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晔
摘要:左权小花戏舞蹈轻盈俏丽,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生活,成为了左权独树一帜的艺术珍宝,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无论是扇花的玩法、步伐的跳法、身姿的扭法都动态丰富、极具特色。对此,本文主要以左权小花戏作为主要的研究重点,以期探索出左权小花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新道路。
关键词:非遗舞蹈左权小花戏;文化复兴;机遇与挑战
左权县素有为“山西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名,作为山西人,笔者肩负着传播、发展家乡文化的使命和担当。本研究将尽笔者所能为山西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前进的动力,力求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权小花戏能够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与重视,让更多的人了解小花戏,爱上小花戏,使其无论在民间、课堂还是舞台都能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1.左权小花戏在编排方面存在的挑战
1.1组合分类的存在短板
作为“民间”走向“舞台”的桥梁,在“课堂”空间中缺少在“表演提升类”组合的探索。课堂教学内容中,基础训练组合的“元素”提炼来源于对传统的挖掘与整理,传统认识组合是对传统的保留与凝炼,表演提升类则可以是对传统的发展与提升。在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三个维度的教学内容(基础训练-传统认识-表演提升),这样在民间舞蹈的三个空间中(“民间”-“课堂”-“舞台”)的过渡衔接更具教学内容结构上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对传统小花戏的学习与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多次深入“田野”调研,在传统小花戏的身体体验与人文价值上有深入地双向感悟,进而对教学组合的研编产生新的思考。
1.2编排方式的有待尝试
基础训练组合编排过程中,笔者遵循由简到繁的原则以适应教学规律,但最终在基础训练组合中的文化因素体现未能实现全面清晰地铺设,表现为:单一元素的内容与组合训练目的明确,缺少回归“原生场景”的身体与情感体验,进而在学习过程中会对舞蹈动作的“文化性”缺少直观的认知。
1.3伴奏运用的尚缺考究
基础训练组合部分中本着“民歌配民舞”的角度,组合伴奏选择了左权民歌中的典型的曲目,《颤颠摆甩》选用了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开合扇》为《送郎参军》、《蝴蝶扇》为《亲圪蛋下河洗衣裳》、《三颠步》为《会哥哥》。虽然伴奏音乐都为左权民歌,不存在“民族属性”的问题,但没有充分考虑其编曲层面,致使舞蹈组合的呈现中伴奏会有“先声夺人”的倾向。这个问题是收集资料过程中对民歌伴奏的理解产生了局限,可以通过对传统小花戏典型鼓点的总结进行弥补与改善。另外,传统左权小花戏民歌伴奏中的唱词具有叙事性,唱词寓意变化进而舞蹈动作与动态也产生相应改变。这种具有“方言特色”的唱词也正是“构成民间文化的外在形式之一,也散发着独立的信息”。在传统认识类组合的伴奏,虽然是在传统节目的原初音乐上进行了“剪接”,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原剧音乐伴奏与舞蹈动作的叙事性与情感性,但在课例中未能将其段落之间的细微层次与衔接关系产生具体思考。教学组合中如何将“以歌伴舞”达到既实用又适用的教学需求是后续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2.促进非遗舞蹈左权小花戏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式
2.1强化对左权小花戏舞蹈表演特色的立体认知
通过动作特点、动态特征、神态特色来把握、提炼左权小花戏舞蹈表演特色,加强对于左权小花戏舞蹈表演的认识与理解。小花戏不仅是跳几个标志性动作,而是在表演过程中要跳出小花戏舞蹈的风格点、展现小花戏舞蹈当中的技术点,在歌舞中展现民风民俗、展现生活中的简单趣事与情感。表演者通过动作与动态展现出左权小花戏的舞蹈风格;通过神态来表现出小花戏舞中有戏的形式特点;通过动作、动态、神态特色的整体把握,使小花戏表演更加生动立体、耐人回味,表现出不同于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胶州秧歌的,且属于左权地区独树一帜的舞蹈表演特色。
2.2把握左权小花戏舞蹈表演特色本质
舞蹈表演不是动作的堆砌,而是将舞蹈动作串联成语言进行表达。如何将左权小花戏舞蹈的魅力和精彩表演出来,这是小花戏舞蹈表演者需要思考和分析的问题。这既要有理性的分析,又要有感性的投入。通过对小花戏舞蹈动作、动态、神态特色的掌握,使小花戏表演者对于风格的掌握、情感的表达、神态的表演合情合理,充满左权味道。本研究更为有效的、明确地帮助表演者把握小花戏舞蹈表演特色本质、有的放矢地对进行舞蹈表演;同时引起表演者们的反思,帮助她们查缺补漏,进而不断完善自身的表演,加强小花戏舞蹈表演的特色。笔者总结出了左权小花戏舞蹈表演特色所在——动作特点、动态特征、神态特色,帮助表演者在学習及表演实践中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被小花戏丰富的舞蹈动作所迷乱,而是把握小花戏舞蹈表演特色的本质。
2.3践行左权小花戏舞蹈表演特色活学活用
左权小花戏是太行山巅别具一格的艺术明珠,是左权百姓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出的艺术珍宝。从“文社火”到“左权小花戏”,一代代的小花戏传承人们通过肢体动态传承着这份民间舞蹈文化,通过艺术创造不断丰富发展舞蹈动态,为其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目前,左权小花戏仍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在社火活动中展现活力,在左权县乃至山西省大型演出活动中不可或缺。吴晓邦曾说到:“即使原有的民间舞蹈,它也不是原先最早的动作和样式,随着生活的发展,历史的变迁,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小花戏在历史发展当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小花戏“代表性传承人”也深知要发展、创新小花戏,正是因为左权小花戏在继承传统小花戏的基础上不断变化发展,它才如“活水”一般,一直充满着生命力。今天,左权小花戏舞蹈表演不是传统小花戏的模仿与照搬,而是要在对左权小花戏舞蹈表演特色有立体认知的基础上,在把握左权小花戏舞蹈表演特色本质的基础上,紧随时代气息与审美变迁,跳出当今人们对于左权民间文化的认识,跳出当今人对左权小花戏的理解与味道。
左权小花戏舞蹈要发展创新,必须把握住左权小花戏的“根”与左权小花戏舞蹈表演的精髓——舞蹈表演特色。左权小花戏舞蹈表演特色是基于左权当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形成的,是左权百姓的智慧结晶,是文艺工作者们艺术创造的艺术成果。在中国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受到了冲击,甚至消解、同化的今天,如何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左权小花戏舞蹈优秀文化,保留其纯正浓郁的表演特色是笔者的责任与担当。
结论:
民间舞蹈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传统文化在舞蹈表演特色中世代相传,小花戏舞蹈表演特色的研究需要研究者们不断进行再认识再实践再分析,从民间中汲取养分,使小花戏舞蹈表演中最具典型性的特色得以活态传承,使左权小花戏表演的精髓活在民间、活在舞台。
参考文献:
[1]康怡.左权小花戏舞蹈表演特色分析研究[D].北京舞蹈学院,2021.
[2]赵盛君.山西左权小花戏的传承和发展[J].戏剧之家,2021(10):30-31.
[3]张倩,相宁.山西民间歌舞左权小花戏的传承现状研究[J].艺术评鉴,2019(1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