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透视及其引导策略

2021-01-17 01:48夏春秋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慢就业就业指导毕业生

夏春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出现了39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疫情对就业形势的影响,对稳就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曾指出“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别是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预期,也是稳民生、稳信心。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相对于去年同比增加40万,加之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一、问题的提出

据麦克思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1.5%。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1.0%)持续缓慢下降,较2014届(92.6%)下降1.6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为92.0%,较2014届(91.5%)上升0.5个百分点。[1]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曾做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72.9%的受访者周围有“慢就业”的大学生,62.4%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选择“慢就业”是因为对未来还没规划好。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73.9%的受访者建议大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理想,明确职业规划。[2]近年来,部分高校毕业生存在“慢就业”“懒就业”现象,所谓“慢就业”即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对于毕业生自身来说,求职的速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应当理性认识自我,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而非逃避就业,拖延进入职场的时间。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辩证看待“慢就业”这一现象,可将“慢就业”分为积极的“慢就业”和消极的“慢就业”,对于积极的“慢就业”,要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而对于消极的“慢就业”,则需要具体分析原因,规避它对大学毕业生的消极影响,帮助他们实现顺利就业。

二、“慢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群体画像

伴随着近些年我国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群体中“毕业即就业”的传统观念逐渐消解,替而代之的是“找工作不急,慢慢来”“先喘口气再说”“实在不行,家里待几个月”等一系列与“慢就业”相关联的就业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对当前就业环境的自我防御、对职业目标的盲目选择,同时也反映了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选择放缓自身就业的速度。

(一)“佛系”:对就业环境的自我防御

心理防御机制是由S.Freud在《防御性神经精神病》中第一次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潜意识中,为减弱、回避或克服本我和自我的冲突带来的挫折、焦虑和紧张等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手段,借以保护自己”[3]。在S.Freud的基础上,A.Freud扩展了防御机制的概念,认为自我的防御是为了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度的冲动行为,从而维持内心平衡和外界要求之间的关系。个体生活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往往要受到其生存环境的影响,在面对外界的压力和现实要求以及满足自身需要时,个体往往会采取不同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从而消除心理紧张,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大多是90后群体,他们这种“佛系”的求职心态背后往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部分高校毕业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时,由于缺乏竞争意识,他们会采取逃避现实、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但也有部分毕业生不急于寻求一份工作,为了选择继续等待机会,慢慢挑选合适的工作,希望寻求一个适合自己、更为稳定的求职机会,看似不在意、不主动、不作为,实则他们是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庞大的就业压力中挣脱焦虑带来的困扰,从而谋求自己内心世界的平衡。因而在对待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慢就业”现象时,需要理性认知、辩证看待他们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二)“从众”:对职业目标的盲目选择

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知觉、判断和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马克思曾说过,“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4]当前高校毕业生主体是90后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时期,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尚在不断变化,长期生活在朋友圈相对狭窄的同辈群体之中,容易受到群体压力和朋辈影响。朋辈群体彼此之间拥有相仿的年龄、类似的人生经历和学习模式,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他们的价值观念更容易使高校毕业生接受,产生心理共鸣。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大学生调查的结果显示,超过50%的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是由于职业目标没有确定好,不知道什么工作适合自己,相较于直接就业和创业的毕业生,“慢就业”毕业生对自身职业目标有清晰规划的比重较低。在大学期间,部分大学生不重视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对职业生涯规划缺少清晰的认知,对自身优劣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缺少理性的判断,他们往往容易受到身边其他同学的影响,盲目跟风考研、考公。由于缺少对自我的合理定位,盲目的选择必然导致最终考研考公失败,但重新回到求职战场上,却又因为求职准备不足、实战经验较少,最后只能成为“慢就业”大军中的一员。

(三)“不将就”:对自我价值的执着追求

美国心理学家鲍丁等人以弗洛伊德个性心理分析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关于个体职业选择的职业指导理论,即“心理动力论”。心理动力理论认为,“职业是用以满足个人的需要,如果个人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必定会选择以自我喜好的方式来寻求满足需要而避免焦虑的职业。”[5]据梧桐果调查发现,毕业生更看重第一份工作能否带来个人价值的提升,实现自我价值比薪资报酬更为重要,他们希望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展现自身能力。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对上海2020届高校毕业生开展的就业创业情况调查显示,影响未来求职的因素包括“薪酬和福利待遇”“发展前景”,同时这两项因素也是应届毕业生的首选因素。此外,“慢就业”毕业生对就业“软条件”表现出更大的关注度,更重视自我价值实现和文化氛围。对于“企业(单位)性质与规模”和“工作地点便利性”等“硬条件”则不如直接就业毕业生敏感。[6]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选择“慢就业”,主要是由于短时间找到的工作不能满足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不能满足他们对于就业质量的要求,于是他们选择“不将就”的姿态,采取“慢就业”的态度来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90后应届毕业生来说,找一份工作并不仅仅是谋求生存的手段,更是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

三、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原因分析

高校毕业生中出现“慢就业”现象,是我国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民思想观念发生转变的重要表现,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既有毕业生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其他方面的客观原因;既有多元社会思潮冲击、严峻就业形势影响下的外部因素,也有疫情导致的摩擦性因素;还有毕业生自身认知方面的内部因素。

(一)多元社会思潮交织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利益的日益分化和社会急剧变迁,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一些西方社会思潮借助不同的传播方式冲击着我国主流价值观。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形式,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也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群体利益诉求、情感需要和思想愿望。一方面,多元社会思潮直接影响着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个体。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然而由于青年大学生好奇心较强、思想观念不成熟、社会阅历较浅等原因,致使他们在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多元社会思潮时,往往容易受其影响,加剧青年价值取向的冲突。另一方面,多元社会思潮冲击着主流价值观传播的环境。不少思潮过多渲染资产阶级道德与价值理念,诱导青年漠视传统道德,追求个人利益至上,反主流、反正统、反权威,模糊了社会道德评价标准,加剧了道德环境的失衡,阻碍了社会主流道德与价值观的传播。[7]因而,在面对西方多元化社会思潮时,国外就业“间隔年”等价值观念的传播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这些价值观念的传播削弱了高校毕业生对于主流价值观的认同,阻碍了他们及时承担起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二)就业供需矛盾突出

2020年3月7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强调了2020年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规模巨大,每年都较往年有所增长,他们面临着升学就业、与众多其他高校毕业生同向竞争的压力;另一方面2020年初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数百万毕业生在求职择业关键期,只能宅家完成企业招聘流程,遭受着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双重打击,这使得求职难度更为加大。此外,除了疫情冲击导致的总量供需矛盾,当前就业市场一直存在着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学历要求和学历结构之间的矛盾。目前就业市场提供的有效岗位大多要求本科以下学历,但处于待就业状态的大学毕业生往往不愿意选择这些岗位,增加了求职就业难度。其二,区域机会和意向城市之间的矛盾。高校毕业生的意向城市大部分属于一线、东部发达城市,但是这些城市能够提供的岗位供不应求,相对而言,新一线城市、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更多,这就造成了中西部地区用工难、东部发达地区就业竞争激烈的现状。其三,岗位要求和能力素质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但相应的教育培养结构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部分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专业知识和能力运用到目前就业市场的紧缺岗位中,从而形成供过于求或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

(三)职业生涯教育意识薄弱

在应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教育部强调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必须强化线上就业创业指导,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第一,就业指导课程缺乏科学统一的课程体系,授课方式较为单一。就业指导课是帮助高校大学生提早确定明确的发展方向、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的重要渠道,但目前由于各方面原因,部分学校的就业指导课还没有构建起完整科学的课程体系,相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注重与学生互动,课后缺乏实践活动,造成部分学生不够重视该课程,没有产生应有的积极效果。第二,就业指导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就业指导专业人员。从数量上来看,负责就业指导课的专职教师较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质量上看,专业化水平还有所欠缺,缺乏对就业指导专业理论的深入掌握。第三,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部分学校的就业指导课是可以容纳上百人的大课堂,但不同专业、年龄、个性特点、职业意向的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呈现出较大差异。

(四)就业自我认知偏差

当今的信息时代,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高校毕业生逐渐转变“毕业即就业”的观念,反而选择毕业后的待业状态,逐渐出现“慢就业”现象。之所以出现“慢就业”现象,这与毕业生自身就业认知存在紧密关系。在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大环境时,他们往往会出现自我认同迷失、自我效能感低下等现象。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不能正确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变化,过于在意工作的城市、工作单位、薪酬和其他要求。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等,或是省会城市是毕业生最期望就业的区域,但其他地级市的单位却很少有毕业生愿意去投递简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有固定编制的工作是高校毕业生之间竞争较为激烈的工作。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准,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就业目标的重要环节,但部分高校毕业生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直至毕业仍然没能对毕业方向做出选择。第三,部分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服务基层意识较差。国家、地方政府每年都在做多次宣传号召、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参与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但部分毕业生宁愿在大城市面对着苦不堪言的就业形势,也不愿意支援西部、贫困山区服务基层。

四、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引导策略

“慢就业”现象是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的集中表现,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价值观的反映,对此须辩证看待,从多角度运用一定引导策略规避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抓好立德树人,培育核心价值观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只有抓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就业观是指个人在选择某一职业时的一种观念、态度、认识以及心态,是个人对就业的一种反应性倾向,它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的,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方面的综合体现。为应对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必须依托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通过主题班会、课堂教学、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帮助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第一,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也并非一日建成,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应当正确处理好就业与择业之间的关系,就业能否成功是毕业生在本科四年、专科三年时间内知识能力积累的结果。因此,高校毕业生需认识到就业的重要性,要有接受社会考验的勇气和信心。第二,引导毕业生树立服务基层、担当奉献的意识。针对部分毕业生缺乏服务奉献意识的问题,应当把握重要时机、关键节点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把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富强结合起来,树立责任意识,增强担当本领,从而在求职过程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面向基层实现多渠道就业。第三,引导毕业生增强竞争意识和抗压能力。毕业生能否实现顺利就业还与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关,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当帮助毕业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调整就业心态,不断增强抗压能力。

(二)改善就业指导,实现精准施策

就业指导是依据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引导毕业生明确职业目标,掌握求职技巧。首先,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采取多元化互动方式进行师生交流。建立并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是提升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前提,采取多元化互动方式进行交流是提升就业指导课程实效性的关键,因此要通过备课授课不断增强就业指导能力,通过多元化的互动交流,不断增强与毕业生之间的联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其次,配备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定期开展教师就业指导培训。就业指导专业教师与普通教师在就业指导效果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别,通过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并定期为授课教师开展就业指导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就业指导技能,从而提升课程整体效果。最后,针对毕业生个性化需求,分类分层进行就业指导。对于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在信息时代,高校可以利用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等方式统计了解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借助大数据分析毕业生求职意向、目前存在的求职困难,从而针对毕业生的求职问题,实现精准帮扶;对处于待就业状态的毕业生,及时帮助其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其积极参与到求职大军中,不断积累和总结求职经验,提升求职技巧和能力;对于真正就业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为其讲解就业形势政策、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努力实现“一对一”帮扶,增强其就业求职竞争力。

(三)开拓就业市场,应对求职风险

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求职成功与当前就业市场规模密切相关。其一,扩大升学招生、企业就业、基层就业规模和就业见习岗位规模,适量扩大高校硕士研究生和专升本招生规模,提高大学生参军入伍、“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规模,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专升本考试,参与基层就业项目,同时扩大企业吸纳人才规模,给予中小微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其二,加强政策扶持,拓展创业空间,持续扩大就业增量,从多方面促进人才流动和自主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多样化自主就业,给予毕业生宽松的创业环境和一定的就业创业补贴,着力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力。上海市明确,对高校毕业生首次在沪创业的,可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8000元,符合上海市产业发展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创办企业或创新团队,给予每年最高50万元资助。此外,还可依靠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增加新的工作岗位。其三,构建全员参与、全体动员、多方位就业联动机制,为大学生求职创业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和当地政府、企业要快速行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就业联动作用,积极出台减税降费、援企稳岗等各类相关政策,优先投资就业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通过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提供全方位、不断线、高质量就业服务,帮助高校毕业生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努力应对求职创业风险。

(四)增强自我认同,重塑自我效能感

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就是个体以自身的亲身经历为依据,在不断的反思中理解到的自我”。[8]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季的十字路口,也始终面临着“我是谁?”“我属于哪里?”“我将走向何方?”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导致他们出现就业期望过高、过低或者“不就业”等现象,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自我,影响了他们求职就业的积极性。因而,首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不断帮助高校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引导他们更加深入去挖掘自身潜能,探寻和实现内心对未来工作的期待。就业见习是帮助当代大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就业自信心的重要手段。高校毕业生根据专业匹配、自身需求等,参与到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就业见习,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就业见习实践、培训等,给予他们探索自我的宝贵机会,可促使高校毕业生在见习实践中不断发现自身优劣势、兴趣爱好等,从而为将来求职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其次,通过引导高校毕业生学会观察、学习他人成功求职就业的经历,从而获取替代性经验,重塑职业自我效能感。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依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为合理引导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规避这一现象给毕业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必须引导高校毕业生从自身观念出发,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就业难题,借助就业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不断增强自我认同,提升就业求职技能和素质。

猜你喜欢
慢就业就业指导毕业生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