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2021-01-15 17:21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师范生意识

项 瑜

(湖州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乡村倾斜,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1]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国农村是青年人才大有可为的希望田野。鼓励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高校师范生是乡村振兴进程中教师队伍的主要补充来源,是推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力量。引导师范生树立基层就业信念,坚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的职业理想,符合我国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面对新时代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成为当前高师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课题。地方师范院校在地域上与乡村距离最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师范生,展现了地方师范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广大师范生要真正“下得去、留得住”,关键是要形成自主的基层意识。因此,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的基层意识,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这是时代发展所需,更是扎根地方特色办大学之需。本文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整体把握师范生基层意识的真实状况,深入分析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地方师范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助力。

一、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基层意识的现状分析

人的认知、情绪、意志等构成了人丰富的心理世界,这种内在的心理世界被称为意识。[2]基层是一个政治概念,即处于国家政治结构的最底层,在我国特指县级以下组织,包含农村和城市社区等。[3]师范生的基层意识,是指高校师范生对基层(一般指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认知能力、情感认同、意志表现等的综合心理。这一概念构成了师范生基层意识的基本分析维度,包括基层认知、基层情感和基层成才信念。

以湖州师范学院这一所地方师范院校为个案,从师范生的基层认知、基层情感、基层成才信念等维度来调查分析师范生基层意识的实际状况。调查问卷采取问卷星的方式发放,共回收有效问卷1299份,其中男生占比20.7%,女生占比79.3%。学科类别涵盖文科、理科、工科和艺体类,分别占比63.9%、14.47%、4.77%、16.86%。学生年级分布在三个年级段,其中大二占比47.7%、大三占比33.3%、大四占比19.0%。生源地分布在三个区域,学校所在地12.6%,浙江省其他地区69.8%,其他省份17.6%。据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基层意识水平存在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师范生的基层认知较为模糊和滞后

师范生的基层认知,主要从高校师范生对基层教育的实际现状、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了解状况展开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生对乡村学校和教师的认知较为模糊。有65%的学生认为“乡村学校交通不便利”,62%的学生认为“农村教师待遇一般、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弱”;仅有29%的学生认为“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很不错、城乡学校条件相差不大”,以及8%的学生认为“农村教师的补助多,收入跟城市教师差不多”。事实上,如今的乡村学校在校园环境、硬件设施的建设上已有很大改观,乡村教师在薪酬待遇上也有专项补贴,这些和停留在师范生认知观念中的乡村学校和教师有着巨大差异。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在财政投入、生活待遇、培养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都保障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乡村教师队伍面貌显著变化,乡村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在调查中发现,师范生对国家政策的认知度并不高。仅有24%的师范生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较为关注和了解,甚至还有11%的师范生从未关注过该项政策。对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政策本身及其内容,仅有13%的师范生表示“知道并了解”,却有28%的师范生表示“不知道也不了解”。正是由于对国家有关政策的认知滞后性或者漠不关心,极易造成学生在自身职业规划、就业选择中的“陈旧印象”。

(二)师范生的基层情感体验缺少现实基础

师范生的基层情感,涉及到高校师范生对乡村学校的生活环境、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等方面的情感认知和体验。调查结果显示,师范生群体对基层情感体验仍是较为薄弱的。有65%的师范生表示“农村学校周边配套设施比较差”,42%的师范生认为“农村学校的家长沟通困难”,以及有50%的师范生认为“农村学校学生生源质量不太好”,仅有17%的师范生表示“农村教师的幸福感高”。其实,对农村学校的认知印象不佳,直接影响到师范生对基层的情感体验。积极情感的形成是建立在个体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的,与基层的近距离接触则是加深情感的最佳方式。然而调查发现,仅有30%的师范生曾有过“农村支教或暑期社会实践”的经历,可见师范生参与基层实践的意愿明显偏低。由于师范生缺少基层的亲身经历,自然对基层的情感缺少现实基础。

(三)师范生的基层成才信念不够强烈

师范生的基层成才信念,包括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择业观、人生观的合理确立。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生的基层就业意识不太强烈。有40%的师范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有37%的师范生表示自己从未想过,仅有23%的师范生“愿意”到基层就业。在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师范生群体中,较多是作为学生选择的一个“临时跳板”。由此可见,师范生缺乏长期和终生扎根农村从教的信念。数据显示,有45%的师范生会“主动争取机会流动到城市学校”,40%的师范生只是希望在农村学校短期锻炼,仅有6%的师范生愿意“坚守在农村学校直至退休”,还有9%的师范生表示“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齐梅等在对广东省5所师范院校14个师范专业的应届师范毕业生农村从教意向进行调查后发现,有47.4%的毕业生选择“不愿意”去农村从教,仅有24.2%的学生选择“愿意”去农村从教。[4]这一调查结果与我们的调查结果相一致。由于师范生群体存在明显的择业偏差和基层成才信念缺失,所以难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氛围。

二、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的问题分析

当前,师范生存在基层认知模糊、基层情感淡薄、基层成才信念缺乏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既有社会环境私欲化、市场经济功利化的不良影响,也有家庭教育片面化、师范生自我认识偏差的消极制约,还有高师院校在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上的不足。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的紧密配合、协同育人。其中,高师院校应担负起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的主体责任,充分认识、分析、破解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这对于构建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的有效体系,扩充“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乡村教师队伍有着重要意义。

(一)缺乏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的教育元素

地方师范院校虽在地域上贴近基层,但对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还没有上升到自觉、主动的状态,在师范生的培养体系中缺少“基层”元素。地方师范院校继承了师范教育传统,重视对师范生专业情意、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但是欠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决心和投入。面对国家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范生“不愿意”下基层之间的矛盾,地方师范院校因势利导调整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力度不够。宏观上,高校没有将“基层意识”培养相关元素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缺乏顶层设计;微观上,高校没有在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基层”元素,缺乏对师范生“下基层”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比如师范生基层意识教育缺少正规课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鲜有“基层”元素等。整体而言,高校师范专业亟待系统、科学地开展师范生的基层意识教育。

(二)忽视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的实践锻炼

教育实践是师范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调研发现,因指导教师力量不足、教育实践经费短缺、管理评价和组织保障薄弱、学生安全等诸多因素,地方师范院校大多将师范生的教育实践优先安排在城区的优质学校。《教育部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明确要求:“鼓励引导师范生深入薄弱学校和农村中小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5]地方师范院校具有地域上的优势,应主动迎合乡村学校的需求,拓展师范生到农村学校教育实践的新阵地。从现状来看,地方师范院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学校对于师范生教育实践和师德教育的价值所在,系统、全面安排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实习几乎是一片空白。事实上,农村学校非常欢迎高校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和顶岗锻炼,而且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实习,有更多机会走上讲台、直接参与课堂教学和班级组织管理,真正体验全过程的教育实践。总之,地方高校在师范生参与教育实践的学校选择上,倾向于那些交通便利、师资丰富的城区优质学校,忽视了师范生去农村中小学实践的价值,造成师范生缺乏基层意识培养的实践锻炼。

(三)缺少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的制度设计

科学有效的制度设计是高校开展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的基本保障。在国家层面的一些教育政策文件中,虽然没有“基层意识培养”的明文规定,但是相关内容却是涉及的。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到:“鼓励地方政府和相关院校因地制宜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期服务等方式,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教师,优先满足老少边穷地区教师补充需要。”[6]再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中也同样提到:“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7]这些政策文件都清晰地表明,国家鼓励地方师范院校面向基层培养人才,要求高度重视师范生的基层实践经历。然而,师范院校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中缺乏有效协同,并未专门制定加强师范生到基层进行教育实践和顶岗锻炼的制度文件,缺乏保障和激励师范生自觉养成基层意识的具体举措。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滞了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的深入实践。

三、地方师范院校加强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的对策分析

基于当前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充分发挥地方师范院校的主体责任,是化解困境的应然之道。针对地方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的问题,以下着重从师范生基层意识的教育引导、实践训练、保障举措等层面来深入探讨。

(一)加强师范生基层意识的教育引导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环节,首先是在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融入“基层”元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的基层性。要结合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将面向基层教育列入学生培养方向。明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应与“下得去、教得好、留得住”的基层教师队伍建设要求相匹配。二是课程设置的基层性。要突出师范生思政课程教育的特殊性,重视师范生的政治素质提升;同时要利用课程教学全面构建师范生适应基层的知识体系。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教育课程中融入乡村教育规律、乡村留守儿童心理特征等内容。在形势与政策等通识课程中融入国家乡村发展战略、乡村教育政策等内容。在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师范生树立“立志基层成才”的职业信念。三是实践环节的基层性。要凸显实践教学“面向基层”的价值导向。师范生教育实习、见习和研习要真正进入基层学校。读书报告、社会调查等主动选择关注基层教育事业,以及进一步明确师范生“下基层”实践的学时要求和考核评价。

2.重视“基层任教光荣”的教育渗透

师范生不仅要学习和掌握适应基层的知识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要强调面向基层任教的职业价值观塑造、认同和内化。师范生树立基层意识,强化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树立崇高的教育信仰,淡泊名利,站在教育追求的至高目标来看待基层任教。[8]高师院校要发挥思想文化的阵地优势,广泛宣传基层支教和就业的师范生的先进事迹,让在校师范生学有榜样,让基层就业师范生深感人生价值所在;要加大评优评先力度,专设“基层实践”先进个人。同时,发展学生党员要适当向志愿于基层事业的师范生倾斜;要积极引进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并设立专项基金奖励到基层任教的优秀毕业生。总之,高师院校应重视“基层任教光荣”的渗透性教育,让广大师范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熏陶和机制激励中强化“基层意识”。

(二)强化师范生基层意识的实践训练

1.建设有特色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

根据教育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文件精神,“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行动”是主要举措之一。地方师范院校应主动作为,推动建立由地方政府统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师范院校、乡村中小学协同参与,以培养基层意识为特色的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应聚焦于乡村教师培养培训、职前职后相互衔接的教师教育改革,带动区域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乡村教师培养培训质量;推动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和以师范生为中心教学方法改革,设计“双进”课程,即师范生进乡村中小学课堂实地观摩、乡村中小学名师进大学课堂现场教学;利用高校师资优势,实施乡村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育计划,培养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在基础教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军人才;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高校宣传阵地资源,广泛宣传乡村教师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崇高精神。

2.建成“下基层”的教师教育实践体系

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地方师范院校应综合考虑区域布局、层次结构、校内教师教育资源整合、乡村中小学现实需求等因素,重点在农村中小学建立一批教师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师范生的教育实践、顶岗锻炼等活动,促使师范生在实践体验中增进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在实践教学内容上,师范院校应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实践全过程,分阶段安排师范生到基层实践,实践内容要包含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教研实践等,并对师范生下基层实践的累计时间作出明确要求。在实践教学指导上,要全面推进“双导师制”,选拔有责任心、教学经验丰富、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高校教师,通过远程指导、驻校指导、个别指导和组织教育教学交流等方式,对师范生实习进行有效指导,遴选优秀乡村教师“一对一”或“一对N”结对师范生,对师范生实习进行全程化督导。在教学实习评价上,师范院校应对参与基层实习的师范生开展数字化多元评价。采用数字化档案全面客观记录师范生在基层实践的成长历程。同时建立以导师评价为主,兼顾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实践基地评价,全面客观评价师范生的基层实践经历和成效。

3.建立志愿服务的“云辅导”平台

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为了阻止这种贫困的代际传递,也为了增强师范生的基层服务意识和从教情怀,地方师范院校可以通过鼓励师范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方式来积极参与。在初期可以通过“一对一”结对的方式,让优秀的高校师范生结对基层学校学业困难的中小学生,开展定期定时的线上教学辅导活动;在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可以在网络平台开发、教学系统设计、课业辅导模式、项目管理机制、评优考核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搭建规范、有序、长期的“云辅导”平台。师范生参与“云辅导”,成为基层中小学生的网络学习伙伴,不仅提高了自身信息化教学素养,更以实际行动参与了“扶贫先扶智”的精准扶贫事业,体会到奉献社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构建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的保障机制

1.加强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

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高等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关键性保障。地方高校开展面向基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关联环节的突破,才能催生学校内生动力,激发办学活力,全面提升办学水平。要将培养目标落实、落地到各类政策文件中,让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有制度保障、有章法可循;要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体系开展终结性与形成性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定期评估,以发展的观点建立并不断完善评价标准,对参与其中的教师和学生要形成积极性评价;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优势,协同地方政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本土化培养,积极探索免费培养、到岗退费、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方式,开展面向基层的师范生公费教育。

2.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钟秉林教授在论述师范大学改革时曾强调:“师范大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是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加强教师教育特色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由之路。”[9]地方师范院校推动面向基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长远发展,要高度重视开展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高校可以成立“乡村教育研究中心”等专业学术机构,汇聚校内外专家学者和中小学名师,通过学术共同体的团队力量,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乡村教师教育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体系,提升乡村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水平。[10]地方师范院校开展学术研究,要善于找准国家发展战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本校办学优势的结合点。针对本校人才培养现状、本地区乡村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现状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及时将学术研究成果反哺师范生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促进面向基层的人才培养体系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3.构建“校地共育”培养模式

高校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要从内外联动全面保障师范生自觉意识的形成,地方政府是激发师范生基层意识形成的外在动力源,因此要构建“地方政府—地方高校—乡村中小学”师范生基层意识培养共同体。地方政府应从改革户籍制度、倾斜教师招聘政策、健全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基层学校设施建设、加大“基层就业光荣”宣传力度等方面,着力增强农村教育对师范生的吸引力,从外围全方位激发师范生基层意识形成的内在动力,确保乡村教育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师范生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