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 贾蕊 郭晓蓓 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认为知便是行,行便是知,知行具有同时性;强调思想上的觉悟尤为重要,其可以用来启发当代大学生认识道德的重要性,从而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主要论述“知”与“行”的内在关系,其主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旨在纠正知行相脱节的问题。这一思想以“心”为出发点,良知为本体,“致良知”则是后天工夫的表现。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存在主观唯心主义问题,但其中亦不乏可以借鉴的优秀理念。
在王阳明“知行合一”中,“知”是指意念、良知、认知,其所谓:“见好色属知;闻恶臭属知”。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良知”,是指人与生俱来的道德意识和判断力,即非之心,知善知恶;一是“见闻之知”,是指人从外界事物所学习的内在道德知识。“行”是指意念外化的具体行为,其所谓:“好好色属行;恶恶臭属行”。也就是说,意念的发动就是行;另一方面,行指的是笃行,知的工夫达到真切笃实便是行,即为“致良知”的工夫。
作为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阐述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有区别的,这主要由于王阳明过于注重内心的“知”,而忽视了在客观世界中“行”的重要性,例如在公交车上如果只有让做的意愿却没有产生让座的行为,在王阳明看来也是做到了“知行合一”。而我们今天用到“知行合一”一词,往往是偏向马克思主义的,更注重的是实践表现,只有把内心所想付诸行动才算真正的“知行合一”。
道德观念是指人们对自身、他人和世界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良好道德观念的培养不仅对个人,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未来的支柱力量,其道德观念的正确养成尤为重要;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观念培养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表现为部分大学生道德自觉性较差。一些初入大学校园的学生由于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压抑太久,一旦松懈容易产生不知所措的心理情绪,从而导致自觉性松弛,严重者甚至会迷失自我。此外,大学生刚好处于价值观向成熟过渡的重要时期,尚缺乏稳定的正确辨别能力,容易被负面思想所诱导,或对未来没有合理规划,亦不会有所行动。
另一方面表现为部分大学生知行转换不畅。虽然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学过有关道德观念的大量理论知识,但由于日常生活经验相对匮乏,理论和实践结合不足,容易导致所学理论知识变成肤浅、静止、“知而不为”的刻板理念。“知而不为”是指大学生受主观情绪的影响,即使理解了知识,也不愿意付诸行动,其常常表现为“知而不敢为”,也就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原则产生怀疑,从而阻碍道德行为;例如遇见倒地的老人不敢扶,担心被“碰瓷”等。
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意识层面看,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强调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宰性。王阳明曾说:“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厌恶,也能自觉的去为善”,当今社会物质较为丰富,相对诱惑因素过多,容易使得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观念培育的过程中面临严峻挑战,此时需要帮助大学生避开自身固有的、消极的判断是非善恶的道德观念和认知,增强其对事物的洞察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在此,大学生首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加深对事物的洞察力,从而做到对事物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为做到“知行合一”夯实基础;其次,大学生必须注重加强理性思考能力,要有主动归零的学习和求知心态,这样才有利于吸收新事物;最后,可以制定计划进行自我约束,进而提升自觉性,不断激发自身主动的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
从强化大学生的知行转换意志层面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认为知的工夫达到真切笃实便是行,这比较偏向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知的必要性,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明末出现了官宦士人“平时袖手谈义理,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局面。在此,要吸取王阳明在知行转换方面偏颇的教训,并结合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培养的要求,将意念之外的客观实质行动置于首位,避免忽视实践的重要性。
需要补充强调的是,大学生应先学好道德理论知识,为“行”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不能止步于此,否则容易“纸上谈兵”。但丁曾说:“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王阳明也曾指出求知不等于修德,知识的多少与道德水平的高低并不成正比,关键在于知与行之间的转换。因此,大学生要注重结合实践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与反省,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使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
正确认识和把握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有助于大学生厘清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相互关系,从而引导整个群体甚至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后备力量,正确道德观念的培养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