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兵,郝凌云
(1.甘肃农业大学 财经学院,兰州 730070; 2.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兰州 730070)
提要: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之一,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重要保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乡协调发展。在现有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优化满意度评价体系,以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为例,结合对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从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居住条件以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5个角度出发,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IPA分析发现当前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应发展建议。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追求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也日益迫切。但由于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人居环境的治理工作起步较晚,这使得广大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突出。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明确提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治理“三大革命”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在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专项治理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建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这一目标还有一段距离[1-2]。因此,了解当前农村居民对于人居环境的满意程度,听取居民诉求,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当前白银区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找出人居环境建设的薄弱点,以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不足,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为全国其他农村地区提供有用经验[3]。
将人居环境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进行研究,最早由希腊学者C.A.Doxiadi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认为应从自然环境、人、社会结构、建筑城市交通、通信网络5个方面构建理论,来正确地指导人类聚居地的建设活动[4]。90年代后,我国学者吴良镛在吸收道萨蒂亚斯等国外学者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国内人居环境的实践与思考,开创了人居环境科学,认为应将城乡结合起来考虑,使它形成一个开放且庞大的体系[5]。随着农村居民自主择居能力和意识的增强,国内对农村人居环境的居民主观满意度研究日渐丰富,在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的相关研究中,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马红卓等通过对焉耆县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整治情况的分析,发现村民对人居环境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部分村庄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道路、亮化等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厕所、自来水等改建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村民人居环境认知存在不足,主动参与家园建设的意识还不够强[6]。赵志庆基于对双鸭山市兴安乡4个村的满意度评价结果,提出以人为本、差异化的人居环境改善策略,呼吁将村民意愿纳入乡村振兴的实际工作中[7]。李云等选取云南省农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40个行政村的详细调查数据,对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与农村居民满意度的相关性进行总体和4个分维度(生态、生活、生产和社会文化)的分析[8]。孔德政运用AHP法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分为5个层面,并选取34个评价指标对赵河镇乡村人居环境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农药污染情况、饮用水供应、社会保障体系等指标对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存在一定影响[9]。常虎选取山东省日照市巨峰镇23个村庄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区域内的人居环境满意度进行了评价,四分象限图中显示出空气质量、建筑密度、道路硬化设施、自来水改造、卫生室改造设施和教育设施等亟须改善[10]。现有学者的研究多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出发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指标涉及居住条件的较少,如具体的人均住房面积、房屋质量、绿化面积等指标。本文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加入了经济层指标,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的生存、安全低层次需求满足以后才会追求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居民生活富裕了才会将目光转向生态建设,因此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农村人居环境的满意程度存在内在联系。鉴于此,本文基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232份问卷数据,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居住条件以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5个层面出发进行指标的选取,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满意度评价,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白银区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西部,地处黄河上游,辖区含强湾、武川、水川、四龙、王岘5个乡镇。近年来,白银区在改善区内人居环境方面积极作为,尤其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后,积极探索协调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带动发展农村旅游产业,配套完善农村居民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白银区乡村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改善,全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初步形成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与农村社会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截至2019年,白银区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50 191万元,同比增长6.1%,实现总产值73 306.75万元,其中,农业实现产值32 248.07万元,林业实现产值2 672.72万元,畜牧业实现产值24 085.24万元,渔业实现产值391.72万元。耕地面积19.3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0.67万亩,同比下降13.5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33万亩,下降21.72%;蔬菜播种面积2.63万亩,增长9.27%;林果面积1.46万亩,增长1.98%。粮食总产量2.2万吨,下降3.76%;蔬菜产量11.68万吨,增长3.37%。近年来,政府为促进农民增收,尝试引进藜麦、扶持黑毛驴等特色种养产业,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 338.96元,相比上一年增长了8.64%。
自然生态方面,政府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切实改善空气质量,截至2019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9天,比上年同期增加34天,并于2018年财政投入500万元用于乡镇污水处理站的建设,以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实现了乡村污水处理站的覆盖。积极开展乡村道路绿化工作,2018年完成道路绿化24.5千米。2019年,各乡镇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8 320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 527.8吨、村内淤泥116吨、水塘21口、村内沟渠82.5千米。
为方便居民日常出行,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改善村容村貌,白银区近年来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白银区硬化村通道路179千米,村内主巷道45千米,行政村硬化道路通达率达到了97%以上。截至2019年,共建设村民健身广场66个,影剧院1个,村文化室45个,实现了区内村健身广场的全面覆盖。区内垃圾处理方面已经建立“户定点、村收集、镇集中、区处理”的模式,定期对农村垃圾进行转运、焚烧或填埋处理,防止垃圾外溢和环境污染,组建村内环卫队伍,对街道巷道、公路沿线实行日常巡查清理。现有农村垃圾收集、转运车63辆,保洁员364人,农村垃圾收集点315个,村庄垃圾收集车辆、收集点覆盖率达到100%,全区45个行政村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2019年,整治村容村貌、健全基础设施投资280余万元,粉刷墙面7 000平方米,对沿黄沿路沿线村庄进行改造提升,投资465万元,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5个。
农村庭院是农村居民最为日常的生活空间,也是构成农村人居环境最基本的单位,白银区各乡镇积极开展庭院绿化工作,持续扩大乡村绿化面积,2018年年底,各乡镇年平均绿化庭院数在400户以上。截至2019年,白银区农村居民现有房屋209万平方米,其中钢混结构房屋58万平方米,砖木架构房屋81万平方米,占到现有房屋总面积的66.5%。45个行政村中自来水受益村达到44个,覆盖率达到了97%以上,并且所有村都覆盖了电、电话以及互联网,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2019年,全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62 918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1 531人,参保率达到96%。
满意度测评是一个典型的模糊评价问题,农村人居环境满意度作为农村居民的一种主观感知,如果用简单的“是”与“否”等非此即彼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就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11]。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德尔菲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村居民满意度矩阵,计算各级指标的农村居民满意度得分。最后,根据指标层的重要性以及满意度建立IPA象限图,分析白银区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势与不足。
模糊评价法以模糊数学为基础,运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难以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态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步骤如下。
(1)确定评价指标集U={U1,U2,…,Um}(m为评价指标数量),评价集V ={V1,V2,…,Vn}(n为评价等级数量)。
(4)计算模糊综合评价集B=W×R=(b1,b2,…,bn)。
(5)对评价集B去模糊计算,则各指标评价值E= B×H(H为评价集V各等级对应分值)。
本文在现有乡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从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居住条件以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5个角度出发,共选取了17个指标(见表1)。运用李克特量表法将农村居民满意度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个等级,并分别赋值为 5、4、3、2、1,用于之后的模糊评价计算。
表1 白银区农村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本次调查问卷采用线上调查的形式,通过问卷星系统向白银区5个乡镇的农村居民发放了232份网络问卷,为检验调查问卷(态度量表题)的回答是否可靠准确,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信度检验也就是可靠性检验,它能反映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可以反映问卷调查的真实程度,通常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对问卷数据进行检验。通过SPSS软件对回收的232份调查问卷中的17项满意度的指标数据进行信度检验,检验后得到Cronbach’s α系数为0.923,大于0.9,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很高。
效度检验可以反映出问卷的有效程度,测量结果与问卷内容越契合,则说明效度越高。效度分析使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研究,分别通过KMO值、共同度值、方差解释率值、因子载荷系数值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验证得出数据的效度水平。其中,KMO值用于判断是否有效度,共同度值用于排除不合理研究项,方差解释率值用于说明信息提取水平,因子载荷系数用于衡量因子(维度)和题项的对应关系。通过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效度分析,计算得到所有研究项对应的共同度值均高于0.4,说明研究项信息可以被有效地提取。另外,KMO值为0.918,大于0.6,意味着问卷的结构限度良好。
本文邀请了3位相关专业大学教师、5位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对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比较判断,建立判断矩阵。判断规则为村民对每两个分类层因子(i与j)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并赋予分值,确定出两两评价矩阵,求解各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及一致性检验,最终得出指标体系权重。
为了检验各个指标重要度之间的协调性,判断其权重的分配是否合理,因此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检验公式为CR=CI/RI,式中CR 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I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其中,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为计算1 000次后的数值,查表可得(见表2)。
表2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标准值
当CR<0.1或λmax= n,CI=0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一致性。由表3可知,各判断矩阵满足此条件,故各单排序权重(同级权重)为合理权重。同理检验总排序权重(全局权重)符合一致性检验,并计算得到总排序权重。
表3 层次单排序检验结果及其权重值
模糊综合评价借助模糊数学的一些概念,对实际的综合问题进行评价,即模糊综合评价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进而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评价对象因素集U={U1,U2,U3,U4,U5},其中U1,U2,U3,U4,U5分别为评价指标体系的5个一级指标。确定评价集V={v1,v2,v3,v4,v5},它们分别代表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并将它们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1分。评价矩阵R=(rij),权重集W=(wi)。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计算得到评价指标U对评价集V的隶属度。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到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居住条件以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5个要素层满意度的评判矩阵R1,R2,R3,R4,R5(计算结果保留4位小数)。
因为本文研究的有两个指标层,所以针对每一层都要进行一次模糊计算。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首先对5个要素层的指标评价集进行处理:
B1=W1×R1=(0.207 8,0.283 0,0.347 2,
0.116 1,0.045 7),
B2=W2×R2=(0.088 1,0.213 8,0.438 0,
0.183 6,0.076 4),
B3=W1×R3=(0.115 2,0.301 4,0.410 2,
0.128 4,0.044 5),
B4=W4×R4=(0.126 7,0.344 5,0.416 1,
0.086 6,0.025 9),
B5=W5×R5=(0.111 3,0.330 7,0.349 9,
0.152 1,0.055 7)。
对白银区农村人居环境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居住条件以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5个一级指标层评价集进行去模糊计算,得到各满意度评价值:
VB1=0.207 8×5+0.283 0×4+0.347 2×3+
0.116 1×2+0.045 7×1=3.491 2,
VB2=0.088 1×5+0.213 8×4+0.438 0×3+
0.183 6×2+0.076 4×1=3.058 5,
VB3=0.115 2×5+0.301 4×4+0.410 2×3+
0.128 4×2+0.044 5×1=3.314 3,
VB4=0.126 7×5+0.344 5×4+0.416 1×3+
0.086 6×2+0.025 9×1=3.459 4,
VB5=0.111 3×5+0.330 7×4+0.349 9×3+
0.152 1×2+0.055 7×1=3.289 6。
同理,可计算得到各个二级指标的满意度评价值,饮用水水质(C1)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576 2,空气质量(C2)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979 2,生活污水及河流污染处理(C3)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007 3,人禽粪便处理(C4)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151 8,村民人均消费性支出(C5)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153 1,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6)的满意度评价值为2.915 6,文化娱乐活动设施(C7)的满意度评价值为2.784 7,日常购物便捷度(C8)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243 1,周边学校数量及质量(C9)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586 3,医疗保障(C10)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729 3,社会治安(C11)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451 4,人均住房面积(C12)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534 6,房屋质量(C13)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465 7,庭院绿化(C14)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409 7,自来水及电供应(C15)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541 8,道路出行(C16)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499 9,垃圾收集与处理(C17)的满意度评价值为3.056 0。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出白银区农村人居环境满意度最终评价集:
B=W×R=(0.115 1,0.279 9,0.400 9,
0.147 2,0.056 4)。
对B进一步去模糊计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E:
E=B×H=0.115 1×5+0.279 9×4+
0.400 9×3+0.147 2×2+0.056 4×1=3.248 6。
综上所述,最终得出的白银区农村人居环境满意度的评价分值为3.248 6,根据评分准则判断其介于一般和满意之间,表明白银区农村居民对当前人居环境的满意度为基本满意。其中,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的评分相对较低,在问卷中具体体现为居民对生活污水及河流污染处理、人禽粪便处理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满意度较差;公共基础设施的评分最高,这主要是因为问卷中居民对自来水及电供应和道路出行的满意度较高,导致该层综合评分偏高,但居民在垃圾收集与处理方面的满意度还是较低的。社会环境和居住条件的评分介于中间,除文化娱乐活动设施满意度较低外,其他满意度整体较高,可见白银区农村人居环境的满意度还有提升的空间,需要进一步改善。
IPA分析,即重要性表现程度分析,通过比较不同维度的重要性和服务表现,帮助决策者识别服务中的优势和劣势。以人居环境满意度和指标权重的平均值作为坐标轴原点,满意度为横坐标轴,权重为纵坐标轴构建四分象限图,并将各个指标在图中表示出来(见图1)。
图1 人居环境满意度四分象限敏感图
第一象限为强重要性高满意度区,包括社会治安、人均住房面积、房屋质量3个指标,尤其是人居住房面积和房屋质量最为突出,这表明白银区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较大,住房质量良好,农村居民满意度很高。另外,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较高,得到了农村居民的认可。这一区域属于继续保持区,应该继续做好农村房屋的质量维护和旧房改造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营造更好的环境氛围。
第二象限为强重要性低满意度区,属于亟须改进区。村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垃圾收集与处理位于这一象限。其中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要性最强,但满意度最低,说明白银区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方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是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没有发挥良好的作用。以上3点因素作为提升农村居民人居环境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应进行重点关注,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做好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工作。
第三象限为弱重要性低满意度区,包含生活污水及河流污染处理、人禽粪便处理、文化娱乐活动设施、日常购物的便捷度4个指标。这一区域属于后续改进区,在完成亟须改进区的改进后,还应关注到生活污水及河流污染的处理,做好人禽粪便的收集和处理,完善各村的文化娱乐活动设施,打造便捷性的农村购物网点,方便农村居民日常购物。
第四象限为弱重要性高满意度区,属于过度供给区,饮用水水质、空气质量、周边学校数量及质量、医疗保障、庭院绿化、自来水及电供应、道路出行位于这一象限,说明白银区农村建设在这几个方面投入了足够的精力,使农村居民达到了较高的满意度。因此,在后续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中只需要继续保持即可,不需要再投入过多的关注。
一是要从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出发,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开发特色农产品,形成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12]。当地农业技术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种植户和养殖户的技术指导,种植、选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作物和养殖品种。此外,还应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市场体系,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建立乡村物流体系,将具有特色的农产品销往其他地区。利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积极参与。要对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在扶优扶强的基础上使农产品能够向着精加工以及深加工方向发展,在对产业链积极延伸的基础上实现附加值的增加,从而提高农户收入。二是要强化工业园区或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工业企业进入园区实现集聚发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集聚产业或者特色产业。建立现代化的乡镇企业,推动乡镇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应立足于本地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资源优势,加强自身建设,着力于吸纳大量的乡村内部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实现乡镇工业布局优化。三是要利用和充分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发掘各个村庄的自身特色,依托各乡镇的区位条件、特色资源和市场需求,打造田园风光、古镇村落以及养生休闲的特色小镇,以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等促进乡镇经济发展,通过村集体合伙入股的形式创办旅游服务企业,吸引村民入股,年底进行分红,或是鼓励和指导农户从事具有农家特色的民宿餐饮服务,促进当地农旅融合,进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水具有下渗、流动的特性,首先,应完善农村排水体系建设,在房屋和道路建设时应做好雨污分流,尽可能实现雨水灌溉渠分流排放或资源化利用,降低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即使经济上不具备建设雨污分流设施的能力,也应从长远角度考虑先建设污水管网,并为将来建设雨水管网留有余地,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其次,根据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以及地方的经济能力,采用方便高效、经济实用、维护简单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人口密度较大、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子可以考虑建立集镇污水处理站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提高处理的效率。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村子,因人口居住较为分散,受当地地形地势的影响,应考虑分散式的处理模式,以几户或十几户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的污水处理。最后,要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经费列入年度预算,逐步完善“政府扶持、群众自筹、社会参与”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资金筹措机制,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对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用于农村的生产生活,如绿化灌溉、街道洒水等,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首先,要从培养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入手,通过制作宣传牌、墙体画,开展垃圾分类培训,发放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垃圾治理、维护公共环境的重大意义,营造治理垃圾良好氛围,从源头上减少乱扔乱倒的现象,做到垃圾的正确分类。其次,由于农村地区相比城市地区,房屋庭院的布局较为分散,在垃圾收集点的选择安排上尽量做到合理、科学,根据不同村落的农民居住分散程度,每15到20户放置一个垃圾收集箱。这样做可以避免一些农户因距离较远将垃圾随意丢弃,也可以避免因垃圾收集点的位置不合理而引起的各种问题。最后,针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应在资金使用中做好预算,并做到公开、透明,做好监督工作,在上级单位财政充足的情况下,适当加大对基层垃圾处理的财政投入。在形成良好环保风气,农村居民对环保工作有了一定的认可度,了解居民对于垃圾处理的支付意愿后,可以适当地在垃圾处理上对农村居民进行收费,以减轻垃圾处理给地方财政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居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13]。
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地形具有明显差异,同一乡镇的不同村落可能也存在差异,因此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合理选择简单实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改厕模式,以达到经济又实用的目的。改厕工作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科技改厕是实现厕所节能减排的关键手段[14]。如白银区地处寒冷干旱的西北地区,要优先考虑发展节水、无水技术,此外还要做好冬季防冻工作,做到在冬季也能正常使用。地势平坦、排水方便的村子可以考虑改造水冲式厕所,通过地下管网对收集到的污水进行统一处理,以降低成本。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村居民对建成后的厕所使用率较低,其中主要原因为后期清理困难、清理成本高。针对厕所建成后农户使用率低的现象,政府要做好后续的厕所粪污清理、维修维护等服务,在财政资金允许的前提下,考虑配备专门的清污车辆和维护人员,降低清运成本,减轻农户负担,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在畜禽粪便的处理方面,一是要丰富对畜禽养殖污染处理的补贴方式,例如为修建沼气处理设施的养殖户提供无息贷款、税费减免,提高响应补贴政策而修建了沼气池的农户收益;二是针对小规模养殖农户对沼气设施需求率不高的现象,通过建设集中畜禽粪污处理中心,或鼓励第三方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粪污处理中心,将收集到的畜禽粪便进行统一处理,以提高处理效率。
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农村文化娱乐设施缺乏,或设施落后以及闲置的现象,导致农村居民对文化娱乐满意度较低。首先,针对区内农村文化娱乐设施供给与农村居民需求不匹配的现象,要加强对村民真实文化需求的调查,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收集他们的真实文化需求,才能为其提供与需求相对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其次,要实现各村娱乐文化设施的全覆盖,对于将要建设文化娱乐设施的村子,做好规划选址,方便居民的日常使用,并且要建设适应不同年龄段居民的文化娱乐设施,以满足其需求。做到文化建设投入逐年增加,把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资金纳入财政支出预算,做到专款专用,以保证各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正常运转和实施。最后,要将文化设施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围绕重要的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在每年元旦、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国庆节期间,组织群众开展诗歌朗诵、节日民俗等群众性活动,或结合中心工作策划主题性活动。例如,结合廉政教育组织廉政美术书法展,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举办道德大讲堂等,从而丰富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避免文化设施资源的闲置与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