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生态知识对当代幼儿教育的潜在影响研究

2021-01-17 05:50邵晓飞
怀化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同性民族儿童

邵晓飞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代中国幼儿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还是预期目标,均已打上同质化的时代烙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现象。这种幼儿教育引发了幼儿身心健康、学习、民族认同等方面的教育负效应,家长、教师、社会各界都很难置身事外。因为当下的同质化教育仅关注大众化的普同性知识,忽略本土生态知识的教育,导致本土生态知识在幼儿教育中缺位,已经影响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本土生态知识的积累和代际传递。

生态民族学研究表明,人类是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复合体。人类一方面受到自身生物性的制约,另一方面还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1]。其中幼儿成长期更显其独特性。这是因为幼儿在这一成长阶段均没有自主能力,一切仰仗外部社会条件的供给,而外部社会所提供的各种成长条件,又无不打上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烙印。由此可见,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生态知识,与儿童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能够为幼儿的成长、生活、学习、发展等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因此,本土生态文化的知识在幼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毋庸置疑,普同性知识教育对幼儿教育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但在当代同质化教育背景之下,普同性知识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并以此建构了自己的霸权地位,而本土生态知识被排斥在校园之外,显然有悖幼儿教育发展规律。然而,时下这种普同性知识,仿佛离我们幼儿(受教育者) 的日常生活比较遥远,对幼儿而言,就是一种相对陌生的文化,会导致幼儿学习主体性的丧失。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三大基石之一的“生活即教育”[2]给不同地区的幼儿教育带来的重要启示是,普同性知识教育固然重要,本土生态知识也不可偏废,应该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部分。显而易见,这种剥离幼儿“生活世界”的同质化教育模式,将会影响到幼儿教育的素质培养,进而对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造成潜在影响。而这样的潜在影响,在我国民众日趋富裕、都市化进程日趋加速的背景下,需要引起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并加以补救。因此,笔者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学习和民族认同感这三方面入手,借助田野调查资料分析隐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究本土生态知识教育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以期为幼儿教育提供一定借鉴。

二、本土生态知识的缺失对幼儿身心健康的潜在影响

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具体所处的自然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不容忽视的极大差异,形成了互不相同的本土生态知识。“本土生态知识”是指特定民族或特定地域社群对所处自然与生态系统做出文化适应的知识总汇,是相关民族或社群在世代的经验积累上健全起来的知识体系[3]。这样的本土生态知识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如果不能做到一定程度的把握与了解,那么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将会遇到诸多意想不到的难题,甚至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然而,在今天的教育大背景下,本土生态知识常常被有意或无意地加以淡化,有的甚至被完全排除在幼儿教育的素质培养范围之外。在这样的同质化教育背景下,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显然这与幼儿教育培养的目标相去甚远。

一直以来,生态民族学家所关注的本土生态知识以及相关技能、技术和应对方法是幼儿教育的盲区和死角。这些幼儿一旦成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恰好与这无处不在的本土生态知识休戚相关。在同质化的幼儿教育和生活习惯养成中,教师和家长以追求营养高、精美、便捷的食品为目标,为幼儿提供健康的营养物质,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幼儿园的教育惯例。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一旦有机会接触家庭、学校配餐之外的小吃摊点、餐馆时,就会遇到诸多的问题。2016 年4 月25 日,笔者遇见一位幼儿的母亲张小花①(女,苗族,29岁,初中文化,进城务工人员),她三岁的儿子接触到本地的特色美食时,出于好奇想尝试一下,张小花却告诫自己的儿子:“街上餐馆食品太脏,吃了肚子会疼,你们幼儿园的老师不也是这么说的吗?”然而幼儿在品尝到这样的美食之后,肯定会把老师、家长的告诫忘到脑后,不过瘾绝不罢休。这样的饮食偏见给幼儿留下的身心健康后遗症,教师和家长最终也无法解释。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本土生长的葛根是一种风味食品,煮熟的葛根在小吃摊点到处有出售。经过加工过的葛根粉在这一地区的超市中都能买到,但因葛根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常常被当地的家长或幼儿教师禁食,甚至告诫幼儿:“像葛根、甘蔗等这些东西太粗糙、不卫生,吃了肚子会疼,小朋友是不能吃的,要想吃就吃奶酪棒、糕点吧。”然而,像幼儿教师这样的告诫,会在无意中将本土生态知识排除在幼儿教育培养的范围之外。而有些悲剧发生的根源也正在于此,被悄然掩盖起来。

笔者走访了一些国内的牙科医院,牙科医生们普遍反映少年儿童牙齿健康问题几乎是他们难以回避的问题。2016 年7 月中旬,笔者前往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XX 牙科医院进行调研。赵爱国医生(35 岁,男,土家族) 对笔者说:“近几年,不少儿童在少年期换牙时,普遍存在‘乳牙’未掉,‘恒牙’却早长出的现象。即使动用牙科手术把‘恒牙’拔掉,但也需要对成牙进行整形,不仅医疗费昂贵,而且要进行两三年持续整形,整形之后,也不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据了解,少年儿童患这种牙病的情况在其他省份也有蔓延的趋势。不少关注幼儿牙齿健康的医生道出其间的原因在于许多家长或幼儿园在幼儿成长期补给的食品过于精细,导致幼儿的牙齿生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咀嚼的刺激,按照生物学“用进废退”的原理[4],“乳牙”也不会按照生命周期自然脱落。长此以往,未来年轻一代牙齿的健康状况堪忧。由此可见,上述问题的存在与本土生态知识在幼儿教育中的缺失直接关联,导致幼儿牙齿成长受到阻碍因素的影响。

与之相反,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大部分幼儿一旦断奶,常常就会像成年人一样,开始按照正常的生活习惯进食,牙齿都要接受相关食物的考验,幼儿都受到咀嚼食物刺激再进行下咽。上文所提及的嚼“葛根”“甘蔗”,既要吸取汁水,又要吐出残渣,吃这类粗糙的食物的做法对幼儿牙齿成长是一件好事,这是因为幼儿接受粗糙食物考验后,牙齿受到必不可少的刺激,按照“用进废退”的原理,到了换牙的年龄,“乳牙”也会自然脱落。幼儿也不会因此感到生活上的不便。对此,当代的家长、幼儿教师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中国的食品供应日趋充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幼儿教师在给幼儿配食过程中,越来越过分的追求精细、便捷、营养丰富的食品,使得幼儿的“乳牙”不能按照正常的生命周期、生命规律去发育,最后有些甚至到了非进医院拔牙不可的地步。就这个意义而言,如果在幼儿教育中及时添加本地各民族的日常食品和补充相关的本土生态知识,那么幼儿的生长周期遇到的障碍就可以消除。这是当代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值得反思的现实问题。

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也是本土生态知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大自然风光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另一方面,大自然也暗藏着各式各样的风险。但如果在幼儿教育中不教会他们“趋吉避凶”,就可能会给未来青年一代留下成长的隐患。当前,我们也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幼儿教师将幼儿园之外的一切事件都视为“畏途”和“凶险”,为了幼儿所谓的“安全”,教师或家长总是习惯于把幼儿关在幼儿园或家里。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大部分时间窝在家里看电视或玩电脑,几乎不出门,于是在无意中造就出一批又一批的少年“宅男”“宅女”,但是家庭、学校仅是年轻一代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有限部分,无法培养他们化解风险的能力。对于既不懂事又很少接触大自然的幼儿而言,大自然虽然美好,但风险并存。幼儿该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其实,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传承下来的本土生态知识,足以帮助他们做到“趋吉避凶”,做到在体验大自然风光的同时,既能精准地利用各种自然物,又能从容应对大自然客观存在的风险,还能确保自身的安全。人类之所以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就是因为不同地区都有互有区别的本土生态知识存在。如果把这样的本土生态知识都排斥在幼儿教育之外,那么幼儿在这样环境中长大后,一旦接触大自然,必然会感到恐惧,遇到任何与风险无关的小事,都会感到手足无措,在大自然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这是幼儿教育的悲剧。人类的生存永远也离不开大自然,永远需要认知、利用大自然,同时也要规避风险、趋吉避凶,确保自身安全。如果年轻一代对大自然只有恐惧,没有足够的本土生态知识储备和亲身阅历,将会导致生活能力低下,成年后无法正常参与社会生活,甚至心理上出现疾病,比如,自闭症、抑郁症等,更加无法融入社会。

由以上案例可知,当前的幼儿教育出于某种功利目的需要,仅限于对幼儿灌输普同性的知识,却遗忘了身边必不可少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积累,更是漠视了本土生态知识的存在。正是如此,才导致幼儿的素质培养偏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正常轨道。可见,本土生态知识在幼儿教育中缺位实属当代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大失误。这势必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造成潜在影响,这不仅是幼儿的个人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未来青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由此可见,本土生态知识的代际传递是一项紧迫的教育使命。

三、本土生态知识的缺失对幼儿学习的潜在影响

普同性知识教育虽然很重要,但始终和幼儿的生活环境有些距离。而本土生态知识由于和幼儿生活的地域环境息息相关,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幼儿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可见在儿童阶段,本土生态知识更为重要,掌握好本土生态文化知识,对于普同性知识的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

笔者平时在与同行的交流过程中,就遇到过这样的教育案例:吉首市XX 幼儿园的YX 老师(27岁,女,苗族) 曾对笔者说:“现行幼儿园教材还真不好驾驭,教材中存在很多抛开儿童眼前的事物及活动的教学用例,总是让儿童寻找一些无法理解的空洞符号。也难怪有很多老师抱怨,幼儿园的教学秩序不太好维持,儿童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儿童对于他们现在所学的东西无法理解,与日常生活脱节,也就不感兴趣。面对这样的教育情形,即使有天才的教师、万能的教学方法,也很难使儿童发生兴趣。”由此可见,本土生态知识在幼儿教育中的缺失,其教育弊端初显。这种教育弊端不仅在幼儿教育中存在,而且在小学教育中也存在,表现更为严重。

笔者在与XX 小学XT(25 岁,女,土家族) 老师的交流中获知,这种只注重普同性知识、本土生态知识缺失所产生的教育负效应在小学的儿童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该校ZT 老师(45 岁,男,汉族)反映,“上课时,经常有一部分学生打瞌睡,这些学生不属于顽皮那种类型的,平时也不怎么和别人交流,反正就是不听你上课。我向这些学生提问,就发现他们表现出厌学情绪。甚至还有极个别的学生干脆旷课或逃学。”不难看出,这种教育负效应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厌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笔者曾经私下问一个经常“逃学”的儿童,“为什么经常不去上课?”孩子很直白地告诉笔者:“老师上的内容,都是我不熟悉的事物,有的好像是大城市的一些东西,是我们这里看都没有看见过的,听不懂,没有兴趣,不喜欢上课。”

从以上案例可知,现行的幼儿和小学教育,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需要和心理基础,并由此而产生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儿童现实生活相背离的教育负效应。与此同时,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幼儿教育阶段中本土生态知识的教育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和跟进,从而造成现阶段中这类儿童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障碍,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和排除,在无形之中形成了儿童对知识学习的抗拒心理,其潜在影响也不容低估。显而易见,本土生态知识在幼儿教育中的缺失,不但会给不同地区幼儿的学习带来障碍,而且也会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本土生态知识作为民族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囊括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态知识,也积累了人类社会历史上重要的生活经验。正因为人类所面对的自然与生态系统极其错综复杂,各地差异性极大,所以本土生态知识的教育为培养儿童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提供了可资参考的依据。不但儿童可以增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了解到其他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而达到促进不同区域的儿童相互了解和尊重的目的。

当今,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交流越来越密切,我们越来越需要培养各种跨文化的人才,这种人才需要从小熟悉和掌握本民族地域的各种知识,才能达到与其他地区人们交流以及相互了解和尊重的目的,进而促进本民族本地区的发展。如果我们幼儿阶段仅仅只有普同性知识教育而缺少本民族生态知识教育,显然达不到培养跨文化人才的目标。

笔者在和本地X 大学X 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学生对西方的一些文化能侃侃而谈,但谈到本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时则哑口无言。后来笔者问这些学生为何如此,学生们说他们从小就没有接受过本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教育,缺乏对这方面的了解,谈不出太多东西。其实跨文化交流必须双方是平等的,不仅需要了解外来文化,更需要了解本土生态文化知识。可见幼儿教育阶段本土生态知识教育的缺失对于一个人的学习成长带来了负面效应。因此,我们从幼儿教育中就应该打好本土生态知识的文化教育的基础。

由此可见,无论什么形式的教育,对儿童教育而言,都脱离不了儿童的生活世界,更离不开儿童生活于其中的文化与生态背景。只有把人类的生活经验植入儿童的生活世界中,才能使文化知识渗透到儿童心灵深处,也才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灵感。而本土生态知识的教育,恰好可以使儿童回归生活世界,达到自然、社会、文化和儿童在课程体系中有机统一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适当补充本土生态知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将会使年轻一代在学习过程遭受不必要的麻烦和苦恼。

四、本土生态知识缺失对幼儿民族认同感的潜在影响

本土生态知识在幼儿教育中的缺位,将会导致幼儿对本土的“人”和“事”在情感和心理上产生陌生感,也会对自己的民族认同感构成潜在影响。几千年来,不同民族世代积累起来的本土生态知识,更多地从幼儿的成长经历出发,更具备民族情感认同的基础。如果失去本土生态知识这一屏障,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将会丧失根基。而这一发展过程的起点就是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本土生态知识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更有利于幼儿习得新的知识。涂尔干认为,“一切社会过程的最初起源都必须从社会内部环境的构成中寻找,任何事物都必须在一定‘场’中才能存在和表现出来。社会内部现象的‘场’就是社会环境[5]。”而本土生态知识本身就是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由此可知,幼儿阶段作为个体社会化的最初过程,不仅需要主流文化的引导,更需本土生态知识的滋养。恰恰就是这最熟悉的本土生态知识对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人们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本土生态知识丧失了“活”的载体。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对本土生态文化的传承功能也在日益削弱,本土生态文化赖以生存的空间也受到挤压。北大教授钱理群曾指出,“我忧虑的不是大家离开本土,忧虑的是年轻一代对培育自己土地上的文化,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产生了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和心理上的疏离感[6]。”由此可见,不管我们身处何方,本土生态文化与幼儿成长、发展密切相关联。桑梓情愫源于这些本土生态知识的浸润和培植。在这大一统的教育背景下,对从农村迁入城市的幼儿来说,也算是离开了自己的故土,背离了他们原来所处的社会环境。异地的幼儿同质化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并不完全适应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要解决此类问题,显然需要及时为他们补充本土生态知识。

如下案例会给我们带来一点反思和启示:2017年4 月上旬,笔者曾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职业中专学校调研时当面问及两位女生:“你们毕业以后,还回自己的家乡吗?”这两位女生摇摇头说:“不回去,我们家乡太穷了!”孩子简单的回答,折射出当前中国幼儿教育的现实:同质化教育使人们远离家乡,看不起自己的家乡,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根源还是在于幼儿教育阶段本土生态知识的缺位。当下,也许我们会目睹这样的场景:农村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县城走,县城培养出来的孩子往省城跑,小城市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大城市钻,大城市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国外移居。在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年轻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精神面貌,我们无可厚非。但这种“逃离自己生长之地”的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本土”意识缺失,缺乏对“本土”或民族的自信心和认同感。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幼儿教育阶段本土生态知识的缺失所使然。

出于对上述“伴生文化”根源的探究,笔者在2016 年11 月下旬对XX 中学初中部进行了调研。笔者通过与相关主管部门沟通,得知这所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周边县城和农村地区。XX 中学初中部学生总人数1 153人,其中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80%。笔者问及这一群少数民族学生:“你们会说自己的家乡话和自己的民族语言吗?”他们大部分摇摇头回答:“不会。”笔者进一步追问:你们小时候(幼儿、小学阶段) 老师和家长教过你们吗?他们给我的反馈信息是:从来没有教过,或者只有极个别父母偶尔教一点点。笔者私下从个别学生处了解到,其实有个别学生会说自己的母语,但不愿意在学校说,原因是怕同学或老师笑话他。当问到他们家乡最熟悉事物、最有特色东西是什么时,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回答出这个问题。闲暇之余,笔者曾与部分家长进行交流发现,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本土生态知识) 并不重要,最大的现实莫过于他们自己孩子的成绩能够上来。

从以上案例可窥见,当代少年对自己所属的本土生态文化已经很陌生,对自己的母语也显得不够自信。显而易见,这些少年在幼儿教育阶段缺乏本土生态知识的熏陶,加之家长、教师和社会对本土生态知识教育的漠视,导致本土生态知识在幼儿教育中的缺位。一个人不管属于哪个地区或哪个民族,必然会受其所属本土生态文化的制约,其文化的认同不仅可以确立自我同一性,而且也能够确立自己所归属的群体。因为,民族认同感培养源于对本土生态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带来群体之间的亲近感,才会形成民族认同感。所以,当个体只熟悉普同性文化而缺少本土生态文化时就会产生民族认同的困境。可正是这些有特色的本土生态文化,才是区别民族和群体的身份标志。尊重幼儿自身经验和学习方式,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民族、认识本土生态文化、发展健全的本土生态观念,我们方能获得积极的民族或地域认同。费孝通认为,人们首先要认识自身的文化,理解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多元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与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各舒所长,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7]。对于不同地区幼儿而言,本土生态文化是他们自己所熟知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同地区幼儿教育的出发点和原点。

本土生态文化也是支持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资源之一,只有通过对幼儿进行本土生态知识的教育,才能够使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的民族,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是在异地大同教育背景之下,幼儿园推行本土生态化知识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就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本土生态知识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主体部分,是对当前主流文化的有益补充。如何有效利用丰富的本土生态文化资源,并及时转化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儿教育本土生态知识,成为当前民族地区幼儿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幼儿教育阶段补充本土生态知识,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至少是可以达到增强少数民族年轻一代的民族认同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目的。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件小事,但其潜在的影响却不容低估。针对上述问题,相关地区和部门从幼儿教育阶段就要开始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

结语

本土生态知识在幼儿教育中的缺失所产生的教育负效应,始终隐藏在幼儿的身心健康、学习和民族认同感等当中,对未来的年轻一代的成长与发展有潜在影响。现行幼儿教育在不断强化普同性知识的同时,把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本土生态知识排斥在校园之外,从本质上来说,是从精神层面上斩断了知识的文化根源,中断了地方传统文化的命脉,切断了幼儿与本土社会的精神纽带。如果没有本土生态知识作为幼儿教育的铺垫,那么普同性知识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转化,不仅难以实现不同社群生活的福祉,甚至成为幼儿教育者痛苦的心理负担,更无益于不同社群的发展和文化革新。因此,普同性知识与本土生态知识应互为补充,而不是相互对立。普同性知识与本土生态知识,这两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自然也应该贯穿到幼儿教育当中。如果没有相应的本土生态知识、技术和技能作支撑,未来年轻一代很可能会在现实社会中碰壁。这当然是我们的家长和教师所不愿意看到的。惟愿上述的建议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并在幼儿教育中付诸实践与行动,那才是国家之幸,民族之福。

注释:

①本次田野调查访谈个人对象均为化名,下同。

猜你喜欢
同性民族儿童
我们的民族
麋鹿同性爬跨的行为研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报告
作为美女,压力山大
美国六成地区同性能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