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与中国叙事表达
——《最美的乡村》总编剧杨勇访谈录

2021-01-17 09:17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攻坚创作

杨 勇 薛 梅

(1.承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 承德 067000;2.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薛梅:杨书记您好!首先祝贺您编剧的《最美的青春》,在一连获得7项国内外影视大奖后,刚刚又斩获第三十二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您用“最美的故事”生动诠释了代代传承、集体奋斗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今年6月6日,央视1套首播了您作为原创编剧、总编剧的电视连续剧《最美的乡村》,30集电视剧播出期间,始终高居收视榜首,好评如潮。这两部堪称影视文学最美的姊妹篇,在精神气质上一脉相承,无奋斗不青春,无脱贫不乡村。“最美”可以说是您灵魂中至高的仰望,因为“最美的中国”是您抒写不尽的主题。作为多部在央视1套黄金档首播影视剧的原创作者,无论是《镇长》《代理县长》,还是《最美的青春》《最美的乡村》,您始终都以最接地气的主旋律选题,呈现中国的叙事表达,反映出时代的良心,这是令人备受鼓舞,也令人由衷致敬的。那么首先请您谈谈您是如何理解主旋律影视创作中“守正创新”的?

杨勇:这个问题问得好,这是每一个影视剧创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也是主旋律影视创作能否写好的核心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节点,我国影视业迎来了主题创作的新高潮。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一个敏锐的剧作家,是根本无法漠视这些重大的时代收获的。如果说,守正是底色,创新则是高度。守正为本,创新为王。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时代底色中,如何建构主要故事、开掘题材、塑造角色、传递价值,就不是单纯的经验化表达,而必须是实践化的,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有发现才有创新,有温度才有旨归。

我在农村出生,对农村生活非常了解,对以往农民的贫困处境也深有感触。说个题外话,我在刚毕业的时候,特别想当个村长、乡长或者什么其他基层干部,因为我觉得,我,还有中国广大的贫困农民,都有强烈的改变贫困生活的意愿,而且这种意愿十分迫切。承德山区以前有一种劳动活动叫做“捡山杏”,意思是在已经收获过山杏林里拾取主人家遗漏的、丢弃的果实。我老家那个贫困村的妇女们就在这个时候去捡山杏,卖了钱贴补家用。母亲在一次带我捡山杏的过程中,不慎滑下山坡,手臂、大腿都擦伤了,即便受伤,母亲也要安慰受惊的、幼小的我。这件事成为了我脑海里最为深刻的记忆。后来毕业参加工作,我一直希望为改变家乡的面貌作出努力。工作后,我更多时间在县里、市里,尽管不能直接投入到脱贫攻坚一线,却一直保持着对农村脱贫工作的热切关注,也接触和了解了不少脱贫攻坚的故事素材。你刚刚提到《镇长》《代理县长》《最美的青春》还有《最美的乡村》等剧作,我创作的目的都是为了赞美和宣传那些在国家基层建设和农村扶贫攻坚工作中做出贡献的集体与个人。这些作品里面不仅寄托了我长久以来的农村情结,也实现了我个人力量难以为之的农村脱贫致富的中国梦。正是他们,让我找到了精神的高度和力量的源泉。

所以,好的影视作品一定是要在守正创新中培根铸魂,讲好中国故事。《最美的青春》创作修改历时八年,《最美的乡村》也历时三年,我的自身经验就是,要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时代同步,不断打造自身的工匠精神,在精准把握、生动再现处于矛盾旋涡中人的精气神的变化中,努力去挖掘小人物身上的正能量与大情怀:那就是唯有祖国和信仰不可辜负,更有乡情和亲情不可辜负。然而这种作品的核心价值观又绝不是喊出来的,倒出来的,而是情满则溢,自然流淌并润泽灵魂的。

薛梅:是的,杨书记,唯有祖国和信仰不可辜负,更有乡情和亲情不可辜负。《最美的乡村》作为今年年度正剧,正是您的用心、用情、用功的巨作,印证了一个影视创作者在守正创新中再上新台阶的价值判断。应该说,整个6月的晚上,我都无法离开央视1套播放的荧屏,《最美的乡村》的主旋律始终萦绕我的脑海。作为一名观众,我被剧情深深感动着;作为一名写作者,我被高超的现实主义写作功力深深折服。下面就请您谈谈这部剧最初的创作情况。

杨勇:作为承德本土题材的“最美”系列,是由我原创并在郭靖宇老师的指导和修改下共同完成的创作。在《最美的青春》播出并斩获当年收视率新高之后,我和靖宇老师按照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作协和承德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为迎接和庆祝脱贫攻坚完胜收官的重大历史节点,决定创作一部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电视剧。《最美的乡村》取材于以承德为代表的河北省脱贫攻坚战线上党员干部的先进事例,不仅突出反映了中国北方乡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的脱贫故事,同时也揭示了脱贫减贫事业是全国大事,关乎民生福祉,不可辜负。实际上是从2017年7月就开始谋划设计这部电视剧的,经过反复探讨和论证如何切入故事的主题,如何塑造故事的主要人物,以及如何建构故事框架。方向明晰之后,便陆续开始了采风采访。在查阅搜集大量文稿素材的同时,先后采访了有关贫困县的组织部、扶贫办,贫困乡镇村以及帮扶企业,还有扶贫办干部、扶贫工作队员、乡镇基层干部、基层老党员、贫困户代表等很多人。他们当中,有的人抛家舍业奋斗在扶贫一线,有的人脱贫致富后过上幸福生活,有的人在工作中鞠躬尽瘁、因公殉职,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令人振奋、令人动容。我们在整理、提纯和表达的创作过程中,常常反复磨合、辩论。这也印证了真理越辩越明的观点,我们不仅时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更实现了创作思路的互补,促进了剧本质量的提升。我很幸运遇到靖宇老师这样的良师益友。

我作为出生在农村的承德人,对于贫困深有感触,也深知导致乡村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主客观原因并存。作为原创和总编剧之一,我在大量搜集素材的基础上,在艺术加工创作中,按照既定的创作思路几乎是不舍昼夜地进行创作。创作进入状态后,感觉主人公就坐在自己身旁,甚至听得见主人公在提醒我“这个应该这样写,那样不是我”等等,也可以说是和主人公同频共振进行了创作。但即便如此,我也深深感到,基层干部、包村干部需要写的闪光点太多了,他们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甚至是牺牲。同时,我们的乡亲中也有很多值得书写和弘扬的精神,他们的事迹同样令我感动。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一种鞭策,必须记录他们,写好他们,无法辜负,不能辜负。与其说,是我找到了他们,见证了他们的故事,莫如说,是他们改造了我,成全了我的精神锻造。让我更加坚定,作为新时代的影视文学作家,一定要肩负使命与职责。

薛梅: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攻坚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民生的思想,也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大战略决策。《最美的乡村》是在精准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推出的一部关于民生的力作,有人说《最美的乡村》就是一卷脱贫攻坚的“清明上河图”,您对这样的说法认可吗?从这部剧播出的效果来看,故事虽然是片段式的,但是环环相扣,展现的却是脱贫攻坚的“全景”,这样的构思是怎样形成的?

杨勇:用“清明上河图”来形容该剧,的确是高评了,也是过誉吧。“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视为中国古代风俗画的巅峰之作。这幅名画,以散点透视构图法,对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老百姓“过日子”的市井生活进行了真实而生动的摹写,不仅见证了当年城市的繁华,也成为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清明上河图》证实了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在中国文化中的源远流长。从老百姓“过日子”的知微见著,到现实主义手法的成功运用,《最美的乡村》被誉为脱贫攻坚的“清明上河图”既是高评也是过誉,一部电视剧不可能全景展现脱贫攻坚,我们只是采撷在这场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役中的典型事迹。但毕竟“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之后是“历史的忧患”,而“最美的乡村”火热的奋斗场景背后,则是真切的肯定和赞美,没有中国共产党在决战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就不可能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美收官。确切地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是有了我们党的坚强领导,我们的干部和老百姓才能够上下同心,挖穷根,走富路,奔赴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明天。这个关于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最美的奋斗故事,正是历史和时代的骄傲。

《最美的乡村》故事生动鲜活,因为脱贫攻坚的过程就发生在当下,所有的人物和故事都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带着当下农村新的生活气息,我们的故事结构也打破了一个主线故事讲到底的传统叙述手法,而是化用了清明上河图中的“散点透视法”和散文创作中的“形散神聚”的表现手法,按照脱贫攻坚主题,编创了不同主角、不同内容、不同背景的三个故事单元,无论是故事内容、演员还是拍摄场景,各有不同、独具特色,但始终有一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主线相贯通,每个人物,每个故事,就有了内在的精神传承,达到了以点带面的艺术效果,反映了生动鲜活的脱贫攻坚工作。我们力图将《最美的乡村》做成一篇浓缩着一个民族民生福祉的大散文,一首时代的史诗。

薛梅:这部剧的成功首先是人物刻画上的成功,唐天石、辛兰、石全有等人物“立得住、有筋骨”,在这几个主要人物的设计上,您有哪些心得?有遗憾的方面吗?

杨勇:我这样理解,脱贫攻坚是全国的,也是全世界脱贫减贫大事。“立得住,有筋骨”,是因为我们充分挖掘了河北人、河北事、河北景,燕赵大地,紫塞情深。故事都有原型,剧中主人公故事既取材于河北承德,又全程在承德拍摄。唐天石、辛兰、石全有等人物形象的设计,就是以河北承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优秀的乡镇干部、包村第一书记、返乡创业优秀青年人才和自强不息的承德人民为创作原型,进行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

唐天石这个人物,是众多贫困地区村镇干部的缩影。他们不愿意被“贫困帽子”扣得喘不过气来,他们中有很大一批人有觉悟、有激情也有意愿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们在核实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实施扶贫脱贫的精准施策,对村民“智、志”双扶激发动力,对落实党和国家扶贫政策一盯到底等过程中,艰辛付出、无怨无悔,展现出的敬业精神非常值得钦佩。辛兰是众多包村第一书记的缩影,他们在“一强五清”工作中,既是村庄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指挥官,又是本村的荣誉村民,与老百姓同劳动,共奋斗,积极推动所驻村庄各项工作的全民发展,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认可。石全有是返乡创业优秀人才群体中的一员,他的成功返乡创业,见证了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也见证了不断加强农村后备力量的必要性,以及建立常态长效回引的工作机制的必要性。他们三个主线人物各具特色,形象生动可信。可以说,他们每个人发生的故事都是一部独立的长篇小说,甚至也影响着对剧中的一些副线人物的深度开掘,比如老退伍兵、老支书邢铁山,退伍兵、新支书卢振兴等,他们每个人都各有精彩的故事,都有集体奋斗的精神气象。《最美的乡村》正是在用文艺的手法记录展示这些不同类别的党的基层干部,是为时代立传、为时代画像。

如果说还有遗憾,那就是对人物内心挖掘上还应更细腻,艺术表现手法上还应更灵活,这些将会在第三部“最美”影视剧创作中得到丰富和弥补。

薛梅:杨书记,我曾经调研过很多在农村一线的扶贫干部,他们都谈到过,在工作中最难的实际上还是贫困人口的识别问题。您在剧中也涉猎了这个问题。请问,您在这部剧的创作中是怎样跨越贫困人口识别难题的?

杨勇:是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问题是扶贫攻坚战役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和解决这个难题,我调研了无数的村干部和老百姓,从他们那里得来了第一手材料,在《最美的乡村》中,可以说开篇就让唐天石围绕这个问题找到解决老百姓不理解、不信任脱贫攻坚工作的突破口,一方面在全村逐户的细致排查走访中,大胆揭露和打击那家沟村委书记那文彬营私舞弊、让自己的老丈人享受贫困低保待遇的恶劣行为,一方面对不愿意占国家扶贫政策的便宜,不愿意给国家增加负担的善意隐瞒自身贫困的上河峪村老支书邢铁山,采取政策解读、心理辅导、循循关爱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工作方法,让老支书心服口服,坚定“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信心和决心。从而形象地为我们提供了精准扶贫的“精准”概念,不仅要逐村逐户开展贫困人口识别认定工作,还要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切实做到确定识别界限,坚持“六不评”;对不符合标准的分户老人的认定;对集中供养的五保户不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等等做细致调查研究,以农妇大闹村委会来反衬出严格贫困识别的程序,坚定做到有制度,有速度,有温度的工作作风,最终要融化老百姓心头的坚冰,共同投入到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来。这是真实的,也是真切的,可以说,每一个对话细节和工作细节,都是在政策中获得法宝,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的。

薛梅:杨书记,在您所塑造的脱贫攻坚大军中,有一群特殊的群体,唐书记、老支书、村支书都是退伍军人,他们的“老兵情结”非常动人,您能谈一谈您特别强化的“老兵情结”的来源吗?

杨勇:对,“老兵情结”非常动人。每一个男人,恐怕都有过当兵的梦想。从小孩子起,保家卫国最直接的感性认知就是手拿钢枪,为祖国站岗的战士形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看到,凡是在国家重大事件中,军队都是国泰民安的强有力的保障。那么在处理乡村建设题材中,如何将退伍老兵的贡献以及钢铁般的意志呈现出来,这也是我和靖宇老师在向基层干部致敬的同时,始终坚持的一个方向,即向退伍到地方工作的同志们致敬。由于他们作风硬朗、干净利落、意志坚定,所以我们设定了唐天石这个老兵,信念如石,卢振兴,取义为乡村振兴,还有同为退伍军人的老支书邢铁山,这三位军人形象的出现,都充分展示出了退伍军人到地方后的勇于担当,他们融入地方、融入家乡,开始了新的作为。同时,也反映了脱贫攻坚是一场战役,军事化扶贫特点更加凸显了党和国家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决心与信心。在他们身上,不仅仅是英雄主义的书写,更多是钢铁长城般的信念与抉择。这都基于他们在部队的大熔炉中百炼成钢,在社会实践中,真正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坚持群众立场,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他们就是许许多多优秀退伍干部的代表。

薛梅:杨书记,唐天石这个人物,是千千万万个扶贫干部的缩影,也是全剧中塑造最成功的一位形象,杨志刚在诠释这位形象时,也真正做到了形神兼备,接地气、有态度、有温度、有方法、有大局,您能谈谈在实际工作中,有没有这个人物的原型?

杨勇:有,但是他的原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战斗的基层干部群体的浓缩。在我的同班同学,就有11位在乡镇一线工作,有8位是乡镇一把手,还有的下派担任贫困村帮扶第一书记,他们在基层,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上,也真是抛家舍业的。我本人近几年,特别是十九大以后也有帮扶任务,写扶贫,我有资源和动力。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战略,这样在基层涌现出很多优秀的扶贫干部,现在,我的老家也脱贫了,乡亲们享受到甩掉贫困帽子的获得感。因此,在电视剧《最美的乡村》中,通过唐天石这个扶贫干部的着力塑造,寄托了我和郭靖宇老师的浓浓乡情,我把我和同学们的体会感悟和更多基层干部的酸甜苦辣都写出来了。

青山镇党委书记唐天石,熟知扶贫政策,并坚决贯彻落实。绝不打折扣,比如针对上河峪村老支书和新任村支书卢振兴不愿意给国家增加负担,隐瞒实际收入达不到脱贫标准的问题,唐天石用事实和道理做通老支书工作。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到2020年全面小康,唐天石告诉老支书,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是一村一户都不能少,脱贫攻坚的路上、全面小康的路上,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户也不能掉队。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总书记经常讲的。所以一定要真扶贫,真脱贫,切实做到精准。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唐天石针对上河峪村的特点,发动村民搞农家特色游、手工满绣,对那家沟村发动大家搞起了养蜂产业。都属于对症下药、因地制宜,然后精准施策、绿色发展,不能破坏环境,还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其次,唐天石还能和乡亲们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拘小节,不顾误解,一切围绕扶贫政策扎实展开。救济苍生,他不是西方文化中诞生的普罗米修斯这样的个人孤胆英雄,而是中华民族文化养育的鲧禹治水式的奋斗传承的群体英雄的缩影。急民所急,想民所想,他就是许许多多优秀基层干部的代表。

薛梅:杨书记,您是从紫塞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剧作家,无论是以前的《镇长》《最美的青春》还是这次的《最美的乡村》,都能感受到您对自己家乡的这份赤子情怀。《最美的乡村》中故事的发生地宽河县,即取了您的故乡宽城的一个“宽”字,有着“宽山宽水宽天下”的深远蕴藉,而在第一单元中主要突出的青山镇,也是宽城潘家口水库的地域特征,其中还围绕着网箱养鱼等库区人民的生活,成为脱贫攻坚中主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本土公众平台《老杨铲史》在观影随笔中谈到:电视剧《最美的乡村》的背后,是潘家口水库移民的艰辛奋斗史,您能谈谈潘家口水库移民的巨大牺牲所呈现的大局意识和道路自信吗?

杨勇:是的,宽山宽水宽天下,这是宽城人自信的表达。作为宽城人,我们都为养护着一方水土的潘家口库区的移民充满着深深地敬意。这个历史的背景,是天津人民饮水告急,为让天津人民喝上水质安全的健康水,经过地质勘察和水质监测,政府决定在宽城潘家口修建水库。《最美的乡村》第四集中,扶贫干部唐天石说,修这个水库淹没了宽城四个乡、房屋一万多间,在册耕地两万多亩,果树八十多余万棵。这是精准的数字,为此,潘家口水库需要移民两万多人,当时的宽城县总人口只有二十万,占人口总数十分之一。他们在动员工作后,深知舍小家、为大家的道理,毅然背井离乡,面对这么庞大的搬迁人口,无论所涉及搬迁的村落还是接收的村落,以及当地政府,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大部分的搬迁户都能够人挪活,道路越走越明朗,但也有个别移民,由于各种原因,陆续出现了一些回迁的“后靠”移民。那么如何解决他们的饮水和交通问题,又能够保护好水源水质,多年来,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其中《最美的乡村》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那就是唐天石、卢振兴为乡村致富,准备率先搞起了网箱养鱼,在报备环保局审批中,被唐天石的爱人、审批科长张雅雯由于涉及环保问题给搁浅。这些都是潘家口水库“后靠移民”亲历的生活,从网箱养鱼,到取缔网箱养鱼,一切都是依从“以人民为本”的出发点,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就是在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这个问题绝不能含糊。我们有如此高水质的水库水源地,我们应该向宽城县库区移民无私的奉献表达我们的敬意,记录他们,抒写他们为建设美丽乡村所做的牺牲,是一个故乡人应有的义务和担当。我为我能够在我的文字中留下他们奉献中的哪怕一点点印记,我都感到由衷的幸福和感恩。也正是有此精神的召唤,我相信宽城人民会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富裕和幸福。

薛梅:杨书记,最后一个问题是,您作为一个著名编剧家,力作不断,成果斐然,三部电视剧,每一部都是在央视1套热播,这非常有传奇性,同时也看到了您驾驭大题材大叙事的卓越才能。《镇长》是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中的一个小镇脱贫的感人事迹,拿到了当年的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最美的青春》是以塞罕坝精神立起了一种绿色生态的动人情怀,拿下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走向了国际,获得“金橡树奖”。你的这部《最美的乡村》,又是敏锐地捕捉到了“脱贫攻坚”这一重大现实事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您的创作始终在以精神的宏大视角讲好中国故事,有着“中国叙事”的底色。您能谈谈一个成熟的作家,应该如何处理重大题材选择和时代精神建构的问题吗?或者说,您有什么秘笈吗?

杨勇:我在第一个问题中谈到过,从《镇长》《代理县长》到《最美的青春》《最美的乡村》,我创作的目的都是为了赞美和宣扬那些在国家基层建设和农村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出贡献的集体与个人。这些作品里面不仅寄托了我长久以来的农村情结,也为抚慰了我个人力量难以实现的农村脱贫致富的中国梦。正是他们让我找到了精神的高度和力量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去看,我始终都力图建构一个精神的宏大视角,再从细而微之处开掘,向外观察生活的繁茂,向内思索灵魂的去处,由一个人、一群人而观照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气神,由一件事、一个场景铺设一条语言的大道,最终通往精神的开阔,并以此成为中国人提升自觉意识的可贵资源和动力来源之一。我理解的中国叙事,是应该在观照世界性格局的基础上,更着重于自己身边的本土资源,既要在文化精华萃取中达到中西合璧,又要在观照历史和现实、瞩望未来中,更侧重于“现在进行时”,真正做到以民为本,做好每一个当下,从而有自信奔向未来、拥抱未来。这既是文化自信,但更是道路自信。所以在影视剧创作中,我始终努力做到将中国最美叙事照见现实,将中国最美叙事进行到底。我的“最美”三部曲即将面世,相信第三部“最美”一定会带来中国叙事的更多惊喜和感动。我看了你发表在《诗选刊》上的关于《最美的乡村》的评论,坚定道路自信正是我创作的动力和旨归,以不忘初心为牢固基石,以不辱使命为力量源泉,以理想信念为内涵支撑,更加坚实地走好影视剧“中国叙事”的创作之路,走得更宽,更美,更好!

最后,衷心祝福《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越办越好,为本土文化建设和高校文化建设加柴燃薪,思茂华丰!

薛梅:杨书记,聆听了您如此真切、动人,又丰富的经验介绍,收获良多,受益匪浅!您为承德影视文学创作立起了一块丰碑,我相信在您的引领下,承德文学会有更美好的明天。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访谈!真诚期待未来您能创作出更多更加精彩的文学作品。祝福您笔耕不辍,人生胜意!谢谢!

猜你喜欢
攻坚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如诗如画》创作谈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路上的人大行动
脱贫攻坚:基层如何“上手”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