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义海
摘要: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主要的基础学科,教师需要针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由于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各重难点部分,也是大多数学生比较头疼的环节,教师可以从新课改的角度来设计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表现自己,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鉴于此,本文从多个角度提出了科学的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以期构建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语文学科属于各个学科开展的基础,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初中语文学习阶段,学生可以在多元化的阅读过程中形成思考,探索出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为深度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凸显出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创设探究氛围,激发学生语文思维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设计多元化的阅读方案,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愉快探究的氛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存在差异化,教师要结合这一因素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这也为学生阅读能力的促进奠定基础,让学生在氛围的烘托下实现思维的拓展。[1]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景》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设疑的方式来创设氛围,提问:在你的心中,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与父亲相处的过程中,有哪一件事印象深刻?学生在思考和回忆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随后,为学生布置一个简单的探究任务:“课文当中有一段落是写买橘子的,对这一段落你怎么看?”学生在开放性的问题下都会不由自主的针对这一段落进行反复的阅读并且分享,从而有效的完成阅读的目的,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意识。最后,就是延伸学生思维的阶段,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写作技巧,并且延伸到自己父母的爱,以此来产生表达的欲望,以“爸爸/妈妈我想……”的半命题的方式,让学生达到阅读和写作共同提升的效果,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
二、巧用阅读批注,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已经萌发,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问题,并且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批注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防止因为问题过多而出现以往的现象,在完成整篇课文的阅读之后,教师在对学生所记录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这也是直接培養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2]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将《苏州园林》与《中国石拱桥》进行对比。学生发现两个文章均是对建筑的描写,同时也寄托作者的一种情感,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无意识间将课文的重点勾画出来,从而掌握其中的写作手法。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的作用是指点迷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出建筑的形象特点,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形成问题意识,从而掌握同一文体的阅读技巧。
三、丰富阅读活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师不能够仅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对方法进行创新,通过丰富的阅读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收获认知和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要求来设计相应的阅读活动,同时结合写作任务来检验学生阅读的成果,让学生将阅读过程中学习的素材进行运用,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3]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的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演绎的方式来重现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充分的展现自己。出自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学习资源,来延伸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写作比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外阅读的活动当中,通过阅读来提升技巧,从而落实到写作当中。在读写结合的背景下,学生能够带着自己的思想完成阅读任务,不仅掌握了阅读的技巧,还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格魅力。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对授课方式进行创新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活动当中提升阅读的技巧,并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还要不断的对课程进行反思,以此来优化和调整课程内容和策略,通过课堂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课程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的需求,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慧敏.素质教育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1(25)
[2]王思盟.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37)
[3]郁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