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时代新人:文学经典的审美特质与美育实践

2021-01-17 01:48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美育文学情感

王 兴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断,把“美育”置于育人重要地位。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美育对人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价值意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乐是我国古代礼乐教育的核心所在,而“一个民族的阅读史,就是它的精神发育史。”[1]文学经典之所以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追求,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因为文学是以多姿多彩的形象、感人肺腑的情节故事和诗意栖居的境界为审美特征的一种独特的反映人类精神生活的艺术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真切记录该民族不同时期人民的生活状态与价值追求。习总书记从培养接班人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因此,高校要以文学经典等美育内容引导青年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健全人格,寻找人生价值,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人生境界。

一、文学经典美育育人的必然性

教育必然直面人类精神世界。审美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活动。黑格尔在其《美学》中明确指出:“诗的原则一般是精神生活的原则”。[2]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提出,人类社会发展史不等于自然史,它不止是自然进化的过程,更是在人类精神文明进程中不断自我教育的历史。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我们也知道“实践的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之重要区别,就在于人与自然界动物不同,即人类有“本质力量”。“作为真正的人活着,其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内省他自己,对自己进行哲学思维”。(雅思贝尔斯语)。比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资源的鲁迅文学,它在建构中华民族现代国民个体的精神世界方面具有深刻价值:作为民族个体的国人都应有严肃纯洁的内部生活,要与他人(周围世界)建立普遍联系的心灵原则,最终以刚健雄伟的精神力量承担个体被赋予的历史使命。高校育人应追求理智、意志、情感的统一。人类实践多次证明,审美领域与知识、道德领域历来不是对立的,更难做学科规范硬性划分。我国传统美育理论认为,美育与审美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提高被教育者个体的文化素质、审美情操及道德品格,一言以蔽之,引导受教育者具有高远精神追求与人生境界。历代思想家多次强调,个体受教育时要增进知识和技能,更要积极拓宽胸襟、涵养气象、提升人生境界。“文艺是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鲁迅语),其实就是要在民族“精神文明”建设上倡导审美与艺术价值,强调“文艺要为人生”服务。因此,在高校育人实践中,审美教育必须反对那种割裂艺术和思想与道德关系的肤浅庸俗论调。

弘扬践行中华美育精神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教育界、艺术界明确了重要任务:“要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而我们要领会这一论断的深刻意义,就要求高等教育者就人类对于美的认识及“美的历程”加以回顾总结。而以文学经典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经典是各个历史时期人类最高智慧和最高美感的结晶,自然要求高校育人扎根时代、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动高校美育工作同步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二、文学经典美育实践路径

(一)“为情造文”、“有心之器”——激发当代大学生讴歌真善美的能力

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性反映的产物。而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戏剧,文学经典作品都是一种经典的语言文字艺术,是优秀知识分子“为情造文”“有心之器”(刘勰语)的精华,倾注着个体的炙热感情和心血结晶,最能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黑格尔曾指出:“凡是意识能想到的和在内心里构成形态的东西,只有语言才可以接受过来,表现出来,使它成为观念或想象的对象。”[3]而文学经典艺术最擅长用形象化了的语言创造艺术形象,本身具有主体性与美的综合性,最能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想象力,是最自由、最带有普遍性的艺术。当大学生在欣赏诸如《诗经》《史记》《茶馆》等文学经典的同时,就能产生与作家创作活动相近的“再现的创造活动”,把自己的爱憎痛楚倾注在经典人物形象身上,成为大学生审美激情的载体。文学经典中所涉及的主旨思想、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美与丑、善与恶、黑暗与光明的对照,在日常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更容易激发当代青年学生对自由、公平、正义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颂扬。

“诗歌不能容忍无形体的、光秃的抽象概念。抽象概念必须体现在生动而美妙的形体中,思想渗透形象,如同亮光渗透多面体的水晶一样。”[4]在文学经典的教学过程中,要最大可能的实现审美客体与青年大学生之间情感上的共振共鸣状态。即心理学中的“共感”效应,从而实现“身与物化”“物我两忘”的人类艺术审美至高境界。比如中国现代经典文本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刻画的勤劳淳朴的大堰河形象,她具有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真实感人的丰富形象。在这里,抒情中叙述的物象、场景,将情感转变成美的意象,青年学生通过坟墓、瓦砾、园地等立体感画面,常常使其心灵震颤,潸然泪下,能够体会到作家寄托的深厚情感和大堰河淳厚善良、仁慈博大的美好心灵。

(二)借助丰富审美形象实现大学生自我形象的正面认知与健康塑造

“人性失去了它的尊严,但是艺术拯救了它。”[5]在课堂文学经典欣赏过程中,面对桑迪亚哥、江姐、哈姆雷特、翠翠、杨子荣等一个个经典生动的文学形象时,青年学生全身心鉴赏品味这些丰富人物内心,在自我认知层面都会自觉不自觉进行反思、学习、借鉴、模仿。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系统而言,如果这种阅读欣赏是一种较浅层次的塑造自我认知的方式,那么教师在文学经典课程讲授中,也可以积极引导、全面带领学生追求艺术审美的更高层次,即通过帮助学生不断地反观自我、内省觉知来达到对自身价值体系的完善与重塑。在传统课堂带领青年学生欣赏文学形象时,要积极引导他们学会从个别性感受,深入到对现实世界的普遍性观照与沉思,通过个体的思考、品味,加深对人性、人生的认识、理解与包容。

经典文学作品其实更像一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雕塑大师,能够将处在人生拔穗期的青年大学生雕刻的尽可能完美。无论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担当,还是恃才傲物的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铮铮傲骨,民族魂的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这些丰富的文学审美形象背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支撑。在大学文学经典课程教授中,教师应通过带领青年学生深度阅读,让他们真切体味关于人类社会活动中这些丰富形象背后的爱与忠诚、坚毅与勇敢、正直与担当等一代代人类永恒坚守的精神财富,用历久弥新的精神之光照耀当代学子们悸动敏感的内心世界,完善他们健全扎实的人格,提升其综合素养。其实,许许多多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更是一条璀璨耀目的艺术画卷,里面展示出来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立体深邃的经典形象与高远意境。比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桑迪亚哥,这位坚毅不屈的老人形象背后,是留给一代代读者心目中不畏厄运、敢于抗争命运的硬汉形象,更是人类上下而求索、积极探寻、追求卓越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文学经典中这些丰富人物形象的精神境界与格调是纯洁崇高的,是人类精神世界璀璨的启明星,为世代敬仰崇拜。这些丰富的审美形象能够让大学生对自身的性格进行重新认识与塑造,陶冶性情、净化心灵,提高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能力,在获得个体精神享受同时,又能美化外在世界和内在心灵,即美育之归宿。

(三)以丰富人类情感开拓提升大学生崇高人生境界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其实,从人类文化心理学视角看,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诗教观念与教育培养目标,明确了以诗歌为代表的正统文学教育的心理特征,实际上是几千年中国封建历史中培养君子性情的重要路径。而德国哲学家席勒认为,只有推广美育才能实现人格的完整和人性的自由。[6]完美人格虽是一种理想状态,但应是高等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我们所提倡的理想健全人格更应是人的理性、情感与意志的统一,不仅涉及思想品格、道德情操、聪明才智相统一的人格美,其实更应呈现出一种远功利而入世、融小我入大化的诗性。“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经久不衰、代代相传的文学经典表明,其实文学是人类进行情感宣泄、表明心志的重要方式。所谓“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文学经典的创造与接受过程是感性事物心灵化的过程。无论是中国的“诗言志”“性灵说”,还是西方的“迷狂”说与“宣泄”说,都表明文学经典在表达个人情感意志的同时,还能通过塑造的丰富形象与动人情节让人在情绪情感上产生强大冲击与触动。

文学经典中有着影响青年学生思想境界、才情道德等方面的审美特质,最能够产生移情效应,达到“审美迁移”。比如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与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代表着历代中国人高洁人格境地的追求,魏晋嵇康《养生论》之所以被赞誉为“方中之美范,人伦之胜业”,是因为其是净化风尚的经典。再比如《赤壁赋》所展示的人应有的豁达情怀与宽广胸襟,《陈情表》背后所倡导的崇尚孝道与感恩亲情,还有现代红色经典所塑造的系列英雄形象,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嫉恶如仇与坚忍不拔,乐观精神与集体意识,是人类崇高精神品质的升华。青年大学生在鉴赏这些经典时,会自觉调动与自己情感体验相似的经历进行比较,通过充分调动自己的六识参与其中,在意识与认知领域达到现代心理学所谓的认知迁移,产生移情效应。“内部之生活强,则人生之意义亦愈邃,个人尊严之旨趣亦愈明。”[7]文学经典所传递的真善美能为青年学生提供代偿性的满足,进而唤起他们心中的是非道德,使其心灵为之震动,人格为之纯洁,最终达到提升灵魂境界、塑造人性品格的目标。

三、育时代新人语境下高校美育教育的努力方向

在美育实践中,“审美迁移”是一种情感对另一种情感的影响,还存在一种“负迁移”,即作为审美主体的欣赏者个人,会因个体心境变化、外部环境干扰、恶劣审美情境等不利条件影响,在审美活动中自然产生烦躁、厌恶等不良的消极抵触情绪,最终导致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感知美、欣赏美、传递美的教育能效低下。在当下育时代新人历史语境下,高校美育实践中出现的对阅读经典的重视不够、解读不足、网络文化消解、冲击等,都可能导致审美“负迁移”。而现在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强烈敏感与细腻并存,思维方式正从经验性思维向逻辑性思维转变,虽有强烈自我意识,却最容易片面独断、以自我为中心,易受外界群体活动影响。人格发展处于寻找自我同一性的角色混乱时期的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正确三观的塑造更应被重视,因为这是他们一生的“第一粒扣子”,决定着未来人生的方向,也决定其气质性格、人生观等。而文学经典有“某种增强灵魂的自我实现的东西,它不但以它给人的那种直接的愉悦来证明自己的意义,而以它对深层意识的(自我实现的)训练作为证明。”[8]以文学经典为代表的大学美育更应成为当下提升大学生人格境界的重要手段。

高校应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引领社会风气。矫正重视知识技能考试而忽略文学艺术美育功能的倾向,多推出诸如“经典读书计划”“图书馆读书月”“书香课堂”等,在外部环境营造上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良好阅读经典习惯的养成。其次,应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者素养,积极进行审美情感正迁移教育,更新教育方式,可通过演唱、评书、话剧表演、戏曲、讲故事等表演手段,培养青年学生兴趣;在美育实践中关注学生阅读经典感受,及时肯定闪光点、积极反馈。文学经典审美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赋予生命意义,培养意志品格,因此,文学经典千姿百态,要合理引导青年学生在阅读经典中提高情商,创造性地再现经典形象,使其在“润物细无声”中对自己的审美偏好、道德情操、性格养成等产生“审美正迁移”影响,在沉浸式、体验式学习中升华境界,以培养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提升其崇高的境界格局和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

猜你喜欢
美育文学情感
论公民美育
我们需要文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情感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