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鄂汉东(1972.8—),男,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中小学高级教师。
学校管理[1]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各项工作目标,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依靠一定的制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后勤和师生员工等各项工作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如何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都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小学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现,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激励机制是一种新颖的管理方法,对激发和鼓励人们的行为动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学校管理中应用激励机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选择性激励机制的概念
激励机制[2]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某种管理目标,根据客体的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制度、方法和手段,激发客体对工作的热爱和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挖掘客体的潜能,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选择性激励机制是激励机制的一种,最早由奥尔森提出,通过总结可以认为选择性激励机制[3]是建立在选择性的对待激励客体的基础上,以奖惩作为基本的思维策略,即通过奖励措施引导和激发客体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通过惩罚措施抑制和减少客体的不作为行为。
本文在奥尔森选择性激励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教师个体需求为主导的、双向互动的选择性激励机制。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可以根据同类教师考核后的业绩对教师进行有选择性的激励,对于考核业绩突出的教师按照考核标准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而对于考核业绩不合格的教师则按照考核标准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惩罚。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个性化需求,避免教师对奖惩内容不满,学校可以对每项奖惩措施列出一个奖惩菜单,受到奖励和惩罚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奖惩菜单中选择受到奖励或惩罚的具体项目,这两方面激励机制有机结合、互相反馈,共同建立起选择性激励机制,具有民主参与、可选择性、多样性和公平公正的特点,能够最大化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现管理者的管理目标[4]。
二、小学学校管理中的选择性激励机制构建
小学学校管理中的选择性激励机制构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探索激励过程的参与主体、有效激励环境的营造,共同构成选择性激励机制的执行基础;二是从保障的角度对选择性激励机制的执行过程进行构建。
(一)小学学校管理中的选择性激励机制执行基础
小学学校管理中选择性激励机制的构建需要一定的参与主体和时空环境作为前提和支持条件才能顺利的展开。在激励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营造有效的激励环境和制订实施有效的激励方案和措施。
1.参与主体及其结构安排
在激励机制中,激励主体是激励行为的发出者,在诸多激励因素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一项好的激励措施往往具有以下特征:组织成员的参与程度高,管理者对组织成员具有高的期望值和标准,团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学校的管理者是选择性激励机制的主导力量,要有良好的沟通和倾听能力,能够为教师基本的物质需求提供支持和保障,打造具有凝聚力的教师团队,为教师建立较高的期望值和激励标准,让教师主动参与到激励过程中来。学校管理者应当为选择性激励机制提供各种激励因素和条件。
教师群体既是选择性激励机制的参与主体,也是选择性激励机制的激励客体,而教师的需求具有复杂性和多层次性等特点,因此对教师群体的组织和安排是选择性激励机制构建的重点[5]。绩效考核是选择性激励机制的主要方法,为了保证选择性激励机制的公平性,学校应当将教师进行分组,明确小组成员,使教师之间具有可参照的标准,拥有相对平等的机会参与激励。教师分组时一种方法是按照横向维度,即按照不同的学科组建激励小组,如语文小组、数学小组,另一种方法是按照纵向维度划分,即根据从业时间或年龄将教师划分为青年教师、中年教师和老教师三类,这样划分的原因是不同年龄的教师从业经验不同,考核标准应当有所区别,另外不同年龄的教师对奖惩的需求差异也较大。
2.有效激励环境的营造
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成为激励的主体之一是可行且必要的一个激励理念,高效的激励措施对个体而言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激励。首先,管理者应当努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这里的工作环境主要是指物质环境,包括教學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等。其次,管理者应当营造一种重视学习价值的组织文化,管理者需特别关注对于激励氛围的营造,有完善合理的配置和安排,努力追求一种信任、支持、赏识、尊重的教师工作氛围,帮助每位教师设立自身合适的目标,提供好的教学设备和环境,建立凝聚力较强的组织文化,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共享和提升的平台。再次,学校管理者应当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激励环境,让每名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到选择性激励机制中。管理者应该赋予教师发言权,鼓励其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对于激励本身的看法;通过在工作中突出教师的能力,来帮助他们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教师们建立起自信、自重、追求自我实现的良好心态,让教师首先从追求自我激励开始,树立合情合理的工作目标,并积极努力实现。
3.激励因素的构建和支持
教师的需求是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主要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将选择性激励机制中的激励因素分为主观需求性激励因素和客观需求性激励因素。
主体本能需求是指教师自身从潜意识中希望能够得到或实现的东西,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从职业成长方面分析,对于追求专业发展的教师而言,其主觀需求性激励因素主要包括继续教育、进修学习、学校的科研项目参与、教学技能培训、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而对于行政岗位的教职员工而言,除上述内容外,晋升方面的需求也应当考虑在内。从人际关系方面分析,主观需求性激励因素主要是指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教师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的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主体本能需求主要是指教师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的精神层面追求。这些精神需求是激励机制中发挥基础功能的激励因素,在教师个体需求中占有主导地位,是最需要也是最容易得到满足的,具有内在调节性作用。
客观需求性激励因素主要是由于客观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背景产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经济报酬方面。薪酬根据工龄、学历、职称、福利待遇进行调整,而教师的这些需求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当老师的行为目标达成后又会产生新的需求。故学校领导要全面了解影响教师积极工作的多元因素,研究教师不同的需要,找准每位教师当下最迫切的需求所在,使其产生正面合理的迫切需要,同时想方设法满足教师们的需要,既要考虑教师的薪酬需求,又要考虑薪酬之外的奖惩措施。
(二)小学学校管理中的选择性激励机制执行过程
选择性激励机制融入“人为为人”的激励理念,突破了传统激励的单一主体性,在此过程中主要分他励、自励、互励三个层次展开。
1.他励—有选择性地区分教师
学校管理者应当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最终的奖惩参考标准之一,根据教师的绩效考核结果及其他方面的表现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教师进行评定。评定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纵向的对比,即将教师的评定结果作为档案每年留存,然后管理者以教师个体为参照物,根据一定时期内的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给教师以公平的感觉,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教师可以进行公开表彰,对于短期内考核结果不合格的教师应当给予惩罚,对于停滞不前的教师进行约谈提醒和鼓励。另一种为根据横向对比结果进行奖惩,即按照教师的类别特点等进行分组,将同类教师的考核进行评定分类,排出等级,从而区分对待。
学校管理者应当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设置多种奖励和惩罚方式,如奖励可以包括文化激励、报酬激励、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等多种方式,让教师自己选择奖励方式。而对于惩罚措施,学校则应当采取教师自治的方式商议出合法、合规、教师能够接受的惩罚措施,如通过经济惩罚建立“奖励基金”等方式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刺激,激发其改变现状,积极进取。例如,在学校科研项目中设置灵活的激励机制:针对同学科三位教师有不同的激励机制,小王老师上课特别好,安排小王做课堂教学方面的微型课题来增加课时津贴;小方老师虽然年轻,但班级管理有方法,学生的学习氛围好学习主动性强,学校又设置了“班级管理先进模范”,让小方同样享受奖励津贴;小陈老师中规中矩,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学校在考勤制度中设置全勤奖,小陈也有相应的奖励,这样既让小王和小方感受到了学校对自己的重视,提升了个人价值,也让小陈感受到学校的公平公正,避免了三位老师的攀比,用不同项目津贴的激励机制化解了矛盾。这样的选择性激励机制让老师们对“各得其所”有预期,充分发挥了在工作中“各尽其职”的作用。
2.自励—教师选择激励因素
由于时空性和个体性的差异,激励的客体需求往往不同,但传统的激励方式中,激励的因素较为单一,且忽略了教师的想法和需求,激励的方法往往无效或负效。因此将教师的话语权和选择权还给教师对选择性激励机制的构建十分重要。让教师参与到激励因素的选择,不但可以让管理者了解到现阶段教师的需求,从而及时调整激励政策、改变激励措施,更好地发挥激励的作用,还能让教师感受到管理者对自身的尊重和信任,增加团队归属感,提高对工作的热情[6]。另一方面,通过自励的过程,还可以实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之间的有效互动,让双方对于激励措施进行不断的磨合和彼此适应,实现学校目标和个体目标最大限度的吻合,提升学校管理效率。
3.互励—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互动
在选择性激励机制中,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十分重要。首先,学校管理者应当针对选择性激励机制实施的具体细节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教师进行开诚布公的交谈,让教师了解到选择性激励机制实施的目的和意义,为教师答疑解惑,并观察教师的反映和需求,最终实现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其次,在选择性激励机制实施后,学校管理者应当及时了解教师对选择性激励机制的反馈,管理者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以及教师提出的对策和建议,共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讨和改进,这个激励过程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最终也是双赢的。
三、结语
学校管理的内容涵盖方方面面,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考核与激励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小学学校管理实践中,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选择性激励的功能,关键是管理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没有意识到选择性激励的重要性。尽管近些年学校的管理制度在逐渐创新,但教师的激励制度与学校的管理制度并没有系统的构建,造成了现实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无效、低效甚至是负效激励的现象。选择性激励机制具有公平公正、民主参与、多样性等优点,通过他励、自励和互励三个过程实现了对教师的激励,体现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选择性激励机制的构建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总之,选择性激励要素可以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能避免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
【参考文献】
黄海斌.小学学校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有效应用[J].中外交流,2019(01):79.
詹中力.激励机制构建对乡镇小学学校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J].读天下(综合),2020(14):01.
宋雅杰.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构建[C]. 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