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要想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可以通过开展美术区域游戏,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促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鼓励幼儿积累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生活中感悟美好,发现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提高审美情趣。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个性化创作,为幼儿提供展示艺术才能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幼儿欣赏优秀作品,激发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兴趣。
关键词:美术区域;课程游戏;审美情趣;个性化作品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3-0082-03
作者简介:钱艳红(1977.2—),女,江苏张家港人,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幼儿园,幼儿园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爱美是人的天性,对于幼儿来说,美好的事物总是能吸引他们的目光,让他们投入更多兴趣。随着课程游戏化的开展,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自主获得认知与技能的提高,已经成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认知上的共识。开展美术类游戏,不仅能提高幼儿对美的感知力,还能帮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美术创作技能,获得审美情趣的提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要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美术区域活动氛围宽松,材料多样,幼儿可以将心中对美的感悟用作品完整地表现出来,这样不仅能锻炼幼儿动脑动手的能力,还能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和自信心,让幼儿在探索美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教育。
一、合理设置美术区域活动,给幼儿自由创作的空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试行)》明确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美的创造需要灵感,需要感悟,更需要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美术区域要设置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还应该接近水源,因为幼儿常常需要清洗材料、准备颜料等,因此,教师要合理规划室内外场地,给幼儿创设一个能激发灵感,满足创作欲望的环境。
(一)材料收集与整理
美术区域游戏是幼儿自主开展的游戏,从材料的收集、整理,到作品的展示,都应该是幼儿主动参与的活动,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注意收集可利用的美术材料,要与幼儿一起设计、布置作品展示台,让幼儿在创作的过程增强自信心。
例如,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报纸、芦苇秆、火柴盒、毛线团、秸秆、纸盒等都可以成为美术活动区的材料,就连厨房里的青菜梗,幼儿也可以拿来印画。幼儿可以将废旧报纸团成团后进行印画、点画,也可以用剪刀进行裁剪,折成凉帽、扇子等,牛奶瓶浪费可惜,幼儿可以将其用来做“笑脸娃娃”。幼儿可以用毛线来制作“菊花”或进行编织等。经过幼儿的整理与创作,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小物件就成了艺术品。教师可以在教室走廊设置“收集角”,请幼儿将生活中用不到的纸盒等带来幼儿园,丰富美术区域材料,为幼儿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打好物质基础。
(二)美术区域的创设
美术区域应有浓厚的艺术氛围,要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因此,无论区域的吊饰还是墙饰,都应是具有美感的。教师要与幼儿一起商量如何布置美术区域,如可将幼儿折的千纸鹤悬挂起来,做成窗帘;将幼儿的绘画作品放置于展示柜中,让幼儿一起欣赏;将幼儿的剪纸作品装裱起来,挂在墙面上进行展示。浓厚的艺术氛围能极大地激发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欲望,让幼儿在自由的氛围中更好地表现心中对美的向往。
二、结合季节与节日特征,开展美术区域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其不同的季节特征。比如,在春季,万物复苏,春天的美景激发幼儿进行艺术创作的欲望,教师在美术区域投放了纸、油画棒、颜料、棉签等材料,有的幼儿用棉签绘画出绿油油的麦田,有的幼儿用手指获取颜料在纸上点画,画出一簇簇粉红色的桃花,有的用印画、印染的方法画出春日里的各种美景物:放风筝的娃娃、旅游的游客、湖边的小蝌蚪、根根竖立的竹笋。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幼儿收集树叶,进行树叶贴画的练习:收集种子,进行种子贴画;收集秸秆,做成稻草人;收集植物的根与茎,贴画出各种蔬菜的造型。
除了季节的主题,重要节日也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如元宵节前,幼儿欣赏花灯、设计花灯;比如植物节期间,幼儿积极参与校园植树活动,用画笔画下同伴植树的场景,画面生动,富有生活气息;比如端午节期间,幼儿不仅学习制作粽子,还在美术区域尝试用彩纸折粽子,做香囊,这让幼儿进一步丰富了端午节的节日知识,也提高了幼儿动脑动手的能力;中秋节期间,幼儿尝试用模具制作月饼,用画笔设计月饼图案;元旦节时,教师在美术区域投放大量的纸、糨糊,幼儿动手学习制作红灯笼、剪窗花,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三、渗透时政和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美术创作兴趣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党建活动期间,教师鼓励幼儿积极营造党建氛围,用双手装扮环境。教师在美术区域投放了各色皱纹纸、树枝,幼儿将皱纹纸做成各种颜色的花儿,将之粘贴在树枝上,就成了一束束美丽的花朵。围绕党建主題,幼儿用油画棒、颜料等描绘出祖国的盛世美景。
同样,幼儿可以在美术区域用自己掌握的美术创作经验创作与幼儿园教学内容相关的作品。如幼儿在学习完《可爱的动物》后,用芋头进行造型练习,将芋头变成“小熊宝宝”,将牙签与之结合,使之变成憨态可掬的“小刺猬”。又如在学习完《各种各样的刷子》后,幼儿收集了许多刷子,一部分幼儿用刷子蘸取颜料粉刷瓶子、箱子,将普通的纸箱子变成了漂亮的“小房子”;一部分幼儿用刷子蘸取颜料进行喷刷画的练习,做成了各种形状的喷刷画;还有一部分幼儿用刷子进行人物造型的练习,做成“刷子小人”。开展主题活动不仅开阔了幼儿的视野,还让幼儿接触到了更多可创作的材料,能促使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艺术创作活动,促进幼儿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提升。
四、鼓励幼儿个性化创作,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适当增减美术区域的材料,让幼儿在其中尽情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一)图形添画
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图形添画不仅能加深幼儿对图形的了解,还能让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结合生活经验,进行个性化创作。教师在美术区域投放圆形和添画的材料,幼儿将圆形添画成铃鼓、足球、气球、城堡屋顶,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活了幼儿的想象力。
(二)拓印画
拓印画有多种,幼儿最喜欢的是简单的树叶拓印画、水印画、彩印画等。教师可以在美术区域投放大量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树叶,让幼儿用树叶蘸取彩色颜料,拓印出各种颜色的奇幻树林。在创作水印画时,幼儿将颜料滴于水中,等颜料在水中晕开后,再拿宣纸将水面上的画面拓印下来,晾干后就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美术作品。有的幼儿还将水印画进行添画,使得画面内容越发丰富,有点睛之效。
(三)趣味沙画
涂鸦是幼儿自发的活动,空闲时间幼儿也喜欢在地上用树枝画出各种图案,为了更好地挖掘幼儿的美术才能,教师可以将沙画引入美术区域,丰富美术区域活动。如在美术区域投入沙画盘,让幼儿寻找沙画盘的灯光开关,然后自主探索在沙盘上画出山峦、夜景,海里鱼儿、天上的飞船。沙画可多次重复使用的特征,让幼儿乐此不疲,独具创意的作品常常在幼儿不经意间诞生。
五、根据教学主题投放材料,让幼儿徜徉在艺术海洋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都跟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社会等领域,向幼儿展示与主题有关的知识,对幼儿提出相关的要求,促进幼儿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开展美术区域活动时,也要根据活动主题投放相应材料,让幼儿对某一项主题内容从认知到实践有一个基本认识。
例如,在大班“健身打卡”主题活动中,教师带幼儿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运动后,在美术游戏区域投放了扭扭棒和搜集来的废弃的一次性刀叉材料,让幼儿与材料互动,体现自己所认识的各种运动项目。幼儿在叉子的一头用彩纸画上五官,在叉身,用扭扭棒做成身子,将扭扭棒的两头分别做成运动着的肢体,不同的肢体动态,呈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又如,在大班“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一主题活动中,教师在美术游戏区域投放了橡皮泥、泥工板、展示背景图和棒棒糖的小棒,让幼儿用橡皮泥捏大公鸡,用黑色做大公鸡的眼睛,将黄色、红色、蓝色等搓成细细长长的一条,当成大公鸡的尾巴。在展示的时候,幼儿在背景板上画上初升的太阳,将大公鸡用棒棒糖的小棒固定,两者一结合就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随着主题活动的不断推进,教师要及时更换游戏材料。如在上述案例“健身打卡”主题中,当幼儿基本学会用扭扭棒制作“运动小人”后,教师就要围绕“健身打卡”这一主题,及时更换美术区域材料。教师可以留一部分扭扭棒的材料,另外再根据幼儿的需求投放新的材料:火柴棒、彩色的硬纸片等,让幼儿尝试用火柴棒与图形相结合制作“运动小人”,这样的安排既保持了幼儿对美术游戏区域活动的探索兴趣,有一定挑战性,又让基础较差的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慢慢学习如何用扭扭棒制作运动小人,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随着主题活动的改变,也不断发生变化,使美术游戏区域的活动,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使幼儿能在愉快的艺术氛围中不断与材料互动,提高审美情趣。
六、重视作品展示与评价,挖掘幼儿艺术创作才能
在幼儿眼里,自己的作品是最美的,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创作能被他人肯定。教师要对幼儿的作品展示提供展示平台,如作品展示台、作品展示板、悬挂作品、做成作品集等。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理解和欣赏。作品展示很重要,每一幅作品都是幼儿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教师要指导幼儿将作品有序展示在墙面、展示柜等处,这样,一方面便于幼儿欣赏,另一方面方便幼儿互相交流、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感和教师对其的肯定,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教师可将同类作品以用装订成册的形式展示,吸引幼儿与家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创作积极性。
在总结环節中,教师要重视对幼儿作品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可以让幼儿自己展示作品并讲述创作的故事,进行自评,也可以让其他幼儿从作品的结构布局、色彩搭配等方面开展有效的评价活动。必要时,教师也要作出诊断性与总结性评价,目的是调动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积极性,让幼儿对自己的创作有信心、有动力,有再一次进行创作的欲望,为下一次顺利开展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位幼儿心中都很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对于幼儿的美术作品,教师要抱着肯定的态度,给予欣赏的眼光。有时候,只有幼儿自己讲解作品的创作意图,教师才能看懂幼儿的作品。因此,教师要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幼儿的创作自信。教师进行美术作品评价时不能吝啬表扬,要中肯,要对幼儿有所启发、有所指引。教师通过鼓励幼儿参与自评、互评等评价活动,不仅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创作意图,还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鉴赏水平,促进幼儿艺术素养的提升。
结 语
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与年龄特点投放相应的美术游戏材料,还要与幼儿一起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美术创作,积极进行创作经验分享,支持幼儿进行个性化创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创作,让幼儿在充满艺术的环境中,拓展思维的广度,在实践中感受艺术表现手法,体验美术创作带来的愉悦感,有效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与艺术表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迎霞.例谈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形式[J].文教资料,2019(30):115-116.
[2]张小雷.发现、表现、创造:提升幼儿美术创作水平的几个维度[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