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在感染性皮肤病中的诊断价值

2021-01-16 10:30陈蕾高峰于维恒李晓民
关键词:蠕形扁平疣毛囊

陈蕾,高峰,于维恒,李晓民

(潍坊市皮肤病防治所,山东 潍坊 261061)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简称皮肤CT,可以实现表皮和真皮浅层细胞水平的实时成像,为皮肤科临床提供了一种在体无创检查手段,其在黑素细胞肿瘤及色素性皮肤病的检查中有特殊意义,且随着RCM技术的开展,其应用亦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也表明,诸如银屑病、扁平苔藓、急性接触性皮炎和玫瑰痤疮等炎症性皮肤病均有一些独特的RCM图像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组织病理学检查[1-2],某些感染性皮肤病亦有典型的RCM表现,总结如下。

1 病毒感染

1.1 疱疹病毒感染 此类疾病临床常见的包括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水痘、卡波西水痘样疹等疾病,皮疹以红斑、水疱、丘疱疹等为主要表现,有共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即表皮内水疱形成,内含棘层松解细胞及多核上皮巨细胞,棘细胞气球变性,真皮内程度不等的炎性浸润。RCM图像特点与组织病理高度一致,可见气球变性细胞、棘层松解细胞、多核巨细胞,这都是角质形成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3]。这些病毒感染引起的皮疹往往临床表现典型,不需要任何实验室检查。但有时在疾病初期或者免疫功能抑制的个体,临床表现不典型,此时可能需要Tzanck细胞检查、免疫荧光、病毒培养,甚至住院检查等进一步确诊手段。与这些实验室技术相比,RCM有无创、快速、检查全面的优点。另外,RCM在临床水疱形成之前即有观察到囊泡形成、气球变性改变可能[4],这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实验室证据。疱疹病毒感染在RCM下的表现,见图 1、2。

图1 面部皮炎继发Kaposi水痘样疹患者

图2 右腋下带状疱疹早期

1.2 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是由软疣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典型皮疹表现为蜡样光泽的丘疹、结节,顶端可见脐凹。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增生伸入真皮,周围见假包膜,内见软疣小体。RCM表现为一囊腔样结构,内含较多中等或较高折光的圆形细胞结构,对应组织病理学上的嗜酸性包涵体(软疣小体)[5]。临床常见本病的不典型皮疹,如初期皮疹较小、表现不典型;合并感染;挤疣治疗不彻底等表现,此时RCM检查有诊断意义,见图3。

图3 传染性软疣

1.3 疣 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表皮增生性疾病。扁平疣临床表现为扁平隆起性丘疹,可为褐色或正常肤色,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组织病理表现为角化过度、棘层肥厚,棘层上部见广泛空泡化细胞。2010年Liu等[6]研究指出,扁平疣有特定的RCM表现,即颗粒层或棘层的“玫瑰花环”样结构,2017年Dai等[7]进一步指出,除了颗粒层或棘层的“玫瑰花环”样结构,花环中央或真皮乳头扩张的血管,亦可作为RCM诊断扁平疣的结构要点。当然,并非所有的扁平疣RCM下均可以表现为“玫瑰花环”样结构,据Hui等[7]报道仅有49.1%的患者有此典型表现,病程>1年的患者此比率高达88.89%,尤其手足背侧皮损处,而在扁平疣早期“玫瑰花环”样结构并不典型。临床上常见暴露部位如面颈部、手背、前臂的褐色扁平丘疹,此时行RCM检查能很好地鉴别扁平疣与脂溢性角化症,后者亦有典型的RCM表现,即平扫时出现“脑回样结构”。扁平疣在RCM下的表现,见图4。

图4 扁平疣

相比扁平疣,RCM下尖锐湿疣的乳头瘤样增生明显,棘层正常的蜂窝状结构消失,取而代之以空泡化的角质形成细胞(较正常胞体大);表真皮交界处见大量树枝状细胞(可以是黑素细胞或朗格汉斯细胞);伴有真皮乳头血管的扩张充血[8]。国内外扁平疣的RCM表现报道较多,尖锐湿疣研究较少。

2 真菌感染

RCM受穿透力限制,仅在浅表真菌病如花斑癣、手足癣、体股癣时,其才能提供诊断价值。诊断浅表真菌病的传统实验室方法包括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当真菌负荷过低或取材误差时可导致假阴性结果,而真菌培养比较耗时。相比而言,RCM诊断浅表真菌病的优点包括:无创;不需要对皮损进行预处理;不需要皮肤标本进行体外实验;可以评估整块皮损而不受部位取材限制。RCM可以较好的辨认皮肤、甲板及头发的菌丝,其表现为细长、高折光的蛇形结构[9-10],见图5。

图5 面部难辨认癣

1994年Pierard等[11]首先报道了RCM诊断1例甲真菌病,此后不断有RCM在浅部真菌病诊断中的应用报道,包括体癣、难辨认癣、掌黑癣等[12-14]。Cinotti等[15]研究团队证实,RCM不仅可以辨认菌丝,亦可以辨认分生孢子,后者表现为圆形高折光、明亮的结构。RCM较传统的利用氢氧化钾涂片法进行真菌镜检要迅速的多[16],但二者在敏感性及特异性上的差别存在争议,仍需大样本研究。

3 细菌感染

最常见的球菌感染性皮肤病包括脓疱疮、毛囊炎等疾病。脓疱疮的特征性皮疹为丘疹、水疱或脓疱,易破溃结脓痂。组织病理表现为角质层下与颗粒层之间的脓疱,皮肤CT表现为角层下密集分叶核细胞聚集,呈“蘑菇云样”表现。毛囊炎的皮肤CT表现为毛囊周围密集分叶核细胞聚集,伴毛周血管扩张充血。临床不典型表现的脓疱疮、毛囊炎,需与丘疹性荨麻疹、早期水痘等鉴别诊断,如前所述,此时RCM检查能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2009年,Venturini等[17]曾报道了3例患者在RCM检测皮疹时发现梅毒螺旋体,继而通过实验室检查确诊梅毒,报道称RCM下梅毒螺旋体表现为与角质形成细胞混杂在一起的明亮颗粒物。但是发表的图片中,这些明亮的颗粒物并未见呈螺旋状结构,难以从正常的角质形成细胞中区分开来。

4 寄生虫

4.1 毛囊蠕形螨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毛囊蠕形螨检查手段是挤压法,金标准仍是标准化皮肤表层取材法(Standardized skin surface biopsy,SSSB),此 2 种方法均可给患者带来不适感。已有研究证明,较之前述两种方法,RCM在毛囊蠕形螨感染检测中是一种更为敏感、准确、简便的方法[18-19]。RCM可以很好地辨认毛囊蠕形螨,其往往出现在毛囊漏斗部,垂直扫描平面时,表现为膨胀的毛囊内簇集的、闪亮的、圆形或锥形灰色结构,周围有透明环,直径大约4~9 μm,见图 6。据笔者观察,在距表皮 10~90 μm的深度扫描均能获得较为满意的不同深度毛囊蠕形螨图像。皮脂蠕形螨寄生于毛囊深部,靠近皮脂腺位置,利用RCM无法进行观察,因受技术限制,RCM 的穿透力为 150~350 μm。

图6 毛囊蠕形螨

Sattler等[20]利用RCM对25例玫瑰痤疮患者和25例健康人进行了毛囊蠕形螨检测,结果发现,患者和健康人5mm2区域内蠕形螨数量分别为94.2、22.4;平均单个毛囊内蠕形螨数量分别为0.7~0.8、0.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urgut等[19]对48例患者分别用SSSB法和RCM进行了毛囊蠕形螨的检测,结果发现10 mm2面积内,以上2种方法检测结果分别是15.3±18.1和409.8±209.2。显然,与SSSB法相比,RCM检测毛囊蠕形螨的准确度更高。近年,国内也有学者对RCM检测毛囊蠕形螨与传统实验室方法进行了比较,并认可RCM在此方面的应用[19,21]。

4.2 疥虫 目前大部分实验室采用皮疹取材法检查疥虫感染,此法存在耗时、假阴性可能。近几年,皮肤镜下疥虫感染的特征亦相继被报道,如疥虫头颅部位的“三角翼形状”、“轨道征”等特点。随着RCM手持设备的应用,2005年,Longo等[22]首次报道了RCM下疥虫的结构特点,其表现为折光不均匀的卵圆形身体,虫卵较短小。此后RCM下疥虫的表现不断被报道并细化,成年雌虫约400×300 μm,雄虫约为其体积的一半,虫卵表现为200×100 μm大小的低折光卵圆形结构,周围绕一高折光薄壁[23-24]。另外,RCM还可以区分疥虫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例如成虫比幼虫体积大,成虫有4对足,幼虫有3对足,疥虫的排泄物表现为直径约15 μm的高折光圆形结构,且往往出现在成虫附近[24]。除了用来诊断疥虫感染,RCM还可以通过判断疥虫的死活间接用于疥疮治疗后的随访。Gurel等[25]用RCM检测发现了1例长时间误诊的非典型疥疮,并指出利用RCM不但可以观察疥虫不同的发育阶段,还可以通过检测疥虫的存活与否来评价治疗是否有效。镜下疥虫的细微结构包括肠蠕动、排泄物都可以观察到,而死亡后的疥虫除了不活动,更有特殊的表现,即高折光结构、边缘模糊、内部结构均质化。这样就有了检测疥疮治疗有效性的实验室证据,而非单纯依靠临床判断。

另外,还有1例关于皮肤利什曼病的RCM报道[26]:真皮内炎性细胞浸润,可以看到多核巨细胞。当然,RCM也可以用来观察一些肉眼可见的寄生虫的解剖结构,如蜱虫、虱子等。RCM可以从出血结痂、叮咬伤口或色沉皮疹上来观察是否残存蜱虫的口器或其他身体结构,也可以把虫咬的口器刺入伤口和炎症性皮肤病简单地鉴别开来[15]。

以上是临床常见感染性皮肤病的RCM表现,成像基本均有典型特点。当然,若怀疑是感染性皮肤病,在进行RCM检测时扫描探头或金属环均应放置透明膜或一次性贴片,或者用抗病毒、抗菌消毒液对探头进行处理,以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RCM是基于共聚焦原理的皮肤在体三维成像技术,激光器波长830 nm,功率<20 mW,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目前市面RCM有2种型号,VivaScope 1500和VivaScope 3000,二者均可以做到实时、无创、细胞水平成像,但前者体积大、探头广,眼角、鼻翼、指间等位置检查不便,后者为手持式,探头小,全身任何位置均可进行检测,这在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疥虫的检查方面显然更有优势。在体RCM成像可以用于检测病毒感染(疱疹病毒、软疣痘病毒、HPV)引起的细胞病变、真菌病(浅部真菌病)、皮肤寄生虫(疥虫、毛囊蠕形螨和硬蜱)等感染性皮肤病,尤其疾病早期或临床表现不典型时,RCM检查往往可提供可靠的实验室证据,其有实时、快速等优点,避免了传统实验室方法皮损取材引起的不适感,还可以用于治疗后的随访,甚至生理学和病原学研究。当然,RCM与传统实验室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还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猜你喜欢
蠕形扁平疣毛囊
蠕形螨睑缘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我国人体蠕形螨及蠕形螨病研究进展
我国人体蠕形螨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胎儿期皮肤毛囊结构及形态学观察
“拆西墙补东墙”高质毛囊资源宝贵
常见毛囊细胞角蛋白在毛囊周期中的表达研究
睑板腺囊肿与眼部蠕形螨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治疗扁平疣单方
扁平疣外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