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秋思 刘听雷
(1.中央民族大学 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北京 100081;2.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使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源。”增强民族认同,搞好民族团结,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成为了近年来我国民族工作的重点方向。
为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国家的持久稳固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汇聚而成的,具有共同利益的民族共同体。在缔造中华文明的历史过程中,每个民族都留下了自己的烙印。因此,由多个民族共同缔造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所有民族共有的财富与家园、是增强各民族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思想基础,也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保证国家团结稳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要包含两个主要概念:“中华民族”与“精神家园”。这里的“家园”特指精神层面意义上的意义世界,与物质层面的“房屋、空间、乡土”等概念有明显区别。从范畴上来看,“精神家园属于个人或特定时代某一群体共有的精神信仰与价值理想的意义世界,表现为与信仰密切相关的一种理想境界、精神心理模式或时代精神”[1],“反映了一个民族经过漫长历史所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特有的精神气质、价值取向、传统习惯和心理情感等,是这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2]从这个角度上看,“精神家园”是一个多层次的文化系统的集合,涵盖了不同意义实体关于世界、自身的思考与自觉、文化体验、价值认同、理想信念、感情信仰等等,代表着对某种具有终极关怀的价值追寻。
同时,这个意义世界以“中华民族”为主体,这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3]。自秦汉以来,中国便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一个彼此相连、复杂有机的民族共同体。数量众多、风俗各异的民族单位因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聚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具有联合的文化及精神根源的共同社会。与此同时,各民族又保有各自的核心价值和思想意识,这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凝练而成的,代表了这个民族主体的精神风貌。由此,我国多元的民族及其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这一主体的文化内容及精神内涵——56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文字、社会组织、生产实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有形文化资源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特色民族的世界观、价值取向、道德理想、文化心理和行为倾向成为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源泉。我国特殊的历史与国情决定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是在中华大地这块固定区域上生存生活的固有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依赖,精神归属及价值追求。
冯友兰先生说过:“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需要一个包括自然、社会、人生的广泛哲学体系作为这支文化的中心思想和理论基础,把这种文化的各个方面统率起来,联系起来,指导它前行。它是这个民族、这个时期的历史情况的反映,也是这个民族、这个时期的文化生活的精神内容,也成为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成为这个时期的时代精神。”[4]所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进步、符合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中华民族”第一次被写入宪法,明确了中华民族这一主体在国家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和国家通过总结我国历史发展的经验,所提炼出最适应我国复杂多元民族国情、最益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未来发展方向的理论思想。通过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共识”,各民族才能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的认同,紧密团结在一起;通过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共建”,各民族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整体凝聚力、向心力;通过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共有”,各民族才能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鉴于中华民族的多层次性,要做到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共识”“共建”“共有”,就必须要以尊重各民族文化为前提,吸收和弘扬各民族精神中的积极因素,保持民族团结,增进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认同。这其中,系统分析总结各民族所秉持的价值观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寻求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的前期准备。基于此,下文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民族认同的视域出发,选取佤族这一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作为对象,分析其民族价值观念所蕴含的民族共有之精神,考察民族价值观对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
传统价值理念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核心,本质上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环境中生产实践、历史传统和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认同的价值理念、价值判断与价值追求。中华民族精神是以汉族为主体,并通过与其他少数民族精神的融汇、兼容形成的。各民族间的交融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因而,在多民族共同体中民族精神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单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中也蕴含可为中华民族整体共有的价值意识。
佤族是云南省最早的土著居民“濮人”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澜沧江及萨尔温江之间的怒山南段山脉展布地带。特殊的地缘环境使佤族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社会文化共同体。直至新中国建国时,佤族才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传统的民族文化得到了较多的保留。其生活实践、民俗习惯、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当中,体现了佤族族群共有的价值观,形成了该民族独特的文化系统、性格特征和民族精神。
其一,佤族的传统价值中展现了以集体利益为重,互帮互助的价值取向。佤族是以明显的血缘和地缘特色结成的社会组织,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成为佤族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有关村寨的公益劳动,如修水槽、修路,及祭祀寨神、做水鬼、拉木鼓、砍牛尾巴等大型祭祀,新米节、拉木鼓等重大节庆,或对外的军事活动,大家须共同承担劳动力及费用支出。若有人不出钱出力或无故不参加,甚至泄露本寨机密,会受到头人与群众的责难,重则会被抄家。同时,成员之间存在互帮互助和保护的权利与义务,“一人有难,众人相帮”的理念贯穿于佤族社会交往中。凡某家起房盖屋、婚丧仪式等活动时,全寨人都会自发的来帮忙。若某人与其他村寨发生纠纷也往往由村寨负责处理。被外寨人侮辱或砍头等严重的情形,村寨便会发动战争,一致对外。小的家族内部有相互帮助和恤孤的义务,在没有直接继承人的情况下,有相互继承财产的权利。在债务人偿还不起的情况下,同姓人需代为偿还,意在保持村内群体的关系稳定与和谐。村社成员是完全平等的,头人一般都通过群众民主推选产生。凡涉及与集体有关的重大事项,会召开“寨民大会”,听取民众的意见,极富民主作风。就如佤族流传的谚语“树大家栽,果大家吃。一根木柴烧不开一锅冷水,独个英雄打不赢一场战争”[5]“只要多系几股绳,木鼓再大也牢靠,只要万众一齐心,团结起来力量大”[6],皆展现了佤族注重团结共进、互帮互助、以集体利益为重的社会价值取向。
其二,佤族传统价值观明确了佤族社会伦理道德的价值行为。敬爱老人、诚实正直、勤劳勇敢、与人为善等是中华民族推崇的美德,佤族也不例外。老年人是佤族社会里知识经验最丰富的人,佤族认为尊重老人便是尊重自己的历史与神灵,若出现对某项仪式辨识不清或事物纠纷难以决断时便会寻求老人的意见。吃饭时晚辈要先把饭端给老人,食物最好的部位也要给老人,喝酒时第一杯酒要敬老人。与老人坐在一起时跷脚、老人说话时打断插话,都被视为不礼貌和不孝。丧失了劳动力的老人,儿女们要承担赡养费用,或代为劳动生产,老人死后,亦有送终之礼。对父母不孝的人在佤族社会会受到大家的责骂与排斥。
在佤族的口传文学中,有大量的内容表现了佤族社会道德伦理的行为要求。《择偶歌》中唱道:“我爱爬山的双脚,我爱勤劳的双手,我要嫁年轻的种田人和猎手。”[7]借佤族姑娘之口,体现了佤族社会对勤劳、善良、勇敢品德的价值追求。每年开春,佤族人便唱着《播种歌》:“我们辛勤的劳动,要让粮食堆成山”开始一年的劳动。“没有挖过的地方不会长出棉花,没有犁过的地不会出谷子……”“人勤必富,人懒必穷”“勤快的人吃盛餐,懒惰的人守冷灶”[5]等民间谚语不断强调着佤族对勤劳吃苦的品性的追求。此外,佤族社会还看重明理、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有斧不怕树大,有理不怕人凶。砍树看纹理,说话讲道理。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牛角弯弯掰不直,假话歪理难服人……没有放盐的菜难吃,没有道理的话难听”“讨东西,不丢人。偷东西,羞死人。从小拿别人一根针,长大就会偷别人一头牛。是人就要心地善良,是树就要挺拔正直”[5]等佤族民间流传的谚语,都体现了对明事理,懂分寸、诚实友善等品德的价值肯定。
其三,佤族传统价值观倡导团结和睦、和谐友爱的族际关系。佤族很多神话和传说中都认为所有的民族都是亲兄弟。例如《七兄弟》故事说,远古时期同一父母生的七兄弟分别取名为汉、白、彝、傣、哈尼、拉祜、佤,随着他们各自家庭规模的发展,成为今天的汉族、白族、彝族等。佤族创世史诗中说道:人是从石洞里出来的,先出来的是佤族、其次是汉族、拉祜族、傣族和掸族……因此,佤族认为,其他的民族虽与自己肤色、语言、文字、姓名都不一致,但都是同宗同源的兄弟,不应该有纠纷和隔阂,应该相互友爱团结,和睦相处。就如《民族大团结》歌曲的词:“我们是毛主席的花朵,我们要团结一心……不分汉族和傣族,不分拉祜和阿佤,村村寨寨是亲戚,男男女女是兄弟姐妹”,就是佤族提倡与其他民族友爱共处态度的最好展现。
其四,佤族传统价值观蕴含同仇敌忾的家国情怀与爱国热情。三国时期,佤族卡那漫卷部落与“南征”的诸葛亮签订盟约,归顺蜀汉朝廷,承担起镇守边关的职责。这时,佤族已自觉成为中国民族的一员。明清时期,佤族地区被纳入国家政权统治,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进一步加强。清朝末的1885年,英国侵占缅甸后又企图“合法”地将佤山地区占为己有。在佤族人民的坚决抵制下,英国殖民者主导的第一次中缅边界会勘失败。1934年班洪佤王召集十余个佤族部落共同抵抗英国侵略者的武力进犯,即历史上的“班洪抗英事件”。至1936年第二次中缅边界会勘开始时,佤山17个部落联合向政府请愿,并发表《佧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袍书》:“吾佧佤山数十万之民,宁血流成河,断不做英帝之奴隶……愿断头颅,不愿为英帝之牛马……”这些佤族部落在国家领土受到威胁时放下敌对立场,团结一致,致使英方意图占领佤族地区的阴谋破产,为西南边疆的稳定及国家的统一作出了自己不可磨灭的贡献,彰显了佤族誓死保卫边疆、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佤族人民成立了“耿马沧源支队”“佧佤山抗日支队”“佧佤山特区自治卫队”等抗日游击武装,支援滇西南抗日部队阻击日军的侵犯。抗日战争胜利后,沧源岩帅地区的佤族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其各支武装力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49年5月发动了“勐懂战役”,推翻了沧源地区国民党政权。同年9月及11月,先后击溃了耿马反动武装的进犯及境外土司的进窜。1949年12月,佤族人民和云南各族人民一起获得了解放,与中华大家庭的其他民族一起为祖国的富强繁荣,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其五,佤族传统价值观中包含着万物平等、敬畏自然的生态理想。由于生存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的诸多限制,“自然”在佤族的观念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认为本民族起源于自然,且“万物有灵”。无论万物大小、力量强弱,皆是生命体,与人类处于平等的地位。“人与动植物同为大地母亲的儿女”“人类钻出葫芦,百鸟是人类的朋友”[8]等民间谚语反映了佤族对自然物的尊重与依赖。佤族很早便已产生对自然资源的生态思考。有民间故事提到,地神用水和土捏出来许多人类。随着人口增多,山和河水都被吃光喝光,世界被破坏得不成样子。天神因此惩罚于人,地上的人类死去大半。这告诫佤族人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攫取自然资源时不能贪心,否则便会受到神灵的惩罚。在夸张的想象之中,佤族用质朴的语言传达了并实践着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力求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
佤族传统价值观作为其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核心,反映了佤族历史发展和行为实践中的价值传承。虽然这些传统价值理念仅是一种朴素的甚至不成文的价值规范,但在历史过程中不断扬弃且自我完善,符合群体共同利益的价值目标,形成了群体所认可的传统价值系统——成为该民族其他意识形式的基础和核心,推动着民族进步。时至今日,仍在当地佤族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佤族在形成本民族价值理念、塑造自我民族精神过程中所作出的价值选择,不仅符合中华民族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共同利益,在中华各民族上均有广泛体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着承继性和一致性,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相符合。例如,敬畏自然、万物平等的自然生态观是各民族社会的共识,是当今我国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原则;勤劳勇敢、孝敬老人、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内容是各民族社会规范的重要内容,并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目标相一致;以互帮互助、集体利益为重的团体主义、平等友爱的族际观念是各民族处理社会关系的主要标准,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的;以对内认同、对外团结、“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为主的爱国主义是各民族价值观念的重要构成,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可以说,作为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一个族群,佤族传统价值观的塑造成型,是其余少数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传统价值理念兼容并蓄、融合共存,进而构建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历程的小小的缩影。
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持续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中华民族共有精神”的内容也依据时代的更迭不断变化。所以,如何构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质上还是关于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走向的问题。
通过对佤族社会传统价值观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传统价值观不仅构建了该民族集体认同的民族文化符号,促进了族群的整合与发展。也为塑造本民族精神、融入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起到了积极的规范及导向作用。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不仅由于这种核心意识深深根植于该民族特殊的历史与文化当中,更在于其自觉与整个民族共同体的利益达成一致。所以,在增进民族认同的目标下,探寻各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要求,许是一个全新的路径。如方立天所言,民族精神“在历代的不同人群、阶级、等级、集团中,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是它所包含的内涵是共性的。”[9]彼此间存在差异的个体民族能够拥有相通的民族精神内涵,实质上还是由我国复杂多元的民族共同体这一国情所决定的。因此,由多个民族共同缔造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具备了“多元一体”的特征。这就决定了,要实现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共有”需得从具体的、实际的国情出发,兼顾“多元”及“一体”两个层面。
首先,保持民族精神的多样性,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共有”的体现。因“共有”不代表拒绝任何差异性,民族的多元性决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及内涵的多样性。当民族精神通过某个民族单元的行为实践表现出来时,中华民族共有精神便具有了个体性、多样性的特点。但其核心的价值意识是统一和共通的。反而,正因为众多民族单位的文化与精神彼此间不断交汇、融合、更新,恰如新鲜氧气般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带去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并成为中华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未间断或者未被别的文明所取代的重要原因。加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味地追求文化和精神的绝对统一对整个国家和谐平稳发展并无益处。多元综合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的思想基础,也是构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的思想内容。尊重并弘扬各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精神品质,是达成“共识”“共建”“共享”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前提。
其次,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决定了各具体民族的民族精神最终能融会和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相互联系、彼此沟通,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多个少数民族联合而成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达成了文化心理和精神意识上的高度认同及强烈的依赖。在民族价值观的共通和民族历史中的融合实践中,各民族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明确了在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的价值追求,奠定了民族性格气质的基调——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凝聚而成,并最终成为维系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文化枢纽。
综上,在建构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需处理好“根本”和“从属”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原则和规定,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核心。各民族应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价值的信念,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作用。同时,需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民族精神既深深根植于民族历史的土壤中,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必须使之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需以当前民族精神内容为依托,结合当下的时代要求,对传统民族精神进行辩证扬弃,不囿于过去,不断自我创新,促成民族精神的不断完善与进步。最后,还需处理好“一体”和“多元”的关系。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者,应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促进各民族的文化自觉,加强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使中华民族充满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简而言之,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构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方向与路径。也指明了,只要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把握时代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导向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最终实现来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