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高校的教学中也推进了信息化的改革,不断地提高了教学的信息化水平。通过有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在高校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工具,会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实现不同的应用效果。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工具对于高校教学效果影响的差异因素,之后又论述了当前在高校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误区,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措施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工具;高效;教学效果;影响
前言:在互联网时代,教育领域也大力的引进了信息技术。除了传统的教学工具,还应用了各种多媒体设备,在很多高校也进行了远程网络课程的开设。对于高校的教学而言,具有显著的专业性特点,因此在推进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于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为了将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出来,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进一步的对于信息技术工具对高校教学效果的影响,作出深入的探究,从而为当前的高校信息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1 信息技术工具对高校教学效果影响的差异因素
1.1 年级与专业的交互影响
根据有关的问卷调查表明,对于高校的大学生而言,普遍年龄处于19到24岁在这一阶段的学生,会根据所学课程的性质,而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如果所学的课程与本专业具有较大的关联,那么信息技术工具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如果所学的课程与专业相关性不大,那么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就不是很理想。对于高校的学生而言,正在经历由高中上大学的过渡,因此学生对于大学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好奇,在进行课程学习时,也具有更加热烈的求知欲。对于中学阶段的学习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播时,发挥着主体力量,传播内容的质量和数量都由教师所决定。但是对于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而言,信息具有更加多元的渠道和来源,教师也不再像以往一样,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占据着唯一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基于当前的多媒体环境。因此在学生对于信息技术都能够熟练地了解和掌握的前提之下,也会对于教学中所应用的信息技術工具,带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从而影响到信息化教学的效果。
1.2 教学课程安排与设计
对于这部分影响因素而言,涉及到多项内容,比如说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课件内容是否科学以及教师能否熟练地运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与安排越合理,那么则会实现信息技术越良好的应用效果。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设计和规划的合理性,就是要能够对于课程内容,做到深入的把握和分析,并且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让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具有更大的趣味性,带动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
1.3 教师授课能力
对于教师的授课能力而言,集中体现在教师营造课堂氛围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最直接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授课能力也与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所实现的效果,呈现正相关的影响。随着教师授课能力的不断增强,在教学中所应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也能够发挥出越良好的效果,就现阶段的高校教学而言,对于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不具有较大的难度,以多媒体、PPT为主。但是一部分教师过于依赖PPT,将其作为一种省事的工具,减轻备课的压力和负担,而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在实际的教学中PPT所具有的教学优势,也没有将其应用特长充分的挖掘出来,难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具体的高校教学中,必须要能够充分地推进教学的结合,不仅要能够将信息技术充分地应用于教学中,同时还能够将其所具有的潜在的优势挖掘出来。
1.4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越高,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就越显著,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观念中,必须要能够充分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学习进一步的强化课堂互动,通过小组合作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发挥出自己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还要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充分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1]。
2 高校教学中信息技术工具应用的误区
2.1 过分放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在高校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对于实际的课堂教学而言,在空间与时间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就使得当前的高校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存在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放大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依赖信息技术,通过单一的软件进行教学内容以及材料的展示,以此作为教学的支撑,而完全的摒弃了传统的板书教学。在整堂课中,教师只坐在讲台上播放课件,也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主要就是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这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具有过于程式化的问题。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而且学生也会过分依赖课件,不愿意听讲和记笔记。课下只根据老师的课件来复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动力不足,而且整个课堂较为乏味,学生难以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2.2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关键作用的误解
通过相关的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通过合理的应用信息资源以及引入媒体技术,能够进一步的拓宽教学的渠道。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接受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因此,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已经将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中也无处不渗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大学生手持各种信息终端,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教学资源和内容的获取。而且近些年高校的办学水平在不断的提高,随着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完善。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已经全面的推进了信息化,但是基于这样的教学环境,很多教师也会对于信息技术工具,产生曲解和认知的偏差。认为无论怎样的课程和教学内容,都必须要应用信息技术。但是基于有效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学效果受到教学方法的影响,与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只有在当前的课堂中,对于信息技术具有较高的适用性,那么信息技术才能够优势发挥出来,提高教学水平。但是在当前很多核心课程中,以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支撑。通过网络环境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打造一个更加开拓的学习空间和环境,促进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问题频出。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力度,而且知识的更新较慢,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在进行知识拓展时,也不够全面与深入,所具有的资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对于网络学习所作出的引导不够充分,这也使得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主性不强,也会产生投入与产出不对称的问题[2]。
2.3并未把握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互动的优势
当前,在我国的高校中,都具备了良好的信息化的课堂教学环境,有着完善的使用信息技术的设备与条件。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环境的完善,也对于学校管理的优化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的促进,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在当前的很多高校中,还进行了网络校园的建设,具有数字化、信息化的特点,这也在整个校园范围内,营造了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但是纵观现存的高校网络系统而言,其功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限制在发布新闻、教学管理、数据查询等方面,以信息由内向外的发布和流动为主,而没有重视起信息从外向内的收集。对于真正的数字化校园而言,不仅要强调信息的发送功能,同时还要确保信息收集功能的实现,能够从教师、教学、专业、生活多个方面,进行学生信息的收集,从而让校园的资源建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推动教学管理以及学习的互动交流的实现,打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但是,在对于当前我国高校所建设的教学互动平台网站的应用研究与观察发现,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网站的功能较为陈旧、落后,无法满足现代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其次,在进行信息交流时,这些校园网站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且信息资源的空间容量不足,只能够通过该平台,满足学生进行教学安排查看、成绩查询、校园新闻获取等功能,而无法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不能让学生通过该平台获取课程资源。所以,在当前的校园网站建设中,并没有重视起管理教学的互动功能,也无法将信息技术的功能优势发挥出来[3]。
3 高校教学中信息技术工具应用的措施和建议
3.1 创新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设计
根据有关的数据表明,在高校教学中越频繁的应用信息技术,那么将会得到越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从而也就会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必须要对于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作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对于教学效果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频率而言,二者之间的關系在达到峰值以后,会出现下降的态势。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不断地开发与挖掘更加高效的信息化应用方式。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都较为单一,难以实现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所以教师必须要能够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地解决教学中所具有的难点问题。而且针对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教学工具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应用方式的局限性的问题,教师也要加强教学设计,能够在教学准备阶段,合理的选择信息技术工具。为了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教师要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强化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的总结教学经验和规律,同时还要积极地与教育信息化的专家学者交流,在高校的课程中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4]。
3.2 提高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一个主流的方向就是促进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师对其产生了固化的观念,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功用过分夸大与误解,这也会对于其他教学方法以及模式的应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以及教学内容,所应用的教学方法也有所差异。有些教学内容只需要进行传统的课堂讲授,就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够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而对于一些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获得学习经验,只需要采用实验法。而在一些专业的教学中,除了课堂教学内容,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的支撑。因此,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对于高校教学而言,也不能仅仅的只看到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而是要加强对于高校教学方法的重视,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精准的把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适当的加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式学习的实现,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5]。
3.3 通过网络环境拓展教学领域
当下的教育环境,信息技术对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其中所具有的一项重大的优势,就是进行教学信息的再现和存储的功能。为了对于日常的教学工作,通过信息技术做到良好的支持,就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进行网络空间的构建,在其中能够对于教学活动中所呈现的录像、文本、语音等教学资料进行储存之后,利用网络连接能够在全校范围内,对各专业以及学院之间进行有效地衔接,从而打造一个全面的数据库。之后,能够通过媒体空间,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再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工具和软件,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以及探究过程。这样也能够促进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者之间相互的沟通与互动,而且还要在校园范围内,进行网络学习接入点的建立,按照不同的内容、方向、团体,能够对于师生身上所具有的信息终端,进行高效地利用,打破时空的局限,实现网络学习接入,促进信息资源的丰富与拓展,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水平。学校还要重视起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能够在学校的空间范围内,促进校园知识的丰富,不断地优化与健全学习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让校园文化更加鲜活、生动,不断地提高专业知识的实用性,让校园生活更加具备教育性的特点,随时随地地满足学生社会学习的需要。这样就能够在校园之中,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应用,在高校教学中,为了能够将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效果积极地发挥出来,就要在把握多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不断地优化与完善信息化的教学落实,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性作用充分的利用起来。
参考文献:
[1]李从德.关于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华东纸业,2021,51(06):89-91.
[2]于灏媛.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J].中国高校科技,2021(10):102.
[3]于海博,蔡淼.教育信息技术普及后高校教育信息化改革策略探究——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为例[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37(03):129-132.
[4]顾祝文.“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新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7):266-267.
[5]李培云.“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外语教学融合发展创新研究[J].校园英语,2021(35):17-18.
作者简介:钟翠冰,女(1986.1--),汉族,广东肇庆,本科,广东肇庆航空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