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文军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带领学生深入探究各种科学现象,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常规的科学课堂中,教师通常将教学限制在本課的教学内容中,未加入生活化的素材、场景等,缺少良好的互动,而这不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因此,为了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科学课堂中,掌握更多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逐渐拉近学生与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科学知识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
引言:小学科学课程意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掌握充足的科学知识,在日后更好地发展和创新。因此,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需重视生活素材、生活情境、生活实践活动的应用,改变学生被动探究和跟随学习的状态,使其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自主积累科学知识。
一、构建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科学学科拥有独特的魅力,需要学生经常动手操作和实践。动手并非是简单地开展一些操作性活动,而是要保证手脑结合,使学生能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借助自己的力量去探究和学习新知识。因此,教师需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生活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如:在学习《运动与摩擦力》一课时,我便尽量以问代讲。首先,我提出问题:“什么是摩擦力?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吗?”学生对“摩擦”一词并不陌生,联系书上的文字内容,学生概括摩擦力的定义,并举出一些例子,比如:走路时用鞋底蹭地面,可以感受到摩擦力;用板擦擦黑板,可以感受到摩擦力等等。而在学生掌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后,我提出问题:“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你如何证明?”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给出很多想法:摩擦力大小应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比如在雪天行走人更容易打滑摔跤……由此可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加强以问代讲,可以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二、联系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灵感
很多科学理论是历代学者从生活现象和生活经验中总结而来的,而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成熟的科学技术又回馈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这体现了科学与我们生活紧密的联系。而高年级小学生的生活内容越来越丰富,他们从生活中获取信息、发现规律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所以,在小学高年级科学课堂上,教师不妨将当前研究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获得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例如:在学习《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时,我先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有游泳或者玩水的经历,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关于“沉浮”的现象。学生在讨论中提出很多发现,比如:人在游泳池中可以感受到水“托”着自己,这便是水给人的浮力;有些东西可以浮在水面上,比如矿泉水瓶子,有些东西会沉在水底,比如硬币、玻璃杯等等。而我顺势引出新的话题:“那么物体在水中沉浮与否,与什么因素有关?你在生活中想过这个问题吗?”这时有学生分享道:“我在洗澡时发现空的肥皂盒可以浮在水面上,但如果把香皂放在盒子里,它们马上会沉下去,所以物体的沉浮与重量有关。”其他学生由此获得灵感,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可见,在科学教学中为学生构建生活图景,可以为课堂营造浓郁的生活气息,从而开启学生智慧,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科学学科的教学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具体的科学课堂中,教师需格外重视生活素材的应用,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和思考。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的个性特点、发展规律、兴趣爱好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在实际探究过程中发现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在小学高年级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实验演示,或者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从而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昼夜交替现象》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地球自转的动画模拟视频。在这一演示实验中,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地球自转的过程,以及地球上的晨昏线,这时学生便能根据实验内容对昼夜交替这一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而在学习《杠杆的科学》一课时,我则给学生下发钳子、剪刀、瓶起子、羊角锤等工具,让学生尝试使用,并总结这些工具的共性。有了实际的操作过程,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些工具都有一个硬棒,并且能够围绕某点转动,有了这层认识,学生便能对杠杆的定义产生直观且深刻的理解。而后,我给学生提供杠杆尺,学生则通过实验来分析哪种情况下杠杆省力或费力。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提升课堂活力,并有效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四、制定生活化教学评价机制
制定比较科学、全面的生活化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教师更新观念,有利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的联系和加强,同时有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学科学教育主要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和日常生活问题。逐步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问题、想问题、研究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养成大胆想象、尊重科学、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式。比如在学习了“形状与结构”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手工作业:用纸建一座桥。引导学生思考建造纸桥时要思考的问题:材料的特殊性、纸的承受力的特点、增强纸抗弯曲能力的方法等。通过建造过程中的反复思考和实验,加深巩固了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内化和理解,使学生对科学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的作业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肢体协调的能力,还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课堂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起到活学活用的教学效果,大大增强了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效率。
结论:综上,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年龄层、知识面、地域性,巧妙融入生活中的常见场景、素材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同时加入生活化的实践活动,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锻炼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何秀娴.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幻画报,2021,(10):39-40.
[2]杨莉莉.小学科学融入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1,(10):71.
[3]汪杜娟.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J].天津教育,2021,(2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