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婉云
摘 要: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又是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的需要。但在实际教育中,还存在着方式随意化、内容碎片化等不足。因此,要明确目标,清晰内容,通过创设氛围、讲述故事、课堂渗透、家校合作、加强评价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获得体验,养成习惯,提高素养。
关键词:礼仪教育;多元方法;对策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和谐交际为目的,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社会规范和准则。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中小学开展礼仪教育,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又是提升学生文明素养的需要。为此,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规范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
在学校实际工作中,礼仪教育还存在着方式随意化、内容碎片化等不足,因此还需要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提高。
一、小学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目标不明确
调查显示,80%以上的教师和家长关于礼仪教育的目的不够明确,大多数人将礼仪教育窄化成“讲礼貌”。有近75%的学校行政和老师不知道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于《纲要》中的提出的分目标也不清楚。目的的不明确,会影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让礼仪教育“无的放矢”。
2.内容碎片化
大多数学校在开展礼仪教育时,缺少整体系统的安排,主要内容大多为“见到人要问好”“讲礼貌”“敬队礼”等内容。根据《纲要》提出的要求,礼仪教育主要是分为“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两部分的内容。
3.方式较粗糙
调查表明,无论是学校的礼仪教育还是家庭的礼仪教育,大多是采用说教式的方式,而是大多是随机性质的。统计显示,61.83%的家长和教师都习惯用命令式的方式进行教育。只有3.26%的家长、6.98%的老师会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教育。
4.合力未形成
在家校合作方面,大多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为政。尤其是隔代教育的家庭,老人对孩子比较溺爱,极少数进行家庭教育,而外来务工人员的家庭对孩子的礼仪教育也比较缺乏。调查表明,只有10.17%的学生表示,学校的礼仪教育和家庭的礼仪教育有比较多相似的地方。
二、小学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目标,清晰内容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目标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从几个层面进行了阐述,一是要明白讲礼仪的意义和价值。既要明白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礼仪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又要明白讲礼仪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二是要清楚礼仪的基本内容,既有个人礼仪,又有人际交往礼仪。三是要养成基本的礼仪习惯。分目标从具体的年段上进行了细化。其中小学阶段又分为1-3年级,4-6年级的具体目标。
小学礼仪教育应该围绕着《指导纲要》的目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细致的目标。
(二)方法多元,注重渗透
礼仪教育并不是通过说教就可以奏效的。相反,过多的说教往往会让变得孩子逆反。而是应该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获得体验,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
1.创设氛围
环境即课程。心理学中的“首轮效益”表明,学生对首先输入的信息产生优先效果。因此,良好的环境氛围将会深刻地影响学生的认知。校园可以通过黑板报、校报、挂画、手抄报、图画等方式张贴有关礼仪的故事,让学生在一个氛围浓厚的环境中,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孔融让梨”“张良拜师”“程门立雪”等中华传统故事,无一不在教育学生该如何做一个讲礼仪的人。让学生做一做手抄报,则可以动态呈现礼仪的相关知识,学生在抄写、制作的过程中,有所悟,有所感,久而久之,礼仪就如“烟熏墙壁”一般,烙刻在学生的心中。
2.游戏呈现
喜欢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游戏中,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从内心深处体会到礼仪的意义,记住礼仪的知识。采取游戏的形式,运用创设情境、游戏活动、体验分享、总结归纳等方式,对于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的人际交往,指引学生的自我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这一教育方式既能寓教于乐,又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笔者设计过《回音谷》的小游戏,创设了“伤心谷”“快乐谷”的情境,“伤心谷”是没有面对不讲礼仪的人,而“快乐谷”面对的是讲礼仪的人,在不同的谷中,得到不同的体验,从而认识到自己面对别人也应该讲礼仪,懂礼貌。
学生在游戏中激情高涨,积极性很高,兴趣也很浓厚。
(三)家校协作,形成合力
协同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和许多要素互相关联,互相影响。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校通力合作,才能产生“1+1>2”的效果,如果各自为政,则会出现“1+1<1”的现象。在小学礼仪教育中,良好的家校合作很重要。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以有几种,例如给家长的一封信、家校联系手册等。
1.给家长的信
常丽华老师有一个普通而又特别的做法,那就是给家长写信。常老师利用写信的机会,深入浅出地给每一个家长讲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家庭教育的理念,讲教育孩子的具体方法。
2.建立家校联系卡
班主任可以设立一个家校联系卡,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综合地反映在上面。礼仪是其中的一个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单独设计礼仪项目,既有学生在校的表现,又有在家的表现。教师和家长可以根据学生在校在家的综合表现进行具体的教育。
三、结语
不学礼,无以立。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发频繁,具有良好的礼仪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在小学开展礼仪教育,对小学生行为的规范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从整体出发,构建比较完备的礼仪教育体系,从细处进行落实,才能让礼仪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參考文献:
[1] 蒋春梅.当代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2-13,13,4.
[2] 王贺兰.当代中国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河北:河北师范人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0-11,13,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