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降低农村小学语文的习作难度

2021-01-21 21:17:01魏平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魏平

摘要: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通过语文的学习学生会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要的板块,同时作文教学又具有难度,这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而农村学校的教师面临的挑战会更大。如何才能降低农村小学语文的习作难度是本文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习作难度

习作难,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小学习作的难度在于它既是小学生语言表达和运用的重要体现,更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如何降低难度显得尤为重要。故本文从农村小学语文的习作现状出发,再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一、农村小学语文的习作现状

(一)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素材的缺乏

就农村小学生来讲,习作目前存在着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兴趣的缺乏。绝大部分农村小学生对习作是不感兴趣的,甚至是厌倦的。二是素材的缺乏。其实素材的来源很广泛,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从书本中汲取。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心智尚未成熟,要把身边发生的事情作为习作的素材进行描述,没有人去引导,其实还是有困难的。至于从书本中汲取素材,这个是需要有一定的阅读积累的,而小学阶段,尤其是农村地区,对于阅读量的积累无论是在意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是不够的,这也是学生在习作时素材缺乏的一个因素。

(二)教师自身能力和教学时间的有限

就教师来讲,习作教学也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习作的具体要求不够明确。部分学校教师对于习作的要求其实并不明确,只有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对于不同阶段学生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一点非常不明确。而相较于其他习题来讲,习作本身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在批阅时,有很多主观的成分在里面,这也让习作能力的提升变得更有难度。第二是时间问题。农村教师因工作繁杂、沉重,没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们反复讲解习作部分的内容及督促学生对素材的积累,而习作偏偏又是一个非常需要积累素材的教学内容。因此,即便很多老师发现了习作方面的存在问题,由于时间关系,力不从心,也只能遗憾罢了!

二、降低习作难度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产生

大部分农村小学生本能的在心理上就已经给习作戴上了‘难’的这顶帽子,产生畏惧心理,久而久之失去兴趣,甚至厌倦。想要解决这一现状,首先得从根上改善它。在日常的习作教学中,应注重习作兴趣的培养,从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习作《写日记》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日常生活入手。今天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一天中发生的哪件事情让你印象最深刻呢?……从生活的点滴中启发学生,慢慢地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感,不断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多注意对生活素材的积累

对于作家来讲,生活就是他们创作的源泉;对于小学生而言,生活就是他们的素材,只要善于观察生活,生活可以给他们无限的习作灵感。城市生活也好,农村生活也罢,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滋味,重点怎样去看待。其实对于农村的小学生来讲,乡村的生活更广阔、更有利于素材的积累。农村更贴近于自然,在农村生活的小学生更能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春天可以感受万物复苏的气息;夏天可以体会炎炎夏日的燥热;秋天可以看到往南迁移的大雁;冬天可以听到呼呼作响的寒风。大自然最普通的四季,就能给予学生无尽的可描述的空间。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我眼中的缤纷世界》中,教师启发学生从农村中搜集一年四季的乡村景象,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不断有效地积累生活素材。

(三)课外阅读的持续积累

当学生脑子里什么知识储备和素材都没有,是很难写出好作文的。一篇好的作文,除了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外,还需要丰富的素材积累,只靠生活素材顯然不够,因此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引导阅读时要注意兼顾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比如教师可以根据人教版教材中“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籍入手,亲自挑选出一些符合学生阅读,能激发阅读欲望的书籍,让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阅读。长久的阅读积累中,学生自然而然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写作素材。

(四)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喜动好想,作为教师,不仅要鼓励他们去想象,更要鼓励他们把自己想象到的东西描述出来。无论多么天马行空的想法都不要去评判,只需引导他们大胆地想象,尽情地表达,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出他们自由的天性。在此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当学生能够很流畅地向别人描述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时,他们的习作也就不必担心了。比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习作《续写故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故事中续写出他们认为最好的故事,从学生个性化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不拘泥于一个统一的故事主题进行写作,待写完后,请每位学生上台用一分钟简短的话总结原故事以及自己续写的故事,然后让大家来一起评一评到底谁的故事最有创意。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策略激励学生进行创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了农村小学的习作教学现状,再从兴趣激发,走进生活,积累素材,自主思考,大胆想象几个具体的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策略分析。如此才能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感及厌倦情绪,培养其对写作的兴趣,最大程度地减轻习作的难度,以不断提升农村小学生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武世琴.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之拙见[J].学理论,2012(8):190-191.

[2]暨瑞凤.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策略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54.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48:56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湘西州农村小学“营养餐”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5:07:37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1:20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55:34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5:54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