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

2021-01-21 23:33崔宝荣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数学

崔宝荣

【摘要】 在素质教育推进的背景下,自学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標.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锻炼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自学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反过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增强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摒弃单一讲授的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探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自主学习是学生素养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合理的指导,促使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以独立化的思考和探索来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现代社会的竞争日渐激烈,知识与技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现代化人才不仅要掌握课本上固有的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提高自身在社会当中的竞争力与价值.同时,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认识,积极地联合其他优秀的教师同行,全面探索和研究高质量开展培养工作的对策和方法,更好地推进培养措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在教学活动中,能力指的是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方法来完成某项任务的素养,而自学能力是指学生独立探索、搜集和运用知识的本领.自主学习并不是学生完全孤立式的学习,而是在具备一定数学知识的前提下,借助教师的指导、教学资源等,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实现学习目标的能力.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自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项重要目标,是落实“终身教育”的要求,也是推动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发展的动力.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大多以自身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自身的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发展.自学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改变“高分低能”的弊端,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让学生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体,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以及人生发展做好准备.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意义

(一)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素质教育是针对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在应试教育中,师生以考试为目标,把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记忆和习题训练上,忽略了学生本身能力的发展,这自然不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也不利于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高质量落实.教师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改变这一问题,有效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同时积极地在教学中落实教育理念.自学能力是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改革下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素质教育在数学课堂中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学生个体素质发展的推动力.

(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教学活动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在传统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程度普遍较低,虽然教师的讲解很精彩,但由于学生没有充分参与进来,自身的思维没有被激活,注意力也不够集中,所以教学效率受到了较大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不足.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了平铺直叙的讲授,学生需要自己去阅读、思考和探索,主动解决问题,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这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数学课堂,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如果学生缺乏自学的意识,只是被动地听讲,其思路就会局限在教师的讲解或者课本当中,难以从个体、新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知识和思路切入,也就是数学教学中常说的“一题多解”.教师通过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充分激发学生的智慧,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分析问题,从而使数学课堂产生更多的闪光点.所以,自学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

(四)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促使其转变教学观念,积极转变课堂的师生角色,同时和其他优秀教师同行进行交流与互动,并开展自我学习,进一步促进教师综合执教能力和综合执教水平的全面提升.

以上从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四个基本方面就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深入讨论和研究,每位教师都要进一步强化自身认识,积极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并积极结合教学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和方法,真正在培养实践中促进每个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课前自主预习,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预习是重要的途径.在课前预习中,学生需要在授课之前,独立对要讲授的知识进行学习.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可以对新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锻炼自主思考能力.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对授课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过程会更加轻松高效,学生会带着自己在预习中的疑惑,有重点地聆听和琢磨相关内容.对于数学课程而言,课前自主预习不只是对书本内容的阅读,还包括思考分析的过程,学生要努力实现深度化预习,尝试通过自主预习掌握课本中的部分例题,并把预习中的疑惑和难点整理下来,有针对性地去听课,或者拿到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

由于数学课程中的知识难度较高,很多学生的自控能力、自学能力不足,难以按照计划完成预习任务,而教师也无法对预习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所以很多教师干脆放弃了预习环节,完全由学生自主开展,导致学生的预习效果参差不齐.对此,教师应当采用恰当的方法,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环节的指导.例如,在教学“函数”一课的时候,由于函数的概念本身较为抽象,很多学生难以有效地完成自主预习,教师可以针对本课内容,制作一段微课视频,在视频中简要地讲解函数的概念以及其中的变量关系,结合图像为学生展示函数模型,引导学生将实例与图像结合起来,从中抽象出函数思想.在授课前的1~2天,把微课发送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微课视频和课本进行自主预习.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对学生预习环节的指导,使学生更好地完成预习任务,在主动阅读和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二)提升教学趣味,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兴趣是能力培养的基本要素,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地参与进来,主动进行思考、交流和操作,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学能力.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不能主观地设计教学活动,而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他们的认知规律,找出学生兴趣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吸引到数学情境中.比如,教师可以用一些关于数学的故事、游戏等进行课前导入,让学生形成较强的探索兴趣,进而主动参与数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抽样的基本方法”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小程序,将班级中学生的名字输入进去,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若干次随机抽样,让学生猜猜谁的名字会被抽中,并思考每个人的名字被抽到的可能性有多大.这种新颖的方式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带入上课的状态,也可以较好地引出本课的教学主题.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什么场景会涉及类似的抽样活动呢?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联想和作答,比如一些抽奖活动,对生产的商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查,从班级中随机选取几个学生参加学校活动等.教师结合学生熟悉的场景,讲解抽样的概念与基本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让他们对数学知识产生形象化的理解,更加牢固地掌握相关内容.

(三)积极讨论交流,增强主动探究意识

高中数学课程中包含了较多的抽象性概念,知识点繁多,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阅读与理解能力.在课堂上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讲解,还需要学生的主动探究,形成双向互动,才能确保数学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课堂的活跃性是影响学生探究意识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只是一个人讲授,学生通常会感到枯燥,在思维模式上更倾向于被动接收,而如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热烈地进行交流讨论,就能够形成良好的氛围,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同时,积极的讨论能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经历质疑、推理、归纳、总结等过程,有效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频率与概率”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姚明投篮球的视频,并提出问题:姚明投一次篮球,投中的概率是多少?接着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认为是50 % ,因为投球的结果有“投中”和“没投中”两种可能,有的学生则认为是80 % ,因为姚明投球很准.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答案依次写下来,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答案进行分析.教师还可以组织一次抛硬币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看一看抛3次、抛10次、抛20次的时候,正面向上的次数是多少,然后用次數除以抛硬币的总次数,观察数值的变化.这种讨论探究活动,可以引导学生理解频率和概率的概念,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

(四)课后巩固复习,提升自主应用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课后复习是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在复习过程中,学生会对授课过程进行回想与复述,形成牢固的长期记忆.根据遗忘曲线理论,学生在刚学完知识的时候遗忘速度较快,而通过复习可以实现遗忘时间的有效延长.同时,由于课后复习的环境比较轻松,教师适时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数学活动,可以锻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数学教学的目标不仅是理论的记忆,还是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课后复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指数函数”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调查某一银行的复利利率,并自己设置一定的本金数值,将存期设为x,本金与利息的和设为y,然后写出x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可以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清晰的函数模型,深化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函数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形式,锻炼他们利用函数知识分析生活问题的能力,在应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数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五)构建线上空间,拓展自主学习渠道

教师应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学习空间,进一步指导学生开展更加灵活和有效的自主学习.这是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的重要突破口,也是为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而从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工作往往只在课堂的几十分内进行,使得培养渠道固化,培养路径单一,自然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通过构建线上自主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自主学习渠道和路径,继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落实后续 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进行线上自主学习空间的构建.教师可以结合微信公众号的基本特征,合理设计不同的自主学习模块,如教师可以结合需要分别设计“基础知识学习模块”“随堂练习学习模块”“拓展延伸学习模块”“互动交流模块”“经典案例讲解模块”等,并结合不同模块的性质定位制作动态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开展灵活的自主学习,教师则要强化对学生线上学习的指引,如通过微信群组讨论、线上直播、线上一对一连线等基本方式,开展集体解疑和一对一解疑,全面解决学生在线上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数学教师还要结合需要,引导学生开展线上讨论、线上求助、线上测试等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线上学习的活力和热情,进一步通过线上空间和线上学习来提升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水平,继而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自学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培养目标,也是推进课程改革、实现终身教育的保障.因此,教师要转变应试教学的理念,将自学能力的培养当作数学课堂的重要目标,通过课前自主预习、趣味教学活动、课堂讨论交流、课后巩固复习以及构建线上空间等措施,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数学学习,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增强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丽.培养新时代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几点尝试[J].现代教育科学,2018(S1):115-116.

[2]杨小英.运用“导学案”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0):194-195.

[3]杜遵盛.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C].当代教育评论(第7辑),2018:277-278.

[4]宋士华.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1):107-108.

[5]蔡晓燕.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力[J].文理导航(下旬),2021(10):47-48.

[6]宋娟,赵学梅.构建基于微课的线上联合面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8):26-29.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数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