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病态“氟斑牙”的体质人类学研究

2021-01-17 05:50姜又春
怀化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病态人类学体质

银 帆, 姜又春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保障,人民健康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健康中国”建设,要求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以人民健康为核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并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考虑影响人民健康的因素,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人民的健康问题。而个人的次生体质是体质人类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在个人身上出现的次生体质特征,有相当一部分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若不从根本上消除病态次生体质隐患,将会影响到“健康中国”政策的落实。本文将从体质人类学视角出发,探析病态次生体质的成因及其对个人健康的危害。鉴于病态次生体质特征涉及面广,内容极其复杂,在此仅以当前最具地方典型性的病态次生体质“氟斑牙”为例展开深入探讨,揭示其危害性,借此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将相关的体质人类学常识纳入普及素质教育培养范围,以期更好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一、次生体质的内涵

探析次生体质之前,首先就体质人类学的学科概念与研究范围等进行初步阐述,以便更好地探讨个人次生体质的由来与变化。体质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结合的视角来研究人类体质特征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1]。体质人类学的主要研究范围包括三个领域,朱泓教授曾在《体质人类学》一书中做出以下解释:“一是,现代人的体质特征和类型;二是,人类的起源问题;三是,人类的种族变异问题。”[2]次生体质的研究恰是以上三大基本研究领域之中的内容之一,即现代人的体质特征及其后天变化。体质人类学专门探讨人类体质,这便涉及到人群体质差异性的问题,不同的人群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不同,人群的体形与生理特征在遗传基因规约下产生了多重变化,从而表达出不同人群的体质差异。

鉴于人类社会是通过文化维系起来的一个个社会实体,任何民族文化都是人创造出的人为信息体系[3]。在这种文化建构下,根据拉马克“用进废退”进化学说,人的生物属性表达在某些方面会逐步让位于人的社会属性,并会通过一定的载体表达出来,而人群体质恰好能够满足该条件。在现实社会活动中,伴随时间的推移及社会环境的多元发展,个人的体质能够被特定的文化赋予一些次生的特征,这就自然成了体质人类学需要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原生体质是指通过遗传而获得的体质特征,即通过基因的传递与复制而表达出来的与其他人不同的体质特征。个人的次生体质特征则是针对其原生体质提出的概念,是指通过文化的运行使人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社会生活中,个人的或者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的个人体质特征,此类体质特征都可以归属于个人的次生体质特征,因为这是文化、社会生活乃至偶然因素诱发出的仅表现在个人或小群体内的体质特征。这样的体质有的对个人健康影响并不明显,但有的则会严重地干扰到个人正常的健康生活,体质人类学对后者则统称为病态次生体质特征。如何防止个人身上发生病态次生体质,自然成了体质人类学需要重点研究和试图化解的问题。

人人皆向往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就必然包括对健康生活的需要,没有健康生活就没有美好生活。从本质上讲,健康中国建设是保障民生福祉的好策略,关乎社会和谐稳定[4]。而对病态次生体质的防范与应对这一内容恰好与健康中国的建设息息相关,因而需要展开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具体而言,在日常生活中,个人需要保持科学与理性的认识,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与生活方式,远离有害身体健康的场所,避免遭逢诱发病态次生体质发生的风险与隐患。人群体质与民族文化是能够交叉作用的[5],病态次生体质特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与民族文化存在密切的关联性,而人类作为同时具有“社会属性”与“生物属性”的存在,一方面,其生活必然离不开人类社会;另一方面,他以生物属性的本能继续存在与生活,并且生物性的遗传规律在其生命过程中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体质差异,进而在个人体质上得到表达。某些民族文化要素,在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的环境变迁面前,会在不经意中使某些个人体质出现病态的次生体质特征。这样的新体质特征是他所在民族文化塑造的结果,是文化诱发下产生的局部体质变化。事实上,尽管次生体质特征都不具有遗传禀赋,仅仅是作用于个人与小群体,但是鉴于文化具备全民族的共享性,故由文化诱发出的病态次生体质,在相关民族中也会出现普遍发生的风险,从而造成严重的社会性健康问题。

二、次生体质的成因

次生体质特征发生的成因极为复杂,大致而言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其一,基于各种社会因素引发有意识的行为模式而造就;其二,因民族文化引起无意识的行为模式而造成;其三,由机遇事变而造成。对第一类型次生体质而言,可用春秋时期晋国的著名音乐家师旷“熏眼练琴”的案例来分析。师旷本来身体健康却为了心无旁骛地进行演奏,不惜主动使用艾叶熏瞎了眼睛,以求辨音更敏锐,最终在音乐领域的确达到极高的造诣[6],但个人却蒙受极大的痛苦与损失,其后半生看不见任何东西。我们在佩服师旷为音乐献身的胆识的同时也为他的行为惋惜,我们绝不主张此类以牺牲身体健康换取成就的做法。事实上,在专注音乐修炼的同时,蒙上双眼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岂不两全其美?如今类似的有意识地制造病态次生体质的现象还不少,比如拳击运动员,为防范博弈过程中鼻梁骨被击伤而影响比赛,国内外不少拳击选手有意识地动用手术把鼻梁骨切除,这样的做法是否值得鼓励?还有更常见的例子,在当前美容追求已经成为社会潮流的背景下,如何引导青少年免受其裹挟与绑架,自然成为了一个亟待引起社会关注的重大教育问题。教育部门应正确引导青少年不要轻率模仿此类做法,更要教育青少年不能轻易使用外科手术和药物等有意识手段,强制矫形以达到个人追求形态美的目的,尽管他们追求的目标可以达到,但是此类做法却会对个人健康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且一旦类似情况普遍化,对健康中国建设将会构成重大的威胁。就实质而论,这些都属于有意识而为之的病态次生体质特征。因此家长也需要正确引导青少年学习体质健康常识。第二类型病态次生体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文化诱发的结果,因而与前一病态次生体质发生性质不尽相同,属于无意识制造的次生体质特征。蒙古族牧民的走路姿态就是一个例证。蒙古族牧民大多数双腿是罗圈腿,走路时身体左右摇晃,走路姿态成了俗语所称的“外八字”,与其他民族正常人相比显得十分怪诞,一看便知其出生于草原且属于蒙古族。形成这种次生体质特征的原因在于:蒙古族牧民基于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考虑,在孩童骨骼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时候就训练孩童骑马,孩童长期用双脚夹紧马腹,长大后不知不觉中形成罗圈腿,从而形成他们这种终身都改变不了的病态次生体质特征。由于这是文化造成的结果,因而此类个人次生体质特征的分布,又往往与相关民族文化的分布面相重合,这便是民族文化对个人体质造成的病态后果[5]。当然,在个人身上能够表达出来的次生体质特征和由文化在无意之中塑造出的次生体质特征,其间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但其后果对个人健康而言,引发的痛苦与受损是同样的。又如,欧洲白色人种由于基因和体质的差异性,导致个人汗腺相比其他民族更容易堵塞,长期生活在透气性不好与清洁不良的室内环境下会出现秃顶,欧洲各民族成年后为掩盖秃顶这一原生体质特征而习惯于佩戴假发加以掩盖[7],但长期佩戴假发使头部皮肤的呼吸系统受到严重干扰,导致相关病菌和螨虫的滋生,从而加剧头发的脱落和秃顶的病变扩大化,这同样是在民族文化节制下发生的健康负效应。再如,日本人和朝鲜人在室内生活中,其民族文化规约下的礼节仪式要求盘腿席地而坐或跪坐,长期受相关文化的节制后,腿部、足部的骨骼与肌肉也会发生病态变化,其他民族一瞧便可分辨出他们出身于何种民族。以上所举各种例证,都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加以重视,一方面要提醒教育对象注意与防范此类病态次生体质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要教育青少年绝对不要以此来贬低或轻视具有此类次生体质特征的同学,避免引起人与人之间不必要的隔阂和冲突以及不同民族同学之间的矛盾和摩擦。缺乏这样的正确引导,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比如影响当事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团结,其后果将与“健康中国”建设背道而驰,老师、家长等对这样的问题都需要慎之又慎,不能掉以轻心。第三类病态次生体质特征则往往为个人后天的偶发性事件所致。比如,青少年在生活中遭遇了严重的灾祸:跌伤、车祸、溺水等,都会造成身体的局部伤害,尽管经过治疗后得以痊愈,但轻则会在身上留下疤痕,重则会造成肢体残缺,甚至内脏的终身受损。又如,在幼儿期间个人不幸患上腮腺炎,如果家长和老师疏于关照,长期未能得到治愈,个别情况下会引起生殖系统发育受损,严重者甚至会终身不育。再如,20 世纪天花疫苗接种普及之前,我国不少青少年在幼年时不幸患上天花,在脸上留下坑坑洼洼的斑痕,即俗称的“麻子”,也属于这一类型的病态次生体质。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病态次生体质,这是因为当事人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生活环境受到了重大污染而造成的。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所诱发的病态次生体质,具有地方性且不容易被发现,因而更需要展开重点讨论,对这一类型的次生体质防范做出积极应对。

当下,青少年使用电脑过度,近视眼发生比例逐年攀升,并且颈椎病变也存在普遍化的趋势,这已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和约束,其后果将会严重干涉到“健康中国”建设在下一代的落实。有幸的是,我国教育部已经出台相关文件,要求有关部门严格管束青少年无节制地玩电脑和不健康地用眼等行为,有了这样的配套政策,相信此类病态次生体质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与化解。

三、病态次生体质氟斑牙的危害性

本文就以氟斑牙的区域性普遍发生为例展开深入的探讨,为防止病变危害提出建设性意见。

近年来,在我国中西部一些地区,由于当地居民生活地区环境较为特殊,且当事人又缺乏体质人类学的常识,以至于往往在个人和周边人均无察觉的情况下,他们的牙齿出现了与正常人不同的变化特征———病态次生体质氟斑牙。他们生活于高氟地区,长期燃煤以及饮用“天然水”,这些生活用水中含氟较高,氟元素经过呼吸和饮食进入人体内慢慢富集起来,尤其是在牙齿中大量富集,影响到牙齿的光洁度和坚韧性,即表现为病态的氟斑牙体质特征。但当地居民对燃煤过程中会产生氟以及水环境中含有超标的氟元素未能警觉,这些环境因素作用于人体,从而导致氟斑牙在这些特定地区普遍流行。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与文化建构下,当地人对次生体质氟斑牙的危害性熟视无睹,将会对个人身体产生重大的伤害。

氟斑牙也称氟牙症或氟斑釉症,是指在牙齿发育生长期间,由于机体摄氟过多导致牙釉质矿化不全而引起的牙体硬组织改变,临床上肉眼可见牙釉质表面失去正常光泽,出现白垩、着色、缺损样改变。氟斑牙是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态次生体质表达,对人体机能的影响重大,在生理上或者心理上都不容忽视。在生理方面:氟斑牙一旦形成将会伴随个人终身,不仅会破坏牙齿形态,在牙齿表面形成白垩进而影响牙齿美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咀嚼与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9];更有研究表明,患氟斑牙会对儿童的全身骨骼发育造成严重干扰,严重的还会影响儿童智力,表现为随着儿童氟斑牙患病程度的加深,其智力水平愈加低下[10]。氟斑牙会对青少年的生理造成重大损害,难以通过一般性的医疗手段加以治愈。

除了形体与生理外,病态次生体质氟斑牙还会进一步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从氟斑牙的外在显现特征来看,牙齿出现色斑和条纹等颜色附着,在主流审美看来甚是异常且不美观,患者容易遭受社会歧视及被边缘化,严重时会诱发自闭症等心理与精神疾病。2015 年一项有关大学生氟斑牙与抑郁关系的调查数据表明:氟斑牙的着色严重程度与大学生抑郁症存在相关性,且女性抑郁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氟斑牙是大学生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引发轻度抑郁发生的几率较大,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11]。同时相关研究表明,氟斑牙患者自尊水平降低可能与牙齿着色有关,牙齿着色范围越大和着色程度越明显,则病症越重,患者自尊水平降低的可能性越大[12]。不难看出,机遇性发生的病态次生体质对健康中国建设并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件大事,发生率越广、程度越深,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影响就越大。

医生虽然建议成年氟斑牙患者进行美白修复,其实更为重要的,还是要提醒个人接受自己。正如上文调查显示,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更容易自闭,推测与女性更在意外界对自己容貌的反馈有关。学校及社会应该加强宣传,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患者走出自卑。相关部门与社会各界也要加以关注,除了开导外还需要倾注更多的关爱,帮助有关个人治疗并摆脱相应的健康困扰。

四、如何正确对待病态次生体质氟斑牙

对于氟中毒导致的氟斑牙,医学界已经有了很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成果颇丰。氟中毒是一种具有地域特征的全身性慢性疾病,主要分为饮水型、燃煤型,其中以饮水型最为严重。饮水型氟中毒主要是由于当地地质结构中气态氟含量较高,污染了水体,河流、小溪等自然水域中氟含量较高,如果居民长期直接使用此类水作为饮用水与清洁用水都会引发轻度氟中毒,从而形成饮水型氟斑牙。病区居民普遍对水中含氟不知情,直接取水作为饮用水或者清洁用水,无意中把氟带入体内,长期积累后造成氟中毒,这样的病态次生体质是无意识发生的。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广泛分布,世界各地都曾有之,从我国境内来看,相关研究把病区按来源分为四类:浅层潜水型,由于气候干燥导致水分蒸发量大,氟和其他盐类容易积累于浅层水中,导致饮水型氟中毒,大致分布在长白山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东北西部平原、华北平原、西北干旱盆地及西藏的部分地区;深层地下水型,分布主要集中于渤海湾一带,如河北的沧州、天津的大沽、大港及辽宁的锦县等地区;高氟盐矿区型,顾名思义分布于高氟岩矿产区,火山活动时岩浆带来大量氟化物,特别是在地壳活跃的时期岩浆大量填入,形成萤石矿与磷灰石矿等含氟矿脉。分布在如以磷灰石矿区为代表的贵州开阳地区、云南昆阳地区,以及以萤石矿区为典型的内蒙古赤峰市等地区;泉水型,可分为温泉和凉泉两大类,相关研究表明:凡是有温泉的地区几乎就有地方性氟中毒病的存在,但含氟量较低,分布面积广且分散,如散见于西藏的左贡县、陕西的临潼、辽宁本溪等地区[13]。

饮水型氟中毒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在预防方面多下功夫。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国家就已经对饮水型氟中毒高度重视。针对降低水氟浓度而开展大规模的改水工程,确实有效地抑制了氟斑牙的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改换水源或者饮水除氟,如浅层地下水型水氟污染地区改用深层地下水,即打防氟井,这样的井水往往含氟量正常,可放心饮用。多数饮水型氟中毒调查都表明“改水”工程能有效降低区域内氟斑牙的患病率。然而仅仅针对减少氟元素本身而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不够的,不足以根除氟斑牙,患病的原因在于缺乏健康意识,涉及学科很多,个人很难全面掌握,但作为常识普及却是可能的,把无意识的患病变为有意识的防范才能收到预期的成效。在做出努力改善水源环境的同时,更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当事人认识到饮用高氟水的危害并有意识的做出规避。

而在我国的煤炭资源富矿带中,某些地区产出的原煤含有大量的氟化物,这些煤矿埋藏很浅,当地居民取用非常方便,并在室内进行堆积燃烧,在煤燃烧过程中会散发出有毒的气态氟。居民无意识地呼吸到这种空气后,便可能患上氟斑牙病症。如果居民长期使用无排烟道的土炉或土灶,燃烧含氟量较高的煤来取暖、做饭或烘烤食物,那么燃煤释放出来的氟也会附着在这些食品上,不仅被烘烤的食物会携带氟,室内敞开灶使得室内存放的所有食品都有高氟残留,人体会摄入过高的氟元素而引起慢性中毒,大量消费这样的食品就很可能导致病态次生体质的发生。燃煤型氟中毒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的山区及重庆东部、湖南西部、湖北西南部等山区[14]。

20 世纪60、70 年代,贵州毕节地区氟斑牙发生相当普遍,男女老幼都有,成为了严重的地方性疾病,但是当事人习以为常,并不知道病因,怎么防范与治理更是完全不知情。1976 年第一次对在贵州广泛流行和长期损害人民身心健康的地氟病进行调查时,病症流行情况较轻的地区患病率都高达25.5%。调查结果表明,水、空气与食物对该地区患者都有影响,其主要是烘烤食物造成的食物高氟残留与空气污染,贵州省毕节地区的氟中毒就是典型的燃煤型案例[15]。

对这样严重影响健康的病态次生体质,国家防治措施总体原则是坚持以改良炉灶、改变饮食习惯和结构为主要措施来降低空气和食物氟污染。第一,改良炉灶、改用能源。20 世纪80 年代煤的使用方便又廉价,国人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燃煤灶,对于燃煤型氟中毒,改灶工程是实行多年的有效减少患病几率的办法。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生活主要能源由煤炭变成液化气再转变为管道传送的天然气、电力。第二,改变饮食习惯和结构。在贵州等雨水充盈的阴湿地区有干燥与储存食物的习惯和需求。据统计,跟自然风干和太阳暴晒相比,室内敞开灶烘烤方式加工食品,干燥的玉米氟含量是最高的,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增高。当然若烘干的食品烹饪前能进行洗涤,就能冲洗掉近半数的残留氟[16]。由于水稻产粮的突破性提升,大米逐渐取代玉米和马铃薯等农作物成为主粮,同时减少了大规模干燥主粮的需求,国人的主食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就减少了氟的危害。

即使是燃煤型氟中毒的集中病区,若是居民不在屋内燃烧高氟煤和烘烤食物也是不会患病的。所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官方管控煤化物燃烧使用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同时,相关部门特别是教育部门需要做好相应的常识教育工作,采取分类指导、精准干预等方式,引导民众逐渐改掉煤烘烤粮食和燃煤取暖的习惯,主动使用清洁能源,在食用食物前进行充分清洗。这样病区居民才能对氟中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到明辨病因,积极主动防控。

同时还值得注意的是,工业部门燃烧煤也会污染空气,同样需要加强严格监管,这便需要每个人将所习得的体质人类学常识运用到实际社会生活之中,针对周围违法排放燃烧污染废弃物等行为加以监督并及时向上级部门举报,由有关部门对那些造成环境污染的相关企业实施法律制裁。要做到这一点,相关的体质人类学知识培养必不可少,试问个人都不知晓氟中毒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健康问题,那么仅依靠政府部门的监管,显然是很难落到实处的。只有通过教育使我们的青少年和社会各界都对环境污染有清醒的认识和警觉,并具备相关健康知识,监管才能到位。要使健康知识深入人心,首先需要在学校教育中将防范病态次生体质的知识纳入教学实践之中,类似的地方性疾病情况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健康中国”的建设也才能落到实处。更值得注意的是,氟斑牙的发生仅是病态次生体质一个有限的方面,更多的病变机制还存在不少。比如:某些企业违法排放含汞的废水与固体废弃物,也会引起病态次生体质的发生。学校教育也需要在这一方面举一反三,将所在地的环境污染问题与容易发生的病态次生体质成因一并纳入学校教育内容之中,才是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的必要举措。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健康中国视域下,将体质人类学常识纳入学校教育范围,并将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之中,有助于民众对病态次生体质“氟斑牙”的危害性有所警觉,切实保护自身健康,从而促使全民健康素养得到普遍提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氟斑牙”的发生仅作为病态次生体质出现的一个有限方面,更多的病态机制还在持续发生,故当下最为迫切的便是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并加强体质人类学常识教育,通过教育与宣传等“有意识”的手段,及时防范与应对“无意识”的病态次生体质发生,将体质人类学常识普及落到实处,必将有利于健康中国建设。

猜你喜欢
病态人类学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逸入”与“生成”——音乐人类学表演研究的“交互”路径
病态肥胖对门诊全关节置换术一夜留院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病态肥胖对门诊关节置换术留夜观察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