岩溶洞景观的特色表达研究
图案的艺术表达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浅析
婉约与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