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郭味蕖花鸟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2021-01-21 00:10徐琳琳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花鸟画

徐琳琳

摘要:郭味蕖花鸟画艺术风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不仅有外界的因素,还与其自身努力分不开。本文略谈郭味蕖的风格形成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了解其艺术风格和中国画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郭味蕖 花鸟画 形成因素

一、外在因素

(一)艺术熏陶

郭味蕖一直接受着传统的文化教育,传统的文化养育了他。郭味蕖出生在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市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在这片土地上曾造就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晏婴、郑玄、贾思勰、张择端等等。潍县是中国风筝文化的产地,当地有名的画家几乎都画过风筝,郭味蕖小时候也画过不少风筝,后期家里还收藏了大量的风筝。潍县的杨家埠木版年画产业也十分兴盛,郭味蕖曾考察过杨家埠年画并对中国版画史进行了研究,汇编整理了《中国版画史略》一书,为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文化传统既悠久又丰富的潍坊土地上,郭味蕖吸收了文人和民间的双重文化,为其以后的花鸟画创作打下了基础。

(二)家传思想

郭味蕖的母亲喜欢花花草草,家里常有一些名贵的花木,四季常青的花草是郭家宅院的点睛之笔。都说大多具有高尚品性的画家对花草都有着浓厚的情趣,郭味蕖也一样,不论家在哪里都离不开花草的供养。郑板桥曾说:“十载春风在潍县,爱看修竹郭家园。”郭家宅院里的草木环境修养了郭味蕖的品性,种竹养兰,苦练墨竹,在悠然自得的环境中进行花鸟画的写生与创作。

他的妻子陈君绮学养深厚,是清末大金石学家陈介祺的后人。夫妻二人常常共同钻研金石篆刻和书画鉴学,阅读诗古文词。这名具有文化教养的名门闺秀在郭味蕖的生活和事业上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三)早期艺术家和学院教学影响

在郭味蕖的回忆文章和著作中,称为老师的有六人,即丁启喆、刘炯、倪贻德、陈之佛、于非闇和黄宾虹先生。【1】丁启喆、刘炯是郭味蕖的绘画启蒙老师,给郭味蕖打下了中国画的基础。徐悲鸿对郭味蕖的评价极高,认为他的画作不落前人窠臼,真正的改变了郭味蕖的命运。后经徐悲鸿的介绍进入了中央美术学院,离开潍坊去了北京。在京期间跟随黄宾虹老先生学习金石书画,经常受到黄宾虹老先生的指导和鼓励。郭味蕖花鸟画的风格也受到了齐白石的影响,齐白石先生给郭味蕖题写了“知鱼堂”的匾,同齐老先生进行绘画上的交流,前后十几年他与齐白石先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郭味蕖先是在上海美专的函授班学习擦炭画和西洋水彩,后在上海艺专练习了素描、静物和油画人体。西画的学习给郭味蕖的丹青之路打下了基础,在传统中国画的创作当中,不难看出西画的造型观念、色彩观念对其绘画创作风格的影响。后来郭味蕖考入故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任研究员,在这一时期接触了大量的古画精品,如获至宝,临摹了大量的中国画名家真迹,对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对中国画和美术教育的学习。他将中西绘画结合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郭味蕖让我们看到,传统的中国画在西画的融合之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和力量。

二、内在因素

(一)师承传统

郭味蕖兼有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郭味蕖对于所临的字画追求真迹,家族的收藏以及古物陈列所的学习为临摹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临摹中感悟中国字画的艺术价值并且掌握绘画的基本规律。【2】郭味蕖临摹前首先要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对作品有了较深的体会后再进行作画。从对临到背临往往要通临多遍才能汲取其中的营养。郭味蕖苦练书法,临摹大量古代名品,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从未间断。古人常说“书画同源”,郭味蕖画面中写意部分不难看出其书法功力的深厚。郭味蕖题画的落款中能够体现出其对二王书法的临习已较为纯熟,用得最多的是行书和小楷。郭味蕖的梅枝、竹子也体现金石篆籀的笔法,书法和绘画在用笔、结构和章法上都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和连贯性。郭味蕖曾经说道:“赵之谦以北碑入画,吴昌硕更融以猎碣,所以他们的画中,有丰富深厚的内在东西。若没有这些复杂的材料,仿佛清水煮白菜,其味必然淡薄。”【3】可见郭老先生对于临摹是非常看重的,临摹可以使自身绘画得到多方面的艺术滋养。

郭家宅院里的花、树、竹常年郁郁葱葱,为其写生创作了必要的条件。在庭院里观察草木的枝蔓,分析花蕊、花蒂的构造,掌握其生长和生活的规律,结合各种草木的特点选择以何种方式表现。郭味蕖本人也到各地深入大自然进行写生,得览泰山、华山、黄山等名胜,临摹了敦煌的壁画和图案。郭味蕖对景写生细致入微,通过观察草木的脉络和一年四季的生长规律对其形态如何表现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郭味蕖有着速写的基础,在短时间内抓取事物的整体造型和大的动势。郭味蕖通过积累大量的画稿细致分析草虫的结构和动态,这些画稿都会为其后期花鸟画的创作积累素材,增加他对大自然的了解,使他对花鸟画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二)学者型思维及文人情怀

郭味蕖先生不仅在创作实践上有高质量的艺术表现,对于美术史论的研究也颇为深入。他跟随黄宾虹先生学习绘画理论和金石考古,坚持读画并记录体会心得,积累了许多的文稿。有的是对名家具体作品的剖析,有的是对某一位画家的深入研究。这些学术上的理论基础为先生的艺术实践提供了条件。他从史的研究中总结了一套法则,推陈出新,确立了自己的艺术坐标。高水平的艺术技巧与绘画理论观念的更新使先生不想局限在狭隘的创作空间里,兼工带写这种风格对其来说就是一种新的尝试。这就告诫我们在绘画的道路上,不能固步自封。高水平的艺术技巧还要与自身的学者型思维、创新意识、生活阅历相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双轨同步,从而提升自身的整体修养。

郭味蕖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更能体现他的新笔墨精神与新文人情怀。所谓笔墨精神也是画家人格精神的反映,在他的骨子里有着一股性情孤傲的豪气、文人雅士的骨气和知识学者的书卷气。具体表现为豪放而不放肆,野怪潇洒而不失结构法度,刚直挺拔中显出文秀与静雅,放笔奔腾中透出洒脱与帅意。【4】创作者修得文人品格、文人风骨,创作作品才能别具一格。

(三)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

建国初期,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停滞不前,绘画的发展朝向和存在意义不清晰。这时人们对于艺术的观念大多停留在实用层面上,认为艺术没有存在的价值。“笔墨当随时代”,郭味蕖在花鸟画创作的内容取材和表现形式上破旧立新,反映时代的新风貌。为了歌颂劳动人民的伟大和农村丰收的景象,顺应社会改造的时势,郭味蕖创作了很多农具题材的作品。他深入自然和社会生活,把新中国成立农村丰收的喜悦和国家欣欣向荣的景象记录下来。

新中国成立正是一个轰轰烈烈、朝气蓬勃的伟大时代,时代本身就是一首英雄的交响曲,要想反映这个时代的风貌,为什么绘画不能用交响曲呢?郭味蕖在这一时期冲破艺术的藩篱,大胆创新,为传统的花鸟画表现技法注入了新的血液。关于花鸟画的继承和创新,郭味蕖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理论即“三结合”的创新理论,即“山水和花鸟相结合”、“工笔和写意相结合”、“重彩和泼墨相结合”。【5】在构图、赋彩和笔墨技法方面,有意识地创造出新的笔墨程式。他提出的“三结合”的理论指导了后期人们的艺术实践,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值得我們学习。

参考文献

[1]郭怡孮.父亲郭味蕖的几位老师[J].世纪,2015(06):74-79.

[2]刘曦琳.郭味蕖传[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1998.

[3]郭味蕖.郭味蕖讲花鸟画[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5.

[4]李魁正.论郭味蕖的花鸟画艺术[J].美术观察,2001(05):55-57.

[5]张勤.推陈出新,色墨辉映---郭味蕖写意花鸟画中的勾填法创新[J].戏剧之家,2016(01):160-161+171.86AE504A-2E3C-4F7F-B2A8-F432FB2E81E7

猜你喜欢
花鸟画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浅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
工笔花鸟画
简析宋代花鸟画对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从宋代院体花鸟画看传统中国画的写实观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莫高翔工笔花鸟画研究室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