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模型视角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2021-01-15 00:48苏靖雅茹宁
教学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高校教师提升策略

苏靖雅 茹宁

[ 摘 要 ] 以T市4所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比较多种教育技术领域的理论模型,整合并析取理论模型中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形成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整合理论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技术感知能力、内部动机、技术与任务适配度、便利条件、促成条件、社会影响均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便利条件在6个影响因素中的影响系数最大,内在动机的影响系数最小。因此,为提升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需要重塑角色身份认知,树立教师主体性意识;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升信息技术感知性;推动信息技术创新,促进教育协同性进化;优化信息资源环境,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畅通教师发展路径,建立激励与评价体系;营造积极教学氛围,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 关键词 ]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提升策略

[ 中图分类号 ] G633.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5-4634(2021)06-0004-11

1 问题提出

一直以来,教育信息化都是我国推动教育现代化战略实施的中坚力量,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当中,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并将此作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十大重要战略任务之一。与此同时,文件还强调课程形式的丰富与创新,必须充分发挥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课堂走向信息化、智能化[1]。高校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主要戰略基地,在教育现代化变革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而教师作为高校信息化教学的主导者,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不仅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同时在推动教育现代化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鉴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对于教师个人专业性发展、学校人才培养以及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尽管各地政府和学校都十分重视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然而在具体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驱动性因素仍旧有所不足,大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停留在简单的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课程资源更新缓慢,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环节缺失,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转变教学方式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稍显不足,亟需进一步改善。因此,便引出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即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便需要进一步深挖影响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具体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据此,本研究以T市4所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通过深入分析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更有效、更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国内外学者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影响因素从不同角度展开过相关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张立新、秦丹等人将TAM技术接受模型和行为科学理论支持下的TTF任务技术适配模型相整合,建立影响教师采用新技术的因素模型,该模型由技术使用者、外部环境和技术组成[2]。但由于此模型还处于理论建模阶段,并未通过实证方法加以验证,模型可行性亟待进一步探讨。在实证层面上,刘喆以技术接受和应用整合理论为框架实证检验了努力期望、社会影响、绩效期望、促进条件等因素显著影响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意向,进而影响信息化教学的行为水平[3]。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将个体因素、技术因素以及知识整合因素统一起来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马安琪、姜强、赵蔚等人基于人·技术·知识的统合视角,运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发现教师认知风格、自我效能、年龄、TPACK 等相关因素对教师ICT应用能力因素的影响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教师的所属学科、认知风格对 TPACK 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存在差异性[4]。张哲等人采取了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访谈初步确定了教学具体内容、绩效预期、便利条件、技术应用经验、群体影响、困难预期等因素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过程行为的直接影响,之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直接或通过影响行为意向间接影响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行为[5]。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将信息技术领域相关理论用于研究教师信息技术接受行为,将其用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较为欠缺。为数不多的关于教师信息化教学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仅局限于在某一个技术模型上进行分析,整合理论模型下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部分研究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归于教师个人知识体系、使用意愿、教学经验等单一层面上,未将影响因素较为全面地总结和归纳,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视角,也缺乏针对影响因素的提升策略。因此,本研究整合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理论,探索性地将整合后的相关理论运用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当中,并进行实证检验,从更为系统的研究视域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研究,并根据实证检验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2 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整合与研究假设

2.1 影响因素模型整合

当前在教育技术接纳领域,形成了如TAM技术接受模型、TTF任务技术适配模型、UTAUT技术接受和应用整合理论模型等相对成熟的技术接纳测验模型,3种理论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 技术接受模型(TAM)是Davis于1989年在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扩展并建立的一种理论模型,目的是探索新技术在被接受和采用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同时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路径结构。戴维斯认为,个人是否使用新技术主要受3个因素的影响:感知的易用性、感知的有用性和使用的态度[6]。技术接受模型是从技术使用者的角度解释了拒绝或接受某一项新技术的原因,其关注的重点是个体信息技术感知能力对于个体技术使用态度乃至最终对使用行为的影响。该理论能够反映技术接受者在使用或不使用某项技术时的主观感知,其所提出的核心变量如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自我效能感都能够较好地从个体主观层面解释相应的技术使用行为,同时也有研究对理论进行了解释验证。然而,由于该模型更多关注于个体技术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心理对使用行为的影响,缺乏对信息技术与特定任务匹配度的关注与探讨,这导致个体混淆了是对特定任务有用的技术感知还是对信息技术本身有用的技术感知。而从本质上讲,信息技术是个体用来完成组织任务的工具与手段,如果不考虑工作任务与信息技术的匹配程度以及个体自身对信息技术的需求程度,则会导致模型对信息技术采用的解释模糊不清。

第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也是研究技术接受的重要理论模型之一,最初来源于感知合适理论,是由Goodhue和Thompson于1995年提出的,已在不断的检验中发展成熟。该理论主要用来解释信息技术支持工作任务的程度,反映了信息技术与任务需求之间的逻辑关系,揭示出信息技术本身与个体任务适配度对个体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7]。在TTF模型中,某种信息化技术工具是否能夠支持一个特定的任务,从而提升个体的工作绩效,影响任务完成效果,取决于任务—技术适配这一核心变量,该理论认为任务与技术的适配会直接影响到使用绩效,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关注技术特性与任务需求的一致性。TTF模型中,当且仅当信息技术的功能可以支持使用者的行为时,信息技术才会被采用。只有当信息系统被用户使用时,信息技术才能产生利用效率,而这一任务技术适应模型主要表明二者的适配结果会影响使用效果,并说明适配程度对技术的使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技术与任务的匹配程度取决于信息技术与任务的特点,技术功能与任务要求的适应程度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使用这种技术的人也越多。此模型不同于TAM。它的重点不再是关注于个体对信息技术的感知性和使用意图,而是转变了研究视角,从技术支持层面通过研究信息技术本身对任务需求的支持程度来研究使用信息技术对绩效的影响,该理论将任务技术适配这一变量纳入信息技术使用的绩效研究中,能够比较现实地考虑到信息系统功能和用户的任务需求这两个因素[8],为研究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与方向,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借鉴。但该理论仅从技术层面为解释信息技术对工作任务的支持能力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由于模型单一,只讨论了任务技术适应对个体行为的内部影响机制,缺少对个体内在动机、感知能力及外部环境对技术使用行为影响的探讨,对于本研究中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解释力依旧不够系统全面,需要进一步整合其他关键性因素,拓展理论模型。

第三,技术接受和应用整合理论模型(the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是Venkatesh和Davis于2000年对原有的TAM模型进行扩展,将社会规范这一重要变量引入理论模型当中,研究认为个人为得到团体成员的认同和社会支持,会提升对使用技术的有用性感知,进而促使个体产生更强的使用行为意向,最终提升技术使用效果。2003年,Venkatesh正式提出UTAUT整合模型,该模型将用户行为作为因变量,将用户的努力期望、绩效期望、促进条件、社会影响作为自变量,分析了努力期望、绩效期望、促进条件、社会影响对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机制,与此同时将用户经验、年龄、性别和自愿性这4个因素作为调节变量分析了其是如何对个人信息技术应用行为产生间接作用的[9]。该模型弥补了TAM模型的不足,为研究个人采用信息技术的行为提供了更为全面具体的理论视角,但该模型同样忽视了技术与特定任务的配适度对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的影响,且在影响因素各层面的界定上不够清晰,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在研究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采用本身就是一种技术接受模型,但其也受到教师个体因素、技术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对信息系统接受行为的研究理论移植到对教师信息教学能力的研究上。鉴于3个模型之间的互补性,三者结合可以更好地解释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因素。3个模型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能够从教师个体、技术、外部环境等各个方面充分地考虑这些因素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可以将3个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放在一个模型里进行比较,通过路径分析,得出不同因素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程度的大小,从而有的放矢地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因此,本研究通过对3个模型的融合与拓展,旨在形成一个新的较为全面的解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模型,这不仅有助于更为深刻地理解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能力之间的交互作用,也更加符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将会受到教师个体特征、信息技术特征、组织环境支持等多方面影响的实际情况,整合后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2.2 研究假设

在参考已有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主要提取6个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技术感知能力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之一。根据TAM技术接受模型,将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提取为技术感知能力因素。高校教师技术感知能力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即技术感知能力越高,往往更加容易采纳和使用信息技术,越有可能影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二,内在动机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之一。根据TAM技术接受模型以及UTAUT技术接受和应用整合模型,将内在动机作为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之一。高校教师具备越高的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内在动机,越有可能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三,技术与任务适配度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之一。根据TTF任务技术适配模型,将技术与任务适配度作为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之一。技术与任务适配程度越高,其工作效率就越高,教师也就越倾向于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能力。

第四,便利条件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之一。根据UTAUT技术接受和应用整合模型并结合相关研究,将便利条件作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之一。使用信息技术的条件越便利,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水平可能会越高。

第五,促成条件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之一。高校给予的例如培训支持、政策激励等促成条件越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可能会越高。

第六,社会影响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之一。即所处的教学环境的信息化教学社会影响越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可能会越高。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1: 技术感知能力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正相关

H2: 内在动机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正相关

H3: 技术与任务适配度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正相关

H4: 便利条件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正相关

H5:促成条件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正相关

H6:社會影响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显著正相关

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为取得研究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所需的一手数据资料,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量表设计中主要参考了《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相关评价量表及国内外已有研究量表,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与完善。在影响因素的变量测量上,本研究采用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已使用过的成熟量表问题,量表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来表示。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通过问卷星制作并在网上发放问卷,问卷调查样本选择了T市4所高等本科学校,最终共收取有效问卷356份,样本信息如表1所示。

3.2 模型变量定义与测量

3.2.1 自变量定义与测量

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前,首先需要明确自变量的测量指标和题项设置,每一测量指标需在自变量的定义维度下进行设置。本研究选取的6个自变量分别为技术感知能力、内部动机、技术与任务适配度、便利条件、促成条件以及社会影响,其统称为潜变量。潜变量包含的测量指标即为该潜变量的观察变量,每一潜变量分别选取2~3个测量题项,每个观察变量对应一个测量题目。具体变量定义与测量如表2所示。

3.2.2 因变量定义与测量

本研究的因变量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采用萧潇、齐灿、张宏等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概念界定,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为信息化工具采纳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化资源建设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及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10-11]。在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测量上主要参考《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相关评价量表,共选取5个维度的测量指标,每一指标设计2个测量题项,共涉及10个测量题项指标,具体定义与测量如表3所示。

4 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4.1 样本的信效度检验

问卷的信度检验主要是对收集到的问卷的可靠性进行检验,是用来测试所获得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的指标,反映测量数据的真实性,一项科学的数据分析需要具备良好的信度。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Alpha测量问卷的信度,测量结果的系数越大,问卷的信度就越高。由表4可知,每个潜在变量Cronbach′s Alpha均大于0.8,满足大于0.7的基本标准。因此,可以反映出本研究中使用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效度分析是评估量表有效性最常用的指标,是为了衡量量表自身结构之间的有效性,并判断各潜变量的被测变量是否具有稳定的一致性和结构性。为了进行效度分析,本研究运用SPSS.21统计软件对各维度构成结构进行检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见表5,其中KMO的值为0.910,明显大于标准值0.70,满足因子分析KMO值要求大于0.7的条件。Bartlett球度检验值为6 295.791,显著性p值为0.00,说明观测变量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适合于因子分析。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共提取出7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旋转平方和累计为75.150%,大于60%。通过正交旋转法旋转后,可将20个问题选项归类为7类因子,每个项目的负荷均高于0.5,说明提取的7个因子所包含的信息较全面,且未出现双重因子负荷均高的情况,各观测变量按照理论预设聚合到各维度下。综合以上分析,说明本研究选取的量表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4.2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与修正

利用Amos软件拟定结构方程初始模型进行相关分析,得到技术感知能力、内在动机、技术与任务适配度、便利条件、促成条件、社会影响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具备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p<0.05)。因此,可以进行下一步检验,在判断结构方程模型能否成立时,主要是通过测量一些拟合指标进行测算。初步的模型拟合程度差,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根据修正模型的标准在技术感知能力、内在动机、技术与任务适配度、便利条件、促成条件、社会影响6个潜变量之间增加共变性,同时在观测变量误差方差e26与e18之间增加共变性,根据模型拟合指标的标准,修正后的模型的拟合指标如表6所示。

4.3 影响因素路径系数分析

根据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的标准,修改后的模型的拟合指标符合要求,故可进一步分析模型的路径,通过从AMOS软件导出潜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表(见表7)逐一分析与阐释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影响路径系数。

第一,教师技术感知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技术的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两个方面。根据结构方程路径系数分析技术感知能力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21(t值=4.035,p=0.00<0.01),说明技术感知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即技术感知能力越高,信息化教学能力越高,故假设H1成立。

第二,内在动机指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本身有兴趣而产生的实施信息化教学的驱动力,从内心深处希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创新,主要包括绩效期望与自我效能感两个方面。从结构方程分析结果得出内在动机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1.918 (t值=4.035,p=0.045<0.05),说明内在动机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内在动机越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越高,故假设H2成立。

第三,根据结构方程分析结果得出技术与任务适配度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55(t值=2.415,p=0.001 6<0.01),说明技术与任务适配度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故假设H3成立。

第四,便利条件是指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并应用于教学的便利程度,其主要包括信息化资源的开放性、充足程度以及学校设备的支持度的测量题项,这些都往往会正向影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便利条件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260(t值=3.888,p=0.000<0.001),影响系数与显著性水平在核心变量当中最高,说明便利条件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即便利条件越高,信息化教学能力越高,故假设H4成立。

第五,促成条件主要是指教师认为客观的外部促进条件可以支持新技术应用的程度。在高校系统中,促成条件主要包括2个方面,即学校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支持程度和对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的政策激励程度。根据路径结果促成条件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33(t值=2.016,p=0.044<0.005),说明促成条件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即促成条件越高,信息化教学能力越高,故假设H5成立。

第六,社会影响主要是指群体信息化教学氛围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的影响的程度。模型路径系数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影响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43(t值=2.038,p=0.042<0.05),说明社会影响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即社会影响越高,信息化教学能力越高,故假设H6成立。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分别受到技术感知能力、内在动机、技术与任务适配度、便利条件、促进条件和社会影响6个因素的正向影响。其中,影响因素路径系数大小由高到低分别为便利条件、技术感知能力、技术与任务适配度、社会影响、促成条件以及内在动机。路径系数大小分别为0.260、0.221、0.155、0.143、0.133以及0.092,其中便利条件、技术感知能力影响系数相对较高。

5 基于影响因素的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5.1 重塑角色身份认知,树立教师主体性意识

高校教师应明确意识到信息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转变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必须通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及思维方式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高校教师应该明确自身在学校信息化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角色,树立自身成长与发展的责任感,将信息化教学工作作为自己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根据自己所在学科变化与发展趋势,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循序渐进,有意识地开展信息化教学,从更高的视野角度和站位出发,不断增强信息化教学技术能力与发展的主体意识,主动审视现有信息化教学的外部环境,谋求更高层次的信息化教育发展机会,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核心技术能力和素质。只有教师自身保持对教学的“成就需要”,意识到自己教学能力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改变,才能形成符合教育信息化发展要求的教学能力。

5.2 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升信息技术感知性

首先,高校教师应持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感知程度。教师应持续关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的最新成果,用全新的视角认识信息技术應用于教学的价值。一方面,积极丰富信息化教学理论知识与方法,优化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内存。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信息化能力培训,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反思,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创新并重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改革课堂教学,全面推动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增强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自我效能感。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影响着教师对教学活动的选择以及信息化教学的实施效果,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可以具备更强的内在动机,更有信心通过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教学能力[12]。因此,教师需要通过重拾信息化教学的信心,克服外在环境的不利影响。要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为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5.3 推动信息技术创新,促进教育协同性进化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受到信息技术本身与任务适配度的影响,当技术与任务适配度不相匹配时,有必要联合各个利益主体进一步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技术创新。信息技术的创新更不应当独立于教育系统存在,要通过协调高校外部系统与内部系统间的利益关系,建立高校与企业的利益平衡点,充分给予广大教师建议权、自主权、话语权、参与权。采用需求调研、项目驱动、互利共享等多种形式逐步融入多种教育要素当中,与教育协同进化,互相塑造,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重塑教育体系的信息技术,使教育成为因信息技术革新而得以发展的教育。

5.4 优化信息资源环境,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高校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便利条件,在充分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软件设施,加强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搭建信息化教学共享平台,建设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特点以及学科发展规划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环境,为高校教师提供优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搭建重在实用,能够为教与学等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撑,这种有效支撑主要体现在给予学习者认知探索、协同交流和情感体验的内化工具上。高校要充分结合学科的特色、发展定位,在完善信息化硬件设备的同时,积极建设优质共享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展示与共享课堂教学课程,投入经费丰富教学资源等软件,为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提供便利。另一方面,要建立高校教师信息化在线网络学习平台,依托平台推进教师一系列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实施,激励信息化资源开放性建设,改善资源供给,拓展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师生互动功能,提高资源适用性与利用率。

5.5 畅通教师发展路径,建立激励与评价体系

一方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高校完善促成条件,畅通教师发展路径。高校要通过信息化教学培训给予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应当建立多部门的联动系统,充分利用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高校职能部门建立系统化信息培训体系,推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系统化、常规化和可持续化。根据教师的培训需求开展调研,掌握当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的能力水平和需求程度,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目标、内容、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的内容也要紧贴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师能力的实际情况,在符合本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条件下,设计并制定不同的培训课程,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树立相互合作的精神,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从根本上激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要采取合适的培训形式,整合培训内容、分层次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建立不同层次的教师信息教学能力培训体系,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多元化的教学研究活动。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促成条件的完善需要高校进行顶层设计,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激励与评价体系。学校应结合自身办学定位,明确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标准体系,从而根据标准完善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体系,实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激励的可操作性。出台各项激励和奖惩政策,明确不同层次、学科、年龄、专业、职称的教师信息化教学成果评价体系,以评促用。

5.6 营造积极教学氛围,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

高校应当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信息化教学营造积极的社会影响。依据学习共同体理论,高校应当为教师创建信息化教学的共同愿景,让教师在高校群体规范的指引下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合作与交流,分享信息化教学的困难与经验。教师与其他同事进行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不仅加强了他们对于信息化教学活动和实践的认识与理解,还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身份认同感,营造出一种互相分享与合作的价值观和文化氛围。由于教师在高校系统中具有一定社会性,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既要靠教师自身努力,也离不开教师群体的合作。因此,高校营造信息化教学氛围,首先要树立信息化教学的典型示范,学校需定期对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的典型个案进行评选,对在信息化教学的改革中取得良好成绩的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并及时总结、宣传与推广。同时,要积极培养本校信息化教学名师,以教学名师为典型示范,促进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积极的示范效应下,不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此基础上,组织信息化教学竞赛,定期开展如专题研修、小组座谈、案例讨论、课堂观摩等学术交流活动,打造教师信息化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互相交流借鉴,推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共同体”的激励下不断跨越鸿沟,共同发展。

6 结语

本研究初步完成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其一,研究对象为某省市的部分教师,只能反映该区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相关问题,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地区差异,在本研究中尚未得以体现,加之问卷数据具有一定主观性,数据结果会存在一定误差。其二,鉴于研究条件的局限性,仅通过量化模型验证了影响因素,但未能进一步通过量化模型及访谈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机制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及论证,针对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缺乏相关论证。其三,鉴于研究视角较为微观,因此尚未从国家顶层制度设计层面分析问题,对一些问题及原因的阐释仍不够到位,有待进一步探讨与完善。本研究将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鉴于研究时间与研究条件的局限性,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还存在很多研究空间,未来研究可以更加细化教师不同维度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质性研究深入分析影响因素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作用机制,同时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之间教师信息化的教学能力差异性展开更为宏观的研究,从国家治理及顶层设计层面展开更为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2035》[EB/OL].(2019-02-03)[2020-06-08].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2] 张立新,秦丹.整合视角下教师采纳新技术的影响因素体系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9,37(4):106-112.

[3] 刘喆.基于TAM的高校网络学习空间接受度影响因素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6,37(7):93-98.

[4] 马安琪,姜强,赵蔚.教师ICT应用能力的影响因素及预测研究——基于人·技术·知识的统合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6):21-33.

[5] 张哲,陈晓慧,王以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18-125.

[6] DAVIS F 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J].MIS Quarterly,1989(3):318-319.

[7] GOODHUE D L,THOMPSON R L.Tasktechnology fit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J].MIS Quarterly,1995,19(2):213-236.

[8] 董玨.基于TTF模型的网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4): 42-43.

[9] VENKATESH V,MORRIS M G,DAVIS G B,et al.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J].MIS Quarterly,2003,27(3): 425-478.

[10] 萧潇.以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支持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8(9):70-73.

[11] 齐灿,张宏.TPACK框架下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7(3):137-140.

[12] 李云芳.试析自我效能感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师角色实现影响[J].职教论坛,2013(30):49-51.

Abstract This study takes the teachers of four universities in T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compares a variety of theoretical model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integrates and extracts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theoretical model,forms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integrat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formation teaching ability,and us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for empirical test.It is found that technology perception,internal motivation,technology task fit,convenience condition,facilitation condi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 all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university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Among the six factors,convenience condition has the largest influence coefficient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has the smallest influence coefficient.Therefor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abil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it is necessary to reshape the role identity cognition and establish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teachers;optimize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eachers,enhance the percep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promote the evolution of education synergy;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build an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platform;smooth teacher development path,establish incentive and evaluation system;to create a positive teaching atmosphere and build a learning community for teachers.

Keywords university teachers;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bility;influencing factors;promotion strategies

[责任编辑 孙 菊]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能力高校教师提升策略
幸福从“心”开始
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小学语文运用微课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探讨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