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虎根
(山西省晋中市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足背软组织缺损,一般是由砸压、交通事故或电击等意外事故所造成的足部伤害,除对足部肌腱、骨骼等均造成损伤外,患者足背部因皮下组织结构致密、对外部冲击缓冲效果差,极易出现足背部软组织缺损[1]。临床治疗在对患者中部肌腱、骨骼进行修复的同时,对皮肤软组织的修复对患者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11月间收治的39例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其中A组10例患者接受了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B组17例患者接受了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C组12例患者接受了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详见表1。
患者入院后均首先进行创面清创VSD治疗,并对足部骨折和断裂肌腱等进行固定和修复[3]。
1.2.1 A组行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
该术式适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大的创面修复,供区皮瓣以髂前上棘至髌骨外上缘连线为皮瓣轴线、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肌皮动脉穿支和肌间隙穿支为轴心血管,根据创面缺损面积和形状设计选取;术中进行游离穿支血管操作时,应确保血管蒂长度满足受区要求、皮瓣血供良好;供区按照切取宽度确定拉拢缝合或取对侧腹股沟全厚皮移植[4]。该术式供区隐蔽、血管管径大、血管蒂长、皮瓣血运可靠,可重建皮瓣感觉功能[5]。
1.2.2 B组选择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
该术式适用于皮肤软组织中小面积缺损的修复,供区皮瓣以胫骨内后缘与小腿后正中纵轴线的中线为皮瓣轴线,根据患者创面面积及开关设计选取;术中血管游离过程中,应注意对腓肠内侧皮神经肌支的保护;供区根据切取度,采取拉拢缝合或移植同侧小腿内侧全厚皮片;该术式伤及腓动脉主干,皮瓣皮肤色泽与受区差别小,可携带皮神经进行吻合,术后感觉功能恢复好[6]。
1.2.3 C组实施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
该术式适用于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供区皮瓣选择以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为皮瓣轴线、以腓动脉穿支血管穿出点为中心,按照缺损面积和形状设计选择皮瓣;皮瓣游离中应选择较粗的穿支血管、并携带部分深筋膜进行解剖游离[7];供区根据切取宽度确定拉拢缝合或移植同侧小腿内侧全厚皮。该术式供区隐蔽、供血恒定、色泽好、可携带皮神经,能够重建皮瓣感觉功能。
对参与本研究的三组患者实施不同部位的皮瓣修复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的数据统计如表2所示,三组患者皮肤供区、受区的一期伤口愈合率均达到100%,且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和皮肤坏死;C组中1例行游离腓肠内侧皮瓣术的患者,于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临床给予拆除缝线、清除皮瓣下积血等针对措施后,患者皮瓣静脉回流正常;A组有2例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的患者,术后足部外形过于臃肿,需要进行二期皮瓣整形修复;其余患者皮瓣外形、皮瓣感觉等功能恢复良好。详见表2。
表1 研究样本相关临床资料统计[(n),(±s)]
表1 研究样本相关临床资料统计[(n),(±s)]
指标分类 A组(n=10) B组(n=17) C组(n=12) 合计患者性别 男 6 11 5 22女4 5 11 17平均年龄(Y) 38.25±2.50 39.45±2.50 37.85±1.15 37.50±3.50伤后至修复平均时间(d) 8.75±2.50 8.75±2.50 8.75±2.50 8.75±2.50受伤部位 左足 5 9 7 21右足 5 8 5 18致伤原因压砸伤 7 13 6 26交通伤 1 3 3 7电灼伤 2 1 3 6合并伤跖、趾骨骨折 1 2 1 4跖跗关节损伤 4 2 3 9跗横关节损伤 3 1 2 7趾长伸肌腱断裂 3 1 1 5平均缺损面积(cm) 6.8×14.7 5.1×8.5 4.7×7.3 5.8×11.5
表2 三组患者皮瓣修复治疗效果统计[n(%)]
在对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皮瓣修复的过程中,由于需要修复部位的特殊性,对皮瓣的耐磨性、厚度、成活率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修复中后足背部软组织缺损,容易因皮瓣跨度大、无效区长、覆盖足背无端创面困难等造成皮瓣远端坏死;而皮瓣厚度和耐磨性,则对修复后患者足部功能和穿鞋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游离穿支皮瓣修复,可在显微外科技术的支持下,对皮瓣进行更加灵活的设计,使皮瓣的血供可靠、提高受区的修复效果,同时还可降低对供区的损伤,选择更适合的供区部位,使供、受区均可在术后得到良好的恢复,从功能、美观等多方面满足患者临床治疗的需求[8]。
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根据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的皮肤受损部位、皮肤缺损程度等临床实际病情,三组患者分别选择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等恰当的术式进行修复治疗,A、B、C三组患者的术后供受区伤口均得到良好恢复,疗效显著,进一步证实了游离穿支皮瓣进行足背皮肤软组织修复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根据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伤情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综合考虑受损面积、供受区皮瓣血供和成活、术后功能及外观等因素,合理选择恰当的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