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运琼
(湖州师范学院 图书馆,浙江 湖州 313000)
自洪堡大学提出大学的科研职能以来,各类高校对于科研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近年来伴随着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的大发展,学术不端现象如影随形,已成为科学研究的“毒瘤”。学术不端严重破坏科研生态环境,败坏学术风气,挫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浪费学术资源,损害高校的整体声誉乃至中国的国际形象,必须加以系统治理,不断提升地方高校学术不端治理能力,让广大科研工作者回归科研初心。
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开始谋求从教学型高校转型为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甚至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率呈上升态势。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学术浮夸、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有的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1]学术不端问题不单单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频发,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同样频发。2016年12月1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外通报2015~2016年间查处的8个科研不端行为典型案例,同时还公布了查处的61份科研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其中不乏地方高校教师论文涉嫌重复发表和造假、抄袭、剽窃、伪造同行评审,在申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编造教育和研究工作经历、重复或多头申报等。[2]2017年,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宣布,因涉嫌同行评议造假,一次性撤销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从2012~2016年发表的来自中国的107篇文章。[3]2020年,施普林格旗下期刊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批量撤销33篇论文,加上该期刊近两年撤下的另外8篇论文,总共41篇,其中39篇论文的主要作者来自中国。撤稿最多的是常州工学院,共被撤7篇。[4]媒体报道的多起学术不端案件,直接反映出少数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学术道德低下,在各种名利面前自甘堕落。
学术不端事件的频频发生,直接催生了相关治理政策的出台。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颁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对于基金项目资助中的学术不端治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科研工作者能潜心研究,但也有部分科研工作者将科研成果作为获取高额回报的手段,突破学术道德底线,违背科研诚信原则,在学术不端的路上越走越远。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次公布了7个学术不端典型案例,2014年颁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目的在于规范和加强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的处理,维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公正性和科学工作者的权益,推动科学道德建设。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颁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在前期处理办法的基础上,增加了调查环节的具体规定。鉴于高校的学术不端问题愈演愈烈,教育部于2016年颁布第40号令《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明确了7种学术不端行为,确定了5种处理办法,并规范了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程序和方法。
科研不端事件频发也直接引发科研诚信政策的变迁,直接推动国家科研诚信体系的建设。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制定了《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规范》(科协发组字〔2017〕41号)。2018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厅字〔2018〕23号),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为目标,以推进科研诚信建设制度化为重点,以健全完善科研诚信工作机制为保障,坚持预防与惩治并举,坚持自律与监督并重,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
但学术不端行为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刘普梳理了1997~2017年媒体报道的64起学术不端典型案例,其中23起涉及地方高校,占比37%。[5]2021年1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外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次14份查处的不端行为案件处理决定,其中,地方高校12份,占比高达85.7%。[6]可见,尽管国家出台了多项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的办法,也在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但地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从根据媒体报道梳理出来的1997~2017年媒体报道的23起地方高校学术不端典型案例可见,[5]其中6例没有处理,1例为主动辞职,1例为网络曝光,15例进行了明确的处理,具体方式包括:撤稿、取消立项资格、撤销项目、追回经费、通报批评、公开道歉、经费赔偿、取消导师资格、撤销学位、撤销教职、撤销党内职务、开除党籍、行政撤职、解聘与开除公职等,没有因为学术不端而受到刑事处罚(没收财产、判刑、坐牢等)的案例。
在地方高校学术不端的典型案例中,受到严厉惩处的当事人不多。国外学术出版集团曝光撤稿的学术不端案例,由于已经公诸于天下,性质比较恶劣,直接影响到所在学校声誉,学校做出相应惩处。比如,2009年井冈山大学2位讲师钟*和刘*至少70篇论文由于学术造假被国外学术期刊《晶体学报》曝光并撤销。鉴于此,井冈山大学给予2人撤销教职、职称和开除公职处理,并给予钟*开除党籍处理。[7]一些地方高校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遮遮掩掩,使得一些本该惩处的学术不端事件不了了之。例如,2011年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千人计划”学者王**课题组与哈尔滨医科大学杨**课题组合作的2篇论文被《生物化学期刊》(JBC)撤销,蒙特利尔心脏病研究所给予撤销王**的科研权利和经费、关闭其实验室的惩处。[8]但所在大学对撤稿事件并未回应,保持了“沉默是金”,有把学术丑闻当成“家丑”的逻辑。2020年,学术出版集团施普林格旗下期刊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批量撤销论文,其中包括常州工学院熊*教授的7篇论文。澎湃新闻就论文撤销事件联系熊*,对方回应称:“同意撤稿表示我认同期刊(提出)的问题,相关的经费已经被撤销了。”
1.高校排名的外部竞争压力
衡量高校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是学术水平的高低,学术水平的显性化指标主要体现在科研项目、学术论文与专著、科研获奖等。[9]当前地方高校面临着充满竞争的学术环境。每年的高校排名,如世界大学排名,国内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武书连大学排行榜等各类高校排名,在计算大学排名分值时,都会把科研放在重要地位。各省市推行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都把科研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各类高校都在力争上游的大背景下,地方高校不进则退,为了突破外在的压力,通常会下大力气激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2.地方高校争取更上一层楼的内在动力
目前众多的地方学院排队申请更名大学,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级别项目、高水平学术论文和高级别科研奖项是必须满足的硬指标。“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专业评估、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授权等,重点指标依然是科研项目、学术论文、科研获奖等。地方高校为了更上一层楼,常常采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激励政策,明文规定按照论文发表刊物、科研课题、科研奖项级别等分别给予数十万元、万元、千元不等的科研奖励或配套经费,对《Nature》《Science》《Cell》期刊发表的每篇科研论文给予50万元甚至更高的奖励,驱使广大教师竞相钻入多报项目、快发论文的怪圈。
1.部分教师追名逐利,自甘堕落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曾经的“象牙塔”逐渐与社会相融合。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纷纷走向社会,承接科研课题,运用知识智慧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的同时,部分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也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师德师风素质下滑。部分教师为了职称晋升、人才头衔、评优评奖、高额科研奖金等,不惜自甘堕落、唯利是图,甚至突破学术道德底线,在本该严谨求真的科研上弄虚作假,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具体的不端行为类型包括:抄袭、剽窃、论文买卖、发表论文中存在数据造假、提供虚假信息、身份履历造假、侵占他人成果、操纵作者署名和试图颠覆同行评议过程、署名不实、擅标他人基金项目、基金项目评审中干扰评审等。
2.“五唯”倾向让部分教师铤而走险
唯学历、唯资历、唯“帽子”、唯论文、唯项目的“五唯”倾向,催生了学术功利化。地方高校在人才评价方面,通常更加看重教师的科研成果。在职称晋升环节中设定论文发表刊物级别和篇数、科研项目级别和个数的硬指标。在人才项目评选和评优评奖等环节也是唯论文、唯项目之风盛行。长期以来的“唯论文”不良倾向,导致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难以摆正高校人才培养中教学与科研位置。从期刊论文发表需求侧角度出发,其结果是论文发表的需求激增,特别是在职称晋升、人才项目评选等压力下,对于核心期刊及以上期刊论文发表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从期刊供给侧角度出发,一方面是中文期刊,尽管我国目前拥有各类学术期刊6000余种,但北大核心期刊、南大核心期刊有限。一级期刊、权威期刊更是核心期刊中的核心,一个一级学科下也不过几本期刊;另一方面是外文期刊,目前受追捧的是SCI、SSCI期刊,根据不同的影响因子进行排名和分区,比如SCI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等。结果是供需矛盾激化,少数教师和科研人员不惜以身试险,以便获得更多的项目、发表更多的论文。
1.学术委员会权力弱化
2014年,教育部发布第35号令《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地方高校纷纷贯彻落实,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各校的《学术委员会章程》及《学术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章程》,组建学术委员及相关专门委员会。其中学术道德委员会致力于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法制观念,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声誉,评估学校学术道德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校委托及上级相关部门的委托事项,组织有关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工作,并向校学术委员会提出处理建议。但现实中不少高校学术委员会被边缘化。张端鸿等通过调研发现,有些学术委员会形同虚设、组成人员具有象征性、学术权力相对弱化、议事决策过程流于形式等问题。[10]
2.高校作为执行主体的护短心理
教育部等部门出台多项管理办法,但在具体执行时,基本上由高校作为执行主体。例如《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明确具体部门,负责受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受理后应当交由学校学术委员会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开展调查。高校是否严格贯彻执行相关办法、意见,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同时,相关办法、意见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惩处的力度也不够大,对学术不端行为处理还停留在道德层面上,没有动真格。很多单位对此只是流于形式,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政策,将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降到最低。
3.针对学术不端的法律不足
涉及学术不端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等,但还没有专门针对学术不端的法律。2019年,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可以说是首部专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部门规章主要包括《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等,但部门之间各自为政。
同方知网从2006年开始研发学术论文抄袭检测技术。2008年底“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建成。实践证明,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是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手段。通过对2013~2017年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献进行检测,发现高重复比例论文占比明显下降,其中重复比例超过50%的论文占比的下降尤为明显;2015年之后,高重复比例论文占比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数值。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针对检测技术,反检测手段也层出不穷。比如大面积改写以降低文字重复比例、将文字内容转成图片以规避检测、“Google翻译方法”规避检测、论文代写及买卖成为论文查重检测的难点。[11]另一方面,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只看论文复制比,但对于论文质量却无法检测。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构建政治、德治、校治、法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学术不端治理体系。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大学,凝聚学术不端治理力量,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政治建设是先导,起决定性和根本性作用;其次是强调自律是根本。强化德治,提升科研工作者的学术道德修养;再次要坚持现代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理念,强化地方高校学术不端的自治能力;第四要强化学术不端治理的法制保障,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第五要强化智治。充分利用大数据、智能检测等手段,提升学术不端治理的技术支撑能力。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工作,全党全社会积极参与,形成了反腐败的人民战争。学术不端与腐败的性质不同,但其危害同样不容小觑。只有像反腐败那样从严惩处、标本兼治,才能有效遏制学术不端泛滥的势头,确保我国科技事业健康快速发展。[12]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全面从严治学,以“零容忍”的态度查处学术不端问题,以超强决心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在全社会形成对学术不端“零容忍”氛围。其次,建议成立国家学术不端监察中心,负责宏观协调、专项督察等。再次,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在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基本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党建优势,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坚决反对学术不端,抓早抓细,防微杜渐。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良好学术道德,自觉遵守学术规范,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1]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崇尚德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有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都要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科研诚信、学术道德建设要坚持德治为先、立德树人。要增强诚信意识,践行诚信要求,遵循学术规范。要立足国情制定科研诚信建设方案,强化科研诚信教育,加强政府监管机构与地方高校之间的有效衔接与监管,切实肩负起德化教育的责任。教师和科研人员要加强个人自身学术道德修养,做一个道德搞高尚的科研人员;要恪守学术道德底线,严格自律,自觉抵制各种学术不端行为。
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已成为全党全社会共识,在惩处学术不端行为方面需要加强法治化建设。有必要在学术不端领域进行立法,为打击学术不端行为提供法律依据,为净化学术环境、回归学术本真提供法律保障。在部署不断立法中,建议统一规范学术不端的内涵与外延,规范查处程序,建立调查与处理分离机制,优化信息公开与保密制度,建立重大事项听证制度,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制度等。[13]
教育部《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明确规定高校党政主要领导是学风建设和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肃查处。首先,地方高校应肩负起本校学术不端治理的首要责任,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预防和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机制。其次,强化学校内部治理,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把纪律挺在前面。不能囿于本校声誉、利益等而袒护学术不端行为。对举报、媒体曝光、学术出版集团撤稿等线索应积极调查,及时公布,以正视听。再次,地方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学术激励、人才评价机制,打破“唯论文”“唯项目”等不良导向,建立长效机制,形成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环境。[14]
随着智能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预防和遏制作用,为学术不端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中国知网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比对资源库主要包括《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全部内容、外文文献资源、互联网资源、小语种资源及图书资源等。地方高校要更加积极主动使用检测系统,为本校师生和科研人员把好论文发表、著作出版的第一道关。检测系统也要根据学术不端的新情况不断更新技术手段,不断优化检测效果。同时,还要加强与国际接轨,与国外学术出版机构合作,实现数据库共享,扩充比对资源库,纳入更多更全面的期刊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研究报告等,不断提高检测能力。