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优化策略

2021-01-21 22:39苏逢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高中地理素质教育

苏逢弟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较新的教育学概念,于2014年由我国学者在全国教育研讨会上正式提出。它主要是指将学科的主要知识和学生所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融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与过去传统模式相比,总体而言更加符合高中生的身心和智力发展规律,特别是通过创新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活动,可以将地理课本上晦涩难懂的“死知识”变活,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近年来,大量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表明,采用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保证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对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地理;优化教学;素质教育

开展素质教育,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执行素质教育理念,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体会学习地理的乐趣和意义,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地理学习中。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深入了解学生,结合学生学习表现和教学内容,不断调整、优化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深入学习探索,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地理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教师对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是做好相关素养培育工作的基础。由于我国高中地理教学一直以高考为导向,“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和教师对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教育工作不够重视,使得他们既不愿意去深入了解地理核心素养,又不愿意在课堂上去主动实践。

2.对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培养不够

根据笔者的调研,目前许多学校在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存在不到位的情况。而这两个能力又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对这两个能力的培养不够,往往会导致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失败。综合来看,许多教师在导学生进行区域认知分析和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时,都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和鼓励太少的问题。在这种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传统模式下,是很难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

3.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高中地理所包含的内容很广,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社会地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这对学生的文科思维和理科思维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因而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定困难。从调研中笔者发现,许多高中地理教师为了提高授课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时间一长就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4.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有所欠缺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既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要求,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要求。对于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特别是部分年轻教师,存在教学经验不足和地理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等问题,这会导致他们在授课时,出现对课本知识点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准确等,进而使得他们无法正常进行教学活动,最后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

二、教学策略研究

1.结合实际生活,创新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效率,但不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地理知识,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让学生深入学习、掌握地理规律和深层含义,有效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信息和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教师可以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推动学生学习发展及提升学生地理学习的理解能力。

2.结合电子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学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地结合互联网,使教学呈现多样化,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内容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小组成员自主利用互联网搜集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相关案例,让学生以某区域为例子,比较不同阶段的地理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并通过网络搜索来的数据统计成数据调研报告,并让小组代表通过多媒体展示调研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探究。

3.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地理的魅力以及学习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另外,教师可以开展地理知识竞赛,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和记忆,完善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如在完成“中国地理分区”单元教学后,教师可以开展中国地图手绘比赛,让学生更好地根据已学知识、通过画面系统地展现出来,有效实现思维意识与实际运作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中体会学习地理的乐趣,推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与进步。

4.问题设计可涉及区域认知

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总要对周围的地理环境有一定认识并能加以分析,去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其划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加以认识,是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及其复杂性的基本方法。在传统的地理学科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不高,新型的地理学科教学方法更多地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加强对学生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对“能源资源的开发”进行讲解时,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学生不知道如何着手去分析,难度系数比较大,而小标题是“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这样的话就可以将区域认知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如果在讲课过程中,直接讲能源资源的开发,全世界不同地区的能源分布是不相同的,且能源消费结构也是不相同的。宽泛讲这一部分内容,一方面来说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没办法全部掌握;另一方面来说,正常的一堂课教学时间为四十至四十五分钟,教师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这一部分零碎的地理区域知识点讲通透。所以说教师在讲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课堂导入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在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天是怎样取暖过冬的?在我国这些能源哪些省份分布较多?通过提出问题的过程,在思考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

5.利用经典案例教学法

高中地理课程中有许多较为抽象和复杂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典型案例教学法。通过对经典地理问题进行剖析,为学生建构真实的地理分析模型和知识背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思考和交流,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帮助其建立地理核心思维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结语: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对地理学科进行深入解析,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针对学生学习情况不断优化、创新教学策略和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淑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王茜.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研究[D].山東师范大学,2018.

基金项目: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质量提升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实践活动的有效方式研究》(编号:2019年96号)。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高中地理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