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杭海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路径探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与改革,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德育教育愈加重视起来,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是促使其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提升综合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提升自身的教学认知水平,重视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在保证高质量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下来促使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高效培养与提升,继而也将有利于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开展的现状问题
(一)德育教育不受教师们的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就是要让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合理设置各种教学策略,创新语文德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熏陶,从而实现对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在目前的语文课程中,德育并不是非常受教师重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有很多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让学生进行各种语文知识的学习,而没有在德育方面进行有效的教育指导,使得德育工作得不到有效展开。
(二)在语文课程中学生对德育思想不够关注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教师就需要加强對学生的思维引导,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学习,或者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让学生对各种道德思想形成深刻的认识,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很多学生对德育思想都不够重视,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只知道背诵各种语句,或者完成各种练习题,而没有对各种道德思想进行充分的研究,即使教师进行德育教育,也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得德育教育存在表面化的现象,影响了德育教育的顺利发展。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一)重视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高效实施德育教育
当前,小学语文课本是落实与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教学载体,所以,怎样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来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和讲授,在阅读教学中促使小学生获得高质量地德育教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当前正在面临且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来挑选一些合理的、适宜的德育教育阅读素材,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材选择时,需注意根据小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来选择阅读文本,避免选取那些理解难度高的文章,如散文、小说等。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挑选阅读素材时,可倾向于选用那些易于阅读和理解还具有丰富内涵的寓言故事,这样的阅读素材内容短、有深意,而且十分有趣,便于满足学生的年龄特点,例如守株待兔和掩耳盗铃等,不仅适合学生朗读和理解,也能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知识内化。
(二)重视在识字教学活动中高效开展德育教学
现阶段,识字教学同样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汉字文学中,也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丰富的哲理,而这些汉字中的智慧和哲理具备很强的德育教学功能。因此,在实施识字教学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对这些文字进行合理引导并进行深入解析。
例如,在进行汉字“忠”的教学时,我就可向学生分析“忠”字的组成部分,即为“中”和“心”构成,这一字的含义则是在告诫别人与人相处要一心一意,不可存有其他不道德的心思,这样才能称为忠心,要一直忠心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在这样的汉字分析下,既有利于提升了学生对于“忠”字的理解,又有利于促使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有效培养。
(三)重视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德育渗透
人的情感是现实生活中最为真实和丰富的存在。综观小学语文教学,多数教师倾向于为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式,很少关注是否学会运用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更不知从何谈起。现代素质教育明确指出,教师应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核心素养也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对此,语文教师应将语文知识与德育相结合,指导学生感悟现实生活中浓烈的亲情与不计报酬的伟大奉献,为成为思想道德品质健全和积极乐观的人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以《慈母情深》教学为例,该篇课文为读者展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母亲经济来源十分微薄,但却为孩子倾尽全力,作者用买书的钱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只为让母亲吃好一点,母子之间的相互付出的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当学生沉浸在课文情感中时,我趁势提出:“你们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之间发生过哪些难忘的事情呢?是否愿意分享一下?”学生在我提示下相互交流,积极分享自己与父母的感动难忘之事,对父母之爱与亲情产生深层次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已经成为众多教学工作者正在思考和亟待解决的课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德育,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从多个方面入手,扬起德育教育之帆,让学生接受积极、正确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孟亚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1(09):22.
[2]崔杰芳.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