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研究的三个意义:以张继焦及其研究团队的学术探索为例

2021-01-16 14:09孙梦华
关键词:海南文化研究

王 焯, 孙梦华

(1.辽宁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1;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社会学学院, 北京 100081)

一、引 言

1988年,海南正式成为我国30多个省级行政区之一,尽管它位于我国边陲,但自古以来海南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海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历史因素,形成了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长期以来,海南本土的学者及全国、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些学者都对海南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随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的逐渐深化,对海南研究都具有不同的意义。

本文以张继焦(1)张继焦(1966—),男,海南海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社会研究室主任,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央统战部党外知识分子建言献策专家组成员,中国民族学学会法人代表兼副会长,中国民族研究团体联合会副会长,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理事长,目前主要从事社会学、民族学研究。目前已用中文发表26部论著和300多篇论文,用英文、日文、法文等三种外文发表4本论著和近20篇论文,访问36个国家和地区,曾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国际研究员,是一位国内知名、国际有影响的学者。教授及其学术团队的研究经历来展开。1966年他生于海南省海口市,自1982年起就开始在报刊发表文章,1983年进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学习,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期间又攻读了社会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他一直对海南家乡保持着极深的感情,对海南地区进行研究始于其大学本科时期。本文关于海南研究的意义,主要通过他的学习和治学经历来进行展开,从其丰富的经历来了解海南研究中不断递进的意义。

二、海南研究三个层次的意义

对于海南地区的研究,笔者认为其研究的意义是循序渐进的,从对海南本地区的意义,再到对全国层面的意义,最后逐渐提升到对国际的意义,具体来说笔者将其划分为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地区层面的意义,二是全国层面的意义,三是国际层面的意义。下面,笔者将通过张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的学术探索经历来具体阐述这三个层次的意义。

(一)地区层面的意义

对于海南地区来说,所进行的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以及多个层面的交叉研究所体现的意义,最直接的就是对这个地区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地区层面的意义是对研究对象最基础的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在某一领域刚刚进行研究的研究者来说,他的研究最现实的意义也只是地区层面上的意义,地区层面的意义为更高层次的意义奠定了基础。张教授所做的具有地区层面意义的海南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海南的语言、少数民族、非正式制度的研究中。

1.对海南语言的相关研究

1983年,张继焦考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当时的人类学系分为文化人类学、考古学、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四个专业。正是在这种多学科的学术氛围下,张继焦全面地学习了人类学不同分支学科的知识,为其以后多学科视角的研究风格奠定了基础。张继焦对海南的学术研究始于其本科毕业论文。当时张继焦选择的研究主题不同于大多数选择研究广东北部瑶族的同学,由于对语言文化有着极大的兴趣,同时受到著名学者罗常培(2)罗常培(1899—1958),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生前曾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其主要著作有《语言与文化》《汉语古音韵学导论》等,是中国语言学奠基人之一。的熏陶,他不但研究了海南方言中海口话的音位系统,而且通过海口当地的歌谣、戏曲来研究海南地区的语言与文化。这次研究是他与海南研究的第一次邂逅,也由此奠定了日后对于海南地区研究的基础。尽管这一次的研究没有留下相关的学术著作,但到1990年时,他在此基础上整理了域外学者对于海南方言的研究,对海南方言的历史缘起、语音特色进行了梳理,针对云惟利(3)云惟利(1946—),本科毕业于新加坡大学,后获英国里茨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1981年任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其著作有《汉字的起源与变化》《海南方言》等。先生所著的《海南方言》一文进行了客观评论,指出其研究成果的意义、地位与不足。(4)张继焦:《域外学者对海南语言的研究——读云惟利先生〈海南方言〉》,《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2.对海南少数民族的研究

1987年,张继焦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后继续做与海南相关的研究课题。这个时期的海南研究,无论是视角、理论,还是研究方法,他都在进行独自的探索。在此期间,有关海南地区研究中的代表性成果是《海南回族的风俗》(5)张继焦:《海南回族的风俗》,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学研究室编:《南方民族的文化习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38-353页。一文。此次研究中,在北京他联系到了在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读书的两名来自三亚市羊栏镇的学生;在三亚市,他取得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于是,得以顺利进入海南省回民所聚集的两个村——回辉村与回新村,(6)回辉村与回新村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羊栏镇,是海南回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查。此次调查主要是运用参与观察和入户调查两种田野方法,在与当地回族的共同生活中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来收集第一手资料,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海南地区回族的宗教、礼仪、婚姻家庭、生活习俗、游艺民俗等内容。三亚回族由于较早从马来西亚和越南移居海南(约为宋末元初年间),在海南特殊的气候与地理条件下,为了适应该地的生存环境,形成了既有原先民族特征又具有当地特色的风俗,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大环境的影响,该地回族人民的风俗也发生着一些现代化的变化。(7)张继焦:《三亚市郊回族经济民俗的变迁》,《民族理论研究》1990年第2期。因此,此次调查的意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海南回族这一特殊群体的风俗、生活习惯的调查,能够收集到关于这一群体的第一手资料,为社会治理和学术研究提供真实的资料数据;二是通过此次调查能够调查出该群体的文化习俗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联系,得到关于该群体在现代化建设影响下发生变化的各种情况。

3.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是张继焦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的时期。这一时期他的重点研究对象仍然是海南地区。在这一时期,他曾称自己处于人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三门学科相互交叉的地带,处于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中间地带,处于“尴尬困窘”的境地;正是这种艰苦卓绝的环境磨砺出他坚毅的学者素养,迫使他实现了自身的“学科”与“文化”超越。在此期间,他对海南地区的研究更偏向于社会学和经济学方向,主要是对海南省琼海市的市场化过程进行非正式制度的解读,该次研究所形成的成果是《市场化中的非正式制度》(8)张继焦:《市场化中的非正式制度》,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一书。

琼海市在历史上长期以传统农业为主要产业,因此,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政府主导的正式制度相对比较薄弱,在走向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过程中,非正式制度就发挥了不同寻常的作用。在对琼海市非正式制度的研究中,张继焦从社会结构和制度变迁两个层面来分析市场化进程中非正式制度的表现及作用,也是从这两个层面来证实非正式制度在市场化进程中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和对制度创新的推动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996年7月,张继焦进入了调查点——海南省琼海市,历时一个月的时间,对该地进行参与观察和入户访谈,并辅以查阅当地报纸、政府部门有关的文件与档案。在此次调查中,他利用“个人生活史”“主位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运用了人类学的“经济行为嵌于社会关系”的观点、社会学的社会交换理论和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去研究非正式制度,解释非正式制度的存在结构及其功能。非正式制度是相对于正式制度(如法律、规章制度等一系列具有明文规定的制度)而言的,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在社会经济变动的背景下还未形成完整、全面、强有力的正式制度,因而要对起到难以替代作用的非正式制度进行理性认识与合理化引导。在这种背景下,他在琼海市针对家庭工业、家庭商业、民间信贷、农村非正式组织、农村土地制度、乡镇企业、海外华人经济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分别形成了相应的文章。最后,在针对多个方面内容进行汇总和归纳的基础上总结出非正式制度的结构与功能及其与市场化进程的关系。(9)李宇军:《张继焦〈市场化中的非正式制度〉》,何星亮:《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百年重要著作提要》,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522-527页。该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非正式制度是一种关系网络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像网络一样在联系中不断延伸,并且在这种关系中还附带着特定的行为规则;非正式制度存在的特点表现为潜在性、延续性、暂时性与创新性;非正式制度在市场化变迁的过程中发挥了着其独特的作用。

(二)全国层面的意义

学者在对一个地区的长期研究过程中,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资源的不断扩展和感性认知的不断丰富,其研究视野会越来越开阔,因此,研究视角会扩展到更高的层面,会将研究对象与其所处的系统联系起来,研究成果的意义也在不断上升,即从地区意义上升到全国层面的意义。在这个阶段,张继焦教授对于海南地区的研究就是如此。

1.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思考

(1)“二元社会”概念的提出

进入21世纪,张教授将研究目光放在了海南的兴隆华侨农场。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兴隆华侨农场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也在经历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巨大转折,兴隆华侨农场是“地方”层面转型的典型案例,因此,对兴隆华侨农场的研究对了解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具有重大意义。在2011年和2012年,张教授对海南兴隆华侨农场分别进行了两次实地调查,针对兴隆华侨农场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有企业到第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的华侨企业的转变过程,进行了细致调查和深入分析。

张教授对于“地方”层面的海南兴隆华侨农场的研究与对“企业”层面的老字号企业的研究中,共同形成了一项重要的学术成果——“伞式社会”概念的提出。他在2014年所提出的“伞式社会”是中国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形态,指的是在中国的特定背景下地方政府与地方企业之间所形成的特定的庇护关系;这种庇护关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据此进一步剖析,“伞式社会”这种庇护关系又可分为“父爱式”庇护、“亲戚式”庇护、“朋友式”庇护三种类型(10)在“伞式社会”中,地方政府对下属企业是一种 “父爱式庇护”,对合资企业是一种 “亲戚式庇护” ,对私营企业是一种 “朋友式庇护”。,分别对应中国社会中不同类型的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11)张继焦:《“伞式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个新概念》,《思想战线》2014年第4期。

但是,“伞式社会”概念的提出只覆盖了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一部分,即政府和企业。在这种背景下,张教授继续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特点进行研究。基于对海南省琼海市及其他省市的研究资料所进行的不断思考,他又提出了与中国社会中官方所主导的“伞式社会”相对应的民间自发的“蜂窝式社会”概念。“蜂窝式社会”是指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民间力量依靠血缘、地缘、业缘等关系所形成的自发进行资源配置的团体;在互惠共赢的理念下,这些民间力量自发构建着不同类型“蜂窝结构”。(12)张继焦:《“蜂窝式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另一个新概念》,《思想战线》2015年第3期。在“蜂窝式社会”概念下,根据社会中的不同结构可划分为就业者和经商者两大类,共五种类型(13)“蜂窝式社会”有两类五种类型,包括就业者 “链式” “网式”两种形态 “蜂窝”和经商者以家庭、价值链、本族裔为中心形成的三种类型 “蜂窝”。。“蜂窝式社会”概念的提出很好地照应了“伞式社会”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完美地涵盖了中国社会中官方与民间社会,诠释了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不同形态。

在对海南研究基础上所提出的“二元社会”的概念覆盖了中国的社会结构,通过海南研究窥一斑而见全豹。因此,他在海南研究的过程中将地区层面的意义上升到了全国层面的意义,到达了研究意义的第二个层面,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对转型中政府、市场、社会的思考

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起始于改革开放,转型过程中呈现出极大的空间性和弹性。在这种背景下,对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进行研究具有现实价值。2016年7月,张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到海南省的五指山市进行实地调查,对五指山市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及民族文化进行了研究。

在对五指山市调查后,他主编了《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五指山市卷》(14)张继焦:《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五指山市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该著作利用国家、市场和社会三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五大文明建设出发,具体论述了五指山市的城镇化过程,以及旅游、医药、传统技艺、民俗和社会保障等诸多内容。此次对五指山市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另一个成果是发表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政府、市场、社会的不同作用》一文。这篇文章阐述了五指山市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主体所发挥的作用及未来趋势。(15)张继焦:《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不同作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1期。该文章指出,五指山市在目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社会经济转型是渐进式的,地方政府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在未来会不断减弱,而市场与社会的作用在不断显现。这篇文章通过海南五指山市的经济社会转型也折射出了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中“看得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与“另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转型中的未来趋势,对中国转型时期的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关于海南地区文化遗产的研究

受海南地方政府的委托,自2016年以来,张教授带领其研究团队在海南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南的历史文化遗产与文旅融合方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就是对海南省海口市“公期”习俗的研究及对海南府城地区“牌坊”的研究。目前,这些研究成果有的已经正式发表,有的正在陆续发表。

(1)对海南传统习俗“公期”的研究

公期是海南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形成于海南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环境中,主要存在于海南省东北部区域,其典型地区就是海口市的府城;不同的地方公期的时间不同,一般全年都有,主要集中在农历的正月;在公期时人们要吃公期、闹公期。张教授及其团队对于公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于公期和军坡这两种信仰习俗的梳理和划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公期和军坡这两种文化习俗一直混淆不清,即使是海南当地人也难以分清。对于这种现象,张教授及其助手宋丹在经过众多的文献比对和实地研究后,利用注重文化的地理位置分布的文化传播理论将海南的公期与军坡划分为三个文化圈,即公期文化圈(16)公期来源于神明信仰,在全年都有,通常持续1到2天,在这期间会有道士设坛做醮、木偶戏、琼戏、舞龙舞狮及“吃公期”等活动,其典型地区是海口市区、府城、琼山、文昌等地。公期文化圈关注的是对神明的信仰,以神明的祭祀为主题,以神明所处庙宇为中心,涉及信仰该神明的整个区域,其信仰的神明多种多样,在不同区域内有不同的祭祀对象,其目的在于庆祝神明的诞辰。、军坡文化圈(17)军坡来自于冼夫人信仰,一般集中于农历二月初六到十二这段时间,通常持续一周左右,其主要活动有装军、上刀山、过火山、穿杖、巡游、琼戏等表演,代表性区域是海口的新坡镇,因冼太夫人庙在此,活动最为隆重,其他地区包括海口南部、定安、澄迈、万宁等地。军坡文化圈关注的是对冼夫人的信仰,祭祀活动以冼夫人庙宇为中心,涉及范围为该社区内信仰冼夫人的民众。、公期-军坡文化交叉带,通过文化区域的划分及其历史缘起的追溯对这两种信仰习俗进行了区分。(18)张继焦、宋丹:《从文化传播论角度看海南“公期”和“军坡”两个不同文化圈》,《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二是通过文化遗留论、心理人类学、文化功能论、结构-功能论、城市信俗研究等不同视角,对公期进行探讨和研究。张教授和吴玥分别从文化遗留论、心理人类学、结构-功能论、文化功能论的视角对公期进行了分析。文化遗留论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所提出的通过研究现实社会中所遗留的各种习俗、文化探索过去的历史来发现文化发展规律的一种理论。借助这种理论可以对海南公期中的物质遗留、仪式遗留、信仰遗留、文化与习俗遗留等古代所沿袭下来的物质与非物质遗迹进行分析,从文化遗留的角度探讨海南文化遗留所存在的意义及其演变过程。(19)张继焦、吴玥:《从文化遗留论角度看海口府城的公期习俗》,《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心理人类学视角下的公期研究则是关注公期所覆盖的民众在移民过程中的认同感与凝聚力的构建过程,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提出了府城地区移民过程中民众相互依赖的三个层面,分析了在公期过程中民众的不同的依赖类型,无论是在家庭层面、社区层面还是城市层面,公期的存在都加强了移民社会的相互依赖,增强了他们的认同感与归属感。(20)张继焦、吴玥:《心理人类学视域下海口府城公期的社会凝聚及相互依赖》,《河池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府城作为典型的移民地区,其以公期为代表的为获得认同感与建立相互依赖关系所模拟亲属关系和宗族的这种模式非常具有研究意义。结构-功能论视角下的公期研究主要是以拉德克里夫-布朗(21)拉德克里夫-布朗((Alfred Radcliffe-Brown,原名Alfred Brown,1881—1955),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其理论虽然和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同属于“功能主义”,但他在研究中更加注重社会结构、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事实要通过社会内部结构来分析。的理论为基础,从社会内部结构的角度对府城地区的公期习俗进行研究,将府城地区的公期所承载的社会结构进行了分类。(22)张继焦、吴玥:《从“结构-功能论”角度看海口府城公期的结构及其功能》,《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他们将公期所在的府城的社会结构分为以庙宇、街道为代表的真实存在的有形结构和以公期习俗、仪式、祭祀制度为代表的无形结构;以关帝庙、城隍庙等公庙为主的在公期过程中对参与群众没有严格限制的开放结构和以具有特定范围且只被该社区内民众所信仰的庙宇为代表的仅限本区域内居民参与的封闭结构;以在公期活动中具有固定仪式和流程为代表的刚性结构和以在公期活动中消失或进行了变通的仪式或流程为代表的弹性结构。这种以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为基础而进行的研究,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府城公期的内部结构与其意义所在。文化功能视角下的公期研究则以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论为理论基础对府城公期的功能进行了探讨,认为公期具有文化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正功能与负功能,公期作为海南特有的文化信仰活动既有其积极意义,也存在消极意义,因此要对其加以引导和规范。(23)张继焦、吴玥:《文化功能视角下海口府城公期之功用与价值》,《百色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张教授和宋丹除了对公期和军坡进行划分外,还以三层次分析法为基础,针对府城公期这种文化信仰进行了分析,他们从庙宇、社区和城市的维度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对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入手来研究公期这种文化习俗,探索府城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内部社会结构,研究公期的意义和本质所在。(24)张继焦、宋丹:《庙宇、社区与城市:城市信俗研究的三层次分析法——以海口府城公期为例》,《百色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张教授和侯达从集体意识与共同体视角来研究公期这种文化习俗,他们以涂尔干的集体意识与共同体思想为基础,探讨公期这种集体活动如何在其参与民众中产生相应的集体意识,以及府城共同体产生的原因。(25)张继焦、侯达:《从涂尔干的理论,看海口府城公期体现的集体意识与共同体建构》,《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对公期所带来的集体意识及府城共同体存在的研究,揭示了这种习俗的纽带作用及其内在本质。

(2)对海南牌坊文化的研究

张教授及其团队对海南文化遗产研究的另一个主题是牌坊。其研究成果是《海口府城牌坊文化》一书,该书上篇对牌坊的起源、类型及海南牌坊的现存状况进行了描述,下篇则借助理论对海南地区的牌坊进行分析,其中包括用空间生产理论、集体意识与共同体、结构-功能论、地方性知识、区隔性、中心化与边缘化、新古典“结构-功能论”、集体记忆等理论对海南的牌坊文化进行了研究。

张教授与其团队成员邵伟航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及“空间转向思想”出发,针对海南牌坊空间中的“神圣空间”与“凡俗空间”分析牌坊空间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问题。(26)张继焦、邵伟航:《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的牌坊文化——以海口市牌坊为主要例子》,《河池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张教授与其团队成员侯达从集体意识与二元社会的理论出发,论述在中国古代“伞式社会”与“蜂窝式社会”的二元社会结构下,牌坊共同体(包括家庭、家族、社区、市场等多个共同体)的产生与共同体如何整合社会集体意识。(27)张继焦、侯达:《从牌坊看中华民族集体意识的凝聚和共同体的产生——基于海南牌坊的考察》,《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张教授与宋丹以结构-功能论来分析牌坊对海南内部社会结构与外部社会结构所产生的功能及影响,展现出了海南社会结构中同心协力、守望相助的和睦思想。张教授和吴玥从地方性知识(28)地方性知识理论的代表性人物是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地方性知识强调区域文化的地域性、整体性与实用性,注重普遍性中所体现出来的特殊性,强调以个别化的方式去建立新的社会结构。视域下研究海口府城的牌坊文化,将海南牌坊与全国牌坊进行比较,从牌坊的社会性共识与特殊性中发现海南牌坊所具有的地域性特征与知识性,通过这种研究体现中华文化的多元性。张教授和吴玥从区隔性理论、中心化与边缘化视角分别对府城牌坊进行了研究。在布尔迪厄的“区隔”“资本”的理论下,牌坊被视为将不同阶级区别而来的标志性建筑物,在区隔性的牌坊上所依附着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资本进行着转化,特别是转化过程中所形成的象征社会经济地位的象征资本将牌坊所有者、所在家族及所在地区“区隔”出来,在当今社会,这种具有区隔性的象征资本对旅游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中心化与边缘化的视角中,海口府城的牌坊文化论证了海南虽然在地理位置上相对中原位于边缘地区,但其系统性的儒学文化却表明了海南文化的中心性,这种视角不同于大多数学者对海南简单的边缘化认知,更为客观地分析了海南文化所处的位置。张教授和杜华君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来分析以府城牌坊为代表的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从本体结构、外在结构、自生结构层面分析府城牌坊文化,讨论牌坊如何在文旅融合的场域中成为结构遗产,繁荣当地文化产业。张教授与孙梦华从莫里斯·哈布瓦赫(29)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1877—1945)是法国涂尔干学派第二代成员中的重要人物。的集体记忆理论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与牌坊相关的集体记忆形成过程中的结构与这种记忆的功能。

(3)对海南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论探索

张教授及其团队对于海南历史文化遗产研究的特色就在于研究视角转到理论层面,这种研究不同于其它领域学者所做的仅关注现象本身的描述性研究,而是在不同理论的指导下去探究文化遗产的构建过程与其功能。这种研究的意义不仅仅限于对地区文化遗产的探讨与整理这一地区层面的意义,也对中国社会中其它地区相似文化遗产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中国在古代是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下的共同体,因而在历史文化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张教授及其团队所提出的“二元社会”理论、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等理论及其理论分析方法对全国范围内的相关研究可以起到借鉴作用,具有全国层面的意义。

3.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研究

文旅融合是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型是目前学界广泛讨论的问题。在对海南研究的基础上,张教授针对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对该领域的研究中,张教授的代表性学术论文为《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从“二分法”到“四分法”》和《换一个角度看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新古典“结构-功能论”》两篇论文。

在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背景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在经济社会转型如何变迁成为热点议题,在文化遗产传统的分析框架中,通常认为“传统”与“现代”是互斥的,即只看到了这两者的矛盾,无论是一些西方学者还是为数不少的中国学者大多都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张教授则在总结大量的文化遗产转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并不局限于对立这一种形态,在转型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二元对立以外的其它形态。(30)张继焦:《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从“二分法”到“四分法”》,《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最终,他在通过大量的事实研究后,认为在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中存在对立、趋同、并立、联结四种形态,将文化遗产“传统—现代”转型的“二分法”扩展到了“四分法”,这种新的分析方法为文化遗产的转型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完善文化遗产的分析方法基础上,张教授在另一篇论文中则针对文化遗产“传统—现代”转型的机制与结构进行了探讨。在文化遗产的转型中,通常存在保护和开发两种对立的观点,在这种背景下,他提出应该走出这种固化思维的影响,换一个角度看待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采用动态的新古典“结构-功能论”(31)以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里夫-布朗为代表人物形成的古典的“结构-功能论”更偏向于静态,注重描述事物本身,而新古典“结构-功能论”更偏向于动态,注重事物的变化过程。来分析文化遗产因受到外在因素影响所发生的结构、功能的转变和文化遗产自身所发生的结构与功能变化。结合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特性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的分析法(32)在研究文化遗产的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中,微观层面的研究对象为文化遗产,中观层面的研究对象为城市老街区、特色小镇、传统村寨,宏观层面的研究对象为城市、地区、国家。,形成了文化遗产“传统—现代”转型研究的三个维度,即本体结构、外在结构和内生结构,并从这三个维度分析了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通过这种分析说明了文化遗产存在不同的类别和结构,只要合理地加以利用就能成为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33)张继焦:《换一个角度看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西北民族研究》2020年第3期。

张教授所做的以上研究虽然是在海南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但其研究成果不仅对海南具有参考意义,也是对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解读,其研究成果中的理论、思想、视角也可以应用于中国其它地区的研究。因此,以张教授为代表的学者所做的海南研究对于全国层面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际层面的意义

在对海南研究的过程中,张教授及其团队除了注重研究的地区意义和全国意义以外,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他们也注意到海南地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在研究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国际层面的意义。目前,很多外国学者由于缺乏对中国的感性认知及研究范围的局限,所做出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具体来说,海南研究所具有的国际性意义主要体现在与世界各地学者的对话过程中。近些年来,张教授与其团队成员所做具有国际意义的海南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海南地区宗族、信仰和教育的研究。

1.对海南地区宗族的研究

中国的宗族社会是在中国古代特有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区域性社会组织,尽管大量的学者对于中国宗族社会进行了研究,但是中国宗族社会所具有的特点还有待继续探讨。张教授在对海南宗族研究的过程中针对英国学者弗里德曼(34)莫里斯·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 1920—1975),汉学人类学家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其代表著作是《中国东南地区的宗族组织》和《中国宗族与社会:福建与广东》。在中国的福建、广东等地区研究中所得出的关于中国宗族的研究结论进行了对话,指出了弗里德曼宗族理论的片面性。

弗里德曼的宗族研究模式是在批判非洲部族模式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他在研究中国东南部地区宗族后认为国家与宗族是可以共存的,但宗族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社会现象,是独立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之外的,村落是宗族社会结构研究的重点。弗里德曼模式是在超越英国非洲研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这种模式尽管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适应中国的部分地区,但是这种模式却忽略了古代中国封建王朝体系下的官方社会与宗族社会的联系,并不能全面地认识中国的宗族问题。特别是对于明清时期的海南宗族社会来说,宗族与国家的科举、制度官僚联系密切,宗族与国家呈现出“配套”的特征。张教授与党垒在对海南宗族的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后,在《走出弗里德曼宗族研究困境:从“分离说”到“配套说”》一文中,针对弗里德曼模式的不足之处与海南宗族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弗里德曼模式只注重乡村基层的宗族研究,忽略了更高层次的宗族社会结构,而海南宗族中却呈现出以村庄为单位的宗族组织的基层性与宗族寻求更高的目标取向(如考取功名、入仕为官)的向上性的特点。第二,弗里德曼模式只注重宗族所处的民间社会,忽略与国家或者官方社会的联系。海南宗族却具有与国家的科举制度相配套的配套性和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层面与国家体系相配套的系统性。第三,弗里德曼只研究中国东南的某些地区,研究范围狭窄。海南宗族却具有以建立中心祠堂为表现的进行上下层社会整合的中心性和由分支和迁徙所产生的不同阶段的层级性。(35)张继焦、党垒:《走出弗里德曼宗族研究困境:从“分离说”到“配套说”》,《思想战线》2020年第4期。

张教授对于海南宗族的研究走出了弗里德曼宗族研究将国家与宗族分离的“分离说”,根据海南宗族所提出的“配套说”避开了西方理论的局限性,能够对中国宗族研究提供很好的启示。此次对于宗族的研究,提升了中国学术的研究自信,不同于以往学者将西方理论奉为圭臬的常态,提出中国化的理论是中国未来学术的最终走向。

2.对海南地区信仰体系的研究

对于中国信仰文化体系,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达成共识:中国存在信仰文化体系。那么中国的信仰文化体系呈现出什么样的结构与功能呢?张教授与助手吴玥针对这个问题以海南海口的府城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以府城地区为例对中国的信仰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做出了探讨,并与国际学者们对话。《中国信仰文化体系的新探索:与杨庆堃和华琛的对话》一文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的信仰文化体系。

府城地区曾是海南的中心地区,在这里有着丰富的民间信仰文化和宗族意识,因此对府城地区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意义。张教授在对府城进行调查后认为,中国的文化信仰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多元神灵崇拜所构成的神明信仰,二是与官僚科举体制所配套的祖先崇拜。(36)张继焦、吴玥:《中国信仰文化体系的新探索:与杨庆堃和华琛的对话》,《青海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这种观点有力地回应了美国华裔学者杨庆堃及美国学者华琛对于中国信仰文化的解释。杨庆堃所认为的中国是以分散性宗教为主体的信仰体系,华琛则认为信仰具有整合作用,提出了神明标准化理论,即中央认可的神明逐渐取代地方性神明,从而实现文化信仰的统一。在祖先崇拜上,杨庆堃和华琛则分别认为中国的祖先崇拜是为了抚慰亲属逝世和为了解释正统的礼仪规定而进行的活动,他们都忽略了孝道与先祖敬畏及更深层次的国家信仰。

对中国信仰文化体系的分析基于的是新古典“结构-功能论”,分别从中国信仰文化的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得出以下观点。中国信仰文化的结构是由神灵信仰和祖先崇拜两大部分组成,其中神灵信仰又包括以统治者所承认的儒道释为代表的制度性宗教、由封建王朝所承认或推崇的神灵祭祀所构成的标准化信仰和民间自发形成的神灵祭祀所构成的分散性宗教。中国信仰文化的功能在古代可以总结为社会教化和维系社会稳定,在今天则更多地体现为情感联系、精神寄托及娱乐等功能。

张教授对于中国信仰文化体系的研究认识到了以杨庆堃和华琛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学者对中国信仰文化研究的不足之处,从“结构-功能论”及国家和民间的“二元社会”的角度系统解释了中国社会的信仰体系与精神生活,同时也提出了中国信仰文化的“传统—现代”转型问题。对海南府城的这种研究将研究视角扩展到了学术研究的国际层面,与国际学者进行的对话使世界看到了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的前沿,具有国际意义。

3.对海南地区教育体系的研究

因海南的地理位置处于边陲,长期以来,在人们所达成的“社会性共识”中将海南视为“文化沙漠”,认为古代海南地区的文化落后于中原文化,与地理位置一样具有文化意义上的边缘性。然而,海南文化作为“地方性知识”反而在地理位置偏远的特性下保留着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因此,张教授和党垒在《边疆地区的中心化还是边缘化?——以古代海南教育为例》中以古代海南府城的教育为例,针对边疆地区的中心化与边缘化问题进行了讨论。

这篇文章将海南的古代教育体系放在“二元社会”结构的体系下进行讨论,在新古典“结构-功能论”下,海南古代的教育体系可以分为两种结构,这两种结构分别发挥着各自的功用。(37)张继焦、党垒:《边疆地区的中心化还是边缘化?——以海南古代教育为例》,《青海民族研究》2019年第2期。即在“二元社会”下,古代海南的教育体系可以分为“伞式社会”下与官方有关四种类型的教育(38)四种类型的教育分别指与中央及地方政府体现为“父爱式”支持关系的官办教育、与政府体现为“亲戚式”支持关系的官助民办教育、与政府体现为“朋友式”支持关系的官倡民建教育、琼籍官员支持下的教育。,这些类型与伞式社会中的“父爱式”“亲戚式”“朋友式”的支持类型相对应;还可以分为“蜂窝式社会”下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五种类型的教育“蜂窝”(39)五种类型的教育“蜂窝”分别是被贬官员所办的流官型教育“蜂窝”、以宗亲为联系的宗族型教育“蜂窝”、以书院为载体的书院型教育“蜂窝”、宗族内联合基础上形成的合族祠型教育“蜂窝”、名人贤士在京所创办的京城同乡会馆型教育“蜂窝”。。“伞式社会”下的教育机构与体系由官方主导或倡导,与自上而下的官僚科举体制相配套,通过正式手段进行资源配置、政策扶持及经费资助和设立机构等方式推动海南教育的发展;“蜂窝式社会”下的教育机构与体系其主体是民间力量,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与行政官僚体系和教育体系相适应的自发资源配置方式。在自上而下的“伞式”教育体系和自下而上的“蜂窝式”教育体系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海南古代教育体系促进了古代(自唐朝至清朝)海南地区的教育,使海南地区涌现出了以进士、举人为代表的众多人才,体现出了海南教育的向上性与中心性,因此,海南尽管位处边疆,但其它方面的中心性却是毋庸置疑的。

以海南为例所进行的边疆中心化研究改变了以往学者对边疆研究的认识,对边疆地区的重新定位使世界范围内的相关研究提升到了新的层次。这种研究也体现了二元辩证的思想,实现了人类学研究的“传统—现代”转型。

4.小结:海南研究的国际意义

张教授这种以国际学者的身份对海南的宗族、信仰和教育的研究将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推到了世界前沿,对世界范围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中国学者们所做的海南研究展现出了中国文化体系的多样性和中国学者的文化自信。张教授所做的具有国际意义的学术研究还不仅仅于此,《解答李约瑟之问:中国是否有过“工业革命”?》(40)张继焦、党垒:《解答李约瑟之问:中国是否有过“工业革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和《粤商及其所建立岭南和全国市场体系:与费正清和施坚雅的对话》(41)张继焦、吴玥:《粤商及其所建立的岭南和全国市场体系:与费正清和施坚雅的对话》,《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6期。两篇相关论文也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学术研究成果。

三、总结与未来展望

本文通过张教授及其团队海南研究的地区、全国、国际三个层面的意义,认为对海南研究的意义是不断递进的,要朝着更高层次的研究去努力。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社会运行规律,中国学者在做研究时要有自信,不能只做为西方学者提供原始资料的事实陈述研究,也不要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而是要在研究的过程中理解研究对象的理论架构,基于本土现实进行思考,发展出适合中国的本土理论,提出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研究范式。学者在做研究时不要被研究范围所限制,要重视研究的系统性,要与多学科进行协作研究,从多学科视角入手,做更加全面的研究。同时,研究者不仅要吸收和借鉴西方理论的精髓,还要树立文化自信,走出西方研究范式的影响,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范式。

猜你喜欢
海南文化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海南杂忆
谁远谁近?
海南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