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广慧 山西焦煤社会保障事务管理局
当前,国有企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面对诸多挑战,国有企业不实施转换经营,国有企业的发展容易受到政府管制,导致企业管理机制不合理,致使企业丧失生命力,经济效率低下。只有深化企业改革,转变企业管理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国有企业管理机制,才能激发企业的生命力,提高效率。国有企业作为市场运作主体,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当中,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转换公司经营机制的目标是激活国有企业原生动力,以便其可以应对市场变化,能独立运作商品生产经营、内部管控、外部公关等问题,促进自身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筹资,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是与内部联系的完全统一。企业只有独立经营,才能对自己的损益负责;企业只有对自己的损益承担责任,才能发展和自律。同时,实施国有企业转换经营,也是打破部分职工两天打鱼三天三网的心态,弱化关系网,按照劳动贡献程度给予相关待遇,这有助于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广大职工的幸福感和认同感。为此,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对国有企业自身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国有企业社会保障机制常见问题和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保障机制落实不到位。部分国有企业出于经营管理的考虑,对于社会主义保障机制落实不够全面,存在社会保险缴费不及时、拖欠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二是工薪制度不够全面。国有企业工薪制度监管问题一直存在,违规发放、滥发工资等不良行为依然存在,需要加强该方面监管力度。三是养老扶幼问题有待解决。国有企业职工的养老问题、抚养孩童问题一直以来是国有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这关系到国有企业职工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必须加以重视。
国有企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设定和完善国企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要以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党的历届会议精神、法律法规等作为指导,坚持全覆盖、保基层、可持续发展等实施方针,对广大职工群众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保障全面、资金多远、服务现代化等社会保障运作机制,以便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和进步。二是落实保险基金筹资的情况。要充分依照社会养老保险的缴纳设定,区分单位账户与个人账户的差异,避免主要负责人财务混淆情况的发生。三是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力度。社会保障涉及职工群众养老、生育、工伤等问题,加强流动资金监管,才能保障国有企业社会保障资金安全,以便满足不时之需。为此,国有企业管理层应该积极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工作,统筹社会保障基金,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温馨的保障港湾,如此,才能激发其工作积极主动性,提升国有企业社会保障运行质量。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从实际情况,依照《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会同财政部门、国资监管部门,定时定期对国有企业的工资分配、发放等情况进行监管,及时查处违规发放、滥发工资等违法违纪的行为。一方面,要利益相关各方构成协同联动,组建工作会商、资源共享机制,提升监管质量和效率。利益相关各方主要是有国有人力资源部门、企业出资人、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等组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薪酬调查、信息发布等相关机制,定期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公布不同职业工资水平、行业人工成本,并与财政部门、国资监管部门等一同对不同行业的工资指导线进行调控和指导,为国有企业发展助力。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还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工资总量管理方法,依据企业的职能性质、行业属性和生产经营状况,科学合理制定总薪资预算计划,逐级落实预算执行职责并形成相关的动态监管机制,以总薪资预算目标作为指引,带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和进步。为此,构建国有企业工薪决定机制对于国有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吸收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带头示范作用。国有企业应承担人才培养之重任,为毕业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就业岗位,重点扶持困难家庭的毕业生。换言之,将大学毕业生在国有企业中的就业概率占比纳入国有企业的相关考核内容,增强国有企业的主要责任,强化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地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与国资监督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等构件工作监督机制,对国有企业高素质人才引进工作进行实时调度和监督,以促进该项工作的开展,为国有企业未来竞争提供助力。
要推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最为关键的就是为广大劳动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养老扶幼社会保障机制。养老扶幼社会保障机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化养老扶幼基建。要从养老社区、幼儿教育等方面入手,加强养老扶幼基建工作,配备养老、教育等相关设施设备,满足广大职工群众的切实需求。二是强化相关资金运作监管。国有企业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强化主要负责人的职责,由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等构件资金监管小组,对于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情况要保证有凭有据,落实到个体职工,形成内部监控体系以及相关奖惩制度。从外部而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协同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要定期审查国有企业资金走向,避免违法行为的产生。
现阶段,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企业应加快体制创新,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要从国有企业角度出发,以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作为远大目标,将广大职工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从制度完善、工薪发放、人才引进、养老扶幼等方面构建完善的国有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以便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