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大数据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课堂如何实现学生深度学习

2021-01-17 18:26:38高慧霞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深度学习大数据

高慧霞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都与网络息息相关,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学习方式,都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在这个新时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担负起树德育人、为社会培养良好公民、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因此,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促进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将其服务于教师“教”与学生“学”是值得探讨的话题。这将有利于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创新更好地融入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人才。

关键词:大数据;小学;综合实践;深度学习

在当前的大数据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具体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呢?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经验,谈谈在大数据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以“解决问题”为途径,引导深度学习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时,首先要明确深度学习的目的,为学生指明深度学习的方向。这样能提高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的有效性。那么,什么是深度学习呢?深度学习就是要重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生成、体验与感悟,教师应着重让学生从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逐步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可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学,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启发式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制作主题板报”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张电子板报。在收集素材环节,我给小组中的每位成员布置了不同的探究任务:让学生上网收集小报的图文边框素材,设计小报的排版,使用word制作小报、美化小报,汇报小报主题、设计意图等。布置任务之后,每位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笔者所布置的任务进行资料搜集,各自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事情可做,避免了小组活动时由个别同学“一手抓”的现象,他们相互启迪、相互借鉴、合作交流,通过分析、讨论、辨别,达成共识,获得结论,然后反馈交流,再展示本组的作品。这样的过程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的效果,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每个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通过倾听他人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并将思维引向深入,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索性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确是综合实践课堂自主探究的重要形式,其克服了个体自主探究中的思维局限和障碍,减少了集体讨论探究中被动思考和实践的现象。活动主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自身、社会热点等出发,巧设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基础知识,通过各大搜索平台自主解决或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学习;各大搜索平台所采用的大数据分析手段则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时,会对一个问题进行多维度的观察、细致的研究、全面的分析、综合的理解,能够更有效地对相关知识进行细化、分析与整合,实现了深度学习,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解决问题”成为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真正实现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综合实践学科素养。

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深度学习

教师在开展一个研究主题的深度学习或某核心知识的深度学习时,要根据综合实践学科的课程标准来梳理,教学设计做到知识结构清晰、教学重难点明确。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教学结构。课件作为课前准备,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件的层次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都与教学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软件编辑整理出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让知识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使学生理解更加深刻。例如,研究主题“寻访名人背后的故事”,是让学生在学习了幻灯片编辑等操作之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以课件形式呈现,并以此为活动主线。“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朋友——狐狸和乌鸦,你们有没有听过他们的故事呢?老师用同学们最近正在学习的幻灯片制作了一个关于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谁愿意根据这个幻灯片来为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呢?(教师播放幻灯片,学生根据幻灯片讲述故事)同学们有没有发现,用幻灯片的形式讲述故事有什么不同之处?今天,我们就通过幻灯片展示名人背后的故事。”这样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更生动,更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也来制作一个好玩的动画,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

另外,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也可以在网络教室进行教学。教师可将学生机与教师机相连接,这样就实现了学生在平台中进行自主学习、与同学交流、向老师提问等。这样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就能有效地优化教学结构,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以“课堂评价”为手段,助力深度学习

如何合理利用课堂评价是大数据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课堂教学中永恒的话题,有效的评价方式不仅能节约课堂时间,更能改善学习的气氛,让学生快乐学习。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目的并不是完成某一项具体的任务,而是要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这就需要以有效的评价机制为依托。教学评价机制要兼顾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要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从全方位的视角对小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进行客观评价,引导他们总结反思,树立正确的意识,培育良好的习惯。首先,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育中只注重学习成绩的评价,注重多方面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设计不同的评价内容,客观地对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和发展水平进行一个更全面的评价。这也能反映教师教学的状态,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活动的轨道。其次,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布置的任务,当学生完成后,都要进行有效的评价。例如,在宣传小组制作电子海报的过程中,在学生完成电子海报后,教师可以通过全班展示进行评价,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电子海报的主题,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更强的自信心。但在类似的评价环节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学生互评时,可能会出现交流力度不够、评价不够科学和全面等情况。学生的评价标准大多只停留在海报图片的美观程度等层面,对于排版是否合理、是否图文并茂、内容的价值等方面的点评不够。因此,教师要注重设计评价的层次,适当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使学生通过互评学会评价,从而促进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同学之间能相互协作学习,以弥补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及基础知识水平差距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不足。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提高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中学生的深度学习效果,要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走出学习的迷失之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養。教师要重视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重视教学结构的设计,重视课堂实践的教学方式,了解综合实践跨学科学习的特点。在大数据视域下,在综合实践课堂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以深度学习为路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自由地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深度学习、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月霞.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孙莹丽.混合式教学应重视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2017(05).

[3]付永昌.生态观照下的课堂要素与大数据支持下的教学评价:兼评崔允漷的课堂观察[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0).

[4]阮广红.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才智,2015(32).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深度学习大数据
探微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软件导刊(2016年9期)2016-11-07 22:20:49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软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5:47:34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0:5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