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蓓
【摘要】1989年,镇江市京口区实验小学翻开了京剧进校园的第一页。三十年间,梨园芬芳遍布校园,在校园中熠熠生辉,学校在队伍建设、科研、活动等各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为全面育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学校站在新起点,分析京剧“赏、品、唱、演、练”五重特质,挖掘其强大的教化功能,重新审视、定位传统文化中强大的育人功能,以儿童发展为起点,以时代发展为契机,让京剧教育从兴趣班、特长队的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有目标、有体系的校本普及性课程和全员参与性活动,实现“童心京韵、文化立人”的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京剧
文化是民族之魂,也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核。20世纪80年代末,我校翻开了京剧进校园的第一页。多年来,我们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充分挖掘京剧艺术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开拓育人路径、创新育人模式,以儿童的视角开发课程、以儿童喜爱的活动实施课程、以儿童接受的方式评价课程。学校从环境固本、课程设计、课堂实施、活动推进等方面规划与实施“童心京韵”文化课程建设。
一、环境固本
学校为实现京韵环境建设,开展“一苑、一馆、一廊、一坊” 的建设,并设立“一营”,以营造育人氛围、弘扬文化品格、彰显道德风范。
京剧苑:学校现有集京剧传承、展示为一体的传统建筑。它于1987年建成,历经一次重建、三次修复,承办省内外京剧表演数百场次,迎来送往千百名小票友和小观众,已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校园瑰宝。远望红墙黛瓦、飞檐翘角,与校园整体风格相得益彰;步入其中,可见雕梁画栋,京腔京调绕梁不绝。这里是师生们日常排练、表演、交流的综合性活动中心。
京博馆:为了更加直观地呈现京剧两百年的发展史,更好地追溯、探寻、研究京韵文化,场馆分四个功能区。教学活动区:呈半圆形,中心设小舞台,长凳环绕,舞台后方是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博览区:收集摆放各种京剧的砌末、服饰、脸谱、乐器、名家剧照等,是一处适合儿童理解和接受的“校園京剧小博览馆”。学习资料区:放置相关的书刊和教育资料,提供两台“京剧资源触摸屏”,便于师生了解学习更多的京剧知识。荣誉展示区:展示1989年以来师生在各类比赛和展演中获得的奖杯、奖状、锦旗以及各个时期京剧进校园的珍贵的历史照片。
京韵廊:“以墙面为媒、用作品发声”,这里记载京韵濡染中儿童的智慧与发展。京韵廊分为“京剧作品长廊”和“京韵德艺大道”两大部分。教学楼一至四楼长廊为“京剧作品长廊”,这里是孩子们施展艺术才能的天地,更是校园儿童京剧学习成果的展示长廊,摆放了他们用缤纷的色彩和灵动的笔尖创造出的脸谱造型、服饰创意、舞台设计、原创剧本等。行政楼外侧走道为“京韵德艺大道”,将近现代京剧名家名言、社会各界对我校京剧的题词赠言留印为石刻,记载师生的美德善行,勉励鞭笞全体师生不断前行。
京研坊:这是一间现代化、智能化的教室,拥有直播系统和录课功能,供师生探索互联网格局下大容量、更便捷的京剧教学。在这里,学生可实现交互式学习交流,教师可开展微格教学研讨。
京乐营:这是拓展京韵教育的外延,积极整合了各种京韵文化实践资源,为学生提供进行场馆参观、角色体验、京史探秘等体验的地方,帮助学生在社会体验中实践、感悟、创新,做到让学生研玩京乐营即可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
为让传统文化落地生根,适应儿童认知发展的需求,学校设计了三位一体的童心京韵校本课程群,即京剧校本课程、“京剧+x”学科融合课程、京剧社团活动课程。
1.京剧校本课程:学校实施京剧进校园30多年,积累了大量的教育资源,拥有了较为丰厚的课程基础,经过全体老师的倾力编制,正式出版了校本教材—《创造与享受艺术化人生》。作为普及性校本课程的首推读本,该套教材的设计遵从“综合性、活动性、选择性和开放性”四个原则,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教材分为三个层次,低年级发现京剧,中年级走近京剧,高年级品味京剧,由浅入深,分年级实施。编写组教师从知识内容上划分,将京剧知识分解为九大块面,从脸谱到服装,从念白到程式,从身段到名家等均有涉足。
2.“京剧+x”学科融合课程:课程组老师以教育部推荐的15首京剧进校园曲目和人教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为蓝本,总结、开发出京韵育人的四类资源—“唱腔唱段、剧本念白、身段表演、舞台程式”,寻找到京韵育人的五座桥梁—“唱、演、品、做、研”,打通它们与五育的通道,将其融入现有的音乐、美术、体育、道德与法治、语文、英语等学科课程,实现京剧文化走向课堂、着落课堂。
3.京剧社团活动课程:根据京剧的育人元素,开发“五美社团”,即美德社、美文社、美体社、美艺社、美言社,构建京剧社团活动课程,给一批对传统文化有兴趣、有特长、有梦想的孩子提供学习、展示的小舞台。每个社团拥有丰富的活动资源包,收集记录学生的活动成果。“五美社团”介绍具体如下。
“美德社”品儒雅风骨:开展“讲小故事、学大人物”活动。通过讲京剧故事,学名家事迹,让学生体会人物的道德情操。如,高年级以“仁义礼智信”为线索,阅读京剧经典唱段中的德育故事,感悟刘备的仁、关羽的义、孔融的礼、诸葛亮的智、太史慈的信,形成研究性学习主题,研学品评。
“美文社”习诗词雅韵:通过对唱词的解读,体会传统语言文字美。首先,京剧中有不少跟古典诗词有关的唱词,教师加以开发利用,带领学生研习。其次,京剧剧目部分取材自《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名著,学生学京剧、看经典,更有一番育人
功效。
“美言社”诵美言:学生通过诵读活动,感受唱段、念白的音律美。此外,中低年级学生可以组建“校园文化小导游”活动,尝试对学校“一苑、一馆、一廊、一坊”进行介绍。高年级学生组建“京剧英语小主持人社团”,尝试探索将京剧文化向世界推广传播的途径,增强文化自信。
“美艺社”绘童年缤纷:开展“京剧与现代美术设计”“京剧锣鼓咚咚锵”“京剧服饰新创意”“京歌小话筒”“京剧舞台秀”等美术、音乐、舞蹈社团活动。在京剧艺术的熏陶下,学生提高了审美能力、提升了审美品质。
“美体社”舞中华骄傲:开展“小拳脚、好功夫”社团活动,通过对京剧功夫的学习,塑造强健体魄。
三、课堂实施
为了让前期开发的课程内容更好地在课堂中得到展示,老师们广泛学习、共同研究、集思广益,构建多元化课堂模式,在实践中形成研究成果,助推课堂优化发展。下面以“京剧+x”学科融合课程为例进行介绍。
“京剧+音乐”课堂:编儿歌“京唱”,做身段表演。该融合课程每学期由音乐教师执教4课时。音乐教师创编拓展教材《京剧娃娃唱儿歌》,将童谣儿歌改编成富有京韵和京味的曲调,朗朗上口又字正腔圆,每学期随课堂内容安排教学。同时,音乐老师将身段和唱腔练习融入每节音乐课的热身和开嗓阶段,实现“日日听京调、课课唱京剧”。
“京剧+美术”课堂:绘五彩脸谱、画精美服饰。该融合课程每学期由美术教师执教4课时。美术教师挖掘京剧中的脸谱艺术和服饰艺术亮点,追本溯源,带领学生与古人对话,重现、鉴赏古代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学生通过水粉画、水墨画、盘画、剪纸、折纸、十字绣等多种形式完成课堂学习,制作出的优秀的作品将被老师推荐留存到学校的“京剧作品长廊”,同时编入京剧美术作品集《京剧娃娃学美术》。
“京剧+体育”课堂:舞民族功夫、打舞台拳脚。该融合课程每学期由体育老师执教4课时。体育教师开发京剧中的舞台动作和武打功夫,与体育教材中的形体单元整合,实现京剧动作融入体育课堂,创编拓展教材《京剧娃娃练功夫》实施于体育课堂。
“京剧+道德法治”课堂:寻名家过往,传励志精神。该融合课堂每学期由品德教师执教4课时。品德教师带领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搜寻京剧名家的励志故事、京剧中的名言警句、经典唱段中的人物品格,汇编成拓展教材《京剧娃娃学做人》,成为孩子们亲手编制的道德与法治的校本课程读本。
“京剧+语文”课堂:吟唱词念白,品文学魅力。该融合课程每学期由语文教师执教4课时。教师充分开发利用京剧的语言资源,形成现行基础语文补充性的教学读本:《京剧唱段语言和念白语言的解析》。通过“质疑—查证—研读—交流—汇总”的课堂学习模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语言魅力,提高自身的文字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积淀丰厚的文学修养。
“京剧+英语”课堂:播非遗文明,讲中国故事。该融合课程每学期由英语教师执教4课时。通过英语这一语言媒介推动京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老师们精选京剧素材编成儿童喜闻乐见的京剧英语小故事串讲,汇编出学科拓展读本《京剧娃娃说英语》。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特色教学风格,开发出“创设情景、激起兴趣—点拨启发、探究感悟—问题碰撞、交流提升—导评反馈、练习延伸”的教学模式,该课程经验还曾在江苏省英语特色现场会上公开交流。
四、活动推进
学校本着“活动传承文化、助力师生发展”的原则,让京剧在新的时代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培养广大师生“自信、开放、创新”的意识,向社会各界展示乐观积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在此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架构了“京韵大舞台、师生共成长”活动体系:
1.“舞动京韵”特色操:人人唱京歌,个个做京操。体育和音乐骨干教师联手校外专家开发校园京剧特色操,作为体艺“2+1”必备项目向全校学生普及推广。特色操分“形体动作”和“唱腔唱词”两部分。“形体动作”整合京剧中的“做”和“打”的身法元素而设计;“唱腔唱词”则融入京剧的音律元素。京歌《我们的校园处处有春天》作为校歌向师生推广,京韵特色操也已创编成型。
2.“五月花山”京剧节:师生共舞台,成果同分享。每年五月,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花山京剧节”。京剧节分“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对外交流活动”三大部分。“学生活动”有年级组课本剧表演、“五美”社团的汇报演出、校“小梅花”京剧团展演等。“教师活动”包括“力行社”的青年教师汇报课展示。“对外交流活动”包括与江苏省京剧院对口培训活动、与山东金县中心小学的京剧联谊活动,与英国登比郡艺术学校交流等。京剧节是京剧教育成果展示的盛典,也是对外交流的桥梁。
3.“京剧娃娃”社区行:小手牵大手,经典永流传。一二三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自愿报名,组队到社区活动中心、敬老院、老年大学开展结对联谊活动,为社区居民奉上自己的所学所得。京剧娃娃们有板有眼地表演唱《报灯名》《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展几番拳脚功夫,舞几场身段表演,小手牵大手,让爱心和经典在老少几代人之间传递下去。这样的定期定点活动受到社区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评价。
4.“走十访百”研学团:访名家名社,研民间戏曲。四至六年级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平台,走访镇江民俗馆、康盛劇社、江苏省京剧院、扬州评弹博物馆、苏州昆曲博物馆等。孩子们带着研究课题分学期走进不同的场馆,完成线下的调查访谈记录,再回到学校通过网络线上查询,全面深入地了解以京剧为代表的祖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
5.“小小梅花”舞台秀:传国粹文化,向社会献礼。学校“小梅花”京剧团是区域内外首屈一指的儿童京剧特色队伍。多年来,新老接替、代代传承,向国家输送京剧表演人才数十名,演出三百余场,受到国家领导的接见,三次走进中央电视台。每年金秋十月,古城镇江丹桂飘香,朵朵“小梅花”们盛装走进大市口“城市客厅”广场,为镇江市民献上最精彩的京剧演出。
五、评价引领
教育落地,评价先行。京韵文化育人的评价应该与育人目标相一致,以评价引领育人工程的实施,以评价导航师生成长的方向。
学生成长评价
1.建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围绕学校“求真、向善、修能、尽美”的学生发展目标以及学校每月和美学生评选要求,结合京剧国粹呈现的强大教化品质如儒雅、友善、正直、诚信、智慧等,设置“京雅章”“京安章”“京健章”“京净章”“京智章”评价标准,以实现让学生们受到评价的激励与引领,将京韵文化中的“仁善正诚智儒”等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编印《京娃素质储蓄卡》,发放人手一本。该手册内容包括各京娃章评价标准、个人争章目标、京娃成长足迹、活动感悟、评价记录等,手册的设计融学生、课堂、家庭、社会诸要素,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该手册既是学习成果的评价册,又是成长过程的记载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对学生的多元评价。
从“大家看、大家说”到“大家学、大家做”,“童心京韵”课程滋养了学校独一无二的“精”“气”“神”。京剧艺术植根在这片土地,历经三十年,展现出一片蓬勃生机。京剧让这里的人们感受了文化的魅力,唤醒了民族文化意识,有了美好的集体的记忆。
【参考文献】
张东娇.学校文化管理丛书:学校文化管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