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研究— 以应用文写作课为例

2021-01-16 12:54郑皓燃高亮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环球市场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思政辅导员

郑皓燃 高亮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绪论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课程思政”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做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打破高校辅导员育人、专业课教师育人相对独立的传统育人模式,使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当前高校阶段大学生心智还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还不成熟,容易受外界的困扰,尤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面对各种诱惑与不良影响大学生容易受到干扰,这就给辅导员工作带来更多的挑战,但凭一己之力辅导员已经不能完美胜任育人工作,而“课程思政”的出现及时解决了这一难题,我们可以把专业课、公共基础课、选修课等都引入思政元素,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因此,高校如何开发校内固有资源,使各个育人主体之间相互协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机构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育人现状

(一)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育人现状

辅导员育人模式种类很多,例如:团课、班级管理、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几乎所有的日常事务都会涵盖到育人环节,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职业与就业指导,但是一个辅导员带近200 个学生,不可能对每个同学都做到面面俱到,肯定只能服务于有特殊需求的同学更多一些,这就造成了育人现状的不均衡性,可能没有兼顾到的同学恰巧有这方面的需求,从而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这也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缺失。

专业课教师课堂知识讲授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可能会穿插一些思政元素,但是相对于辅导员来说是比较少的。以应用文写作课为例,在我们写感谢信礼仪文书时,专业课教师会从标题、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几个环节进行讲解写作框架,然后举例子,最后可能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一节课安排的很满就过去了,至于思政元素可能会引入一些常怀感恩之心之类的,教会同学不要忘本,但是更多的深挖就很难再有了,因为在专业教师眼里把知识点讲到、将来学生会学以致用就是成功的教学,这也是在没有引入“课程思政”时大部分专业课教师授课的目的。

(二)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工作相对独立,缺乏合作意识

辅导员在很多人的眼里就是管理学生的,专业课老师在很多人眼里就是课堂上传授知识的,二者即使有一点交集,也是非常少的,甚至很多老师不知道他所带的班级辅导员是谁,相反辅导员也不知道每一门课的专业课教师是谁,更别说相互合作了。而事实上,思政教育是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辅导员也有义务配合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专业课教师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思政教育也不能丢;一个学生无论专业课多么的优秀,思政教育没有引导好,将来走入社会也不会有多大的发展,甚至会利用所学知识对社会造成危害。所以人才培养是综合性的,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依靠的。

(三)组织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很多高校对辅导员的考核表现在日常事务管理上,对专业课教师考核主要体现在教科研、论文著作、学生获奖等方面,二者会根据相应的规定按照考核要求做好,思政教育虽然一直在提,但是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做后盾,往往被人忽略,从这一点来讲辅导员与专业课协同育人就很难做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目标,在有限的教学进度内,都会管好各自的一亩三分地,其他的也无暇顾及,组织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会导致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育人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惰性。

二、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一)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具有互补性

辅导员在学生眼里还是以日常生活为主,通过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课外活动等进行德育教育。专业课教师一般把握住课堂45 分钟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完美的无缝衔接起来,使学生课下与课上都能够受到德育教育,二者具有绝对优势的互补性,共同目标都是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齐心协力,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在应用文写作课如何写感谢信时辅导员可以举办类似的感恩活动,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值得学习的人和事,而专业课老师在课堂上就可以以学生发生的具体事件作为案例来讲,随堂练习时可以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为素材,既能达到教学的效果,又因为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学生更容易接受,印象会更深。在二者互补下才更容易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

(二)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具有时效性

我们知道一般一个辅导员带200 人左右,即使是本科院校在校4 年,去掉必要的假期,一个辅导员一对一一天也很平均到一个学生3 次,而教育不等人,科技越来越发达,网络渗透到每个角落,学生的思想甚至可能几天发生变化,如果等着辅导员腾出时间来育人可能会被耽误很多学生。而专业课教师课堂上传授知识就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如果再耗费更多的精力储备更多的育人知识也会错过育人的黄金时期,因此,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二者有机结合、遵循教育规律,会节约很多时间。

三、创建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

(一)课堂中加入思政元素,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调互补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思政元素融会贯通的汇入到课堂中去;辅导员又是学生第二课堂的主要力量,在平时管理中更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二者可以协调互补,共同育人,第一,任课教师可以告知辅导员上课时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上课纪律、迟到早退情况等,以便于辅导员更及时的进行谈心谈话、思想教育;第二,辅导员可以把学生的生活状态、课外活动参与情况、精神状况等反馈给专业课教师,教师在授课期间引用思政元素从而侧面的教育、引导学生。第三,辅导员把日常管理学生时遇到的典型案例、感人事迹、重大事件等传递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引用思政元素加以引导有的时候比辅导员单纯的开班会说教效果更佳。

(二)学校、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同抓共管,构建共同育人模式

学校作为组织机构,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必不可少,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从最高层面制定出相关政策,下面的工作才容易开展。第一,制定出考评机制,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从学科竞赛、就业创业、学风建设、社会实践进行考核,有学生测评、学生满意度调查等多种形式。第二,在课程思政运用环节由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互评,专业课教师根据辅导员提供课外学生日常生活、课外活动等情况作为评判依据,辅导员根据专业课老师课堂上课程思政运用情况进行考评。第三,学校建立激励机制,课程思政是新生事物,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全员的共同努力,有相应的激励机制作为鼓励,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全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联合分组,哪一组在学期末较为突出给予相应的奖励,一方面不但有助于辅导员与专业课老师促进交流合作;另一方面更有助于学校思政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学校积极搭建各种有力平台,促进协同育人

一是搭建培训学习育人平台。例如:增加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多学习理论知识,增加辅导员技能培训,从而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把思政辅导员的优势挖掘出来,更加方便的指导学生和服务学生。专业课教师占据课堂的黄金学习时间,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优势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同时,激励专业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协助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领。

二是搭建课程思政育人平台。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相结合,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同时挖掘课堂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设计教学内容,尽量让每一个知识点都涵盖到思政元素,做到“课程思政”全覆盖。辅导员可以反馈学生日常生活的状态给专业课老师,专业课老师根据学生的现状,对症下药,引入思政元素,从而起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特点,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三是搭建思政表彰育人平台。设定好的激励政策会增加辅导员和教师的积极性,例如:开展“先进个人”“年度最佳教师”“师德标兵”的评选活动,对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取得良好的成就进行表彰,并通过微信公众哈、校报、广播进行宣传,将优秀的经验进行宣传学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协同育人氛围,使得“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入脑入心。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思政辅导员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