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中性别刻板印象及应对

2021-01-18 01:18陈晓雨
比较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刻板德国培训

陈晓雨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 200062)

在人口结构变化、数字技术革新、经济产业升级、全球化程度加深等因素的影响下,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等不少欧盟国家青年失业率偏高,劳动力就业市场表现低迷。但德国不仅保持着较低的青年失业率,而且技术工人在本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优势愈发凸显,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典范。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人们不可避免地将目光集中于“双元制”。事实上,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包含着“过渡制”“双元制”“全日制”三条路径[1],每条路径都与特定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培训方式及社会包容性相对应。[2]关注“双元制”本身并不存在值得诟病之处,但如若缺乏对其内核与运作方式的根本性、全面性理解,会使这种“移植”在一段时间后陷入有形无神、停滞不前的困境。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强大的原因之一在于其适应性和灵活性,这从近年来德国修订《联邦职业教育法》、融通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以及促进职业培训现代化等举措中可见一斑。但当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着青年男女的职业选择与就业质量,对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本研究在分析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探究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该体系带来的冲击及突破性举措,从而更加全面立体地把握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内核及运作方式。

一、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基本特征

(一)顶层设计:路线规划严密标准、系统完整、融汇互通

与理性严谨、强调规范的民族性格如出一辙,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以逻辑严密、标准完备的法律制度著称。1960年,德国通过《青少年劳动保护法》,保障青少年享有接受职业培训和完成法律规定的职业义务教育的权利;1969年,《联邦职业教育法》出台,为各州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定统一原则,保证国家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影响力;1972年,《工商业经济实训教师资格条例》对企业学徒培训师资作了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同年,《企业基本法》规定企业管理委员会在企业职业教育中应有的权利和义务;1981年,制定《职业教育促进法》保障职业教育与培训数量和质量的稳定。[3]经多次修订完善,德国形成了完整周密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法律体系,促进了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蓬勃发展。

由法律制度奠基,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呈现出设计完整、层次清晰的特点。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层次、类别、阶段、形式和分布组成的,具有技术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与功能的整体。[4]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按层次可分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按培训体系可分为学校职业教育、企业职业培训和双元制职业教育,按阶段可分为职业预备教育、职业基础教育和职业专业教育,按是否首次接受职业教育可分为初始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5]与该体系配套,德国发展了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职业补习学校、专科高中、专科学校五类职业教育学校;在管理权限上形成联邦政府、州政府分级,政府和企业、行业协会分类管理的模式。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完整,为学生及其家长选择职业教育与培训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注重分流时的衔接融通,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强调发挥教育的规模效益。德国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分流早,有多次自主选择教育轨道的机会。第一次为小学四年级毕业后,学生可进入五年制普通(主体)中学、六年制实科中学、八/九年制的完全(文理)中学、九年制综合中学接受第一阶段的中等教育。第二次为中学第一阶段(五年制或六年制)毕业后,学生可进入专业完全中学、专业高级中学、职业技术学校、双元制职业教育接受第二阶段的中等教育。第三次是完成第二阶段中等教育后,学生可选择就业或进入综合大学、应用科技大学、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且无论是九年制完全中学还是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都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教育。在每次分流中各类学校均对所有学生开放,由此形成职教与普教之间相互沟通、纵横交错而又畅通的网络。

(二)实践核心:“双元制”确保劳动力再生产质量

“双元制”形成之初便承担了调节劳动力市场的责任。进入工业社会后,德国技术进步与劳动分工增强,工业领域与学校培训间矛盾凸显。为调和这一矛盾,1920年召开的全国学校大会将补习学校更名为“职业学校”,现代“双元制”职业学校雏形就此形成。随后作为专业工人培训标志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广泛传播,并在“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下形成“车间和职业学校培训机构的建立、有条理的职业培训过程、标准的职业培训课程和组织方法、职业培训计划”模式,构成“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核心。[6]百年间,“双元制”在经济危机、世界大战、国家改革中不断适应德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拓展演变成今日之状。

成熟的“双元制”在德国劳动力再生产中扮演着核心角色。今日之“双元制”特征显著,即“企业主导、学校辅助、行会参与,三方共赢;教考分离,证书通用;投入‘双元’,效果显著”。具体而言,企业主导负责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学校辅助承担专业理论教学;行会、企业和学校协商制定考核方式,岗位证书全国通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由企业分担70%左右,联邦和州政府承担约30%。辅之以国家指导性法规、政策、培训框架计划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经费保障、实训基地、师资教学、证书认证等问题得以解决。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人员具备“学生”与“学徒工”双重身份,“学生”身份使其获得岗位资格证书,“学徒工”需要与企业签订《职业培训合同》。可以说,“双元制”提高了劳动力再生产的效率,同时减少了企业对在职培训的即时需求。[7]

如果说完整系统的“双元制”提高了劳动力再生产的效率,那么崇尚技艺、职业归属感强的大众文化心理则保障了“双元制”的生源数量,这是促使其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德国《2019年职业教育与培训报告》显示,正规职业教育新生有72.27万人,保持着高中阶段教育的主体地位。[8]生源有保障,培训体制完整,“双元制”为德国劳动力再生产提供了“双重保险”。

(三)就业导向:人才素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联系紧密

企业和行会在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前者提供学徒岗位并承担实践教学,后者主持考试认证并协调企业与学校关系。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搭建起职业课程教学与就业间的“立交桥”。

企业主导,保持培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德国联邦政府2019年公布的数据表明,全国职业实践教育岗位供给为58.91万个,达到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职业实践教育岗位需求者超过61万,为近5年的最高值;职业实践教育岗位供求比达到96.6:100。[9]企业在学徒岗位供给中占比95%以上,且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是培训市场的重要供给方,职教岗位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为青年成功进入职业培训市场铺路奠基。自学徒进入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之日起,其就业便与企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挂钩。

行会主持,确保职业资格的权威性与通用性。当前德国主要的行会有手工业协会、工商业协会、农业协会、公证员协会、经济审计员协会、医生协会等。行会在地区一级职业管理上有较高的话语权,负责监督企业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并组织考试,发放毕业和资格证书。同时,德国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国家资格框架制度,形成了银行从业者、工程机械师、职业教师、商业经济家、会计师、金融服务专家、农业专家等众多职业的资格认证方案。[10]值得一提的是,行会发放的职业资格证书全国通用,且由于德国职业教育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工商业协会、手工业协会发放的资格证书在欧洲及其他国家的认可度颇高。经由行会认证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极高的权威性与通用性,它既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又使劳动力可以在德国甚至国际上自由流动。

企业主导实践教学、学徒输入,行会负责资格认定、人才输出,两者与政府、学校形成联系紧密的共同体,既合乎学生权益,又迎合企业利益,确保了人才素养与劳动力市场的紧密联系,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二、德国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及其表现

(一)明晰概念:何为职业性别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一群体特征形成的稳定而固着的印象。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个性特征与个性差异等方面予以的划分、归纳和总结,它表现为过去经验在两性认知上的一种固定模式,稳固地存在并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活动。[11]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是性别刻板印象的延伸。乔伊斯·赫(Joyce He)等学者认为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强调专业类别和性别之间的联系,并影响着男性或女性职业路线的发展。[12]我国学者冷静等人认为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职业性别类属性思维,指个体凭借僵化、固定且过度简化的性别因素对职业进行分类的现象。[13]本研究将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定义为:人们根据性别形成与职业属性、职业选择、职业特征、职业能力等相关联的观念固着和行为模式。具体而言,人们倾向于认为一些成就性强、进取性高的职业更适合男性,如建筑师、机械师等;而教师、护士等一些社会性强的职业被认为更适合于女性。青少年也受这种固着观念的影响,倾向选择“适合”个人性别特征的职业。基于这一概念,本研究将从教育和就业两方面分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在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的表现和影响。

(二)教育管窥:“全日制”与“双元制”间的性别差异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不利于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结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德国青年男女在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性别差异显著,“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男性化”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事实上,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性别差异是其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立过程中遗留的历史问题,可追溯到德国工业界引入现代学徒制之初。早期“全日制职业学校”和“双元制”在教育对象与教育内容上的定位即有所不同。“全日制职业学校”针对教育、医疗保健、社会工作等部分职业领域,以年轻女性为教育对象开展系统的职业教育,为其成为家庭主妇、教师、医疗看护等作准备;“双元制”则针对手工艺和工业等领域,培训企业发展所需的学徒。这就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可供女性选择的职业教育类型少,女性整体在职业教育与培训市场中处于劣势;二是“双元制”培训中女性的参与程度低,其职业教育价值和就业价值被忽视。随着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不断完善,“全日制职业学校”发展成以个人服务为主,涵盖100多种培训计划的“全日制”职业培训路径;“双元制”演变为企业主导,系统完整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路径。遗憾的是,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最新的调查显示,“全日制”培训占所涉青年人数的1/4左右,且仍是女性占多数;而接受“双元制”培训的总人数中男生占62%,女生占38%,呈明显的“男性化”趋势。[14]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挑战直接表现为“全日制”与“双元制”间的性别分野。

这种性别分野进一步造成男女就业质量的差异。这是两者不同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决定的。德国《基本法》规定各州享有文化教育自主权,各级各类学校的职业教育管辖权属于州政府;《学校法》规定学校之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特别是企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由联邦政府管辖,按《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这意味着“全日制”虽然也具备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双重性质,却由各州主管,其课程种类繁多,标准化程度低,教育与培训质量评估难度大,职业资格认定方案尚不够完善。[15]而“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课程设置、教学框架、教师资格、培训合同、考试鉴定、退出机制等均有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定,其标准化程度高,教育与培训质量有保障。换言之,“双元制”受训者在就业能力和质量上有优势,但男性占比远高于女性;“全日制”受训者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而该培训路径女性占多数,女性的整体就业质量因此低于男性。这种性别分野还将进一步影响未来德国男女青年的职业,特别是影响那些尚未进入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学生的专业选择。当前德国女性青年多选择商务文员、医疗助理培训,男性青年多接受机电工程师、电子工程师、IT专家培训,高等职业教育中进入数学、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的女性占比也不到1/3。[16]这些青年正成为尚未进入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学生的“榜样”,内隐性地引导其依据性别生成个人职业期望。PISA2018关于“德国小学生20岁左右希望从事什么职业”的问题调查显示,女孩通常希望成为教师、医生助理、心理学家、育儿工作者,男孩则希望成为信息与通信技术专家、农业和工业机械师、车辆技工、警察等。[17]

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实际上是在企业与学校间的矛盾妥协和探索创新中发展起来的,“双元制”和“全日制”在建立与完善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加之文化积淀、女性观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两者呈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如今德国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已经固化并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传递功能,可能导致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结构性失衡,影响其持续性发展。

(三)就业透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隔离

职业教育与培训过程中的性别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隔离,导致女性的培训专业和工作职业被称为“非标准”“兼职”领域,人们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特别是女性职业刻板印象的特定理解被再次强化。

从就业率看,2007年以来德国男女就业率均呈上升趋势,但男性的就业率明显高于女性,2017年这一差距仍维持在7.4%。性别水平隔离主要体现于男女就业行业与性质差异(见图1)。卫生与健康、教育教学领域女性职员占多数,制造业、运输与储存、建筑业领域职员多为男性。而且在建筑业以外的行业中,女性从事兼职工作的比例均高于男性,这有力地表明当前德国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融入程度不如男性。性别垂直隔离指向男女职业晋升与薪资差异。在男女性雇佣率几乎为5:5的行业中,具有监督和管理职能的女性仅占1/4左右,女性的职业晋升明显弱于男性;德国性别薪酬差距(即男女每小时总收入的平均差距)约为21%,远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差距(15%)。[18]女性职业生涯累计平均收入比男性低49.8%。[19]究其原因,在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解释之下,男女被赋予了不同的就业技能。女性被认为更适合从事家庭及与之相关的无偿或低薪工作,如卫生保健、育儿、私人看护等;男性则在建筑、机械、能源开发等高薪职业上更具优势。

图1 德国男女就业的行业与性质分布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隔离正对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适应性、灵活性、可持续性提出挑战,这或将成为德国就业系统健康发展的阻碍,并对德国经济长远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诱发和导致这种性别差异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根深蒂固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它影响学生进入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时的专业与学校选择及其职业规划、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

三、德国应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举措

(一)学术研究:为克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奠基

学术界在引导大众克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中发挥了先锋作用。德国职业教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大学发展中心等部门的学者进行了“男女收入差异现象、高等教育中性别分配不均问题、女性在‘双元制’中占比低的原因、依据性别选择职业的结构性不利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证明了克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必要性。

首先,从经济角度而言,克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有助于确保对熟练工人需求的满足。德国职业介绍所在对753个职业进行调查后发现391 个存在熟练工人短缺问题,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女性主导的卫生保健行业和男性主导的建筑行业。[20]熟练工人短缺可能导致企业无法进行生产但又必须消耗资本进行人力资源招聘,最终面临在全球竞争中落伍甚至被淘汰的尴尬局面。克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一来使女性了解商业、科学、技术等行业,使男性了解卫生、教育、家庭服务等行业,鼓励男女在非性别群体代表性行业就业,促进人才流动;二来企业依据能力招聘工人,组建多样化、包容性强的工作团队,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其次,从社会角度来说,克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有助于调整结构性收入差距。德国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男女的职业选择与个人收入,女性平均薪酬低于男性不仅导致性别薪酬差距,还可能引起性别养老金差距,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落实公共福利。[21]克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意味着不区分性别而是关注职业本身,重新评估男女的职业教育与就业价值,创造男女平等的职业晋升框架,对性别薪酬差距进行结构性调整;同时平衡男女双方在家庭与工作间的关系,共同支持儿童发展,促进社会繁荣。克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还有益于个人规避选择与自己兴趣、能力不符专业的风险,降低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个人和家庭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提高生活满意度。

学术研究有力地说明了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企业发展、社会繁荣的负面效应,促使联邦职业教育决策部门、企业、行会及个人充分认识到克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迫切性,有益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作出调整与改变。

(二)结构调整:改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性别差异

针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挑战,有学者提出两条解决路径:一是提高“全日制”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专业化、标准化程度,将其部分资格认证,如幼儿教育、护理、助产等卫生保健相关职业纳入高等教育;二是将“全日制”整合至“双元制”中,在相同的监管框架下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22]但此举将扩大或重新定义专业、培训方案、资格认证,可以说是对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重组。受管理体制与法律约束,德国并未采取上述大幅度的改革路径,而是选择通过增强“双元制”吸引力来改善性别差异问题。

首先,提高职业培训质量是增强“双元制”吸引力的前提。分散的教育治理权决定德国缺乏联邦一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治理机构,难以系统监测与评估职业培训质量。而企业间发展成就不同决定其在技术设备、教员水平及对学员支持上存在差异,实践领域的职业培训究竟如何亟待衡量。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的法律、机构、框架入手,加大对“双元制”职业培训的质量监测、评估与保障。其次,强化包容性、灵活性、适应性是提高“双元制”吸引力的核心。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和劳动力就业市场造成的性别挑战必须加以重视。加强“双元制”与“全日制”、“双元制”与学术体系、“双元制”与劳动力市场间的渗透性,同时弱化高度结构化职业证书对人才流动的固化效应,为青年创造更加广阔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选择空间。最后,保障受训人员就业是增强“双元制”吸引力的关键。据联邦教育研究部统计,近年来约有20%的学徒因未被企业接管而进入失业阶段。失业风险是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特殊缺陷。提高企业对已完成培训学徒的“接管率”将有效降低失业风险,保障学徒顺利从学校过渡至企业,从而解决受训学员的就业问题。就业率提高,“双元制”参与人数增多,女性进入“双元制”培训的概率增大,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性别差异随之改善。

“双元制”在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使其成为解决性别差异问题的突破口。增强“双元制”吸引力,引导更多学生进入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女性在“双元制”中的参与率,对缓解当前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隔离及促进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三)教育发力:帮助学生建立性别平等观念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在小学阶段已露出端倪,德国女生对STEM课程兴趣不高,参与度明显低于男生。延伸至高等教育中则体现为数学、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专业不受女生欢迎,其学习者中的2/3为男生。因此,科学及时的教育被视为帮助学生消解职业性别刻板印象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

首先,在小学与中学阶段采用“渐进式课程”与“建构-重构-解构式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性别平等观念。以初次分流后的五年级为例,其三轮课程的主题分别为:“区分传统与现实,认识性别刻板印象;扩大职业选择范围,质疑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提升性别与职业学习认知,反思个人职业理想”。利用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教材分析、文学艺术作品赏析等方法开展“建构-重构-解构式教学”,在“建构”阶段帮助学生认识就业市场中的性别差异问题,在“重构”阶段,审视学生对性别差异的解释是否合理,在“解构”阶段帮助学生建立不受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干预的职业理想。这一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特别是女生提高学习STEM课程的兴趣与自信,提高其在STEM课程中的参与程度;帮助学生形成对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批判性认识,为其进一步挖掘个人潜力作准备。其次,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则须制定适合不同性别学生的教育方案。在教学过程中,由研究型人员承担学科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开展项目式、跨学科式、跨文化式学习;倡导将教学需求与学习深度相结合,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倡导评估学生发展差异,及时为女生提供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此外,尽力避免使用基于性别刻板印象的教学语言,避免基于特定的性别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或行为规范开展学科教学。如若将小学与中学的课程和教学视为建立性别平等观念阶段,那么高等教育则是践行性别平等、突破职业刻板印象的阶段。理想状态是经过各阶段教育后,各专业中男女比例分配基本均匀,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顺利进入劳动力市场,填补当前德国技术工人的短缺,有效提升德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促进德国经济和社会的繁荣。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消解其负面影响亦不在一日之功。正是基于这一点,德国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甚至早期教育阶段发力,帮助学生建立性别平等观念,批判性地认识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基于个人兴趣、能力而非性别选择职业教育培训专业。

四、结语

以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路线规划为基础,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将“双元制”作为人才输出的实践核心,利用高度结构化的资格证书保障人才素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的紧密联系,为其经济繁荣发展输送了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然而,老龄化加剧,服务业扩张,个人服务型工人缺口明显,职业培训岗位空缺增加……劳动力市场变化正冲击着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挑战着“双元制”的主导地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广泛存在,又进一步加剧了德国的劳动力市场风险,“全日制”职业培训女性占多数,“双元制”职业培训呈现明显的“男性化”趋势;就业领域则出现了典型的“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性别差异成为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发展的一大阻碍。为解决这一问题,德国近年来发起了“消除职业与职业教育选择偏见”倡议,建立学术、经济、教育的联盟,采取措施帮助年轻人作出适合其个性与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选择。当前,德国学术界研究佐证了克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经济界正采取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强化包容性、灵活性、适应性及保障受训人员就业等措施增强“双元制”吸引力,改善职业教育与培训性别差异;教育界则从不同教育阶段着手,帮助学生建立性别平等观念,消解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未来,改革“全日制”与“双元制”的管理框架,完善质量标准或质量保障体系将成为德国克服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缩小职业教育与培训性别差异的重点。

猜你喜欢
刻板德国培训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中性自由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在德国喝啤酒
“梦梦”“娇庆”德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