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师发展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战略实现了从基本普及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优质均衡成为当下的价值追求和努力目标,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政策设计和工作推进的显著特征。《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等文件,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为响应国家号召,江苏省于2016 年启动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重点项目——建设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计划用五年时间建设1000 个左右的市级和县级培育站,培养3 万名乡村骨干教师,带动全省27 万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1]
培育站是集教学、研究、培训于一体的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其成员必须具有乡村教师身份。[2]2016 年以来,常州市连续开展五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先后共组建70 个市、县两级培育站,210 位主持人和导师参与,培训乡村骨干教师1960 人。建设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在全国尚属首创,无旧例可循,无经验可鉴。课题组以常州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作为样本,研究培育站运行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后续工作改进的策略和措施。
在专业态度方面,部分乡村教师教育理念陈旧、不愿钻研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教学研究的意识。因为时间紧和任务重,部分乡村教师对培育站的活动有畏难情绪。有的乡村教师认为自己是学校骨干,教学经验已经比较丰富,因此缺乏专业成长动力。有的乡村教师认为,讲座、课题、论文都很难做,不敢尝试,并且对于教育教学的作用不大。
在专业技能方面,大多数乡村教师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教学广度不广、深度不深。教学问题设计缺乏可检测性,无效问题居多,对课堂教学环节处理不到位,课件制作不够好,在教学上目标性不强,教学环节松散等。部分乡村教师在听评课活动时主动发言少,不知道讲什么;在开展课题研究时,理论知识欠缺,对课题研究存在畏惧心理;读书时没有明确的阅读方向和目标,很少阅读理论方面的书籍,读书心得不会写。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项目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性工作。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优化顶层设计,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和运作模式,用“1+2+X”的组织形态,打造乡村教师成长新平台。在组织形态上,每个培育站由25—30 位学员、2 位导师和1 位主持人组成。领导、管理和培育三种角色的胜任力是遴选主持人的主要依据,而导师的选聘则强调其在提升学员专业素养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引领力[3],学员的选择突出其专业成长的潜力。
1.明晰目标:培育站研修方案设计,强调以学员需求分析为基础,形成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问题—主题—课程”的闭环设计。研修主题根据乡村教师的共性问题和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来确定。通过培育站研修方案和主题,强化目标意识,与学员签订培养成长合作协议,明确各学员这一年的奋斗目标,制订个人专业成长规划、个人学期计划。
2.建章立制:保证培育站良性运行,坚持“导师引领,同伴互助,教研结合,推陈出新”的工作机制,落实研修工作思路。学员们达成共识,建章立制,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请假制度。每次活动时间基本为早晨8 点至下午5 点。
3.分工合作:培育站在共同目标的框架内进行人员职责分工,设立若干研修小组,选拔优秀学员担任组长,建立研修小组间的合作竞争机制,拟定并集体讨论通过《责任分工安排表》。只有分力、合力俱全,才能提升乡村培育站在本地区乃至全省的核心竞争力,突破学员“成长少同伴”的困境。
集中研修与岗位研修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专家引领与团队研讨相结合;本地研修与考察交流相结合;线下研修与线上讨论相结合等,努力使骨干教师培育站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学员中很多教师工作条件艰苦,有的身兼班主任和行政两份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克服各种困难,每个月参加两次“线下研修”。在面对面研讨后,教师们又主动把专题培训、公开课、主题研讨、经验交流等各种研修资料上传培育站的网络资源库,利用QQ 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网盘等,自发进行“线上互动”,深入思考。培育站还利用学员手册,记载教师点滴成长的变化。有的培育站建立好书导读,每天推荐,每月共读一本专业书,组队对抗惰性,成为期待的自己。在培育站建设过程中,将研修活动聚焦在课堂教学,通过经验学习、行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元学习方式,教师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升。培育站研修活动课程化的实施路径和策略,实现了乡村学员教育教学行为改进和专业发展的进步。[4]
为了保障研修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各培育站逐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并强化过程管理,使每次的研修活动都能扎扎实实,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与有效落实。例如,培育站对每次的集中研修都做好考勤记录,要求学员出勤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有的培育站采用小组合作竞争机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研修,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竞争,及时发掘典型,做好典型经验、先进做法的宣传推广工作;有的培育站对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发言有一定的规定,以此来激励学员认真参与,乐于展示,积极分享;有的培育站坚持一课一活、专人专项管理,有人负责文字资料的记录,有人负责摄像、照片的管理,有人负责网站的更新和管理,还有人负责好书导读管理等……这些具体而明确的分工,不仅使每个学员明确自己的职责,而且规范了培育站的活动管理,保证其整体运作的严谨周密与快捷高效。
导师组对学员实行动态淘汰制。通过中期和终期的双考核制,对没有达到相应要求的学员实行淘汰。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实行全员全程考核,省教师培训中心则进行抽样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学员,在市级学科教学带头人、县级骨干学员评选中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在评估标准中,着重评价学员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成长性,对导师的考核则将教学指导和学员成长(学员的公开教学和省级赛课成绩)纳入核心指标。
发挥行政部门和专业机构的双重优势和双向协同的运行机制。在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运行机制中,存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发展机构和培育站三方相互联结的运行体系。教育行政部门从政策制定和经费投入给予支持;教师发展机构则从业务指导、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上给予保证;培育站居于核心地位,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发展机构的支持下,独立开展有针对性的研修活动,是项目实施的关键所在。
经过周期为一年的培育站研修后,学员在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竞争观念增强,专业能力得到提升;自我发展意识增强,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能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交流研讨,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评课议课活动中,学员从沉默旁观到主动参与,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育站不仅通过专家引领,给予学员精准的业务指导,还鼓励教师进行微讲座、典型事例分享,反思教学实践,梳理成功的教学经验,形成理性化的教学成果。许多学员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写成论文,在期刊上公开发表。
课题组进行过一次调查,调查对象是常州市第三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及学员,分别来自常州的6 个辖市(区)20 个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调研主要采取发放问卷、进行访谈等形式,依据《关于开展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指南》等。问卷涉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活动天数、参加人数、活动开展前学员的工作状态、存在问题,采取的措施,取得的具体成绩,以及后续工作设想等。调查表明,培育站普遍能根据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育站《关于开展乡村骨干学员培育站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江苏省乡村骨干学员培育站建设指南》基本任务的要求,主持人及导师三人组带领学员积极、规范地组织示范课、公开课、评优课、专题讲座、名师讲堂、送培送教、课堂诊断等,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线上研讨、研课磨课、同课异构、观课议课、经验分享、读书交流等多种形式的研修活动,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见表1)
表1 第三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活动与成果
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工作成果丰硕,成绩斐然。据不完全统计,前三届培育站开展了1152 场专题培训会,462 次座谈会,759 次现场会及经验交流会;论文发表1023 人次,论文获奖1194 人次;基本功竞赛获奖295 人次,优质课评比获奖248 人次;省市级示范课590 节,省市级讲座500 次;主持、参与课题839 个;职称晋升143 人次,五级阶梯晋升250 人次等。特别是在江苏省第三届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优秀课评比中,常州7 名学员参赛,5 人荣获一等奖,获奖数量、等次高居全省榜首(全省共25 个一等奖)。在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1400 名学员中,多名学员成长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学科带头人,多名学员被评为市、区教学先进个人,获省、市基本功竞赛奖项、论文比赛奖项、论文发表及其他综合荣誉等。
由于每届培育站活动周期只有一年,时间并不长,教育教学研讨等活动开展得还不够丰富,在培育站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课题组对此提出一系列设想。
一是要强化资源共享和线上研修。要善于利用网络海量资源优势和立体互动的特征。目前,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利用QQ 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交流,要考虑后续能否利用网络平台、小鱼直播等手段,尤其是在后疫情时期,能否利用技术,真正做到打破时空限制,开展交流思想、答疑解惑、线上教学,开展网络资源学习和网络研讨活动。二是收集、生成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形成特色。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好资料的收集,如整个培育站的活动资料,学员的成长资料,教育教学经验、心得、感悟等,在教育教学经验和文本资料聚集过程中,达成专业发展的愿景。三是在制度建立、评价体系方面模式化。培育站需要在省、市制度、评价方式下建立自身的站内制度及评价要求,形成模式,要比省、市制度、评价方式更具体,更贴近自己的学员现状,用来规范和约束学员,凝聚教育教学研究力量。通过制度、评价方式的支撑作用,为学员成长提供参考依据及努力目标,为一年的教育教学活动注入动力。四是在资源整合、辐射引领方面更进一步。培育站的研修活动基本上是相互封闭、各自为营的,缺乏相互的联动机制。[5]所以,后续将建立共享互惠的信任机制,使培育站既承担培育学员任务,更要承担起在更大范围内的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让所在区域内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高,达到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学校提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