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卿
(湖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自2018年问世以来,人们依据新教材的变化和特点,就如何用好新教材开展教学,提出了许多见仁见智的看法。笔者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需在“新”字上下功夫,要把握四个“新”向度:理念“新”向度、理论“新”向度、形态“新”向度、话语“新”向度。
所谓理念“新”向度,就是在新教材教学中,要明确“新”理念,破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尚存的那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的教学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统一。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本质上是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为文本,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或者说,这种教学本质上是进行以“政治”为核心的思想教育。这一特点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进行知识传授,又要进行价值塑造,并且要明确价值塑造是知识传授的目的和归宿。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实践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懂得理论传授只能帮助大学生解决“知”的问题,要达到价值塑造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落到“行”上来。只有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切身感受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认同,才可能把相关理论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实现“知”“行”合一。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这应是我们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新”理念的根本遵循。我们要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和逻辑的整体遵循基础上,主动、自觉地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出发,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成长规律、人才服务对象来综合考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1],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教学,给大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1],引导大学生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
当前,全国高校都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加强知识传授、理论教学的同时,着力开展实践教学。很多高校通过有关媒体和自己的网点介绍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展现特色,努力打造自己的实践教学品牌。其中,确实有许多可圈可点的经验,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从内涵与外延上探索出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让实践教学真正地鲜活起来,避免因形式主义而使实践教学有名至而无实归,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中真正树立和贯彻“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统一,仍然任重而道远。于此,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要明确“新”理念,除了要有教师的理念自觉之外,教学管理部门也应有所作为。
首先,在课程建设上,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在审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课计划时,要重点审查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筹安排情况,特别要对实践教学在计划、课时、内容和方式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在课程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重点考察其“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现实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应设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目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效果等指标。
其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监测中,要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和“价值引领”功能的监测权重,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综合监测,彻底扭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仅以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取的“硬实力”理念,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硬实力”和“软实力”双重提升的教学理念。
再次,在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中,教学管理部门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标准的制定中应设置“育德效果”的评测点。如: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就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度及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的认同度进行量化测评,据此作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德效果进行质化评价的依据之一等等。总之,新教材教学只有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都做到强化“育德”功能,并通过一系列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环节,才能将“新”理念落到实处。
所谓理论“新”向度,就是在新教材教学中,要聚焦“新”思想,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教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修订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更加充分地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进展,反映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新使命和新要求。”[2]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只有把握好理论“新”向度,才能凸显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使命。笔者以为,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理论“新”向度,应从以下三点聚焦“新”思想。
立足理论聚焦,就是在新教材教学中,要聚焦“新”思想的基本原理,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特征,全面把握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理论品格和重大意义。一方面,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1]的原则,通过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组织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多种场合发表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对毛泽东思想的高度评价,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等,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渊源。通过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时代诉求和时代特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各领域内的实践和取得的伟大成就,联系历来党的理论成果的主要创立者与集体智慧关系,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主体条件,让学生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丰富内涵、理论品质和重大意义,深刻认识这一思想是以新时代为基石、科学回答新时代新问题的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是蕴含强大真理力量、独特人格魅力的精神旗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认真组织学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上下功夫。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全面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决条件。在现实中,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我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功夫不够。毛泽东曾把党员干部不读书、不看报视为党性不纯的表现,这实际也是在说明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态度。只有真学真懂才能真用。近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连续组织开展“大学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暨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活动,通过确定竞赛主题、设定竞赛规则、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颁发竞赛奖励等步骤,推动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其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学习积极性。在研究性学习展示会上,大学生们畅谈读原著的体会、学原文的感悟、悟原理的心得,结合现实问题,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学活用,取得了非常好的理论教学效果。
依托学科聚焦,就是在新教材教学中,要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成果,注重“新”思想由学科研究成果向教学应用成果的转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五门主干课程,都有对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所属二级学科作支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素材,我们在新教材教学中,要始终关注对应学科对“新”思想的研究成果,善于吸收并及时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研究的整体性,又决定了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支撑的整体性,亦即每门课程除了能从直接对应的二级学科中获取教学素材外,也可以从其他二级学科中获取相应的教学素材,这样一个完整的学科教学支撑的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聚焦“新”思想,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引领,实现学科研究与教学应用的有机融合的极佳平台。
注重课程聚焦,就是在新教材教学中,要注重“新”思想在每门课程之中、各门课程之间和大中小学课程学段的贯通性和整体性。首先,注重“新”思想在每门课程之中的聚焦。如前所述,修订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每门课程的新教材都增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每门课程都要根据各自的特点,重点阐释“新”思想,从理论、历史、实践、发展等各个维度聚焦“新”思想,做到“新”思想在各门课程中的红线贯通,有机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其次,注重“新”思想在各门课程间的聚焦。尽管各门课程的教学各有侧重、各有特点,但是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不能各自为政,而要立足课程教学要求,从整体上把握各门课程间逻辑关系,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衔接整合,使各门课程教学相互支撑,向学生展现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从而,注重“新”思想在各门课程间的聚焦,就是要注重“新”思想在各门课程间的融合贯通,打破课程壁垒,树立“新”思想在课程教学中的整体意识,统筹协作,相互分工,积极开展各课程教研室集体备课、交叉授课,实现“新”思想在各课程中的有效衔接和有机融合,避免其教学的“碎片化”。再次,注重“新”思想在大中小学课程学段的聚焦。按照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螺旋上升、循序渐进”一体化育人格局的要求,了解“新”思想在各学段教材中的基本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的情况,明确衔接点,现实差异化切入,以避免“新”思想在各个学段教学的重复、片面等问题。当前,在全国多地出现的区域之间、校际之间、课程之间大学、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手拉手”集体备课,大学、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同课异构”集体备课等都是聚焦“新”思想的很好方式,为绘制大学、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的“同心圆”产生了积极作用。
所谓形态“新”向度,就是在新教材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形态,在已有教学形态的有益探索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依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要求,加强对新教材内容的精耕细作,不断探索教学手段与内容的有机融合新的理论和方法。
有效的教学形态必然伴生着好的教学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只有坚持形态“新”向度,方可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态与时俱进、日用日新,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更好地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涌现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教学新形式与新手段。如:智慧课堂、翻转课堂、在线开放课程、情境体验教学、微电影教学、问题链导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等。特别是当前利用新媒体技术出现的“慕课热”,可以说使教学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显示了现代互联网教学新形态的光明前景,是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形态的重领域。譬如: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课堂专题教育和自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构建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新形态”[3],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广泛采用“慕课”方式。“武汉大学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爱课程”网)整体推出四门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深化探索混合式思政课教学模式,截至2019年7月,课程已完成三次迭代,累计选课人数逾55万”[2],取得良好成效等等。这些新的手段与形式,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的重要资鉴和推力。
笔者以为,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形态“新”向度,一方面要坚持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内容的精耕细作,不断探索“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做到形式上“让人爱听”,内容上“有货有料“,而不是那种有形式上热热闹闹,内容上空空洞洞的“独角戏”。于此,笔者拟谈以下几点看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以要强调不断探索“新”的形态,无非是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好的教学形态首先体现为它明确的指引性,在合目的性的意图中探索“新”的教学形态,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好地切准教育规律,更好地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收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效果。当前,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形态,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八个统一”指示精神为指引,在探索教学的“操作层面”时,加强“理性思考”,既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的教学形态下卓有成效地“大步走”,又要依据新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对“为什么要这样走”和“走向何方”有清醒的意识,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形态要有好的效果,离不开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做出系统的教学设计。它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好的教学形态要做到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在教学设计上要体现工艺流程的系统性。首先,在教学目标上,要注重挖掘、梳理、分析教育对象内在的需求和思想困惑,并将其与课程的育人目的相结合;其次,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链条,结合学生的实际与特点,安排好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再次,经过不断的尝试,寻找到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最后,设计适当的情境、在规定的时间和有效的空间里,用最能够打动学生的教学话语,把各种教学资源协调利用好,以保证课程教学的流畅性。目前,在一些教学形态中,只追求过程形式上的热闹,不注重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没有体现目标、重点、难点、方法、步骤等环节,这样的教学形态,使课程教学显得零散而不系统,这是探索教学“新”形态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新“的教学形态的成功,都要经过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打磨,离不开长期实践的完善。当前,在倡导课程教学形态的改革中,一些教学形态承载着太多的功利主义色彩,急于求成。一些课程教学形态刚刚尝试,有的甚至还只是理论探讨层面,就被急于拿来作为课程“成果”申报和推广。实际上,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如果不经过教师在运用中的反复试验、感悟,没有学生的充分体验、评价和在此基础上的地不断调整、完善,那么这样的“新”形态呈现的课程教学内容很可能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难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探索“新”形态,不能急功近利,要有不断探索的耐力和坚定的实践出真知的信念。
所谓话语“新”向度,就是在教材教学中,要讲活“新”话语,要注重新教材内容的阐述方式,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把新教材的新概念、新范畴、新理论,以大学生能理解、最喜爱、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
话语是理论的外在表达形式,蕴含着理论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不排斥以“讲”为主的接受性教学模式。“讲”是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导性的表现,它决定教师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大学生作为自己活动的对象予以认识和引导;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理解、把握新教材教学的内容,并按照自己对大学生的认识就教学内容进行合乎教育规律的编制;能否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观进程作为自己认识与作用的对象予以定向、调控和推进。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4]列宁多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是“理论家”,更是“宣传员”“鼓动员”。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中,对于该讲的内容,教师不仅应该讲,而且必须讲,要大张旗鼓地讲、理直气壮地讲。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1]教师在教学中大张旗鼓地、理直气壮地“讲”,就是“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表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要宣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要在学生认识肤浅时讲、在学生争论不休时讲、在学生理解出错时讲、在学生感到困惑时讲,要讲深、讲实、讲新、讲活。
首先,要善于提炼新教材内容的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一卷英文版序言中指出:“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革命。”[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推进了“术语革命”,提出了一大批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基因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诸如:中国梦、新时代、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高质理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人民为中心、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正是这些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承载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内核。《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6]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把握话语“新”向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要注重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高校思政课程的新教材内容是给定性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理论性、学术性的特点,其表述方式主要是以概念、判断、演绎等精练的理论话语,以便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边界。但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喜欢通过他们能容易理解、便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如果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对新教材的“新”话语只是照本宣科地直接呈现,那么,一方面就会出现思想政治理论在新教材中的“拼接”和“碎片化”问题,不可能实现理论与实现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容易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僵化、互逆、对抗的关系,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入脑”“走心”。
再次,要善于用感性话语表达理性知识。如:我们在新教材的教学中,通过运用文化传承、故事讲授、典型案例、角色体验等感性方式解读教材中的理性话语,展现新教材理论成果的价值观意蕴,就可以使新教材的理性话语鲜活起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事实上,善于用感性方式表达理性知识,这本身就是教学的大本领。易中天先生曾在武汉大学开设《文心雕龙》美学研究课和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易中天品三国”系列讲座,都大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能独辟蹊径,巧妙地运用“通俗”的语言,把深奥的问题讲得浅显有趣。
总之,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教学的“新”向度,既要考虑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要求,又要认真研究新时代大学生“认识学习、成长发展、信息接受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学生关注的热点、心中的疑点、思想引导的着力点”[1],把“有意义”的理论教得“有意思”,提高其学习兴趣,更好保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真正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