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1-01-21 10:47:12陈善林
求知导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摘 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指教师使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6-0055-03

作者简介:陈善林(1973.7—),男,上杭县古田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形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该随之更新,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通常都会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同时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而这对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与数学素养是非常不利的[1]。因此,要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按照教学原则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分层教学原则

分层教学的应用较为广泛,这种方式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对全体学生使用完全相同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划分层次,然后再根据层次的不同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2]。

(二)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学习数学,在学习中多思考、多提问。这对初中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三)科学性原则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应遵循科学性原则。该时期学生所学的课程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如果教师不能使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就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进而降低教学的有效性,不利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四)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直观地学习知识,过滤掉一些难度过高、逻辑思维过于复杂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初中阶段的数学内容通常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只有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知识与问题,才可以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3]。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少师生互动和实际运用的环节。大部分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缺少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很难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另外,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需求,严重阻碍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教学理念错误

由于中考制度的特殊性,大部分初中学校的教学目标都是为了迎接中考而制订的,把教学重点都放在了提高学生成绩上。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不会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这样的错误教学理念也导致不少学生过于重视成绩,而忽视知识的实际作用。事实上,知识并不是只服务于成绩的,也是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部分。教师如果忽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就可能会导致其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使学生只会做题而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知识,更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4]。错误的教学理念与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南辕北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模式呆板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的多样性,但是依然有一部分教师坚持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渐渐让课堂氛围变得越来越沉闷,不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还有一些教师只是根据板书讲课,根本不在乎学生理解与否。教学结束后,教师一般会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其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课上学到的新知识,但是有些学生还没有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所以对作业只是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

三、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

当学生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方式的制约,一味地认为只要自己多讲解、多重复,让学生记住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样只能让学生了解表面的内容,无法从本质上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学生并不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数学难题[5]。

例如,在学习“图形的旋转”一课的中心对称图形时,有些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无法很好地在头脑中构造这些图形。这时,教师就应暂时把课本放一边,给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中心对称图形。生活经验丰富一些的学生能很快想到一些物体,如课桌、黑板、镜子等。当想到这些物体时,学生就可以很快地想到这些物体的数学特征,从而轻松掌握中心对称图的定义:将图旋转180°后,可以与原始图形吻合的,就是中心对称图形。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记住这个知识点,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再次合理开发数学教材

从当前的初中数学教材来看,大部分内容都是对數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是对数学的实际应用和学习方法方面并没有详细说明。这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尝试合理开发教材,认真梳理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与内容,在教学时将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以加深学生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有效性[6]。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首先,教师让学生拿出一张纸,再把纸对折,并告诉学生如果一张纸的厚度大概是0.1毫米,那么对折以后就是0.2毫米。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对折,问学生此时纸的厚度是多少,引导学生回答出0.4毫米这个答案。以此类推,教师要把学生每次对折后的数据在黑板上进行记录,直到纸不能再对折为止。此时,学生就能发现,随着对折次数的增加,纸的厚度会增长得很快,以此激发对该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此时再介绍乘方的概念,就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不仅能让学生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还能让教师相应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适当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教师应正确看待这一情况,通过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正确引导学生,以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把网络资源的教育作用充分地施展出来[7]。网络上的信息无所不有,数学教师应认真辨别,挖掘对教学有利的内容,并以此作为教学资源,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8]。

例如,在学习“投影”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讲解完教材内容后,就可以让学生适当观看《最强大脑》节目中和投影有关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节目中的投影知识要比初中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更加丰富与精彩,并且还包含着微积分的内容。尽管初中生还不能理解,但正是因为没有接触过,所以才会更容易产生兴趣。

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说出自己对投影的理解。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能够给出与标准答案极其接近的回答,而有些学生的理解能力则相对薄弱,给出的答案可能与标准答案大相径庭。这时,教师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学生在哪些方面能力存在欠缺。这样,接下来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有侧重点地利用网络资源,对传统教学进行优化,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让他们学习到更丰富、更有趣的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9]。这样的数学课堂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課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10]。以往,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枯燥,而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了主体位置。要想改变这一情况,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融入一些竞赛与游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逐渐变成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建议与想法,使其积极投入数学学习中。总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营造健康、轻松的学习环境[11]。

例如,在教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时,教师首先应了解数据的真实性与实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相关知识,了解班级中同学的身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询问的方式收集数据,并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加快询问的速度,从而得到有效的数据。教师还可以观察哪一位学生用的时间最短,收集到的数据最为准确。为了展现自己,学生都会认真完成任务,进而获得实践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也有些学生的动作较慢。这时,教师会注意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距,从中发现问题,从而有侧重点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同时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具体可以表现为:教师讲解重点知识时,学生往往不认真听讲,没有掌握重点内容;课后学生自主处理数学问题时,又非常喜欢在解题的过程中细心钻研[12]。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于心智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初中生需要用“某些手段”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很多学生就认为如果自己上课不认真听讲,还能够将数学题答对,就更能证明自己有学习数学的本领[13]。尽管学生的做法有些不妥,但笔者也能大体感受到,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还是有上进心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将这种集体化教学模式引入数学教学过程中,委婉地提醒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树立更加科学的学习意识。

比如,平时上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都有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大家都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个别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这时就会发现,认真听讲的同学在读完题目后能梳理出答题思路,同时解题步骤清晰又简洁。此时,这些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数学学习水平已经与其他人拉开了差距,如果自己再不认真学习,恐怕就赶不上“大部队”的学习节奏了。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围绕自己不会的知识点与同学们讨论、互相学习。这既能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引导学生树立谦虚的学习态度,同时也是培育初中生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手段。

结 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进而制订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徐文秀.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名师在线,2020(25):16-17.

赵晓利.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2020(37):174.

张智元.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39):66-67.

张玉春.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新课程,2020(41):176.

杜存芳.试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课程,2021(39):185.

刘刚.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6):48-49.

张宝殿.浅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智力,2021(26):133-134.

苟东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1(25):77-78.

刘小龙.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25):151-152.

孙锡婷.聚焦核心素养,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3):74.

姚军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学周刊,2021(23):117-118.

申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62-63.

马春海.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16):95-96.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