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融合专业建设的案例研究

2021-01-16 16:16周列平齐求兵徐盛秋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财税会计专业

周列平,齐求兵,徐盛秋

(长江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适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区块链等现代技术赋能财税领域,服务于现代财税典型业态发展需要的全国财经类X证书,为全国财经类专业群建设改革提供了重要平台。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创新改革的重大举措,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是“1+X”证书制度实施取得成效的主体和有力保障,它的角色是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者,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的承担者,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的评判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颁发者。[1]长江职业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与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中联集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全方位推进证书制度改革。

一、大数据与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内容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团队专家和骨干教师全面参与该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参与证书职业标准的完善和教材建设,保证了证书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落实证书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课证通融,保证了证书改革的持续性。

(一)深化校企合作,全面参与X证书建设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主动与中联集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层联系,阐述了该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以及证书制度改革的思路和设想,双方达成一致的改革思路,并在具体项目合作上取得系列成绩。该专业的特聘专家作为核心成员全程主要参与评价组织安排的全国相关院校和企业专家对“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标准的修订完善工作。特聘专家带领该专业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作为证书教材建设委员会成员进一步梳理了教材建设思路和内容框架,3名专业骨干教师承担了教材部分章节的编写任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教学团队负责人及两位骨干教师通过该公司的严格筛选,入围首批60余名全国师资培训“种子”教师库,2020年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则通过线下培训和疫情期间的线上培训全部取得培训讲师资格。

(二)精心准备,落实培训认证任务

高标准完成认证站点建设,积极启动学生培训与认证,高质量完成培训考核任务。按照赋能提质行动计划的要求,校企双方紧密协作,制定了培训方案。该专业在2020年初科学制定证书的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双指标任务,年初具体目标为证书的考试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分别达到200人和70%;年末时,本年度的实际结果为通过人数307人和通过率87.22%,即证书的考试通过人数和通过率双达标,在全国范围内参加考试人数200人以上规模的试点院校中获证率排名全国前5名,经评价组织中联集团对报考规模和通过率综合评定,长江职业学院荣获“全国考核优秀单位”,成绩处于全国优秀行列。

此外,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对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计入学生个人学习账号,并与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学分进行了认定、积累与转换。[2]证书考核合格同学的成绩由评价组织中联集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参与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试点,可实时网上查询学生获得学分情况。

(三)落实要求,面向现代职教体系

为落实教育部办公厅等十四部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构建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20年1月,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中联集团就政校行企共同开展智能财税职业培训项目确定了合作意向书,就合作细节与辖区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并就落实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在前期职业培训洽谈的基础上,与学院一起对合作项目书进行深入和优化。

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特色

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最大特色是培训和考核方面深入推进了课证融通,将证书试点与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结合。[3]

(一)力推课证融通,教学培训一体化

“三教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并无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标准中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内容体现。教师普遍感觉会计实务实践类课程的改革创新能体现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的优势和特色,围绕专业实践类课程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针对2018级、2019级以及2020级不同的课程体系设置情况,采取互不相同的措施,通过置换、补充和强化等办法实现课证融通。

(二)强化职业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三教改革”改到痛处是教师。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标准与内容的新变化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做法。一是教师积极主持和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教学团队组织开展各类教研活动专题研讨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二是同一专业群的大数据与会计和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为将智能财税X证书标准分别有效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创新思维打破教研室壁垒,采取联合互通共享的方式,共同组织线上教研活动,老师集思广益,积极研讨如何将智能财税证书标准和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更新培训内容,推动教材建设

“三教改革”改到实处是教材。疫情期间,中联集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积极组织全国优质师资团队编写书证融通的X证书系列教材,骨干教师在中联集团教育湖北分公司的大力推荐下参与了全国课证融通系列教材之一《会计信息化》的编写工作。

三、大数据与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的成效

(一)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得到提升

参加智能财税初级职业技能证书培训,学生通过对社会共享代理实务、社会共享外包服务以及社会共享企业管家三方面内容的培训,就业面向智能财税共享平台、专业服务机构和企业财税会计工作岗位群,区别于原来一般就业于中小企业、会计师实务所和代理记账公司资金、财务、税务和成本等传统会计岗位,对学生智能化办公与管理决策技能要求有所提高。[4]在智能财税证书背景下,学生既懂得会计核算,又会进行智能化操作,从重复琐碎的会计业务中解放出来,将工作重心放在收集数据、整合分析和预算决策中来,初步满足现阶段新型智能会计人员的要求,从传统核算基础工作提升到管理的会计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能力。[5]

(二)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得到推进

现阶段,大数据、智能化、互联网和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对企业财务与税务领域的影响已日渐突出,现有的实训软件系统缺乏这方面的开发设计,难以形成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技能的认知,而现阶段学生不仅要具备会计操作技能,又需懂得税法、经济法以及管理方面的知识,具备企业实务操作中发票开具和纳税申报等职业素养。财经类专业群在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过程中,以智能财税等级证书制度和“三教”改革为切入点和战略支撑点,根据职业能力的培养逻辑递进式推进智能财税培训,通过系统的培训,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相串联,并将企业业务、财务和税务有机的联合在一起,形成“业务中融入财务,财务中融入税务”的嵌入式财税实训连锁单元,[6]弥补了以往单项实训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从事财税工作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综合能力。

(三)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增强

通过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设计、培训与认证工作的开展,财会类教师在弥补自身培训能力不足的同时,也通过教材编写、全国与全省师资培训的开展以及在未来社会从业人员培训中,找到新的社会服务平台和方式,找准了自身努力和发展的方向,增强了提升技能、面向培训以及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信心。专业骨干教师担任该X证书的全国首批培训讲师,精心为全国教师培训服务。2019年,全国“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湖北省师资培训在长江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全省22所职业院校的36名教师参加培训。2位骨干教师担任培训的主讲教师,取得圆满成功,所有参训教师均考核合格,获得培训讲师证书。

四、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线上培训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线上培训成为落实“1+X”证书培训的重要方式。然而,现有专业教师的线上培训服务能力存在欠缺。前期试点过程中,证书培训评价组织邀请该专业的教师团队承担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国线上培训导师的任务,出现部分教师无法勇挑重担的现象。另一方面,线上培训指导能力还有待提高。面对可能出现的线上线下结合培训的常态化,需做好线上培训的师资、设备和政策方面准备。

(二)人才培养要求与证书的标准融合亟需加强

专业教师对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日常教学结合不够深入,需进一步研讨如何科学合理将“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学时、形式和方法融入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中。前期参加过全国培训的各校教师表示通过证书培训获益匪浅,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财务领域的重大变革,如何将其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实施层面的问题,却困扰着各校专业建设改革。

许多高职院校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并无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标准中新业态、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内容体现。教师普遍感觉会计实务实践类课程改革创新最能体现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的优势和特色,这些实践类课程的改革力度深度广度亟待深化。

(三)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宣传力度还需加强

长江职业学院能作为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第二批‘1+X’证书”)湖北仅有的两所试点高职院校之一实属不易,在同类院校中先行一步,有一定的优势。根据第三批和第四批“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安排,财经类专业至少有8种以上证书可供选择,各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基本参与了相应财经类X证书试点,未来X证书在高职院校之间竞争比较激烈。与此同时,该证书刚试点,社会各界普遍对其知晓度不高,用人单位对其认知可能存在误区。如何凸显学院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先行试点优势,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该X证书的社会认可度,提高该证书的含金量,是摆在面前的一大问题。

五、改进措施分析

(一)团队通力协作,提升教师线上培训服务能力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师团队主动更新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提升适应财税行业改革需要的实践能力,提高职业培训项目设计和教学的职业能力,主动参加学习和主动参与认证培训。在证书培训过程中,教学团队集中优势资源,共同研讨备课,打破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形成适应职业培训要求的模块化与分段式教学新模式,确保培训内容、培训标准和培训方法的统一,保证培训和认证的质量。及时总结前期在证书培训方面的成功经验,教学团队5位骨干教师在为期两个月的教学辅导中,开展6次线上教学研讨活动,提炼8个教学案例形成了培训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020年,中联集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精心组织的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线上师资培训,该专业的骨干老师担任云南贵州地区的线上培训主讲教师,深受两省参与培训教师的好评。该专业既让线上培训能力强的教师以教研沙龙的形式开展线上教学示范活动,还采用一对一帮扶的方式,精准指导提升部分教师的线上培训能力,使得专业教师参与证书培训的信心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二)书证有机融通,深化X证书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

结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中关于“鼓励学校积极参与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关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精神要求,通过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审定,该专业坚持以X证书为牵引,以书证融通为目标,使专业教学和实训与X证书培训相互置换和相互融通。

专业教学团队采取了替换、补充和强化等方法,将智能财税证书标准和内容有机的嵌入到2018级、2019级和2020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实现教学标准和证书标准的有效对接。2018级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并无智能财税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标准与内容的新业态、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直接体现,团队经过教学研究,采取新旧替换的方法,将这些新变化融入到第五学期的“会计职业综合实训”课程中,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从原来的手工实训方法改为利用X证书的智能财税平台的信息化方式完成。针对2019级课程体系情况,采取补充方法,将原有课程体系中需要补充的X证书的新知识新技能的要求与第三学期的“纳税计算与申报(‘1+X’智能财税)”课程有效对接,“纳税计算与申报”课程从原来64学时更新到96学时,补充很多智能财税X证书的新内容,正是“1+X”的具体教学改革体现。2020级则是在前期课程对接X证书单项技能点的基础上,第五学期单独开设“智能财税专题实训”实践类课程,强化X证书的综合技能训练。

(三)大力宣传,拓展证书的社会影响力

优先推荐取得合格证书的应届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学校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为获得证书的学生推荐高质量就业单位,积极向用人单位介绍X证书,拓宽证书的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需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向社会广为宣传,让更多的社会人员来校参与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和考试。X证书试点推进工作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社会人员职业培训由人社部门牵头,高职院校组织社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推进力度有待加大,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目标以上任重道远。

推进此项试点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人,特别是X证书的培训教师,可从国家和省级层面对培训导师给予一定荣誉认可或政策倾斜。部分省份对参与制定“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教师给予认可(作为评定职称的优先条件之一),建议相关各方能对制定“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教师和一线培训指导教师给予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财税会计专业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1+X 证书制度”导向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财税政策助推贵州精准扶贫探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新政策背景下企业财税管理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从“两会”看财税改革走向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