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2021-01-16 16:16喻秋雪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政治思想

喻秋雪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

人不是离群索居和孤立存在的抽象物,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过程就表现在日常生活当中,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既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只有贴近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挥其最佳效能,帮助人们完成社会化过程。反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脱离日常生活,就不能促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遑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的根源

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的重要路径是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必须先理解日常生活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这三个大问题。只有了解了这三个问题,才能更加认真仔细地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的突破路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含义

日常生活是什么呢?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卢卡奇曾把日常生活比作一条长河,卢卡奇认为:“人们的日常态度是人们活动的起点,也是人们活动的终点,如果把日常生活看作是一条长河的话,那么由这条长河中分流出了科学和艺术这样两种对现实更高的感受形式。……通过它们对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而重新注入日常生活的长河。”[1]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认为日常生活是个人生活条件和社会运作的总体表现。另一个方面,认为日常生活背后是文化,它会受到经济政治的影响,也会受到整体文化的制约。在国外,赫勒是日常生活理论最突出的代表。赫勒认为日常生活是由人们日常消费、日常观念、日常交往构成的,在这个场景中人们形成一定的文化,因此文化紧密相连着日常生活,同时他还对日常生活下了定义,他指出日常生活是“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2]

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日常生活出发,重视人们的日常生活,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机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就是不脱离生活,它应该充分重视实效性,着眼于人们的生活需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需要坚实的理论基础,只有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的理论基础,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二是胡塞尔的回归生活世界理论。这两个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将人的本质界定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说明了人的本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期所从事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由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人们的社会关系发生变化,人的本质也会发生改变,社会关系有差别,人的本质也就有差别。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日常生活,从人的需要出发,关注人的内心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帮助人们完成社会化。

2.胡塞尔的回归生活世界理论

最先对回归生活世界理论做出阐述的是西方现象学家胡塞尔,胡塞尔并没有对“生活世界”作出一个明确的界定,但他在不同的文本中对“生活世界”有过不同的描述。胡塞尔的回归生活世界理论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带有存在论意义的生活世界,强调人及人的生成,人应该注重与客观世界的交流;第二层面是与第一个层面相对应的。在这两个层面中第一个层面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有较大的借鉴意义,生活世界就是人们生成的世界,离开了人的生成,生活世界也将不复存在。由此可见,否认生活世界的意义,就否认了人们的存在,否认了人及人的生成。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就是在强调人及人的生成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融为一体,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由此看来,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日常生活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的现实依据

从古至今,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需要,还是各种价值观念的形成,都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日常生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的基本条件,是人们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的基本场所,是各种价值观念生成发展的肥沃土壤。思想政治教育以日常生活为始发点,最终也要回归到日常生活。

1.日常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

从社会层面来说,人类社会的本质是实践性。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决定人们的思想观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定不能离开本身的源泉——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才能使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专职和兼职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工作,也需要社会上的其他人员共同参与,如家长和同辈群体等。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合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如开发其他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媒介加以综合利用等,形成全学科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从个人层面来讲,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个体是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处在社会中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人必然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也要有辨别日常生活中好坏资源的能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甄选出优秀的教育资源,学习和模仿日常生活中涌现的道德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思想政治教育以日常生活为归宿

从社会层面来说,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坚持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也是对教育理念的发展。正如斯宾塞所说:“指导人们怎样生活是教育真正要达到的目标。”[3]不难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从日常生活出发,又要以日常生活为归宿,实现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辩证统一,帮助人们圆满地完成社会化过程。从个人层面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使人们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应重视人们的内心需求,从人们生活的实际出发,让人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获取能量和充实自身,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感,从而使人们过上向往的美好生活。只有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才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才能从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得快乐。

二、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的现实困境

虽然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但与人们期待的目标仍然存在着差距。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教育内容过于知识化、过程过于封闭化、方法缺乏启发性以及工作主体局限性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知识化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对受教育者进行一定的影响,使其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4]那么这些思想观念,政治观点等内容必然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忽视了日常生活的多样性,使得教育对象记忆大量的书本知识,由于这些知识脱离日常生活,受教育者的理论性知识无法转换为指导教育对象的高尚道德行为,知与行脱节。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过于封闭化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指教育者为了更好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动,以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把学校这个场所当作唯一施教地点。时间长了,人们就会形成错误的观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学校应该承担的任务,只重视学校发挥的作用,而忽视了各种社会场所尤其是日常生活空间的重要作用,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过于封闭化还有另外一个表现,就是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认为教育对象中的青少年心智不够成熟,思想政治教育只局限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使得教育对象接触不到日常生活,无法将课堂上的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经验。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缺乏启发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工作者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育对象所运用的措施和方法。科学的教育方法是达到教育目标的关键,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采用上过于单一化,缺乏启发性,极易演变成填鸭式的教育;此外,运用单一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会感到无聊和枯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教育方法如不能深入人心,就不能实现外部灌输和自我修养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就触碰不到人们的心灵,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局限性

现在学生大多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是由任课教师来完成的,学生通过其他途径接受和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机会不多。此外,部分学校的专职辅导员数量较少,这就导致辅导员无法把握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学生。由此可见,任课教师、专职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向学生传授和讲解思想政治知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的突破路径

鉴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应该从内容、原则、方法和环境等维度来解决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构建体现人们生活需求,能对人们的生活起导向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一)与日常规范相结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立的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与家庭美德教育。[5]

我国正处于社会重大转型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新和完善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客观要求。日常规范的重要作用就是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人如果能够自觉的接受日常行为规范的约束,便会自觉的培养出良好的意志品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公德当中,通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运用典型示范法,以榜样的力量来引领社会风尚。同时还要通过社区活动等方式,宣传正确的思想,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职业规范之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们热爱自己的职业,形成干一行爱一行的优秀品质,每个人都能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家庭规范当中,拥有良好的家风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都说有了小家才有大家,家风可以发展成为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又逐步发展成为国风,充分发挥家庭规范对于家庭成员的约束作用,家长起模范带头作用,帮助家庭成员特别是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与日常交往相融合,遵循可操作性教育原则

可操作性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引导受教育者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日常生活化就必须要人们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和意义,人们才能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日常交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形态,是人们形成正确思想品德的主要场所。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作用能使人们获得的理论性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增强人的实践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就必须与日常交往相联系,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风俗习惯和重大事件之中。

风俗习惯在弘扬正确思想、宣扬伦理道德和教化人的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当中。在风俗习惯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发挥风俗习惯的教育作用,要充分发挥节日优势,可利用春节、清明节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传统节日所必需的的风俗习惯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还要大力渲染新的优良风气,逐步形成体现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新的风俗习惯,最终通过这种方式达到教育促进美好生活的目的。重大事件一般都带有很强的政治性,无论是社会焦点、热点问题,还是国际上备受瞩目的大事件,都容易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就要关注重大事件的发生及发展,第一时间掌握热点动态,根据热点动态以及人们对于重大事件的态度,适时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重大事件当中。可利用国家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和纪念馆等实物资源开展富有纪念意义的活动,使人们通过活动受到情感上的感染,自觉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

(三)在具体生活空间中,完善多样化的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过去的优良传统和好方法,但更重要的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应新形势,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可能过于追求方法的选择,而忽视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状况。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实现日常生活化就需要将教育方法与生活情境相结合,完善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适合采用“教师说学生听”和理论教育的传统方法,可利用新的教育模式来进行教育,要让受教育者能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调动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和参与活动的热情,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和寓教于行,在具体的生活空间中自觉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场所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也要注意运用网络平台资源,如利用抖音、快手、微博和微信等网络软件引导人们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在不同的意见交流碰撞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所宣扬的正确理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

(四)在情感体验中,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环境

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人的思想政治品德也是在一定环境里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必然是在一定的环境里进行的,环境的质量对人的思想品德状况的形成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6]研究教育环境并采取有力措施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们形成正确价值观方面有重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必须注重人们的情感体验,在情感体验中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环境。

从微观方面来看,家庭生活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多在家庭中进行。父母对子女的情感能够使子女获得归属感与安全感,这种归属感和安全感能使子女健康成长;父母的言行举止能够影响孩子,长辈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事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子女。毋容置疑,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要注意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家庭情感体验中促使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从宏观方面来看,文化环境对于人的思想有着重要影响,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对于人的思想的影响是重大的。文化环境可以通过给人们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使人们获得更好的教育,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价值支撑,或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追求科学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教育的良好风尚。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必须注重日常文化环境的建设,要尽力创造利于人们正确思想发展的美好环境。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人们才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授的思想。显而易见,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还面临着很多困境,需要应对多重挑战,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化,就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原则、方法和环境等方面有所优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生活化政治思想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